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学名词
收藏
0
0
农田生态系统是生态学名词,指农业生物群落与农业无机环境构成的生态整体。[2]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其中,生物与环境共生共长。农田是繁衍生息、养育人类的土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元素都与古代人民百姓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2]
中文名
农田生态系统
外文名
Farmland ecosystem
适用领域
农业管理
所属学科
环境科学

概念释义

播报
编辑

名词解释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为了霸禁嫌满足生存需要,积极干臭判兆预自然,依靠土地资源,利用农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田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人类所需食物和其他农产品察犁喇生产的半自然生态系统。[3]

主要特点

农田生喇甩骗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臭辣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阀连台慨陵催、四川盆地等区域,含耕地、田埂、园地、农田林网、灌渠等,面积合计179.29万平方千叠拳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68%。[1]
从空间来看,水田旱地大致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多为旱地,北方农田集中分布于几大平原区,少量水田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松花江河道两旁及辽东湾;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西南地区旱地分布集中。灌木和乔木园地主要分布于南方,较有代表性的类型有西双版纳橡胶园、云南茶园、海南岛热作园、宿州砀山梨园等。[1]

影响因素

农田生态系统依然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诸如日照、温度、湿度和降水等环境因素外,还有杂草的存在以及其他生物的迁入、迁出也对系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和演变除了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到社会规律的支配。[4]

名词辨析

播报
编辑
农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不同,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这个系统是指大农业生产体系,而农田生态系统仅是就种植业而言的,所以从范围上来讲,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在空间范围上大于农田生态系统,而且从内涵上也包括了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主要亚系统。[4]

术语分类

播报
编辑
  1. 1.
    稻田生态系统:中国水稻田面积达3.166×107公顷以上,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8%,其分布遍及全国,南起海南省三亚市,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市;东自台湾,西达新疆;低自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海拔2700米以上的西南高原。在暖温带及其以北的水稻田占全国水稻田的10%,属于北方稻区,主要分布于河谷平原地区;北亚热带水稻占全国的54%,主要分布在长江各大小支流河谷平原,集中在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及川西平原;中亚热带及其以南的水稻占全国的36%,包括华中、华南和西南,分布形式多样,在珠江三角洲、汉江三角洲和台湾西部平原分布比较集中,在丘陵、山区和山间盆地比较分散。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水稻田90%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且以东南部最为密集。[3]
  2. 2.
    旱作农田生态系统:旱作农业是指在降水量偏少、有水分胁迫而无充分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雨养农业。旱作农田生态系统带有浓厚的“顺应天时”的色彩,强烈地受制于自然降水条件。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降水的丰缺及其时空分布状况决定的。风调雨顺的年份,旱作农田生产水平较高;干旱年份或降水季节分配失衡而导致作物水分供求错位的年份,旱作农田生产受损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旱作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粗放经营、功能脆弱、可持续发展基础薄弱的农田生态系统。[3]
  3. 3.
    灌溉农田生态系统:一般意义上的灌溉农田系统指具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农田,介于水(稻)田生态系统和旱作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灌溉农田生态系统亦为开放度极高的人工生态系统。灌溉农田与水田、旱作农田、荒漠或其他灌溉农田毗连,其边界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区内光热资源丰富,光、温水匹配较好,作物产量较高。越干旱的地区,灌溉增产幅度越大。[3]

价值意义

播报
编辑
农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人们通常仅仅关注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产品生产的功能,而忽略了它的生态作用,即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缓冲区和生态库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不论是在空间位置还是自然程度上,均介于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程度最低的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它既可以作为一道屏障,又可以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扩散提供空间。[4]

实际应用

播报
编辑
  1. 1.
    生物生产: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过程就是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吸收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人类投入化肥等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促进了生物生产。由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生物生产过程仅为物质循环过程的一部分。[4]
  2. 2.
    能量流动: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太阳辐射能,另一部分为人工辅助能,包括有机能和无机能。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仅有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在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而且还有人类为提高作物的生产力而投人的辅助能量的流动。辅助能量的投人形式主要是有机肥、化肥、劳动力、畜力、柴油等。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结果是提供人类需要的能量,存储在农产品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