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周自齐

北洋政府第五位国家元首、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教育总长
周自齐(1869年11月17日-1923年10月21日) ,字子廙,出生于单县[1](今山东菏泽单县),单县单城镇牌坊街人,祖籍浙江秀水[2]北洋政府第五位国家元首、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教育总长。
明朝时迁至成武县孙寺镇周郑庄(原属单县)。其曾祖父周鸣銮嘉庆己巳恩科进士,后任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祖父周毓桂,清道光丙戌科进士,后任广东雷州知府。
光绪二十年(1894年),周自齐应京兆试,科顺天乡试副榜。历任驻美公使馆领事外务部右丞左丞山东都督兼民政长、中国银行总裁、 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1922年3月,署理国务总理。1922年6月2日,摄行大总统职务,十月11日,黎元洪复职大总统,周退出政界[3]。1923年10月21日,病故于上海[4]
出生地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出生日期
1869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
1923年10月21日
主要成就
创办清华学堂
本    名
周自齐
外文名
Zhou Ziqi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毕业院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祖    籍
成武孙寺镇周郑庄(原属单县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总述

周自齐,山东成武郑庄人(原属山东单县),[6]祖籍浙江秀水,明朝时迁至成武县孙寺镇周郑庄(原属单县),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他早年出使海外,后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12年出任山东都督,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还曾短期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旧官僚,他有爱国的一面,做过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同时他又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反对革命力量。正是这种悖行的双重人格,铸就了他矛盾而又复杂的传奇人生。

身在海外情系中华

周自齐
周自齐出身官绅世家,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兴趣广泛,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20岁那年,他考入广州同文馆(外语学堂)学习外语,学业出众。两广总督张之洞对他很器重,以翻译生名义把他送到京师同文馆就读,后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1894年,周自齐赴京应京兆试,科顺天乡试副榜。1896年,京师侍郎张荫桓把他推荐给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历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并任出使美、日、秘鲁等国的使臣。周自齐在欧美十余年间,注重维护中国利益,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1898年,湘、鄂、粤三省绅商要求自建粤汉铁路,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但清政府惧怕外国势力,同时也不相信绅商有自建铁路的能力,因此不顾民众的反对,派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在华盛顿签订了《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后又续订借款赎约26条。这一举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时任驻纽约领事馆领事的周自齐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当即为广东政要梁士诒代拟赎回粤汉铁路的奏章,并大力支持湘、鄂、粤三省民众和绅商的赎权行动。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清廷被迫将粤汉铁路已筑路段所有权和未筑路段的修建权赎回。此次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1901年,周自齐到古巴哈瓦那任中国公使馆代办。那时,古巴政府以中国没有与古巴订立税则条例为借口,对到古巴做生意的中国商船暴收关税,任意扣押货物,殴打中国商人,使中方蒙受了重大损失。周自齐到任后,立即出面与古巴政府交涉,据理力争,终于拟定了中古税则,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商人在古巴的合法权益。周自齐在任旧金山中国总领事和驻美华盛顿公使馆一等秘书期间,还亲自带头募捐,救助旧金山遭受地震灾害的华侨;多次同美方交涉,严厉驳斥美国政府对华工的虐待,促使清政府与美政府签订了禁止虐待华工条约,保护了在美华工的合法权益。

创办清华培育英才

1908年,周自齐从美国回国,任外务右参。不久,又迁升左参、右丞、左丞等职。同年,美国政府决定退还庚子赔款中的部分款项,用于办学校和送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周自齐在任游美学务处总办和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亲自主持选拔工作。他选拔留美学生的原则是“宁缺勿滥”,学生的中文要通达,身体要强壮,品行要纯正,家世要清白,还不能有破相。经过考试和精心挑选,前后共选派三批、180名留美学生。这些留美学生中很多人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梅贻琦赵元任竺可桢胡适等。

