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欧洲中部的社会主义国家
收藏
0
0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语:Die 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德文缩写:DDR),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是1949年10月7日到1990年10月3日期间存在于欧洲中部的社会主义国家[1]首都为柏林东柏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体制,是华沙条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员国。国土面积为107,771(一说:108,333或108,178)平方公里。[1]
民主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纳粹德国苏联占领区基础上和在纳粹德国首都柏林的苏联占领区范围上成立。民主德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有大约270万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联邦德国。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沿着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居民外逃。
民主德国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其他政党组织通过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的“民主联盟”和“全国阵线”参与政治活动。教育机构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冷战时期,民主德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先地位。冷战时期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就在民主德国境内,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布停止存在,其领土正式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两德统一
中文名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外文名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简    称
民主德国(德文缩写:DDR)、东德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柏林(东柏林
主要城市
莱比锡德累斯顿
国庆日
10月7日
国    歌
从废墟中崛起
国家代码
DD
官方语言
德语
货    币
民主德国马克
时    区
UTC+1
政治体制
苏维埃制
人口数量
16629750 人(1989年)
人口密度
153.5 人/平方公里(1989年)
主要民族
德意志人
主要宗教
无神论基督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
108333 km²(1989年)
GDP总计
1974.5 亿美元(1989年)
人均GDP
11873 美元(1989年)
国际电话区号
37
国际域名缩写
.dd
道路通行
靠右行驶
存在时间
1949年10月7日—1990年10月3日
结束标志
两德统一

历史

播报
编辑

建国之前

1871年1月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
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帝国,次年建立北德意志邦联,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德意志帝国于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纳粹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最终失败。

建国时期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战败投降。根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英、美、法、苏四个战胜国占领,并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委员会”(ACC察陵)来治理德国事务。[1]
民主德国首任总统皮克和总理格罗提渥
1945年6月25日,德国苏占区5个州建立了州政府。8月,建立工业、交通、动力等总管理署,1946年4月21日,德国苏占区举行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联合代表大会,两党联合组成德国统一社会党威廉·皮克奥托·格罗提渥当选为党主席。
1946年10月,德国苏占区举行州议会选举,德国统一社会党得票最多,成为该区的执政党。此时西占区则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建设。德国西方占领区和德国苏占区日益相互对立。
1947年1旬霸抹2月7日,由德国统一社会党发起召开第2届定愉设德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选出了以威廉·皮克为主席的常务委员会
1948年“柏林封锁”时期空运物资的飞机
1948年2月12日,在美英法占区成立联合州议会和行政管理委员会后,苏占区把各管理署合并,成立了德国经济委员会,管理德国苏占区的经济,并且扩大了它的权限,赋予经济委员会对全占领区发布具有约束力的命令的权力。3月份成立了经济计划总管理署,即后来的国家计划委员会。1948年6月20日,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愚多甩,苏联也于6月23日在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把原货币改为东德马克,东西占领区的经济完全被分隔开来,同时政治上的分裂也在加剧。
1948年10月22日,通过了由统一社会党提出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草案》,1949年5月25日,召开第3届德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联邦德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生效一周之后,德国人民代表大会于5月30日批准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德国人民代表大会还选出了400名人民委员会委员。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柏林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1949年10月11日,威廉·皮克当选为民主德国总统,奥托·格罗提渥临时政府总理;11月11日,苏联占领区总司令宣布把行政职权移交给这个新成立的国家,苏军占领当局改称为“苏联监督委员会”。这样,德国便正式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2]

建设时期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30周年阅兵式(1979年)
结束后,苏占区请地实行了基本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到1950年,民主德国的农业生产已达到了战前的水平。1951年,民主德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民主德国工业总产值(不包括建筑业)就占了全民经济成分的78.9%。1960年民主德国又实现了农业生产公作化。
1963年,民主德国提出了“新经济体制”的指导方针,1971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提高效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针。此后10年,民主德国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5%,国民收入平均增长4.6%。

消亡时期

1979到1980年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了民主德国经济加速衰退。彩电、冰箱和洗衣机陵胶精希和西方相比不仅相对昂贵,并且等待时间漫长。
1989年8月,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政府改革打破了笼罩欧洲44年之久的“铁幕”,受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宣布开放边境和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思想的影响,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通过匈牙利外逃至联邦德国。10月初,莱比锡等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放宽出国旅行和对新闻媒体的限制等。

两德统一

尽管为了巩固统治,德国统一社会党在1989年10月7日的东柏林进行了建国40周年大阅兵,但民主德国首都柏林仍然爆发一连三次要求政治改革的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此后为了平息游行,德国统一社会党罢免了埃里希·昂纳克的党总书记职务。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泪匙理赫尔穆特·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2月1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废除了宪法赋予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领导地位。两天后,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民主德国人民议会都宣布辞职。民主德国相继宣布退出华沙条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
尽管许多民主德国居民想在民主德国领土上建立一个非社会主义的国家,但这种想法很快被两德统一的声浪所淹没。示威的口号也从燥归几向国家权力挑战的“我们就是人民!”转变成以德国统一为目标的“我们是一个民族!”。在与美国、苏联、法国和英国简短的协商后,两德重新统一的决定被认可。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汉斯·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实行自由选举,洛塔尔·德梅齐埃任民主德国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
1990年5月18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东德马克退出流通,西德马克成为两德共同的货币。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东德)以联邦德国(西德)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和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行政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德国重新统一

地理

播报
编辑

区域位置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约为10.8333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约1338公里,海岸线长420公里。

