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金学曙

播报上传视频
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新中国第一代西医
收藏
0
0
金学曙(1922年1月23日-2014年3月17日),上海人,籍贯浙江嘉兴海宁,医生、传媒工作者,被公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之一[54][35-36][52]
金学曙是新中国第一代西医,同时又对中医有所研究,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中西医兼修的医生。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也是人民日报社的元老,被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誉为“新时代的杰出女性”。[2-4][37-39]
1949年,时任上海虹桥疗养院医生的金学曙参与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张澜罗隆基,帮助张澜和罗隆基成功销毁了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机密文件和资料,避免了重要文件落入国民党当局手中而给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5][20-21][40-41]
金学曙作为四位廉洁人物典型代表入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属的中国方正出版社《医药领域廉洁教育案例读本》。[54][55-56]
中文名
金学曙
外文名
Jin Xueshu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嘉兴海宁
出生日期
1922年1月23日
逝世日期
2014年3月17日
职    业
医生、传媒工作者
主要成就
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
新中国第一代中西医兼修的医生[53]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墓    地
八宝山革命公墓[5]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年轻时的金学曙医生
1922年1月23日,金学曙出生在浙江嘉兴海宁,早年学习工作于上海
1948年,在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的见证下,金学曙与铁路工程专家施锡祉在上海结为伉俪。[5-6]
1949年,时任上海虹桥疗养院医生的金学曙参与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张澜罗隆基,帮助张澜和罗隆基成功销毁了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机密文件和资料,避免了重要文件落入国民党当局手中而给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5][40-41]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金学曙和丈夫慷慨解囊,把二人小家庭的全部积蓄都捐献了出来,金学曙还积极参加妇女届的劳军活动,为解放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5-6]
新中国甫一成立,金学曙即离开上海,奔赴百业待兴的北京,投入到新中国与人民日报社的建设事业中,与新中国和人民日报社同舟共济,克服种种困难,共创济世大业。
金学曙是新中国第一代西医,同时兼修中医,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中西医兼修的医生。她不仅中西医兼修,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对上对下,一视同仁,都以医者慈悲之心,一样认真对待,获得了高度赞誉。
2014年3月17日,金学曙于北京病逝,享年92岁。[3][7-8]
金学曙逝世后,她的骨灰与丈夫一同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5-6]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金学曙同志自小父母双亡。她的父亲是一位飞机机械师,在为国家的军用飞机进行检修时不幸牺牲,被日本空军炸死。她的母亲也因此不久后即离开人世。[9]
她的丈夫是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施锡祉同志,曾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0-11][42]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金学曙医生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5]
1957年,金学曙获评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1960年,金学曙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1986年,金学曙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杰出新闻工作者终身成就奖。[3][23][43]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新时代人物周刊》封面人物金学曙
金学曙同志被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誉为“新时代的杰出女性”。邓拓[3][36]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金学曙医生不论患者是什么派系,不管他是省部级领导还是普通工友,不论他是不是被关进牛棚的阶级斗争对象,她都一视同仁,把病人当成自己亲人一样看待。她每天忙着治病救人,没有显赫的头衔,没有获过国际大奖,也没有闻名的创造发明……她留在这世间的痕迹,淡如春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正是金学曙医生为人的写照。(《健康报》)[12]
在人民日报社默默地工作了一辈子的金大夫,视患者如家人,关爱备至,一丝不苟。报社大小职工,都众口一词,无不称赞她老人家医术精湛,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人民网[13]
金学曙同志的一生部分地折射了人民日报社自初创至辉煌的光荣历史。中国日报网[7]
嘉兴日报壬寅嘉禾星光历[21]
金学曙大夫是一位令人爱戴的好大夫。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对职工、对患者,传递了不同寻常的爱,感染着每一个有过接触的人。(《半月谈》)[14]