理财有方力拒卖国

身为北洋政府重臣,周自齐在理财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1914年,周自齐改任袁世凯政府的财政总长兼盐务署督办。面对挥霍无度的北洋政府的巨额财政需求,他应付自如,被人们称为“理财高手”。据说他理财的妙招之一就是从英国贷款,到美国换成美元,然后再到英国转换成英镑,去购买廉价的日货高价转卖出去,赚回高额利润。
周自齐一生最大的亮点,拒签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时,财政部长周自齐给端纳发去一封急电:“即回。事关同盟国。情况严重。”端纳火速回京后,周自齐建议他拜访美驻华公使芮恩施。芮恩施已知道了日本对中国提出了新要求,但不知具体内容,芮恩施希望端纳弄清事实的真相。为此,端纳又找到周自齐,但周不说出“二十一条”的全文。端纳遂把他认为日本可能会对中国提出的要求写下来,然后要周自齐在那些不对的地方用铅笔点一点,没有写到的提示一下。之后,端纳就拿着这张纸去拜访政府的其他要人,依此法逐一核实。据此,他向《泰晤士报》发出电稿,但报社要求“小心核实”,未予发表。端纳拜访了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乔治·莫理循。
当天晚上他向《泰晤士报》拍发了电讯,2月12日该报刊登了题为“二十一条要求纲要”的文章。
北京的消息成了世界各国的头条新闻,激起爱国人士的强烈反对,同时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和英美俄法等国的干涉,使得日本帝国主义这一灭亡中国的阴谋未能得逞。[9]

逆势而动复辟帮凶

尽管周自齐做过不少爱国利民的好事,但在历史的大变革中,他基本上站在反动保守的立场上,对新兴的革命势力持反对态度。1912年,周自齐调任山东都督兼民政长,期间极力反对日益发展的革命势力。他曾在单县一带组织团丁500名,发放枪支,对付民众的反抗;在鲁南韩庄一带设防,抵御革命军北进。他督鲁时期,虽然在政治上表现出了一点“民主”,但总体上是腐败的。他在山东任职不到一年半,便积蓄了万贯家财;调离济南回北京时,还私提现款12万元据为己有。
1914年12月23日,他参加了袁世凯在天坛导演的“祭天典礼”丑制。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周自齐被列为帝制祸首之一,被黎元洪通缉。但因消息走漏,周幸运地流亡日本。1918年2月,冯国璋代理总统,取消了对周自齐等人的通缉令。周才结束流亡生涯,从日本回国。[8]
周自齐获特赦后,又继续在北洋政府的几届内阁中担任要职。1922年4月,他被大总统徐世昌任命为代理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因徐世昌下台还代理了10天的大总统职务。
周自齐担任驻纽约领事时的照片(1900年)
大总统黎元洪复职后,周当了财政整理委员会的挂名职务。回国后筹办了孔雀电影制片公司。1923年10月,他在上海病故,移葬于北京西门头沟的九龙山。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出生官绅世家 留学美国

1909年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
1869年11月17日,周自齐出生在一个官员世家,书香门第。从其曾祖父周鸣銮到祖父周毓桂均为进士出身,父亲周镐秀乃广东候补巡检。相传周自齐出生是日冬雪初霁,大地银装素裹,一片寂静,入夜其母酣然入梦,忽梦天上一颗吉星入室,顿时满屋红光,香气缭绕,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父亲起名“自齐”以期“严格要求自己,见贤思齐,以成大器”。1873年周镐秀死后,伯父周绍堂接周自齐到广东抚养。这对周自齐来说是他一生的重要的转折点。
周自齐于1891年报考了广州同文馆,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周自齐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因他学业出众,一表人才,为人潇洒大方,一时小有名气。
19世纪末的广州正值西学东渐,是各种西方思想交汇的地方,风气远较内陆开通。周自齐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具有先进思想的新人士。在广州时,张之洞已经十分欣赏他,周自齐也因此一度成为总督府的座上客,在总督府的周自齐侃侃而谈,指点洋务。后张之洞保送他入京师同文馆学习。在京师同文馆学习期间,周自齐关心国事,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为当时清政府翻译日报关于日本的动态,以供国内当政者参考。当时的执政李鸿章阅读“日本主要报纸上的主要消息,当时由同文馆学生陈贻范、长德、桂绅、周自齐等人翻译。李鸿章把东京公使馆的报告同报纸消息的译文相互对照,体察日本的事情。”周自齐在京师同文馆完成学业后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任职外务部 创办清华学堂