地形地貌

民主德国北部为北德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50米。北德平原是中欧平原的一部分,从波罗的海往南延伸300公里以上,约占国土面积的3/4,平均海拔50米。波罗的海沿岸是出露的狭窄低地。东部沿岸多沙丘、岛屿,间以浅水海湾,重要港口罗斯托克位于西部沿岸。最大的岛屿是吕根岛,面积926平方公里。海岸带以南为广大的冰碛平原,北部属新冰碛区,南部为老冰碛区。新冰碛区偏北部分,在冰碛丘陵之间分布着众多湖泊,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最为典型;偏南部分被古河谷和古融水流分隔为分散的冰碛平原。平原最南端的老冰碛区,地面平坦,有不少沼泽低地。在冰碛平原和南部山地之间,分布着黄土带,土层厚度2~10米,从萨克森地区向图林根内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伸展,其南部地势高达400~500米。黄土带为最重要的农业区[1]
南部高原和山地属海西褶皱带。山脉、盆地和河谷交错分布。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等中等高度山地由前寒武纪古生代结晶岩变质岩组成,经长期侵蚀,呈断块状地垒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下。其中较高的厄尔士山延伸在东南边境,西南—东北走向,主要由结晶岩、砂岩、砾岩组成,其间菲希特尔山,海拔1214米,为全国最高峰。哈茨山位于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波状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600米,个别花岗岩山峰突起,有全国第二高峰布罗肯峰,海拔1142米。图林根林山在西南边境,西北—东南走向,是主要由片麻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地垒山地,一般海拔400~500米。

水文

民主德国境内有较发达的水系。最大和最重要的河流是易北河,源出捷克斯洛伐克,全长1165公里,境内流程566公里,由东南向西北流贯国境,经联邦德国注入北海。该河(境内段)及其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施普雷河、穆尔德河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
奥得河及其支流尼斯河由南往北流经东部边境后入波兰,在什切青附近注入波罗的海,境内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西南部有不大的威悉河上游和美因河的支流流经。大部分河流依雨水补给,部分靠雪水,最大流量在春季,冬季有不长的结冰期。易北河和奥得河是两条最大的水上动脉,多流经宽广的谷地,水流缓慢,境内流程都可通航;易北河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和施普雷河的下游也都可通航。经奥得-施普雷运河(84公里)、奥得-哈韦尔运河(83公里)、易北-哈韦尔运河(56公里)等,沟通易北河、奥得河、威悉河莱茵河,组成水上运输网,并经联邦德国等国通波罗的海和北海。
大部分湖泊是冰川湖,多分布在北德低地,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区最为集中,其中米里茨湖(116.8平方公里)最大,还有什未林湖、普劳厄湖等。南部山地及其山前地带的许多河流,春季都有洪水,建有40个大水坝和水库蓄积洪水,最大的水库是萨勒河上游的勃莱洛赫水库(21500万立方米)。上述地带的许多河上建有不大的水电站和水力蓄能发电站。在柏林东南、奥得河左岸沿河地区有许多沼泽地,其中大部分可排干成为沃地。

土壤

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生草灰化土,绝大部分为砂壤土和沙土,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发育在冰水沉积冰碛物上,自然肥力不高,砂土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棕色森林土绝大部分为壤土,占国土面积的1/4。其中弱酸性和较肥沃的棕色森林土分布在梅克伦堡冰碛区和黄土平原东部,以及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西部的山前地带。厄尔士山的萨克区在贫钙的成土母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上发育的土壤较酸性,肥力较低。棕色森林土分布区多已辟为耕地。
黄土状壤土上最肥沃的黑钙土和黑土状土壤,面积不广,约占国土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马格德堡伯尔德、图林根盆地、莱比锡盆地的北端,几乎已全部开垦,种植小麦、大麦、甜菜等作物。隐域土占国土面积的1/3,是在过度湿润或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例如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山地粗骨土,广泛分布在中等高度的山区,由于空洞多,渗透快,水分积聚很少,自然肥力差,多用以发展林业。

植被

森林面积290万余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3%。虽然国土处于温带阔叶林带,但针叶林却占森林面积的80%,其中以松和落叶松为主,次为云杉。这些针叶林绝大多数是人工林阔叶林主要有山毛榉、槭、梣、栎、桦和桤木占5%。
松和落叶松对土壤不苛求,在北德低地的砂土地分布甚广;喜湿的云杉在南部山地占优势,沿海地带也有分布。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北部,在土壤较肥沃的梅克伦堡地区尤多。在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的山前地带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山毛榉和山毛榉-栎树林。在萨勒河以西的干暖地区和易北河谷地有小栎树林。因人类经济等活动的影响,动物种类贫乏,现代森林带尚栖息着鹿、麅、扁角鹿、野猪、狐狸、獾及许多鸟类

气候

气候类型属湿润海洋性向温和大陆性过渡类型,全国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原和山地气候差别很大;平原地区,沿海和内陆也有差异,沿海平原1月平均气温0℃左右,7月16~17℃,无霜期190~200天;内陆平原相应为-0.5~-2℃,18~19℃和170~180天;山区相应为-3~-5℃,13~15℃和130~140天。
年降水量主要取决于西北气旋的活动,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递减,沿海平原620毫米,内陆平原580毫米;山区较多,达900~1100毫米,迎风坡更多,如哈茨山的布罗肯区多达1485毫米;雨影地区相对较少,如处于哈茨山的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为720毫米;与山地毗连的平原和河谷地区,年降水量500~650毫米;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大部分雨水降于冬季,而在厄尔士山和平原地区集中降于夏季。
全国大体上是冬季温和、夏季温暖,生长期较长(180~200天),活动积温较高(3000℃以上),有利于温带农作物的广泛播种。

自然资源

民主德国矿产资源不甚丰富,但种类较多。重要的有褐煤钾盐岩盐、石膏、高岭土等,还有储量不多的石油、天然气、炼焦煤、铁等。优质的燃料资源冶金原料都很有限。本国的矿产不能满足需要。
褐煤为最丰富的矿藏,储量约200亿吨,居世界前列。煤层厚、埋藏浅、易露采。最重要的中德和劳齐茨褐煤田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前者位于易北河左岸的哈雷区和莱比锡区境内,占全国储量的2/5;后者煤层深,发热量较差。
钾盐储量亦富,约130亿吨,最重要的开采区在西南端威拉河流域、马格德堡以北和哈茨山以南的图林根盆地。平原地区还有铜和天然气,铜矿分布在哈勒区西部,埋藏深度700~800米。与铜一起分布的尚有钒、钼、镍、钴等。
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区北部。南部中等高度山地、高原及其山前地带分布有岩浆矿床,如厄尔士山东部的锡矿、格劳豪镍铁矿及格拉附近的铀矿。其他矿藏如石油、铁、硬煤等,储量少,分布星散。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首都

