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黑豆

[hēi dòu]
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
收藏
0
0
黑豆是大豆(Glycine max (L.) Merr.)中种皮为黑色的类型,又称黑大豆、乌豆、秣食豆、冬豆子等。[1-2]黑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蔓性,多分枝,密生黄色长毛。三出复叶,广卵形,全缘或微波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白色或紫色,花瓣倒卵形。荚果长披针形,黄褐色或绿褐色。内种子数枚,种皮黑色。[3][5]花期6~7月,果期8~10月。[4]
黑豆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1400年以上的历史,[9]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有栽培;在中国栽培于东北、黄土高原区及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黑豆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旱、耐瘠薄,在各种土壤上都能生长。[5][6-7]一般播种繁殖。[5]
黑豆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可制黑豆粉、黑豆油,还可用于制作烘焙食品的乳化剂、发泡剂;黑豆饼可作牲畜饲料及肥料。黑豆芽也可作为蔬菜食用。[5][8]黑豆还具有药用价值,有活血、利尿、解毒等功效。[9]
中文名
黑豆
拉丁学名
Glycinemax(L.) Merr.[1]
别    名
黑大豆、乌豆、秣食豆、冬豆子等[1-2]
植物界(Plantae)[10]
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10]
木兰纲(Magnoliopsida)[10]
豆目(Fabales)[10]
豆科(Fabaceae)[10]
大豆属(Glycine[10]
大豆(Glycinemax(L.) Merr.)[10]
分布区域
起源于中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有栽培;在中国栽培于东北、黄土高原区及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5][6-7]
栖息环境
在旱地、岗地、坡地、遮荫地、盐碱地、下湿地至海拔1700m的山地都能生长,但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壤土上生长最佳[5][6-7][11]

植物学史

播报
编辑

栽培及药用历史

中国先秦时期大豆已被开始种植,但尚未出现栽培黑豆。南北朝时期的农书《齐民要术榜誉章》记载:“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迁迁姜、牛践之名……黄高丽豆、黑高丽豆、燕豆、豍豆,大豆类也”是最早关于黑豆品种的文献记载,可见最晚至南北朝时期已经产生了栽培黑豆品种。唐代医学家陈藏器写迎屑道“穞豆,味甘,温,无毒……生田野,小黑”,从产地和种子的形态可见“穞豆”应为野大豆(Glycine max subsp. soja)而非栽培大豆,说明唐代时药用黑豆仍限定为黑色种皮的野大豆而不含栽培大豆。宋《本草图经》描述大豆:“其豆有黑白两种,黑者入药,白者不用。其紧小者为雄豆,入药尤佳”,明确了大豆中入药的是黑豆而非黄色大豆,以及栽培黑豆已被用作药材,但药材仍以野大豆为佳。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做了更加详细的论述“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数色:黑者名乌豆,可入药,及充食,作豉;黄者可作腐,榨油,造酱;余但可作腐及炒食而已”明确指出不同种皮颜色殃肯删的大豆中唯有黑豆入药,而日常食用的多为黄色;同书的插图中绘制的黑豆的样子,也更加明确了此时的所谓黑豆属于栽培大豆。现代栽培的药用黑豆均为栽培大驼泪豆、半野生大豆、野大豆三者的后代,已难以确定起源。[9]

栽培地域

黑豆在中国全国均有栽篮催厦户培。汉代医书《神农本草经》记载“黑豆生太山平泽”,“太山”有徐州市南云龙山及泰山两种说法,均在现代的黄河流域范围内。随着时间推移,栽培产区存在向南扩张的趋势。宋《本草衍义》记载黑豆“大者出江、浙、湖南、湖北,小者生他处”,可见宋朝时黑豆产区已南移至长江流域。宋初为防灾在南方推广豆类等粮食桨虹轿作物,因此自宋《宝庆本草折衷》开始,之后的各种药书,如《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精义》《食物本草》等均记载黑豆“处处有之白榜”,可见宋代以后黑豆产区已逐渐扩张至全中国。[9]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黑豆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蔓性,多分枝,密生黄色长毛。[3][5]

三出复叶,小叶纸质,广卵形,全缘或微波状,上下两面均被黄色长硬毛;顶生一枚较大,长5~12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近圆形,稀有钝形,具小尖凸,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托叶小披针形,长1~2mm;小叶柄长1.5~4mm,被黄褐色长硬毛。[3][15]

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长10~35mm或更长,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植株下部的花有时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间;苞片披针形,长2~3mm,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长2~3mm,被伏贴的刚毛;花萼长4~6mm,密被长硬毛或糙伏毛,常深裂成二唇形,裂片5,披针形,上部2裂片常合生至中部以上,下部3裂片分离,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长4.5~8(~10)mm,花冠蝶形,花瓣倒卵形,具短瓣柄;雄蕊二体;子房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被毛。[3][15]

果实及种子

荚果长披针形,稍弯,下垂,长4~7.5cm,宽8~15mm,黄褐色或绿褐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4枚,呈卵圆形或近球形,长约1cm,宽约5~8mm,种皮光滑,黑色或深绿色。[3][7][15]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黑豆起源于中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有栽培。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黄土高原地区及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是主要产区;黑豆种植在丘陵山地发展较快,在陕北、晋中、宁夏和甘肃陇东栽培面积较大。[5][6]

生长环境

播报
编辑
黑豆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也耐旱、耐瘠薄,在旱地、岗地、坡地、遮荫地、盐碱地、下湿地至海拔1700m的山地都能生长,但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壤土上生长最佳。[5][6-7][11]

