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自然灾害

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展开6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s)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酸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1]
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波及14个国家,导致约22.7万人死亡,成为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海啸。
2024年上半年,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62-63]
中文名
自然灾害
外文名
Natural disasters
Natural hazards
特    点
突然,广泛,区域,不可避免等
受害对象
人类动植物
发生原因
自然变异、人为影响
主要灾害
干旱、高温、低温、寒潮等
拼    音
zì rán zāi hài

基本介绍

播报
编辑
海上龙卷风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驼杠臭陵归市、岩石圈盼才店、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立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当下与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背拔元林病虫害、宇宙辐射、赤潮(极少出现,出现了也影响小)等。
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估欢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趋订犁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欢婆;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形成

播报
编辑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件总称。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等。
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二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三是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分类

播报
编辑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特征介绍

播报
编辑
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在六个方面表现:
第一,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破坏性自然灾害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 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第四,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比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美国排放的工业废气,常常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灾害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害群或灾害链。例如,火山活动就是一个灾害群或灾害链。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第五,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 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年约发生15 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
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 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干旱)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动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会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会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中国灾害

播报
编辑

因灾伤亡

历年中国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人数
年份
洪涝和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风雹
台风
地震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森林火灾
总计
来源
死亡
失踪
死亡
失踪
死亡
失踪
死亡
失踪
死亡
失踪
死亡
死亡
死亡
失踪
1992
--
--
193
87
--
--
--
--
--
--
--
--
--
--
[29]
1993
--
--
33
--
--
--
--
--
--
--
--
--
--
--
[28]
1994
--
--
1248
--
--
--
--
--
--
--
--
--
--
--
[27]
1995
--
--
108
--
--
--
--
--
--
--
--
--
--
--
[26]
1996
--
--
505
--
--
--
--
--
--
--
--
--
--
--
[25]
1997
--
--
220
--
--
--
--
--
--
--
--
--
--
--
[24]
1998
--
--
162
47
--
--
--
--
--
--
--
--
5511
--
[23][52]
1999
--
--
700
--
--
--
--
--
--
--
--
2966
--
[23][30]
2000
--
--
79
--
--
--
--
--
--
--
--
3014
--
[23][54]
2001
--
--
401
--
--
--
--
--
--
--
--
2538
--
[23][53]
2002
--
--
124
--
--
--
--
--
--
--
--
2384
--
[23][31]
2003
--
--
128
--
--
--
--
--
--
--
--
2259
--
[23][32]
2004
--
--
140
--
--
--
--
--
--
--
--
2250
--
[23][33]
2005
--
--
371
--
--
--
--
--
--
--
--
2475
--
[23][34]
2006
--
--
492
--
--
--
--
--
--
--
--
3155
--
[23][35]
2007
--
--
161
--
--
--
--
--
--
--
--
2325
--
[22][36]
2008
--
--
152
--
--
--
--
--
--
--
--
88928
[21][37]
2009
--
--
95
--
--
--
--
--
--
--
--
1528
[20][38]
2010
--
--
137
--
--
--
--
--
--
--
--
7844
[19][39]
2011
--
--
76
--
--
--
--
--
--
--
--
1126
[18][40]
2012
--
--
68
--
--
--
--
--
--
--
13
1338
192
[9][41]
2013
--
--
121
--
--
--
--
--
--
--
--
1851
433
[7][42]
2014
--
--
24
--
--
--
--
--
--
--
--
1583
235
[8][43]
2015
--
--
30
--
--
--
--
--
--
--
--
819
148
[6][44]
2016
968
214
60
251
6
174
24
1
--
--
--
1432
274
[4][45]
2017
674
75
17
--
--
35
9
33
5
--
--
881
98
[3][46]
2018
338
42
73
--
--
80
3
0
0
23
--
589
46
[5][47]
2019
--
--
22
--
--
--
--
--
--
--
--
909
[11][48]
2020
279
6
93
--
--
--
--
--
--
591
[10][49]
2021
590
28
--
--
--
--
9
--
--
--
--
867
[12][17][50]
2022
171
9
88
--
--
--
122
--
17
544
[16][51]
2023
309
8
57
--
12
--
151
--
30
2
691
[60-61]
注:标有“--”的为无数据。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八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
民政部于12月7日发布2015年1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47.3万人次受灾,47人死亡,4人失踪;4000余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据统计,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6万人受灾,4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69.1千公顷,其中绝收3.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8亿元。
2016年元月份,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对2015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
此外,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1.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4.8万间房屋倒塌,250.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04.1亿元。
综合来看,2015年全国灾情总体偏轻。与2014年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偏少4成以上;与2000-2014年均值(不含2008年)相比,倒塌房屋数量偏少8成以上、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偏少6成以上。
2018年5月,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09.3万人次受灾,82人死亡,8人失踪,6.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4000余间房屋倒塌,2.1万间严重损坏,31.9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035.1千公顷,其中绝收162.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1.3亿元。[1]
2020年,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8亿人次受灾,591人死亡失踪,10万间房屋倒塌,176万间房屋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9957.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01.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43%,其中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279人、下降53%。2020年,中国气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区遭遇1998年以来最重汛情,自然灾害以洪涝、地质灾害、风雹台风灾害为主,地震、干旱、低温冷冻、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2]
2021年,全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67人,倒塌房屋1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28%、10.4%、18.6%和5.5%。全年自然灾害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灾害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明显,上半年灾情偏轻,下半年灾情偏重;北方灾情重于南方。二是极端性强降雨过程频发,华北、西北地区洪涝灾害严重。三是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突发,风雹灾害点多面广。四是全国旱情总体偏轻,局地发生阶段性旱情。五是台风登陆数量偏少,台风“烟花”对华东地区造成较大影响。六是地震活动强度增强,西部地区发生多起强震。七是寒潮天气明显偏多,东北局地雪灾较重。八是森林草原火灾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12]
2022年5月16日,应急管理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4月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25.4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3人,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13]
2022年7月份,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为主,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69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90人,直接经济损失285.9亿元。[14]
2023年一季度,中国自然灾害以干旱、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洪涝、地震、地质灾害、沙尘暴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72.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39人;倒塌房屋100余间,严重损坏房屋600余间,一般损坏房屋3.8万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89.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5.5亿元。[15]
2023年7月份,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60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47人,紧急转移安置70.3万人次;倒塌房屋4300间,严重损坏8400间,一般损坏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3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1.8亿元。[56]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自然灾害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土地荒漠化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景宁冰雪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龙卷风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民勤遭遇沙尘暴
(17)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8)连阴雨
(19)酸雨
(20)沙尘暴