1908年,周自齐从美国返回,任职外务部
清政府在1909年6月成立了游美学务处,周自齐出任总办;他又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聘请教员,招收学生460人,在这里按美国标准对学生进行短期训练,然后择优送去美国留学。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周自齐是学堂的监督(校长)。从选定校址、购地、建校,到聘任教员,周自齐费尽心血。清华学堂于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周自齐可说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对以后清华大学的赫赫盛名有开创之功。
1910年随海军大臣载洵访美,1911年,周自齐作为载振亲王的随员,到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这两次晚清历史上不多见的出访,周自齐锻炼和发挥了其外交才能。

编写《外交讲义》

周自齐在外务部任职时作《外交讲义》,共计二十一篇。从内容来看,此一《外交讲义》是对清朝自鸦片战争以来六十八年外交史的全面检讨。清朝的外交失败,当时的中国人已有认识。但因体制上的限制,清政府内部一直未就外交失败及其原因进行全面总结,不敢直言当政者的种种因无知世界大势而铸成的大错。周自齐的《外交讲义》作为统治集团内部第一次自我检讨,恰有不小的意义(清末帝王教科书:中国第一历史馆所藏《讲义》述论──以周自齐及其《外交讲义》为中心,茅海建)。

走进袁世凯视野 任职山东都督

1911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也是中国从蒙昧无知的时代苏醒的关键年代。在经过清廷和军阀的种种角力,北方军政大权落在了袁世凯手中。1911年11月16日袁世凯任命周自齐为袁内阁度支部副大臣。
那么周自齐为什么能够走进袁世凯内阁,并且成为关键部门的副大臣。
实际上,综合周自齐求学、在清政府外务部任职、陪同载振、载洵出访、在美国任外使、创办清华大学等等的经历已经使周自齐成为了当时清政府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广泛搜集人才的袁世凯自然愿意把具有外交经验和美国经历的周自齐纳入囊中。周自齐一方面具有爱国思想,一方面也有“忠君”的成分,况且能够任职度支部副大臣也是古代知识分子最求入仕的较高层面。他认为为袁世凯服务只是他报效国家的一种途径,到了后来支持袁世凯称帝,已经是不知不觉地卷入了当时的混沌逆流中。
袁在1912年3月25日任命周自齐为山东都督。
周自齐任职山东期间,正值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整个山东政局及社会情况呈现出复杂混乱的局面。他治理匪盗,弹压济南巡防营哗变,发展工商运输业和发行山东银行券,颁发剪除发辫办法,成立统一党山东支部,陪同孙中山视察山东,这些行动为清朝刚去的山东带来了政治上的新局面。
回京后,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1914年12月23日,他参加了袁世凯在天坛导演的“祭天典礼”,还请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为北京政府起草了一份备忘录,为中国推行帝制提供了“理论依据”。1915年他被任命为主持国体决定和选举事务负责人之一,具体负责全国各省区选举所谓“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时他被委任为“大典筹备处”委员。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周自齐被列为帝制祸首之一,被通缉。周自齐亡命日本。1918年2月,冯国璋代理总统时,取消了对周自齐等人的通缉令,周结束流亡生涯,从日本回国。