柏林东柏林),人口为180万(1989年),年平均气温约为8.6℃。

行政区

1952年,民主德国撤销原有的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勃兰登堡州萨克森-安哈特州萨克森州图林根州5个州的行政建制,成立14个行政专区。

政治

播报
编辑

国家象征

国家象征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国徽图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徽
呈圆形。中间图案为锤子和圆规,外面由麦穗环绕成圆,下方由国旗的三色绶带环绕。锤子象征工人阶级,圆规象征知识分子,麦穗象征农民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
从废墟中崛起》由诗人约翰尼斯·贝歇尔作词,汉斯·艾斯勒作曲。
1949年写的歌词反映德国早期分裂阶段,被认为继续推动统一是适当和自然的。结果,贝歇尔的歌词数次提到联合并与“祖国”(einig Vaterland)综合,也就是意指统一的德国;而且歌词也可以和着《德意志之歌》的曲调唱。

行政机关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高行政机关——政府,即部长会议。它受人民议院委托负责统一执行国家政策,组织完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任务和委托它的国防任务。其工作向人民议院负责,并向人民议院报告工作。
1972年通过的《部长会议法》规定,部长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国民经济和其他社会领域,保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和谐地安排社会部门和布局,以实现社会主义一体化;根据宪法原则执行外交政策;根据其权限决定缔结和废除国际法方面的条约,并起草国家条约;拟定国家对外政策中有待解决的任务,并向人民议院提交法律草案决议草案;在人民议院的法律和决议范围内,颁布法令和作出决议等。
宪法规定部长会议由主席、若干名副主席和部长组成,任期5年。部长会议是一个集体工作的机构,所有成员应对部长会议的活动负责,每个部长负责领导赋予他的任务范围内的工作,部长会议在其成员中组成主席团,部长会议主席领导部长会议和主席团,代表部长会议,并根据法律规定对外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下设外交、国防、内务、国家安全、司法等37个部委,此外还设立若干直属机构

执行机关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委员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议院的执行机关,它在人民议院闭会期间执行宪法和人民议院的法律和决议赋予它的任务,其工作向人民议院负责。
国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对外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批准和废除国家条约及其他国际法方面的条约;决定人民议院和地方代表机构的选举;就国防和国家安全问题作出原则决议,在国防委员会协助下组织国防,任命国防委员会委员;受人民议院委托,对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的工作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进行经常性监督;行使大赦和特赦权;规定军衔、外交级别和其他专门称号。
国务委员会是由人民议院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集体,它实际上是人民议院中各议会党团推举的代表所组成。1960年9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威廉·皮克逝世后,人民议院决定不再设立总统,而成立国务委员会。
国务委员会主席任免民主德国驻外使节,接受外国大使递交的国书等。国务委员会由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和秘书1人组成,在人民议院改选后的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4个民主党派各有一名代表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和一名委员,国务委员会主席由最大的议会党团提名。1990年4月5日,民主德国第10届人民议院修改宪法,取消国务委员会制。

选举制度

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民主德国宪法规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切政治权力由城乡劳动人民行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公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力。凡在选举日年满18周岁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公民均有选举权和被选入人民议院和地方人民代表机关的权利。民主选举产生的选举委员会领导选举工作,人民讨论重要的政策问题,选民提出和审查候选人。
民主德国人民议院议员采取自由、普遍、平等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全国人民选举产生。人民议院的选举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在705名候选人中选出500名议员。按照宪法的规定,民主德国各级地方人民代表机构的选举,由各级地方上的选民依据上述同样的原则选举产生。

人民议院

人民议院
人民议院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立宪和立法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议院的主要职能是:制定、修改并通过宪法;审议、通过并颁布各种法律以及关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计划国家预算的决议;规定公民、集体和国家机关相互合作的主要原则及其在执行国家发展计划时的任务;决定国家内外政策的根本问题。
人民议院的工作实行议决与执行相统一的原则,保证其法律与决议的实行,确定国务委员会、部长会议、国防委员会、最高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原则;选举和罢免国家高级领导人;决定国防事务;批准共和国的国际条约和其它国际法方面的条约。人民议院设有外交、国防、工业等15个委员会,它们有权向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提出建议,对有关部委的工作提出质询、检查和监督。

历任领导

国务委员会主席
任期
名称
1949年~1960年
1960年~1973年
1973年~1976年
1976年~1989年
1989年
1989年~1990年
部长会议主席
任期
姓名
1949年~1964年
1964年~1973年
1973年~1976年
1976年~1989年
1989年~1990年
1990年

主要党派

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下的多党参政制度。政党联盟在各政党都参与议会和政府的工作,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在非国家形态的社会主义人民运动之中,它在组织上的表现是共同组成民主联盟和全国阵线这两个非国家形态的人民统一战线组织。在这两个组织内,各政党和组织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在全国、在各地区,特别是在各居民区团结各党派、群众组织和无党派人士,共同为建设发达社会主义而行动,为改善居民劳动和生活条件、美化城镇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出贡献。其中的主要党派有:
德国统一社会党是民主德国工人阶级政党,1946年4月21日通过德国共产党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合并而建立。德国统一社会党在人民议院是最大的议会党团。因此,它有权提名它的成员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此外,国务委员会的二名副主席(其中一名由部长会议主席兼任)和若干名委员,以及部长会议的多数成员由德国统一社会党党员担任。
德国农民民主党成立于1948年4月29日,成员主要是农业劳动者。该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工农联盟,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社会主义发展,加强在农民中推广工业式的生产方法,并以此促进农村生活城市化。
东德基督教民主联盟于1945年6月26日成立,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非工人阶级政党中成立最早、人数最多的政党。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原中小资产阶级中的基督教徒。基督教民主联盟是一个有义务忠于社会主义的政党,它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参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并承担共同的责任和贯彻这些政策。
德国自由民主党于1945年7月5日成立,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职员、工商业者以及中小企业家。该党承认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作用,并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该党的成员并以各种形式参与各常设生产委员会、社会主义商业销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手工业联合会、群众组织和其他民主机构的工作。
德国国家民主党于1948年5月25日成立,当时的成员主要是手工业者、知识分子、个体商人、小业主、以及当年希特勒国防军中没有战争罪行和正确吸取了历史教训的军官和职业士兵。该党承认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并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