海洋灾害

风暴潮
(1)风暴潮:来自高纬度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西太平洋是生产风暴潮最多的地区。
风暴潮的类型:台风型;冷高压配合黄、渤海气旋型;横向冷高压型;强孤立黄、渤海气旋型;强蒙古低压型。
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中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从北到南是:莱州湾;江苏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门;温州台州、沙埕至闽江口;广东汕头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2) 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天气系统引起并在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灾害性海浪按天气系统类型:冷高压型(也称寒潮型);台风型;气旋型;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
海冰
(3)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冻结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区域是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灾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或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损坏螺旋桨或船体,并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运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海上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海冰灾害主要出现特点:中国冬季易于结冰的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日本311地震引发的海啸
(4) 海啸:海啸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灾害。
海啸形成的条件:引起海啸的海底地震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级一般在里氏震级的6.5以上;必须有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横跨大洋的大海啸,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的危害: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并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还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赤潮
(5)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围内在一段时间中的海水变色现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黏液,翻盖海洋动物滤食和呼吸,从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动物摄食后造成鱼、虾、贝类等中毒死亡。有的还会使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食用后中毒死亡。以下几节是对几种常见的、危害面积大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一些防灾救灾的措施。
(6)厄尔尼诺现象: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崩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中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2023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97起,以小型崩塌、地面塌陷为主。[15]

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农作物生物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森林生物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天文灾害

