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zhù]
汉语文字
收藏
0
0
疰,汉语三级字[3],读作疰(zhù),[疰夏]1.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热的病,多由排汗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患者多为小儿。2.〈方〉苦夏。[4]
中文名
拼    音
zhù
注    音
ㄓㄨˋ
总笔画
10
部外笔画
5

现代释义

播报
编辑
基本抹碑跨料组字义
● 疰zhù
 ◎ 〔~夏〕a.中医指发于夏令的季节性疾病,症状是微热食少,身倦肢软,渐见消瘦;b.方言,苦夏。[1]
雄享详细估企炒档屑字义
◎ 乎剃迎辨遥担拘疰 zhù只榆故
〈名〉
有灌注和久住之意,多指具有传染性和病程长的慢性病,主要指劳瘵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如:疰忤(中医病名。犹中恶);疰夏(中医学名词。通常指夏季身倦、体热、食少等症状)[1]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注)灌也。大雅曰。挹彼注兹。引伸为传注、为六书转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交互之而其义相输曰转注。释故、释言、释训皆转注也。有假注为咮者。如注星卽咮星是也。从水。主声。之戍切。古音如昼。在四部。○按汉、唐、宋人经注之字无有作注者。明人始改注为注。大非古义也。古惟注记字从言。如左传叙诸所记注、韩愈文巿井货钱注记之类。通俗文云。记物曰注。广雅。注、识也。古起居注用此字。与注释字别。
康熙字典
【唐韵】之戍切【集韵】朱戍切,音注。【博雅】疰,病也。[1]

方言音韵

播报
编辑
赣语:dhwɛ4 dhwu4 瘊眼疰里(霰粒肿)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5 [海陆腔] zhu5
粤语:zyu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