军事

播报
编辑

国家军队

国家人民军(NVA),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总称,由地面部队(Landstreitkräfte)、人民海军(Volksmarine)、航空部队(Luftstreitkräfte)及边防军(Grenztruppen)所组成,东德人民军军官则主要由流亡在外的德裔苏联人组成。建立于1956年3月1日解散与1990年10月2日,国家人民军在建军初期由志愿者组成,1962年,军队改为采取征兵制后,军队的人数扩充至17万人。民主德国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对国家人民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般的高级军官大多为该党党员。
国家人民军陆军在平时分为第三和第五两个军区,第三军区负责东德南部,第五军区负责东德北部。每个军区拥有1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预备役摩托化步兵师。每个军区在战时组建一个集团军,亦有可能把下属各师交给苏军驻德集群的集团军指挥。东德的动员体制极其高效,预备役部队会在24-48小时内实现完全动员,因而其实与现役部队无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防军(Grenztruppen)便肩负戍卫东、西柏林边界的任务和国境线。
民主德国步入20世纪80年代,已位踞世界十大工业化国家行列,其武装力量——国家人民军,在经过30余年的锻造和发展,也已成长为欧洲大陆一支不可小看的精锐力量。在华约集团内,NVA在军队规模、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国防工业体系等综合实力上,已经是仅次于苏军的当家老二。名义上,NVA和波、匈、捷、保等军队一样,都是苏联战争机器的一个从属部分,但NVA的能力已经让苏军逐渐刮目相看,地位也与日俱增。

战略武器

由于东德是华约北约对抗的最前沿,因此东德军队和苏军驻德集群一样,是苏联新式武器的优先使用者,包括T72主战坦克米格29战斗机等当时苏联的新式武器。
在当时苏联的帮助下,东德军队实现了全机械化。东德人民军仅仅170000人的军队中装备了各型坦克约2400辆、装甲车约7600辆、各种火炮约2500门、作战飞机约400架。

国家警察

工人阶级战斗队旗帜
(DVP),简称“人民警察”,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警察的名称。人民警察虽然主要担任维护治安并执行法律的工作,但据其组织结构也可被视为准军事部队。与其他国家的警察不同的是,人民警察装备了装甲运兵车和火炮,其成员也按照军事单位的要求训练。
工人阶级战斗队(Kampfgruppen der Arbeiterklasse)简称:KDA。是民主德国的准军事部队,成立于1953年9月,1990年5月解体,其成员最多达到过400000人。
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安全机构,通称“史塔西”(Stasi),来自德语“国家安全”(Staatssicherheit)的缩写。成立于1950年2月8日,总部设在柏林东柏林)。史塔西被认作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报机构之一。

经济

播报
编辑

概况

货币
像其他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民主德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建立全面的生产计划、生产目标、价格,并根据计划调拨资源。生产权几乎完全由国家所拥有。
德国统一社会党管理和控制国家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各方面,拥有最高的领导地位。在采纳总书记的报告并制定了未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稿)后,德国统一社会党开始在国会正式行使它的领导角色
民主德国也存在极少量私营部门,但并非毫无意义。1985年,约2.8%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私人企业。私营部门包括私有农夫和花匠、独立工匠、批发商和贩商等。个体经济受“自由职业者”(如艺术家、作家等)的管理,虽然是个体经营,但被政府严格调控。1985年在私营经济中,个体经济所占比例第一次有了少量增加。根据原东德统计,私有企业主的数目从1984年的大约500人增加到1985年的大约176,800人。某些私营部门的运作对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整个社会体系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民主德国著名的出口产品有柏卡牌相机,特拉贝特瓦尔特堡IFA工厂出产的汽车,猎枪,六分仪以及腕表。直到20世纪60年代,民主德国仍遭受着糖、咖啡之类的基本食物的短缺。一些在西方有亲戚或朋友并且在国家银行有外汇账户的民主德国居民,可以在外汇商店购买西方及出口级别的民主德国商品。