播报
编辑
指空间天体或其状态,如太阳表面、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如强大日冕物质抛射、大耀斑、高速太阳风磁暴电离层突然骚扰等,可引起卫星运行、通信、导航以及电站输送网络的崩溃,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包括小型天体(如:陨石)撞击等,都有可能造成人的身体和财产的损失。

其他灾害

播报
编辑

种类

除了地震、洪水、台风、瘟疫等灾害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乃至威胁生命以外,也要对雷电、大雾、冰雹等其他灾害也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能力。
雷电
(一)雷电的形成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称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浓雾
在近低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视线模糊不清,当事人的水平能间距离下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雾有等级之分,能间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为轻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为浓雾。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自然灾害及疫病
自然灾害破坏了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形成了传染病易于流行的条件,因而,控制传染病便成为抗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灾害后,随着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新的平衡的建立,灾害条件所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还将存在一个时期,这种灾害的“后效应”使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控制与其他的抗灾工作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当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消除之后,消除其“后效应”将成为工作的重点,而且这种工作实际上将成为灾害条件下传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

特点

一是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二是南方春汛夏汛明显,北方洪涝异常偏重。
三是台风频繁密集登陆,影响范围跨度较大。
四是风雹灾害局地较重,干旱灾情明显偏轻。
五是西部地震频繁发生,低温雪灾连袭北方。
六是贫困地区灾频灾重,灾贫叠加效应显著。

灾害影响

播报
编辑
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传染病控制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可将灾害划分为突发性灾害,包括水灾,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台风等在短时期内造成重大损害的自然灾害;渐进性灾害,包括旱灾和罕见的虫灾引起的饥荒等。后一类灾害由于没有对人类基本生活条件形成突然冲击,传染病防治工作可以更有组织的展开。

流行机制

(1)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
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害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常在灾害后早期引起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在水灾发生时,原来安全的饮用水源被淹没、被破坏或被淤塞,人们被迫利用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尸体以及被破坏的建筑中的污物所污染,特别是在低洼内涝地区,灾民被洪水较长时间的围困,更已引起水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孟加拉国水灾时曾因此造成大量的人群死亡。
在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也会涉及供水系统,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断,这对于城市居民的影响较为严重,而且由于管道的破坏,残存的水源极易遭到污染。海啸与风灾也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灾害时,由于许多饮用水源枯竭,造成饮用水源集中。在一些易于受灾的缺水地区,居民往往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饮用水。一旦这些水源受到污染,将会造成疾病的暴发流行。如四川巴塘曾因旱灾而发生过极为严重的细菌性痢疾流行。
在一些低洼盐碱地区,水旱灾害还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改变,从而影响饮用水中的含盐量和PH值。当水中的PH值与含盐量升高时,有利于霍乱弧菌的增殖,因而在一些霍乱疫区常会因水旱灾害而造成霍乱的再发,并且能延长较长时间。
(2)食物短缺
尽管向灾区输送食物已成为救灾的第一任务,但当规模较大,涉及地域广阔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局部的食物仍然难以完全避免。加之基本生活条件的破坏,人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储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变和腐败,从而造成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流行。
水灾常伴随阴雨天气,这时的粮食极易霉变。最近发生的中国南方数省的一次大规模水灾过程中,就曾发生多起霉变中毒事件。当灾害发生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时,食物的腐败变质极易发生。由于腌制食品较易保存,在大规模灾害期间副食品供应中断时,腌制食品往往成为居民仅有的副食,而这也为嗜盐菌中毒提供了条件。
食物短缺还会造成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易于发生和流行。
(3)燃料短缺
在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中,燃料短缺也是常见的现象,在被洪水围困的灾民中更是如此。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灾民喝生水,进食生冷食物,从而导致肠道污染病的发生与蔓延。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后短期内难以恢复燃料供应时,燃料短缺可能造成居民个人卫生水平的下降。特别是进入冬季,人群仍然处于居住拥挤状态,可能导致体表寄生虫的孳生和蔓延,从而导致一些本来已处于控制状态传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等)重新流行。
(4)水体污染
洪水往往造成水体的污染,造成一些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但洪水对于水体污染的作用是两方面的。在大规模的洪水灾害中,特别是在行期间,由于洪水的稀释作用,这类疾病的发病并无明显上升的迹象,但是,当洪水开始回落,在内涝区域留下许多小的水体,如果这些小的水体遭到污染,则极易造成这类疾病的爆发和流行。
(5)居住条件被破坏
水灾、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啸等,都会对居住条件造成大规模的破坏。在开始阶段,人们被迫露宿,然后可能在简陋的棚屋中居住相当长的时间,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拥挤。唐山地震时,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简易棚屋绵延数十里,最长时间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迁回原居之后,由于大量的房屋被破坏,部分居住拥挤状态仍将持续很长时间。
露宿使人们易于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袭击。在这一阶段,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可能会增加,如疟疾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人口居住的拥挤状态,有利于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红眼病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到冬季,则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严重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6)人口迁徙
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唐山地震时,伤员运送直达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成都和重庆。在城市重建期间,以投亲靠友的形式疏散出来的人口,几乎遍布整个中国。而今的经济条件下,灾区居民外出并从事劳务活动,几乎成了生产自救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规模迁徙,首先是给一些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条件,并使一些疾病大流行,如中世纪的黑死病,中国云南历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从人口流动开始的。
人口流动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当灾区的人口外流时,可能将灾区的地方性疾病传播到为受灾的地区。更重要的是,当灾区开始重建,人口陆续还乡时,又会将各地的地方性传染病带回灾区。如果受灾地区具备疾病流行的条件,就有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区。
人口流动到来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它干扰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来控制疾病的人群的免疫状态,造成局部无免疫人群,从而为这些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在中国,计划免疫已开展相当广泛,脊髓灰质炎麻疹的控制已大见成效;伤寒、结核病和甲、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已开始下降。由于灾害的干扰,使计划免疫工作难以正常进行,人群流动使部分儿童漏种疫苗,这种情况均有可能使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一些在儿童和青年中多发的疾病,人群的自然免疫状态的疾病的流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灾区的人口外流,还是灾区重建时人口还乡,都会使一些无免疫人口暴露在一个低水平自然流行的人群之中,从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媒介影响