金学曙医生像那种你很容易忽略的,口渴时一杯清澈的淡茶,燥热时一阵清凉的微风。中国青年网[15]
金学曙一辈子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永远保持着她那颗医者的“仁心”。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她不怕牺牲转移文件,是她对国家、民族的“仁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几十年如一日在人民日报社看病问诊,是她身为医者的“仁心”。(《嘉兴日报》)[21]
金大夫真是一位难得的好人!(人民日报社原编委会委员、秘书长郭渭[10]
金阿姨是我从小到大印象最深的敬爱长辈,是给我和我们全家人以亲人般关怀爱护的白衣天使,是在我们遭受灭顶之灾时仍始终保持了一颗无比善良的心,一如既往爱护我们,帮助我们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老一代。金阿姨对所有生命都是敬畏的,都是尊重的,她始终保持了天使般的爱心。她从来没有豪壮的语言,铿锵的表态,但是她作为一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老医务工作者,早已把对生命的爱化作了至高的境界,至深的真情。金阿姨一生太累了!她把无尽的爱和温暖都给了他人!(全国党建专家郭海燕教授)[16]
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金学曙
金学曙医生一生奉献,把无尽的爱和温暖都给了他人。她只是用自己的一双手,做着那些看似寻常的事情,却如同春雨滋润万物一般,传递了不同寻常的爱。甘于平凡愈显伟大,患难之中方现真情。如果世间多一些像金学曙医生这样的人,世界将变得多么美好。网易[10]
一袭白衣,一支听诊器,一身医术,一颗仁心,在那段筚路蓝缕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金医生救治了数不胜数的劳动群众。怀着永远把国家和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共产党人共同的信仰,金学曙医生,蜡烛般燃尽了自己的一生。浙江师范大学[44]
纪念优秀共产党人金学曙同志系列文章让人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仁心医者有了一个更为直观感性的了解,颇具史料价值。文章文情并茂,感人至深,从不同视角回忆了金学曙同志奉献大爱的一生,体现出这位令人感佩的优秀共产党人的珍贵品质。金学曙同志等老一辈共和国建设者们的初心与品格值得我们倍加珍视与传承。祖国网[17]
新中国一成立,金学曙即从上海来到北京,与新中国和人民日报社同舟共济,克服种种困难,共创济世大业,走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红色足迹。(《家庭与生活报》)[22]

人物故事

播报
编辑
冒险义助志士的“白衣天使”
张澜(右)和罗隆基在上海虹桥疗养院
1949年,时任上海虹桥疗养院医生的金学曙参与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张澜罗隆基,帮助张澜和罗隆基成功销毁了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机密文件和资料,避免了重要文件落入国民党当局手中而给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罗隆基1947年入住虹桥疗养院治疗肺结核和糖尿病,到张澜、罗隆基1949年5月24日晚最终被救脱险,这期间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传诵甚广,很久以后,还被搬上了电影《建国大业》的大银幕。但是,金学曙医生的义举却始终鲜为人知。
建国后,张、罗离沪赴京,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张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罗隆基于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政务委员。金学曙在上海解放后不久也来到北京,但她从未主动联系过张澜和罗隆基。
解放后,营救张澜、罗隆基有功的阎锦文被政府安置在上海市公安局任专员。他每次到北京,已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张澜都必设家宴招待,亲自作陪。后阎锦文长驻北京,并受邀担任了宣武区政协委员。
动荡年月,阎锦文受到迫害。后来,在落实政策中,阎锦文没有其他要求,只向全国政协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将其由退休改为离休。表面上看,这涉及阎锦文是否能享受离休待遇的问题,实际上,究竟是退休还是离休,则是界定他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大事。对此,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亲自做出批示:“……营救张澜、罗隆基在当时是件大事。所以,我印象较深。阎锦文先生对中国革命是有贡献的,凡是对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做过好事的人,我们是不应忘记的,更不能亏待人家……”。此后,按党的干部政策,阎锦文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他营救张澜、罗隆基之日起算,由此他获得离休干部身份。
上海虹桥疗养院
后来,了解内情的虹桥疗养院老友来京看望金学曙医生的时候,告诉了她阎锦文的事情,劝她也给自己想想办法,争取一下离休待遇。金学曙医生听后,笑着说,人家做了那么大的事情,我只做了一点点小事,怎么能向国家要待遇?我就是个大夫,帮助病人,都是应该做的。老友诚挚地说,离休干部在医疗报销等各方面都有更高待遇,而且这不单是为了经济考虑,还是一个党员一辈子的大事,一定要搞清楚的呀。金学曙医生还是那句话:“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事,就不去给国家添麻烦了。”
多年后,当金学曙医生病重急需特殊药品时,却不能报销,也因为医院床位紧张而无法及时住院治疗。直到金学曙医生2014年去世,她始终未将自己解放前的这段经历向组织反映,也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5]
永不下班的“仁心医者
86岁时的金学曙医生
每天清晨7点前,金学曙医生就要带着提前蒸煮消毒好的注射器,先为有需要的患者上门打针送药。接着,要在单位辛勤工作8小时。等到下班后,等到周末了,她也还是不能休息,要到各个宿舍区义务出诊。无论黑夜白昼,无论寒冬酷暑,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她都毫不犹豫,不顾疲劳,披上衣服就去出诊,直到81岁自己身体垮下来。
一次,夜里两点多,她突然听到有人不停地砸窗户,原来是患者家属。年过六旬的她毫不犹豫地起身收拾好医务用品,只和家人匆匆撂下了一句话:“救人要紧!”