工业

民主德国工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83年国民生产净产值中,工业占70.2%,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7.8%。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工业的投资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工业生产发展迅速,1949~1983年工业生产提高12.3倍。1981~1984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5.3%。
工业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工业生产不断集中。大型联合企业广泛发展,形成的133个大型联合企业,其职工约占工业就业人数的70%,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74%。工业结构上,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约占2/3,大大超过消费品生产。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9.5%,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2/5以上,1982年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8.5%。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发展特别迅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门,其产值占机械工业产值的30%。
电子工业是战后的新兴部门,微电子工业发展特别迅速,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微电子元件,1984年微电子工业产值已达25亿马克,爱尔福特为生产中心。仪器制造业以生产精密机械、测量仪器、光学仪器等著称,耶拿和德累斯顿为中心,前者有誉满世界的“卡尔·蔡司”光学联合企业,生产种类齐全的仪器;后者有“彭塔孔”联合企业,以生产摄影机电影放映机闻名。
汽车制造业中心主要是茨维考爱森纳赫、路德维希斯费尔德等。造船工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中心是瓦尔讷明德,占造船工业产值的30%以上,生产货轮、集装箱船破冰船;其次是罗斯托克和维斯马
化学工业是最发达的工业部门之一,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11%,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10.6%,1981年化学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2.8%,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发展很快,1949~1983年化学工业生产提高15倍多。生产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哈雷-莱比锡区,以开采当地的褐煤为基础,发展褐煤化学工业;东部地区,利用进口的石油进行加工,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化纤合成树脂、氮肥等,柏林、科特布斯、法兰克福为生产中心;德累斯顿区,具有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运进原料和燃料,生产化纤、药品、照机纸、橡胶制品;哈茨山前地带,利用附近山区的化学原料有色冶金工业的废料,生产钾肥硫酸、焙烧苏打等;罗斯托克是新的中心,从苏联温次匹尔斯运进半成品氨,生产氮肥。
电力工业是在采煤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部门。1981年电力生产首次超过1000亿度,1983年达1049亿度,人均生产电力约6000多度,居世界前列。电力的86%由火电站生产(褐煤发电量占90%以上),核电站生产的电力占12%。火电站主要集中分布在褐煤带,占全国电力生产的4/5,其中科特布斯区占首位,其次是哈雷区和莱比锡区。
瓦尔特堡353轿车
是战后新建的重工业部门。本国铁矿石开采很少,原料不足,生产设备缺乏,进口铁矿石、焦炭或焦煤有限,基础薄弱。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在柏林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生产全国生铁的3/4、钢的3/5和钢材的一半以上,这里有勃兰登堡、亨尼希斯多夫、艾森胡滕施塔特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德累斯顿区的里萨、格勒迪茨等钢铁企业生产全国1/4的钢和4/5的钢管。格拉区的马克斯许特联合企业生产的钢,占全国的11%。
纺织工业是最大的轻工业部门,以棉、毛纺织业为主,所需原料棉花的全部和羊毛的大部都依赖进口,卡尔·马克思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

农业

民主德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50~198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1982年农、林业占国民生产净产值的7.8%,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0%,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生产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土地利用程度较高,1983年农、林、牧用地共921.3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5%(耕地占43.7%,森林和林地占27.3%,草地占11.5%),尚未利用的土地、荒地、城市和矿区用地以及水域等占15%。
农业结构中,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占农业总值的62.5%,种植业占37.5%。畜牧业发展较种植业快,1950~1984年畜牧业生产年平均增长3.7%,而种植业年平均增长仅1.7%。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较快,1960~1983年谷物每公顷产量从2750千克提高到3970千克,小麦每公顷产量从3480千克增加到4710千克。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如谷物为33%,马铃薯54%,甜菜90%。肉类、牛奶、黄油、鸡蛋、马铃薯已自给有余,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自给率分别为75%、80%和50%。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1983年谷物播种面积253.8万公顷,总产量1006.7万吨。小麦播种面积75.4万公顷,产量355万吨,主要分布在平原南部土壤肥沃地区,以莱比锡、哈雷、爱尔福特等区较为集中。黑麦播种面积71.3万公顷,产量209.2万吨,分布在中部平原。大麦和燕麦的播种面积分别为88.9万公顷和16.3万公顷,产量相应为388.2万吨和49.8万吨,前者主要分布在南部,后者以北部为主。马铃薯种植普遍,播种面积有所减少,1983年仅48.3万公顷,产量706.3万吨,除食用外,主要用作饲料和化工原料。甜菜年产量波动较大,1983年产570万吨,集中分布在哈雷和马格德堡等区。

商业

  • 货币
德国马克,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官方货币。ISO 4217货币编码为DDM辅币单位芬尼,1马克=100芬尼。1948年到1964年官方名称为“德国马克”( “Deutsche Mark”),1964年到1967年名称为德国国家银行马克,而1968年到1990年则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
1948年6月20日,盟国管制委员会对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标记字母D的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3天后发行了标记字母F的马克。
  • 对外贸易
民主德国国民收入的40%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连年出现外贸逆差,其中1977年高达80.4亿外汇马克。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电机、电子、光学和精密机械、机床、船舶等机械产品占出口值的50%,化学品占13%。进口以石油、硬煤、焦炭、铝土、天然气等原料和燃料为大宗。1983年对外贸易总额达1604.2亿外汇马克,同“经互会”成员国间的贸易占62.5%,同苏联贸易占38%,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29.4%(其中与联邦德国的贸易占6.4%);还同50多个发展中国家有贸易往来,但仅占贸易总额的5.4%,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占一半。

地区经济差异

北部区包括罗斯托克、什未林、新勃兰登堡区,濒临海洋的位置,有利于通过海港发展贸易。本区缺乏能源和矿物资源,人口稀少,历史上经济开发较差,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地位突出,提供的商品性肉类和牛奶占全国的1/4。利用当地农产品和鱼类进行食品加工,其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1/5。以造船、电机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占重要地位。坐落在卢布明附近的诺尔德核电站,提供全国核电生产的大部分。利用进口的原料发展起以氮肥为主的化学工业。罗斯托克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和本区经济中心
民主德国社会经济分布图
中部奥得河西岸区位于北部平原的中部,包括首都柏林及其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地处与东、西欧经济联系的通路上,运输地理位置有利,为成长中的工业基地,钢铁、电机、电子、仪器制造和化学工业发达,合计产值占本区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业发展水平超过邻近的东南区,土地利用规模、大部分作物和畜产品产量机械化装备水平则居其他区之后。城郊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全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人口占84%。首都柏林是全国和本区的经济中心,与周围的工业城镇结合组成柏林城市集聚区
中部易北河沿岸区包括马格德堡、哈雷和莱比锡3个区。富多种矿产,土壤肥沃,人口稠密,为重工业区。工业产值集中全国的1/3,占优势的部门有化学、燃料动力、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等。食品工业发达。以哈雷和莱比锡为中心,与其周围的工业城镇构成全国最大的哈雷-莱比锡城市集聚区。易北河沿岸是农业基地,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高,是全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3。肉乳用畜牧业发达。
南部区包括卡尔·马克思城、格拉、爱尔福特和苏尔4个区。历来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域,是全国最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工业部门齐全,工厂企业广布。绝大部分原料、能源、燃料运进,生产供出口的优质工业制成品。历史上形成的轻纺工业区,其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0%。农业居各区第3位,乳、肉用畜牧业和种植业发达。以卡尔·马克思城和茨维考为中心包括邻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卡尔·马克思城-茨维考城市集聚区。
东南部区包括德累斯顿和科特布斯两个区。自然资源中褐煤具有全欧洲性重要意义,石英砂、陶土原料、各种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木材具有全国意义。工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3位,重工业为主导部门,是主要能源基地,采煤、电力工业居全国之首。以电机、电子、仪器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规模居全国末位,但农业技术、拖拉机装备和化肥化水平较高。种植业以黑麦、马铃薯为主。草地和牧场比重高,乳用畜牧业发达。以德累斯顿为中心结合附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德累斯顿城市集聚区。