许多传染病并不只是在人群间碾转传播,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的生物宿主。一些疾病必须通过生物媒介进行传播。灾害条件破坏了人类、宿主动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体之间旧有的生态平衡,并将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因此,灾害对这些疾病的影响将更加久远。
(1)蝇类
蝇类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他的孳生与增殖,主要由人类生活环境的不卫生状况来决定。大的自然灾害总是会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条件造成重大破坏,蝇类的孳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地震过后,房倒屋塌。死亡的人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还有大量的事物及其他有机物质,在温度的气候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败,为蝇类提供了易孳生的条件。因而,向唐山地震那样大的地震破坏,常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数量惊人的成蝇,对灾区居民构成严重威胁。
洪水退后,溺死的动物尸体,以及各种有机废物将大量地在村庄旧址上沉寂下来,如不能及时消除,也会造成大量的蝇类滋生。
即使在旱灾情况下,由于水的缺乏,也会存在一些不卫生的条件,而有利于蝇类的滋生。因此,在灾后重建的最初阶段,消灭蝇类将使传染病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2)蚊类
在传播疾病的吸血节肢动物中,蚊类最主要的,与灾害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在中国常见的灾害条件下,疟疾和乙型脑炎对灾区居民的威胁最为严重。
蚊的孳生需要小型静止的水体。因而,在大的洪灾中,行洪期间蚊密度的增长往往并不明显。但在水退后,在内涝地区的低洼处往往留有大量的小片积水地区,杂草丛生,成为蚊类最佳繁殖场所。此时如有传染源存在,就会使该地区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旱灾可使一些河水断流,湖沼干涸,而这些河流与湖泊中残留的小水洼,也会成为蚊类的良好孳生场所。
在造成建筑物大量破坏的灾害如地震与风灾中,可能同时造成贮水建筑和管道的破坏。自来水的漫溢,特别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也会成为蚊类大量孳生的环境。
灾害不仅会造成蚊类密度升高,还造成蚊类侵袭人类的机会增加。被洪水围困的居民,由于房屋破坏而被迫露宿的居民,往往缺乏抵御蚊类侵袭的有效手段,这也是造成由蚊类传播的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3)其他吸血类节肢动物
在灾害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吸血节肢动物侵袭人类的机会增加,蚊类有时会机械的传播一些少见的传染病如炭疽等。人类在野草较多,腐殖质丰富的地方露宿时,容易遭到恙螨革螨等的侵袭,在存在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地区,这种对人类的威胁大量增加。发生在森林地区的灾害如森林火灾迫使人类在靠近灌木丛的地区居住时,会使蜱类叮咬的机会增加,并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如森林脑炎莱姆病斑点热等的流行。
(4)寄生虫类
在中国,现存的血吸虫病的分布多处于一些易于受到洪涝灾害的区域,而钉螺的分布,则受到洪水极大的影响。
在平时,钉螺的分布随着水流的冲刷与浅滩的形成而不断变化。洪水条件下,有可能将钉螺带到远离其原来孳生的地区,并在新的适宜环境中定居下来。因而,洪涝灾害常常会使血吸虫病的分布区域明显扩大。
(5)家畜
家畜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猪和狗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宿主,猪和马是乙型脑炎的宿主,牛是血吸虫病的宿主。当洪水灾害发生时,大量的灾民和家畜往往被洪水围困在其为狭小的地区。造成房屋大量破坏的自然还海,也会导致人与家畜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这种环境,会使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易于传播。
(6)家栖及野生鼠类
家栖的和野生的鼠类是最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与密度受到自然灾害的明显影响。
大多数与疾病有关的鼠类,在地下穴居生活,他们的泅水能力并不十分强。因而,当较大规模的水灾发生时,会使鼠类的数量减少,然而,部分鼠类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灾民居住的地势较高的地点,从而在局部地区形成异常的高密度。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人与鼠类间的接触异常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于鼠类繁殖能力极强,在被洪水破坏的村庄和农田中通常遗留下可为鼠类利用的丰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后,鼠类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极高的种群密度,从而鼠类促使间疾病流行,并危及人类。
干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区干涸,成为杂草丛生的低地。这种地区为野生鼠类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其数量高度增长。曾有报道说这种条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一些原来鼠类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损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繁殖的条件。当灾后重建开始,居民陆续迁回原有的住房时,鼠患可能成为重大问题,由家鼠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可能上升。

