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中元节

中国传统节日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中元节,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又称亡人节、七月半[4-5]。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它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6][7]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同时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6][7]。此名源于道教,其节俗始于古代儒家秋尝祭祀的古老习俗[7]。发展到宋代,形成了一日三节的形态,即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祭地官,祈求定人间善恶,民间祭祀祖先、孤魂野鬼。佛教受儒家影响,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又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注重孝道,因此中元节祭祖节俗得以扎根民间。[6][7]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9]。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2021年,莱芜中元节习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
中文名
中元节
别    名
七月半吉祥月盂兰盆节施孤斋孤
节日时间
北方七月十五,华南地区七月十四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起源
祖先信仰、秋尝祭祖[2]
节日意义
敬祖尽孝[1]
节日习俗
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节日渊源

播报
编辑

原始信仰

农耕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文明形态,也决定了中华文化的主要走向,其典型特征便是“顺天应时”。四时轮转,万物聚藏,自然界的天候、物候、气候无不影响着作物的播种、培育与收成,时序的周期性变化亦指导着先民的生产活动晚体谜。有关时间规律的探索由此顺理成章,人们年复一年地校验着生产劳动的重要时序,同时亦认识到在固定时节重复特定行为的必然性。这种周期性回归的思想便可视为节日诞生的重要源头,先民以此为据,将农耕岁月分割成固定时段,而这些时段间的节点,便成为人们心中的重要日子,每当其来临之际,往往会举行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活动,这些时间节点以及人们为此庆祝的方式,经过演化便成为节日的雏形。在兵询乃一切文化尚未形成层累之前,七月十五作为自然日,也已至少显现出两个重要特质,一是针对月相而言,“十五日”又称望日,在一个月中,此夜月相最为圆满;再者,根据农耕月令,七月预示收获季节的来临。且已有学者认为,七月十五作为节日被庆祝,最初可溯于夏代甚至远古的月亮崇拜,具体到社会活动层面,则为满月之时举行的“跳月”庆典。[21]

秋尝祭祖

按照儒家的礼制,秋天要对祖先进行秋尝之祭。所谓“尝”,是指请祖先品尝当年秋天成熟的新鲜粮食谷物。这既有对祖先庇佑丰收的感激,也有以不敢独享食物的举动向祖先表示的敬意。中元节所在的农历七月正属秋季,因此,如果要追溯中元节最早的源头,大概就是秋尝祭礼了。同时,农历七月十五在儒家的易学中同样有着特殊含义。汉代儒家通过对《周易》“阴阳”思想的研究,提出“消息卦”说。“消”即减弱,“息”即增长,“消息”即指阴阳二气在一年之中的消长变化。汉代的经学家按照这一原则,在《周易》中找出12个特殊的卦,其中代表农历七月的是否卦。否卦卦爻排列恰好是乾卦在上、坤卦在下,乾卦为三个阳爻坤卦为三个阴爻。这代表农历七月刚好处在阴阳二船祝气均分的位置,是一年中阴阳平衡的节点;同时,它又是阴盛阳衰的起点——是阴气超过阳气的开端。而十五日恰好是农历七月的正中,因此,七月十五就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趋势逆转的最中心点,从此之后,阴气渐盛、阳气渐衰。在古人的观念中,逝去的亲人已经去了阴间。因此,在农历七月十五阴阳变化的中心点祭祀亲人,可谓“恰逢其时”。[6][21]

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绘图
有结夏安居的传统,即在夏季雨季到来,草木、昆虫繁殖最盛的时候,僧人们要一直聚居不出,专心修学。这一习俗传至中渗糠渗国后,按照中国的气候特点,结夏安居的结束时间刚好也是农历七月十五。[6]同时,佛教有“孝经”之称的《盂兰盆经》,该经主要情节为目连救母,核心意涵则是宣扬孝道。并且盂兰盆节的孝亲理念及冥界文化亦与七月半原初纪念祖先、礼敬亡灵的主题一拍即合,使得此日的节日氛围更加浓郁,主题愈发明确。举行盂兰盆会,既满足了佛教传教之需要,又迎合了祭祀祖先鬼魂的孝道传统,在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与民间自发的推广之下,这一仪式便逐渐成为固定的节俗流传开来。同时,盂兰盆节的相关传说也得到了广泛传播,目连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化偶像,“目连救母”故事也在糠去后世流传中不断演绎、更新。[21]

