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人口与环境

概念
展开2个同名词条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口学研究离开了生态环境因素,就无法正确考察、分析人口现象和过程,包括人口数量增长、结构变动、人口模式及其转变、迁移和流动、人口分布、城市化以及人口素质等问题。20世纪后半期以来,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一门人口学的分支学科──人口生态学。
中文名
人口与环境
应用学科
地理学
适用领域
人口学
核心问题
人口膨胀

基本资料

播报
编辑
表征人口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人类所处的环境并非“原始”的自然界,而是变化了的“人工化”的自然界。人口与环境是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两者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包括地表、水、大气及各雄体篮种动植物等要素构成的总体。生活在环境总体中的人口,从各种不同环境中取得生存所必需的各项资源,不时与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相抗衡又相适应,并通过劳动作用着、改变着环境。环境既是人口赖以生存的条件,又是人口劳动创造的产物,是变化了的“人工化的自然界”。人类无法脱离自然界而独立生存,但人口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自然界的赐予,而必须适应和改造自然。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所能维持的人口,为数极为有限,估计不超过2000万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从生产力方面而言,是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的历史。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力发展中,包含着利用、开发自然的新方法和新型的人口生态行为。
人们不可能超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任意地改变环境,否则,改变的能量越大,所受的惩罚也越大。长期以来,人们对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改造环境上,往往为了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而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导致生态危机。例如,盲目地开垦林地草原、围耕湖塘水域,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产出增多,但从长远看造成土地和草原的沙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耕地面积缩小和肥力递减。又如滥伐林木、掠夺性的捕捉野生和海洋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远不是短期内所能恢复的。古代堡榜催嫌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某些地区为了扩大耕地,把森林砍伐殆尽,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员乃乌分的中心,终于使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
在人口与环境的矛盾上,人口膨胀是核心问题。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上,还由于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如果人口增加和人均消费提高两者结合,对环境的冲击则更为强烈。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总是在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之中。人类无时无刻不对自然施加影响,或大或小地打破着原有的生态平衡,要求环境提供新的发展条件,以建立新的生态平衡。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危机,并不表明人口压力已绝对地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更非地球生态系统已临近崩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人类对资源的严重浪费、社会机制的缺陷和国际经济体制的不合理。只要适当控制人口,提高科技水平,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社会进步,当前的生态危机是可以缓和以致消除的。
地己和理宙海雅环境
(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的总和,它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
(2项达)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的作用要受到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
(3)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有限度几戏遥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危害体愉碑。

人口因素

播报
编辑
  1. 1.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夸大人口生产的作用会坠入历史唯心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就是如此。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考生要注意以下问题:(1)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社会生产方式三大要素在人类历史的生成、变迁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盂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3)着重理解并掌握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