发展趋势

由于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机制的影响,在自然灾害之后,传播病的发病可能呈现一种阶段性的特点。
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时,首当其冲的是饮用水和食品的来源遭到破坏,因此,肠道传染病将是在后早期的主要威胁。特别是水源污染食物中毒,往往累计大量的人口,应是灾后早期疾病控制的重点。
房屋的破坏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侵袭。但由于节肢动物的侵袭。但由于节肢动物的数量和传染源数量需要有一个积累过程,因此,冲没传染病的发生通常略晚,并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口的过度集中,使通过密切接触的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如果灾害的规模较大,灾区人口需要在检疫条件下生活较长的时间,当寒冷季节来临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将随之上升。
人口迁徙可能造成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由人口外流引起,但由于病人散布在广泛的非受灾地区之内,这个发病高峰往往难以察觉,不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当灾区重建开始,外流的灾区人口重返故乡时,将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并往往以儿童中的发病率为特征。
最后,灾后实际上是一个生态平衡重建的过程,这一时期可能要持续二三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在这个期间内,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都可能呈现出与正常时间不同的发病特征,并可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防治政策

鉴于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上述影响,自然灾害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应有与正常时期不同的特征,且防治的组织领导应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灾害时期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可将传染病控制工作划分为四个时期。
(1)灾害前期
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些地区为自然灾害的易发地区。因此,在灾害发生前,应有所准备,其中包括传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资料的积累。为灾害时期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应注重平时的基本资料的积累,包括人口资料、健康资料、传染病发病资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资料以及主要的动物宿主与媒介的分布资料等。
2、传染病控制预案的制订。在一些易于受灾的地区、如地震活跃区,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区以及分洪区等,都应有灾害时期的紧急处置预案,其中也应包括传染病控制预案。预案应根据每个易受灾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防病重点。可供派入灾区的机动队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资、器材的储备地点与调配方案等,也应在预防中加以考虑。
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可能受灾的地区制订预案,应根据一些典型地区制定出较为详细的预案,以作示范之用。
3、机动防疫队准备。由于自然灾害的重点冲击,灾区内往往没有足够的卫生防疫和医疗力量以应对已发生的紧急情况。在突发性的灾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队伍也往往陷于暂时的混乱与瘫痪状态。因此,当重大的自然自然灾害发生后,必须要派遣机动防疫队伍进入灾区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自然灾害
4、针对一些易受灾地区,应定期对这些机动队伍的人员进行训练,使其对主要机动方向的卫生和疾病情况,进入灾区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所了解。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机动队伍的人员也应及时得到补充和调整,使其随时处于能够应付突发事件的状态。
(2)灾害冲击期
在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突然袭击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展开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但在这一时期内,以紧急救护为目的派入灾区的医疗队,就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饮水消毒之地和预防与处理肠道传染病的药物,并注意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的征兆,做出适当处理,以控制最初的疾病暴发流行。
(3)灾害后期
当灾区居民脱离险境,在安全的地点暂时居住下来时,就应系统地进行疾病防治工作:
1、重建群众性疾病监测系统
由于重大自然灾害的冲击,抗灾工作的繁重以及人员的流动,平时建立起来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在灾后的初期常常处于瘫痪状态。因而,卫生管理部门及机动防疫队伍所要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应是对其进行整顿,并根据灾民聚居的情况重新建立疫情报告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疫情并予以正确处理。监测的内容不仅应包括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还应包括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主要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居民临时住的及其附近的啮齿动物媒介生物的数量。