道教信仰

中元节最为通行的称谓“中元节”,则来源于一种道教的达影腊白信仰。“中元”,是与“上元”“下元”并举之概念,三者合称为“三元”。元者,始也。“三元者,气之本,正气者,道之宗”,所谓“三元”,即天、地、水三种元素。在殷商卜辞之中,已可见对于天地的原始崇拜。这种崇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丰富成熟,及至春秋,水神信仰已从天地崇拜里分化出来,成为具有独立神格的祭祀对象。与此同时,原本抽象的信仰对象逐渐人格化,并形成了一套与凡间相互映照的“官僚化”神灵体轿殃妹系。道教中元日虽在魏晋时期已有固定日期,但却尚未形成后世那样分明的主题,《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言:“三品相承,生死罪福,功过深重,责役考对,年月日限,无有差错”,上中下三元“三品相承”,其主题混作一体,均为校戒生死罪福,中元日并未显示出有别于上下二元的独特之处,同时亦无记录时人庆祝道教中元节的相关文献存世。直至传为唐初道士刘无待所撰之《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出叠辣才现,才勾画出道教中元日活动与仪轨的蓝图。作为本土宗教,道教与生俱来的地缘优势使其无需像佛教那样逢迎中土文化,其节日主题不止于迎合孝道,而是扩大到“分别善恶、降罪拔苦”,使这一节日具有更为广泛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道教又巧妙地融汇儒、释思想,将七月十五的固有意蕴融入中元节内,强调了中元地官救拔鬼魂的特性,逐步分化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差异,明确了中元日所拥有的独特“使命”,“玄都大献”亦逐渐为中元日所独有,成为其最重要的节庆方式。[6][21]

文学记述

播报
编辑
中国各个时期中元节相关文献记载如下:
南北朝时期大臣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专门记载节令时俗的文集。其中记载: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23]
唐初文学家欧阳询的《芸文类聚·卷四》中曾这样描述“中元 ”的来历 :“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薄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为上元,即天官为勾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 ;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唐代后,《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的“三元斋 ”中,曾这样写道:七月十五日是地官的中元节。《册府元龟·帝王部》记载了唐玄宗在开元22年(734年)曾向臣民下达“今后,每年1月、7月、10月三元前后,即13日至15日期间不得杀生”的命令。[25]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23]
《武林旧事》元初,周密著: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缎、面棋,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为之罢市焉。[23]
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荷叶灯、蒿子灯、莲花灯”条记载 :“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灯燃,沿街唱 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莹,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27]

历史发展

播报
编辑

节日演变

七月望日原为古代 “秋尝祭祖”的日子,东晋佛教兴盛以后至南北朝时期,“盂兰盆会”以报恩父母之名流传甚广从此盂兰盆会成为七月十五日的代名词。[23]
中元节
李氏唐朝以老子李耳为祖先,兼崇佛道,道教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节日民俗上表现为中元节也逐渐被重视,出现了盂兰盆斋与中元节并行的趋势。两节的地位随不同皇帝对宗教兴趣爱好的转变时高时低,交替变化。武则天崇佛,在洛阳南门举办过隆重的宫廷盆斋仪式;唐玄宗信道,由皇室举办的盆斋活动一度萧条;代宗佞佛,于大历元年(766) ,“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各书尊号于幡上以识之。舁出内庭,陈于寺观。是日,排仪仗,百寮序立于光顺门以俟之。幡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会昌四年(844) 以前,斋会盛极一时,诸寺做的盂兰盆供都十分精妙,人们也在七月十五日游览诸寺,场面十分热闹。唐武宗意在灭佛,所以将佛寺的盆供搬到道观,以供观赏,这样的举动引起了百姓极大的不满。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中唐一代,佛道两教兴衰交替,盆斋和中元节的规模亦随之变化,但从百姓对斋会的极大兴趣和对武宗灭佛一事的态度上大致可以看出:盆斋在唐代百姓生活中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道教和中元节虽然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但此时并没有成为主流。[22]
唐末宋初杂用“中元”“盂兰”,再到南宋以后专用 “中元 ”,北宋中期以后,“中元节”逐渐固定成为七月十五日这一天的节日名称。不仅在《东京梦华录》等节序文献资料中使用“中元节 ”,在宋代诗词中也多次直接出现了“中元节”一词。如“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 两宋之际道教“中元节”逐渐成为全民性的节日,市民大众有了与之相应的节日民俗活动,“中元节”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名称,这也成为北宋末年以后一项新的民俗活动,且其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延续至今日。[23]

传承至今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9]
资源河灯节日图
桂林市资源县的传统民俗“资源河灯节”源起于资江水道的航运,由中元节而来,是祭祀先祖的一种仪式,也是对遇难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独特悼念行为。放河灯包含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等一系列活动,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融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特征。2014年,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鄂嘉镇都会举行中元节活动,在群众自发组织笙歌传唱、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增加文艺演出、赛歌会,以及打陀螺、磨担秋表演等,促进了当地民间歌舞乐的传承、保护、发展。2019年10月,鄂嘉七月十五中元节被列入州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
莱芜中元节习俗可追溯至明代,传承至今,不曾中断。莱芜人过中元节这一天的习俗分为请家堂、祭祀、送家堂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十分讲究。2021年,莱芜中元节习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