支持农工商事业发展

1913年12月17日,时任交通部总长周自齐全力支持邮政总办就加入万国邮政联盟,标志中国已成为邮政主权国家;1913年时,任财政总长的周自齐捐资修建并拓宽了东总布胡同马路,成为北京城第一条马路,也是第一条以胡同为名的马路;1915年在任农商总长时,支持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中国运动员取得了第一名;周自齐呈报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如期参加,举行植树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任职北洋政府要职 署内阁总理摄行大总统

因为周自齐有外交经验和游美经历,在袁世凯统治时期打下的政治基础,所以逃亡回国后,受到北洋政府的继续重用。1920年曾任职靳云鹏内阁财政长,
1921年12月6日,作为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高等顾问周自齐电请辞职,维护了国家主权。1922年4月8日,被徐世昌任命为署理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同年6月2日至6月11日,徐世昌被逼下台后,周自齐带领内阁阁员摄行大总统职,避免了中国的“无政府状态”。

退出政界

黎元洪复职后,周当了财政整理委员会的挂名职务。此时,他对政治已心灰意冷,遂退出政界,去美国游历。其间他考察了美国的电影工业,筹办孔雀电影制片公司。他邀请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的主编程树仁担任译制工作,译制了第一部影片《莲花女》,这是外国影片配上中文字幕的开端,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开创意义。
此外,1918年2月,他还参与创办了天津扶轮公学;1918年12月周自齐为南开大学创办认筹40万元公债票;1920年7月,改组北洋保商银行,任董事长;同年,创办中国经济讨论处,实为中国近代政府经济调查之滥觞;1921年,投资枣庄矿区中兴矿局;周自齐对家乡《单县志》的编修极为关心,并于1922年4月捐赠大洋一千元,亲任督修;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最完备的善本;周自齐十分喜爱李簧的诗,亲自校点李簧《梅楼诗存》,并编印作跋。
1923年10月,周自齐在上海病故,移葬于北京西门头沟。

人物简介

播报
编辑
周自齐戎装照
周自齐(1869年—1923年),男,汉族,字子廙,山东单县人,出身官绅世家,书香门第,其父周镐秀曾任广东候补巡检。1896年赴美留学。曾任清政府驻美公使馆参赞、游美学生监督、外务部左丞、左参议、学部丞参上行走,1909年7月任游美学务处总办,1911年2月兼任清华学堂监督,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出任清华学堂监督,1923年病故于上海。
周自齐在任游美学务处总办和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主持考试选派直接留美生三批共180人;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择定拥有30余公顷的清华园作为校址,聘请教员,招收学生460人,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5](以上资料录自清华大学)

人物任职

播报
编辑
周自齐
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在晚清时期出使海外,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建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11天。

大事年表

播报
编辑
1869年11月17日(同治己巳年十月十四日)[7],周自齐出生在一个官员世家,书香门第
1891年报考了广州同文馆,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1894年周自齐赴京应京兆试,录光绪甲午科顺天乡试副榜。
1896年,京师侍郎张荫桓把他推荐给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历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并任出使美、日、秘鲁等国的使臣。
1903年,周自齐调任美国旧金山中国总领事,同年,旧金山发生地震,一些华侨受灾严重,周自齐亲自带头募捐,重挫反华势力,帮助华侨度过了难关,受到驻美华侨广泛赞颂。
1908年,周自齐从美国返回,任职外务部。
周自齐担任驻纽约领事时的照片(1900年)
1909年6月成立了游美学务处,周自齐出任总办;1911年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周自齐是学堂的监督(校长)。
1910年随海军大臣载洵访美
1911年11月16日袁世凯任命周自齐为袁内阁度支部副大臣。
1912年3月25日任山东都督。
1913年任交通部总长、代理陆军总长。
1914年2月任财政总长,税务处督办兼中国银行总裁。
1915年4月任农商总长。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时他被委任为“大典筹备处”委员。
1916年5月任财政总长。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周自齐被列为帝制祸首之一,被通缉。周自齐亡命日本。
1918年特赦后,任参议院副议长、总统府高等顾问。12月任总统府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1919年任币制总裁。
1920年8月任财政总长。
1922年4月任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
1922年6月2日至11日摄行大总统。
黎元洪复职后周自齐因不满直系军阀,退出政界。
1922年8月-1923年1月以中国政府“考察实业专使”身份赴欧美考察实业,引进外资以发展民族实业。回国后拟筹办孔雀电影制片公司。
1923年10月21日(癸亥年九月十二日)在上海病故。