2、重建安全饮水系统。
由于引水系统的破坏对人群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复并保障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3、大力开展卫生运动。
改善灾后临时住地的卫生条件,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居民基本上脱离险境,到达安全地点后,就应组织居民不断地改善住地的卫生条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喷洒杀虫剂以降低蚊、蝇密度,必要时进行灭鼠工作。
在灾害过后开始重建时,也应在迁回原来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卫生条件。
4、防止吸血昆虫的侵袭。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条件下,不可能将吸血昆虫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预防虫媒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虫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保护人群少受蚊虫等吸血昆虫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驱虫效果的植物熏杀和驱除蚊虫,并应尽可能地向灾区调入蚊帐和驱蚊剂等物资。
5、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
在重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人口居住拥挤,人畜混杂等现象往往难于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因此,发现病人,及时正确的隔离与处理是降低传染病的基本手段。
有一些疾病,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如肝炎,疟疾等。因此,在灾区居民中应特别注意及时发现这类病人,并将其转送到具有隔离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治疗。
另外,还有许多疾病不仅可发生在人类身上,动物也会成为这些疾病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应注意对灾区的猪、牛、马、犬等家畜和家养动物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病及乙型脑炎感染情况,并对成为传染源的动物及时进行处理。
6、对外流的人群进行检诊。
火灾发生后,会有大量的人群以从事劳务活动或探亲访友等形式离开灾区。因此,在灾区周围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应特别加强对来自灾区的人口进行检诊,以便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征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区,还应对这些外来人口进行免疫预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后效应期
当受灾人群迁回原来住地,开始在后重建工作,灾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便进入针对灾害后效应的阶段。
1、对回乡人群进行检诊与免疫。
在这个阶段,流出灾区的人口开始陆续回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转到防止在回乡人群中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
外出从事劳务工作的人员,可能进入一些地方病疫区,并在那里发生感染,有可能将疾病或疾病的宿主与媒介带回到自己的家乡。因此,应在回乡人员中加强检诊,了解他们曾经到达过哪些地方病疫区(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虫病等),并针对这些可能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患者应立即医治。
在外地出生的婴儿往往对家乡的一些常见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应当加强对婴儿和儿童的检诊,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他们的疾病。
由于对流动人口难以进行正常的计划免疫工作,在这些人群众往往会出现免疫空白,因此,对回乡人群及时进行追加免疫,是防止疾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措施。
2、对灾区的重建和对疾病重新进行调查。
自然灾害常能造成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污染区域扩大,并导致动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强度的改变。因此,在灾后重建时期内,应当对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其在重建过程中爆发流行。
对灾区的家庭及个人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饮用水的清洁,有条件的要遵照救灾人员的指导,严格用药品消毒,没有条件的也要尽可能将水煮沸后再饮用,切不可因麻烦而随便引用已被污染的水。
②配合救灾人员做好灭蝇灭蚊灭鼠等工作,并以一切办法防止蚊虫叮咬。
③发现异常情况,如周围有人生病、发烧、患上皮肤病等,要立即向救灾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
④尽可能避免多人同住一室,并尽可能避免与动物同宿,即使是自家的家禽家畜也不行。
⑤ 若非必要,在没有相关人员组织、指导的情况下不要任意搬迁。外出人员也不可因关心亲友安全而贸然进入灾区。
⑥灾后自来水等供应水中断,必须饮用地下水、消防用水等驻留水时,应注意确保饮用水安全。灾后如自来水供应中断,应以饮用瓶装水为优先考虑,或至指定地点取水煮沸后饮用