生长习性

播报
编辑
黑豆根系发达,侧根水平范围可达40~60cm;根系常与根瘤菌共生,能高效固氮。[5][6-7][11]黑豆花期6~7月,果期8~10月。[4]
黑豆具有有限结荚和无限结荚两种习性。有限结荚习性的植株在开花时主茎和各分枝的顶端着生1个大花簇,不再向上生长;植株低矮粗壮,豆英多分布在植株中上部,分枝较多,花期较短,环境条件适宜时较高产,但环境不佳时会减产。无限结荚习性的植株主茎和分枝顶端没有明显的花簇,开花结束后遇到适宜条件又能产生新的花簇;植株高大,茎秆细弱,易徒长,但抗逆性强。[7]

繁殖方式

播报
编辑
应因地制宜选择良种用于播种,水肥地应选用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贫瘠地、旱地选用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生育期长的品种宜春播、早播或间作套种,生育期短的品种可以夏播或倒茬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土壤表层以下5~10cm处温度达到12~14°C时进行。夏播则应尽早播种。播种方式有条播、点播、撒播。[5]

栽培技术

播报
编辑

选地整地

小粒黑豆是早地作物,主要种植在没有灌溉条件、土壤瘠薄的坡地上。[5]一般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翻地,应细耙;春翻应在土壤返浆前进行。北方春旱频繁的地区一般不宜深翻,只浅耕耙地。[7]翻地、耙地的同时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磷钾肥。[5]

水肥管理

在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小的干旱天气时应及时灌溉。苗期和分枝期不是特别干旱时一般不必灌水,如需灌水也应控制水量。应重视花荚期水分供应,花期灌水不宜过多;秋播黑豆结荚期灌水可增花增荚。多雨地区及下湿地应注意涝灾。[7]
黑豆生长过程中,缺乏特定营养素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追肥补救。苗期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过磷酸钙。花期追肥是促进高产的重要措施,一般在开花前或始花期进行,结合浇水施尿素或硫酸铵。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时可喷施叶面肥,如硼砂、磷酸二氢钾、钼肥等。[7]

中耕除草

黑豆田应勤中耕,松土保墒,清除杂草。一般从出苗至开花,需按先浅后深再浅的原则中耕除草2~4次,使植株生长健壮。如果与其他作物间作,要随主要作物进行中耕除草。[5]封垄后停止中耕,但在黑豆生育后期要手动拔出大型杂草。[7]

病虫防治

黑豆的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细菌性斑点病、霜霉病、锈病等。花叶病毒病无有效的农药,防治对策主要是使用抗病品种、严格选种、防治蚜虫。细菌性斑点病易导致烂种或植株落叶减产,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防治。霜霉病发病初期用代森锌、多菌灵、退菌特、百菌清等药剂可治疗。锈病喷施百菌清防治。[7]
黑豆的主要虫害有蚜虫、食心虫、豆荚螟等。蚜虫常导致植株死亡,可用林丹粉拌种、喷施乐果等方法预防或杀灭。食心虫会进入豆荚啃咬豆粒,可喷施硫磷粉剂、敌敌畏熏蒸防治。豆荚螟可在卵孵化期和成虫发生期用硫磷乳剂、杀螟松乳剂消灭。[7]

主要价值

播报
编辑

食用价值

黑豆含有较多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食品工业原料,可制成黑豆油、黑豆粉、浓缩蛋白,还可作为乳化剂、发泡剂,用于改善面包、糕点、烘焙食物的口感和风味。黑豆芽也可作为蔬菜食用,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素。[5][8]黑豆是日本的传统食品,常用砂糖蜜煮制黑豆,称“煮豆”,为正月料理中不可缺的小菜。[13-14]
煮豆

药用价值

黑豆又称“黑大豆”,味甘、性平,是历史悠久的中药材,有活血、利尿、解毒、健脾益肾等功效,主治水肿、脚气、黄疸、遗尿、食物中毒等症。[4]

饲用价值

黑豆蛋白质消化率高,易被牲畜吸收利用,黑豆的茎叶、种子、黑豆饼是牲畜和家禽的理想饲料。黑豆的蛋白质消化率高,因此黑豆或黑豆饼制成的饲料尤其适宜饲养猪、家禽等不能大量食用纤维素的单胃动物。[5]

工业价值

黑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作油漆、印刷油墨、甘油、人造纤维、人造羊毛、塑料、胶剂、照相胶卷等化工产品。[7]

其他价值

黑豆与其他作物轮作能调节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其他作物的增产。[7]黑豆饼也是优质的肥料,能改善烟草、瓜果、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品质。[5]

优良品种

播报
编辑
品种名
来源
结荚习性
植株高度
特性
全生育期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晋豆3号[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品种[5]
无限[5]
50~60cm[5]
植株矮小,耐旱、耐阴、耐瘠,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抗性[5]
130日[5]
20%[5]
41.5%[5]
大粒黑豆[5]
内蒙古地方品种[5]
无限[5]
60~70cm[5]
株高中等,苗期耐寒力强、耐肥、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产量较高[5]
140日[5]
18.5%[5]
38.1%[5]
丹波黑[12]
日本品种[12]
无限[12]
75~85cm[12]
株型紧凑,耐旱,不耐涝,耐肥,抗倒伏[12]
170~180日[12]
18%~21%[12]
44%~48%[12]
丹波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