文化

播报
编辑

语言文字

二战后,即使德国分裂,但民主德国的官方语言还是德语,书写文字依然是德文

传统节日

在民主德国的首都柏林,进入5月以后的每一个周末,都是充满了鲜花和欢歌的节日。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中央机关报——《新德意志报》的新闻节就在周末隆重举行。新德意志报举办新闻节已有29年的历史,每年初夏举行的新闻节成了柏林人民的传统节日。除去最早几年的新闻节是在卡尔·马克思大街两旁举行的以外,以后历届新闻节都是在菲特力海茵人民公园举行。

文学艺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德国文学明确地沿着德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传统前进。在文化政策方面,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执行1935年和1936年德国共产党在布鲁塞尔和伯尔尼会议上制定的“人民阵线”政策,提出了反对法西斯主义,实行民主改革的口号。同当时的西德相比,民主德国的文化政策和“人民阵线”思想,明显地发挥了团结各种不同信仰的反法西斯作家的作用,使他们看到了克服法西斯主义遗患,建设新型社会制度的光明远景。
五十年代,当西德文学处于摹仿西方现代派,脱离现实,追求形式的时候,民主德国文学正累于公式化、概念化。作家出于革命热情,以一种简单化的进步思想模式去理解和反映生活,不善于在作品的布局中去表现人物的性格,而是采取贴标签的办法,每个人物都按照自己的标志行动,人们一看便知。
六十年代以后,民主德国文学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造成这个文学繁荣局面的,大体上有如下原因:第一,经济上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安定,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社会物质条件。第二,五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对布莱希特理论遗产的研究和继承,鼓舞了作家采用辩证的态度和方法,观察、认识和表现现实生活,对克服教条主义、公式化、概念化起了显著作用。第三,在文艺理论问题中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不再被认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布莱希特和西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的主张,受到了普遍重视。第四,1959年和1964年由中德出版社发起的两次毕特费尔德作家会议,促进六十年代以后文学艺术繁荣。
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传统美学所界定的那些关于体裁的定义,受到了实践的冲击和挑战,文学体裁的相互渗透成了普遍现象。

交通

播报
编辑
民主德国全国公路网密集,路网高速公路,运程公路(相当于中国一、二级公路),郡、专区公路组成,形成一套完整的公路运输系统。铁路在国内和国际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约承担全部货运量的1/3,全国铁路线总长14226公里。内河通航水道总长2319公里,货运量仅占全部货运量的1.8%,易北河运河是主要通航河道,承担境内内河货运总量的3/4。1980年全国拥有远洋商船192艘,总吨位187.7万余吨,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1.2%。

公路

主要道路(一二级公路)为单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路面较宽,一般为14米,次要道路为双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通往各小区以及住宅区之间均铺有通行车辆的辅助道路。各条交通线设有人行道停车道自行车道或人行与自行车的组合车道。
民主德国拥有大量的高速公路,1974年左右高速公路已达约12,978公里,郡、区公路约达34,595公里。其中70%的公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停时遗留下的路基较窄,30%的高速公路是战后修建或近期新建的,路基较宽。
民主德国绝大部分公路都是水泥混凝士路面结构,沥青路面为数不多。因为他们缺乏修建沥背路面的沥青材料,需要量完全靠进口,价格昂贵,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国内即可提供,价格合适,且据该国统计表明:沥青路面使用年限仅十二年,而混凝土路面则为四十年。

铁路

民主德国铁路也有深厚的基础,1986年国家铁路的营业里程为14005km,主要为准轨铁路,其中干线铁路为7531km,占53.8%,电气化铁路为2754km,占19.7%。铁路网密度按国土面积计为129.3km/1000km按人口计为0.84km/1000人。
民主德国与不少国家一样,铁路运输是赔钱的,但国家把它看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投资分配上予以重点扶植,以加速铁路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民德每年用于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9~10%,达57~65亿马克,其中铁路占1/4~1/3,为15~20亿马克。
民主德国国际间的铁路货运量,包括过境运量,约占本国铁路总货运量的70%,民德铁路也是欧洲国际铁路联盟组织的TEEM快速货物列车运输系统的参加国之一。因此,民德铁路的大部分运量都集中在一些国际干线上。为了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开展国际运输业务的需要,铁路的建设适应运量集中化的规律,实行干线化的原则,集中资金用于繁忙干线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从八十年代开始双线电气化,实行以电气化为主,合理化纲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电气化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第二,运输上的需要,要增强运输能力,增加列车重量,提高行车速度,特别是货物列车的速度,第三,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利用本国资源褐煤发电,减少液体燃料的进口。
在强化改造线路的同时,运营管理上实行集约化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运输潜力。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车辆的静载重,提高货运工作的均衡性,缩短车辆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完善与货主在合同基础上的合作。规定在全国铁路推广以应用计算机为基础的关键性的集约化技术作业。
从民德铁路的技术装备上看,基本上已经实现现代化。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强调实用技术,根据线路和车站业务情况形成不同的层次结构,积极发展国际合作技术引进,主要设备产品立足于国产化。