还有一次,大雨滂沱,北京从来没有下过那么大的雨,积水已没过小腿,但为了救治报社同仁,她还是不顾危险上门诊治,回来时已是全身湿透,她自己却无暇顾及,还再次打电话叮嘱病人家属。不想由于泥水太脏,且渗入肌肤,第二天她皮肤开始发炎,加之全身淋雨,发起了高烧。幸亏她身体底子好,且60多岁的她还算年轻。
2003年,她已经81岁了,可报社同仁几十年来已习惯了有病便向她求助,忘记了她已不再年轻。她不顾高龄与家人的极力劝阻,还是那句话:“救人要紧!”这是她,一位耋耄老人,最后一次出诊。这一次,她为了救治病人,自己却被传染上了严重的肺炎,命在旦夕,幸而自己是医生,才依靠自我治疗顽强地挺了过来,但她的身体自此就垮了下来,从此判若两人。[15][18]
生命中最后一位“病人”
92岁的金学曙医生在病危住院期间,在生命之光即将燃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却还不忘时刻关注邻床病友老记者陈柏生的安危。病友一有危殆症状,她马上呼叫医护人员前来进行抢救。为了不让病友陷入深度昏迷而失去生命,她忍着病痛,一遍遍呼唤:“柏生,柏生……”,几次竟不顾自己的病体,彻夜未曾合眼。这双手,捧出医者那最后一点生命的微光,守护了她一生中最后一个“病人”。[12][18]
亲友们心中的“及时雨”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级知识分子受到国家的重视,金学曙医生与丈夫施锡祉都是紧缺人才,待遇较高,尤其是施锡祉,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土木工程专家,工资是当时全国居民人均工资的十倍以上,生活本应较为宽裕。但金学曙医生一直勤俭持家,自己一家人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却把夫妇二人省下来的工资,全部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20世纪50年代,台湾与大陆还没有“三通”,金学曙医生公公施承志的女婿、台湾“纸业大王”吴祖坪的幼子和老母都在宁波,而吴祖坪却因当时局势所迫无法寄钱给大陆的家人。金学曙医生得知这个情况后,就和丈夫主动扛起每月给吴祖坪家人寄生活费和学费的责任,并和亲戚(沈钧儒侄子沈撰夫妇)一起将吴祖坪的幼子从宁波接到北京来抚养和教育。此外,她和丈夫还每月接济丈夫家的亲戚们,长年给他们寄学费和生活费。
一周岁的钱学森与父亲钱均夫
之父钱均夫,与金学曙医生公公施承志和陈叔通均是至交好友。1955年,在美国已被限制自由五年的钱学森偶然在一篇中文报道中看到了陈叔通的名字。因陈叔通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好友,钱学森当即写信求助。信件辗转送达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第一时间便把信交给了周恩来总理,最终促成了中美通过大使级会谈成功解决了钱学森回国问题。因为一直与钱均夫老人联系密切,金学曙医生夫妇也得知了钱学森归国的喜讯。钱学森归国后,把父亲接到北京安顿。钱均夫老人从上海到北京后,因为钱学森工作繁忙时时在外,颇感寂寞,金学曙医生和丈夫便时常带些老人爱吃的各种食品,去东四钱家看望和陪伴钱均夫老人,金学曙医生的丈夫施锡祉更是每个星期都去看望照料钱老伯,直到老人病逝。钱均夫一直把金学曙医生的丈夫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有人说她不会打算,这么好的关系,也不找钱学森帮忙给自家孩子安排工作,她笑答:“那怎么可以,我们是去看钱老伯的,怎么能去麻烦人家。”
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
一次次运动中,很多人遭受冲击,流离失所,上山下乡,妻离子散。金学曙医生除了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还把家里的地方都腾出来安放床铺,供有困难的亲友住宿,尽力让他们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像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侄子沈撰的家人(沈钧儒家的第三代,与金学曙医生是亲戚),受到冲击后星散各地,回京的时候,便在金学曙医生家落脚。
许许多多的亲友,有些甚至尚未启齿相求,就像这样得到了细心体贴的金学曙医生无私的帮助。[5]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中国女性百年风采图片展现场
金学曙逝世后,光明日报社《文摘报》刊发《思念金学曙同志》一文,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文章写道:“她虽然离开我们已有五年,但人们仍深深怀念着她!”[23]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和香港岛妇女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女性百年风采音乐会暨图片展”集中展示了金学曙等十余位体现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杰出女性形象的代表人物的多幅图片和感人事迹。香港岛妇女联会还专门拍摄了《中國女性百年風采系列之金學曙》影片。[19-20]同年5月,来宾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陆燕芬宣讲党史《共和国建设者金学曙——一位共产党人的红色足迹》,给青年们讲述老乡们眼中的“活菩萨”金医生的艰苦从医故事,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青年医护人员。[45]同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以《百年党史中的巾帼力量》为题,从女性力量视角,讲述了金学曙等女共产党员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女性在大是大非、艰难困苦前刚强不屈、隐忍奉献、聪慧正直的优秀品质。[46]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制作播出了《共和国建设者金学曙》系列节目,讲述了金学曙与丈夫施锡祉的爱国故事。[48-51]
201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其官方网站上刊发《Dr Jin: A guardian of Chinese journalism》一文,纪念金学曙医生。[6]新华社中国好故事》刊发中英双语纪念文章。[24-26]中国新闻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题刊发纪念金学曙同志文章。[33][47]中共党史网[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8]、《上海党史》[29]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专题[30]、《半月谈[14]、《新民晚报[5]光明网[31]中国网[32]东方网[34]等纷纷刊发中、英文纪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