国际减灾

播报
编辑

详细介绍

风暴潮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龙卷风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行动的目的是:透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透过技术援助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透过教育、训练和其它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医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损失的活动,以及注意自然灾害对粮食储存设施、避难所和其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鼓励科学和技术机构、金融机构、工业界、基金会和其它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支持和充分参与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拟订和执行的各种减灾方案和减灾活动。

历年主题

1991年 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 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1993年 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
1994年 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
1995年 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
1996年 城市化与灾害
1997年 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
1998年 防灾与媒体
1999年 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0年 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
2001年 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
2002年 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2003年 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2004年 总结经验、减轻未来灾害
2005年 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
2006年、 2007年 减灾始于学院(Disaster Risk Reduction Begins at School)
2008年 减少灾害风险 确保医院安全(Hospitals Safe from Disasters)
大家要注意
自然灾害与地球内部应力
随着自然资源不断加速开采,造成了地球内外应力变化快速升级,使得全球各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地下矿产资源,从而构成了地球内部的多“空区”和多“空洞”现象。在星际引力场重力场以及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它彻底改变了地球内部的原始地质平衡应力变化,这就是造成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
地球“空穴”成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矿产资源的开采
(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化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资源是固体能源,占地下资源总量的50%左右,其中包括还未发现的部分。煤炭资源也是人类利用率最高的能源之一,主要用于工业、电力、采暖等行业。煤炭矿脉包括地表层和地下层,形成“空穴”效应的主要是地下矿脉岩层。
(2)石油资源。石油资源也是化石能源,属于液态二次开发性矿产资源,占地下矿产资源总量的40%左右。石油用途广泛,主要用作液态燃料能源以及工业的基础性原料提炼。
(3)可燃冰。可燃冰也是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储量只占矿产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几。
矿产能源是消耗性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延续,资源的消耗量将越来越大。因为矿产资源是消耗性能源,在地球中的储量是有限的,随着人类生存的延长,最终会步入枯竭阶段。
二、金属矿的开采
金属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生活资源之一,主要用于电力、运输、航空、海运、建筑、工业、军事、农业、科研、商业、民用等等领域。凡是人类涉足的区域,都离不开金属资源。
金属矿产也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矿产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地表层和地下层。金属矿产是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所以,人类对金属矿的开采速度能源矿产的开采速度慢。由于金属矿的分布范围大于能源矿产,而且地球金属矿产的形成源于宇宙星系的共存状态,这才导致金属矿产的大规模开采提炼。但是,如果人类对地下岩层矿产开采过度,将形成地球内部原始矿产岩层大量削减,使地球内部结构产生破坏性的应力变化,并且形成地下岩层的“空洞”效应。
三、其他矿产的开采
其他矿产包括:
(1)石灰岩。主要用作建筑行业的原材料,比如,白灰、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2)石棉矿、云母矿
(3)稀有矿产。包括;人类用于装饰的各种玉石矿、各种宝石矿等等。
四、地下水的开采
由于地表淡水消耗过度,使人类出现了水危机。因为地下水的纯度高、矿物质含量高、污染小等,所以,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地球岩层下部的淡水层。因为地下淡水层的形成始于星系形成的最原始状态,所以最适合人类使用。由于岩层内部的淡水资源为原始封闭式状态,与地球岩层圈形成共同应力抗体,如果一旦被开采利用,就会形成非封闭式的“洞穴”状态,从而改变原始岩层圈的应力结构。它与液态石油能源一样,也是构成岩层圈应力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引起地球岩石圈内部“空洞”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对化石能源和金属矿藏以及工业、民用宝石类等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这也是引起地球岩石层结构应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人类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地球岩石层的“空洞”效应降低了岩层对地球离心力和星际之间引力等变化的抗力,最终将导致人为的地球多灾害性变化,使新的岩层断裂带数量不断攀升。火山、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地质性灾害的发生率将逐年增长,严重的危害人类的生存繁衍。
为什说地球岩石层(上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空洞”效应会导致地球的结构应力变化呢?因为在地球形成的初期阶段,其内部的岩层结构属于自然受力作用下的均衡状态,岩层中的各种矿产资源与岩层之间为整体结构,共同承载着地心的引力、离心力,地表的重力以及星际引力,所以,岩石圈的多“空洞”效应是导致地球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地球岩石圈,是地幔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左右,也是地震高波速带。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以及上地幔的上部,均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地幔下部为地震波低速带的熔融层和厚度约100公里左右的软流层
“空洞”形成后,可由地表水充填。但对于地球岩石圈内部强大的抗力来说,岩石圈应有的力度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了。即便用水来填充岩层“空洞”,也不会达到原有的岩层抗体强度。因为水属于软体液态性物质,流动性很大,其组合抗力是很小的。“空洞”效应过后洞穴封闭性抗力已经失去原有的应力强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地球引力、重力、离心力和星际引力的影响下,岩石圈原始烈度的蔓延会加速并形成新的断裂带。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采和“空洞”效应的继续扩大,人为的自然地质性灾害将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地陷、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等重大破坏性因素将危及人类的繁衍生存。如何改变这一严重的后果?人类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地下资源的过度挖掘,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只限开发地表上层资源,加快对外太空能源的探索。应当更加广泛地利用潮汐能源、太阳能、电力、生化能源、风能等等;一定要加快核能源的利用,以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这对于提升人类能源再利用能力,形成世界性的地球保护协议,完善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数据统计