人口

播报
编辑
人口为1667.4万(1988年)。主要为德意志族,占99%,其余为索布族,占1%。信仰宗教居民中有62.4%信仰基督教,其中55%为路德新教,7.3%为罗马天主教,0.1%为东正教民主。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4人,为东欧国家之最。各区人口密度差异很大。萨克森3个区(卡尔·马克思城、莱比锡和德累斯顿)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60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数,柏林市密度最高,达2927人;哈雷、格拉和爱尔福特区每平方公里160~200人;新勃兰登堡和什未林区密度最小,分别为57人和68人,其中有些地区只有35~40人。1947年全国人口曾达1910万,其后下降,1954年降至1800万,1964年再降为1700万,进入20世纪80年代又降至1670多万。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0世纪50~60年代为2~4‰。至20世纪70年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出现负数,平均每年下降3‰,致使劳动年龄的人数减少,20世纪60年代以来,15~19岁的人数更显著减少。全国人口逐年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
随工业的发展,城市化已达较高水平,1983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6%。2万以下小城市的人口,占城市人口总数30%。中等以上城市数目在增加,仅在20世纪70年代,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从11个增加到15个,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35%。城市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北部新勃兰登堡区和什未林区城市最少,而卡尔·马克思城、莱比锡和德累斯顿3区城市最多,其城市人口依次各占3区人口总数的81.6%、81.2%和79.4%。

社会

播报
编辑

教育

  • 教育行政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最高国家领导机关和规划机关。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主管部实行对教育事业政治领导和监督。管理和视导系统分中央、专区和县3级。在中央,教育事业的实际管理主要分属以下主管机关:①国民教育部(负责幼儿园、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民众高等学校);②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部;③全国职业教育书记处。此外,青年问题管理局负责贯彻国家对青年的政策。托儿所卫生部管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等学校和专科学校除了由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部管理外,同时受有关部的领导(如文化部、国防部等)。
  • 普通教育
10年制普通教育综合技术中学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学校,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七至十年级综合技术教育课,并在各门学科中贯彻综合技术教育原则。综合技术教育由社会主义生产入门、技术制图和生产劳动3门课组成。九、十年级的生产劳动,大多在现实的工业生产条件下进行。学生可以在生产部门专业人员指导下,直接实现企业的生产计划,参与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过程。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熟练工人一级的劳动力,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双重职业训练制度”相似,采取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导与企业的实际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训练以通过专业工人考试结束。最主要的一类职业学校是企业职业学校,它占职业训练机关总数的75%,有三分之二的学徒在其中受训。此外,还设一类只收零星职业学徒的中心职业学校。除学徒训练外,职业教育体系还包括专业工人和其他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中等专业技术人材由专科学校培养。它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专科学校招生一般不实行考试,而采取有关方面推荐和校长批准的办法。

媒体

共和国宫和柏林电视塔
(Rundfunk der DDR)是自1952年到1990年期间民主德国的官方广播电台。民主德国官方对外广播电台是柏林国际广播电台(Radio Berlin International)。
民主德国的国家电视台是德国电视台(Deutscher Fernsehfunk,DFF),通常被称为民主德国电视台(Fernsehen der DDR,DDR-FS),建立于1952年,有2个电视频道:DFF1台和DFF2台。

体育

从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短短20年间,当时的东德共获得519枚奥运奖牌,奖牌总数位居世界第3位。如果以人口平均计算,东德所获得的奖牌数量是苏联的10倍,美国的13倍。[4]
二战后世界被划分为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为了展示实力,东德的竞技体育成了对抗美国的前沿阵地,为了获得金牌而强迫运动员吃禁药。经调查,对于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一事,东德政府并不完全知情,而且这种做法也触犯了东德的法律。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直到柏林墙倒下后,东德的体育情报才逐渐为西方国家所知。至少有1万名东德运动员当年在东德国家安全局的指使下长期服用各类禁药,造成至少100名运动员死亡。很多运动员在长期服用禁药后身体发生异变,女性选手声带变粗、痛经等,还有人得了癌症或生育畸形儿[4]
东德当时有7000名教练和1万多名体育工作者,孩子从小就由政府培养,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阿克曼认为,两德统一后,对德国体育来说,并非强强联合。因为,西德的体育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比较遵从运动员的个人意愿,而且,本身的商业化运作比较成熟,东德的所谓精英并未给德国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变化。[3]

社会团体

德苏友谊协会成立于1947年6月30日,旨在向对苏联不太了解的德国民众普及俄罗斯文化。1949年7月2日正式更名为“德苏友谊协会”。该协会举行的活动大多带有宣传性质。
自由德国青年团(FDJ)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官方青年组织。自由德国青年组织招收民主德国14到25岁的男女青年,被认作是“统一社会党的可靠助手和后备力量”,是民主德国国家阵线的成员组织,并在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占有席位。其成员大多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生活习惯的培养。
民主德国少先队(Pionierorganisation Ernst Thälmann)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少年共产主义组织,招收6到14岁的儿童,按年龄下分为少年先锋队(Jungpioniere)和台尔曼先锋队(Thälmann-Pioniere)。此组织以德国共产党的前领袖恩斯特·台尔曼命名,为社会主义国家先锋运动的一部分。该组织为自由德国青年团的下属组织,1948年12月13日成立,两德统一时停止运作。
体育与技术协会(德语:Gesellschaft für Sport und Technik,简称GST),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群众组织。目的是组织爱好体育和科技等集体活动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设备(例如摩托车、飞机和收音机等)以及推广相关的体育比赛(如射击、摩托车比赛等)。该组织和国家人民军一起协助了社会的军事化,组织学校、大学和工厂的军事训练。该组织成立于1952年8月7日,在1990年初解体。[1]
民主德国妇女联合会(DFD)
民主德国工会联合会(FDGB)
文化联盟(KB)
农民互助协会(VdgB)