人物墓地

播报
编辑
周自齐墓地
北京市门头沟区有许多名胜古迹,仅城子村西九龙山的山坡上,原来就有两处。一处是龙泉寺;一处是周家坟。“龙泉寺”(崇化寺)位于城子村西(偏北)二里许的“春化庄”(崇化庄)。该寺原为潭柘寺的下院。此寺具体建于何年,不详。但好像绝不会晚于元代。1958年前,这座寺院还有残破不堪的院墙(上有“潭柘寺下院”字样,字黑色、二尺见方、褚遂良体;横排)、山门、大殿和数间禅房(当时已经作了生产队的牲口圈),院中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和清流湍涑的山泉,寺院后山上,有两三座残存的小佛塔和经幢,这些小佛塔高约不足两米,形状极像白塔寺的白塔。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僧人的坟墓了。总体印象是,这座寺当初的规模,一定不亚于现今的广济寺白塔寺
龙泉寺东南不远处就是“周家坟”。“周家坟”不大,但建筑极为讲究。尤具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登上一个30多级青石台阶的宽阔甬道,就是一个平台。平台前面两侧分立着两根巨大华表。华表中间是一座气派凌霄的青石牌坊。当时,这座牌坊在我们这些孩子眼里,绝不比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牌坊”逊色。石坊上刻有康有为靳云鹏等名人的联、句和题额。穿过牌坊就是汉白玉的香案、香炉、石墩及用铁环相连的石护栏。这些物件上面的浮雕都雕刻的别有韵致。再往前,是一个方形柏树林带。柏树林带里是园形的墓围墙。墓围墙高约一米五,磨砖对缝,精致的如玉镯一般。墓围墙里中心处,就是坟墓主体了。墓体直径约4米多,高约4米多。墓体下半部,四周镶有汉白玉的雕花石板。墓顶为水泥封盖。此墓周围松柏苍翠、山花烂漫、流泉汩汩,俊羽啾啾。景色确实很美。50年代,放羊、割草、采摘的山民常在这坟前的石供桌、石凳上歇脚纳凉;星期日,孩子们也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或到龙泉寺过少先队队日。
当地百姓传说,“周家坟”的墓主人是晚清的一个大官,因被仇家所杀,所以无头。墓里葬的是一颗金头。后来,才知道,墓主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周自齐。
周自齐墓坐西朝东,背靠横亘的九龙山,前望滔滔的永定河,左右山势舒缓而秀美。整个墓地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50多米,已被铁丝网围住。墓区内松柏成林,枝叶苍翠。墓依山势逐渐升高,最前方是一座气派的四柱三间青石牌坊,中门上额写有楷书“周氏墓道”,左为“安宅”,右为“佳城”,署名“三水梁士诒题”。坊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控山带河奠灵城”,下联为“镇燕绍鲁衍华祁”,据说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的手笔。
整个墓丘状如堡垒,是典型的民国早期墓制。墓前还有石供桌和石香炉,墓后小山包上植有百余株白皮松。

家庭与后人

播报
编辑
夫人:原配王氏(1916年去世),1918年续娶唐康玉。
子女及后人:嗣子周伦岐(孙周政;孙女周传敬,周传云);长女周美岐;次女周善岐(外孙张遵骆,外孙女张遵顼、张遵颜、张遵领(张之洞之曾孙辈));三女周宁岐(外孙陈生尼,外孙女陈台妮);四女周庆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