播报
编辑
2020年有591人因灾死亡失踪,较近5年均值下降43%[2]
2023年7月,美国怡安保险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包括地震和严重风暴在内的自然灾害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达1940亿美元。[55]
2024年1月20日消息,经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有关成员单位会商核定,2023年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691人,紧急转移安置334.4万人次;倒塌房屋20.9万间,严重损坏62.3万间,一般损坏144.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3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下降24.4%、2.8%和37.2%,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96.9%、12.6%。[57]
2024年3月,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各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2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核定。2月份,中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损失重,干旱、风雹、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652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19人,紧急转移安置7.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42万人次;倒塌房屋1700间,损坏房屋1.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6.9亿元。[58]
2024年4月12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干旱、风雹、洪涝、沙尘暴和森林火灾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6个省(区、市)1037.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79人,紧急转移安置11.1万人次,倒塌和损坏房屋6.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44.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7.6亿元。[59]
2024年上半年,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紧急转移安置85.6万人次,倒塌房屋2.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62-63]
2024年上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316.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3.9%。强降雨过程频繁、强度大、极端性明显。全国共发生19次区域暴雨过程。主要江河洪水发生早、量级大,中小河流洪水频发多发。长江、太湖分别发生1次编号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北江、韩江、东江等发生多次编号洪水,广东、广西等21省(区、市)61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2024年上半年,西南、中南、华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灾害成因复杂,影响范围广,呈散发态势。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出现22次区域性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造成28省(区、市)900余个县(区)受灾。2024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19次冷空气过程,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其中2次达到寒潮级别。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04起,火灾总量处于历史低位。[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