外交

播报
编辑

综述

民主德国成立初期,苏联还未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结束状态。因此,民主德国在外交上还没有获得独立权活动范围不大,主要是依附于苏联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20世纪60年代之前,民主德国外交的重心一直放在和平民主基础上实现德国重新统一、反对联邦德国加入西方集团和重新武装、努力争取盟国早日缔结对德和约的问题上,只与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蒙古朝鲜老挝古巴越南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冻结”了德国问题,民主德国不得不改变关于德国统一的立场,而将外交活动的方向调整到主要谋求联邦德国以及西方大国从国际法意义上承认民主德国主权的目标上来。随着维利·勃兰特当选联邦德国总理,联邦德国政府开始逐渐放弃“哈尔斯坦主义”,转而推行“新东方政策”,民主德国在埃里希·昂纳克上台之后也开始大力发展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1973年2月,英国率先承认民主德国,与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9月,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一道加入联合国。1974年9月,民主德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86年,民主德国提出了对外政策的新目标与新方针,即:争取世界和平,限制军备和裁军,避免一切核战争,阻止太空军事化,消除核武器,通过各国间的合作消除对抗,努力加强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联盟,努力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民主德国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强调各核大国应立即停止核试验,禁止部署和逐步拆除已在欧洲部署的核武器系统中程导弹,尽早建立中欧无核区和无化学武器区,以最终销毁世界上的所有核武器。主张在条件成熟时,同时解散北约华约两个军事条约体系,通过国家之间的政治对话和合作来消除对抗。并声称民主德国将积极支援为民族和社会解放进行反帝斗争的各国人民,发展同一切已获得解放的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支持它们为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进行的斗争。
直至1990年两德统一之前,民主德国共与世界上13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两德关系

联邦德国从建国开始就提出“单独代表要求”,拒不承认民主德国,1955年又提出“哈尔斯坦主义”,声称除苏联以外,其他国家若与民主德国建交,联邦德国便可能与之断交,旨在封杀民主德国的国际活动空间,孤立民主德国。
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主德国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哈尔斯坦主义”反而使联邦德国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于是,联邦德国开始考虑放弃“哈尔斯坦主义”。1967年,联邦德国与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建交。为此,它提出了一个所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天生缺陷论”(即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与民主德国有同样体制的国家,一开始就与民主德国有了外交关系,因此联邦德国可以不顾及它们与民主德国的外交关系而同它们建交),从而为联邦德国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和活动范围打开了大门。
1969年10月28日,维利·勃兰特在其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发表的第一篇政府声明中,就明确向民主德国提议,两国领导人举行互不歧视的会谈。1970年3月19日,维利·勃兰特与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维利·斯多夫举行了两国第一次政府首脑会晤,为了体现互不歧视,双方议定在两国轮流举行两次会晤,第一次的会晤地点定在了民主德国的爱尔福特。这两次会晤尽管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但重要的是,这次会晤从此打开了两国领导人交往的大门。1972年12月,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签订《基础条约》,两德关系恢复正常。
1987年9月埃里希·昂纳克访问联邦德国
20世纪80年代初,北约通过关于在西欧国家部署中程导弹的决议,东西方关系又呈恶化的背景下,联邦德国总理汉姆·施密特主动写信给民主德国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提议两人在不提任何先决条件的前提下会晤。1981年12月,汉姆·施密特和埃里希·昂纳克在民主德国境内举行了会谈。会谈虽然成果不大,但双方还是在东西方紧张的气氛中强调两德关系正常化是欧洲缓和的一个重要因素,双方对保卫欧洲和平,确保在德国领土上绝不再次爆发战争都负有特殊的责任,并将此写入了双方的联合公报中。
1980年底,在东西方关系和两德关系依然处在中程导弹危机的阴影下时,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接承汉姆·施密特的做法,于1981年邀请埃里希·昂纳克访问联邦德国。1987年9月,埃里希·昂纳克以民主德国元首身份访问联邦德国。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整体并入联邦德国,成立新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分裂达40多年的两德统一。

柏林问题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其首都。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
柏林墙
虽然联邦德国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
1961年,为阻止民主德国公民大量外逃,民主德国政府在沿着西柏林边界的东柏林一侧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开放“柏林墙”,“柏林墙”不复存在。

对华关系

1950年[5],民主德国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12月,民主德国同我国签订了友好条约。整个20世纪50年代两国关系曾有很大发展,双方多次派代表团进行互访。中国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都曾访问过民主德国;瓦尔特·乌布利希奥托·格罗提渥威廉·皮克等民主德国领导人也先后访问过中国。
1986年,邓小平接见到访中国的昂纳克
20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曾一度疏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1986年10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埃里希·昂纳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他认为进一步发展德中关系“对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维护世界和平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1987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赵紫阳访问了民主德国,从而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1989年9月,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埃贡·克伦茨访问中国。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了民主德国40周年国庆。

著名建筑

播报
编辑
共和国宫
共和国宫亚历山大广场,世界时钟,柏林电视塔,柏林·舍纳菲尔德机场,柏林东站,马克思·恩格斯广场,莱比锡布业大厅。

民主德国情结

播报
编辑
民主德国情节的典型:特拉班轿车
民主德国情结(Ostalgie)来自德语中Ost(东)和Nostalgie(怀念)两词。民主德国居民最初对1990年冷战结束德国统一表示欣喜。但随后很多民主德国居民发现一些联邦德国人民认为联邦德国是统一的胜利者而民主德国是失败者,这导致了部分民主德国居民对联邦德国人民的不满。另外在统一后数年,原民主德国地区的社会情况并不乐观,许多民主德国居民到原联邦德国地区寻找工作并且失业率激增。这些现象使许多民主德国居民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并加强了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这也导致了一些原民主德国居民怀念民主德国时期的部分事物,例如安排就业和一些国家福利。这在影片《再见列宁》中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