各国习俗

播报
编辑

中国各地习俗

北京,七月十五中元节, 谷麻大部分收割完毕,农民们在这一天带着谷麻去神庙祭神,感谢神的恩惠,同时到祖先的墓地去上祭, 以示对祖先的崇敬和哀思。 各寺院设盂兰会, 以长椿寺为最盛。另外一项重要活动是“ 放荷灯”。人们用彩纸做成朵朵莲花,下面用茄子、 西瓜或南瓜做底托,中间插上点燃的蜡烛、放在水面上,令其自然漂流而下。积水潭、泡子河放荷灯渡鬼。[19]
由于普度与中元节、 盂兰盆节所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孤魂野鬼,而且时间都是在七月,仪式也很相似,因此,闽南民间把三者合一统称为“中元普度”。闽南地区的普度一般分为“公普” 与“私普”。“公普” 是各村落团体以所在的寺庙为中心,由本地的富豪或寺庙主事担任主祭人举办的隆重祭奠,也叫“庙普”。 “私普” 一般是家庭、 机关举办祭祀活动。在各地大小不一的普度中,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普度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仪式也最隆重。以“庙普” 为例,普度前夕,各寺庙在庙前竖起高达数丈写有中元敬语的“灯蒿”以召集孤魂前来聚集。普度当日,竖起由纸糊成的七层或九层不等的大师佛祖的竖动幡,俗称“立幡普度”。同时,在庙前设祭坛,称为“结坛”。坛中央悬挂写有“盂兰盆会”的大镜一面或悬挂“三官大帝像”,前方置上下两层神桌,摆放神像、香炉等祭奠所用之物以驱邪纳福。 此外在闽南临近江河湖海的地方中,元普度都有“放河灯”的习俗,也称“水普”,其目的是指引水中的孤魂饿鬼上岸接受普度。[17]
山西大同中元节祭祀时间,农村与城市有着差别,城市人主张祭祀要在立秋之后,据说立秋之后祭祖,以后出生的孩子会可能是“秋呆”,也就是怕孩子带傻气;而农村却没有这一说法,他们通常奉行“前三后四”的原则,也就是祭祀时间一般在七月十五的前三天或者七月十五的后四天。在城市中,人们的祭品一般都是纸钱、水果、香以及鲜花; 而在农村则会有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花馍的种类样式丰富,不仅看起来艺术气息明显,寓意美好且浪漫。[18]
广西中元节习俗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祭祀,包括家祭和野祭。在家祭祀的主要是自己家族中的祖先或新死者,祭祀时候的主要祭品是指鸭子。人们担心他们会抢夺祖先的供品或者作祟于人,因此也要进行野祭。(二)节日食俗,在广西,中元节也称“鸭子节”,人们认为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通过鸭子的运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传说。此外鸡肉、糍粑、红鸡蛋、粉饵、蕉叶糍、水饺、瓜果等也是重要的节日食品;(三)出嫁女回娘家。在广西,嫁出去的女儿,在中元节这天必须带上儿女,携带鸭子等食物回娘家看望父母兄弟。尤其是父母已经去世的,出嫁女更是必须回家祭拜父母。因此,中元节也被称为“团聚节”、“姐妹节”。[12]
《放莲花灯》绘图
中元节习俗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烧包袱,武汉人无论贫富,都要购买纸钱、金箔,将其折叠成纸锭,装入厚纸袋中,上书亡人生辰年庚和姓氏,晚上在门前屋后或街边巷口僻静处,用石灰画一圈(一般圆圈留一缺口,口对逝者埋葬方向,示意让逝者收到所烧之物),在圈中焚烧纸钱冥物,据说可防孤魂野鬼掠去。(二)放河灯。旧时中元之夜,武汉盛行放河灯习俗,以照“幽冥”,超度亡灵。武汉中元节放灯习俗传承至今,但其寓意已从为鬼魂照明引路,演变为祭奠逝去亲人,祈福求吉祥。人们满怀虔诚燃烛点灯,目视河灯漂向远方,盏盏河灯包含着对已故亲人的悼念,也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三)忌夜行由于中元节阴气太重,夜鬼横行,武汉人多忌夜行,特别是忌讳七月十四、十五日夜行。[16]
在岛内众多中元庆典活动中,海港基隆传承169年的“鸡笼中元祭”最负盛名。“鸡笼中元祭”现场可以看到,各宗亲会布置的展板介绍自家姓氏始祖及迁徙过程,摆有各式祭品的“三连桌”(也被称为“金松宴”)上除了肉禽、蔬果等传统供品外,还有仅供欣赏的“看桌米雕”,这些“米雕”是“鸡笼中元祭”的一大特色,缘起可追溯到三国时代,彼时有人将做汤圆剩余的材料,做成鸡、鸭、鱼等外形,作为供品祭拜先祖[11]。除此之外,中元节在台湾还常能看到“酬神戏”和请神绕境的仪式,每座宫庙请出各自供奉的神明,在街上绕境,保佑百姓安康。[10]

国外习俗

普吉中元节活动照
每逢中元节,泰国普吉各界华人团体都会举办相关祭祀活动, 普吉中元节活动已有150多年历史,最早由中国潮汕地区传入。根据传统,农历七月十五,除家家户户拜祭祖先、祈求好运外,还要举办“盂兰胜会”,各家各户备办拜祭的礼品要特别丰盛,包括肉类、水果等,此外还会用面粉和糖制成大小不一的红色面团,装饰成乌龟形状,既表达了对于祖先的怀念,还传递了对于全家人健康长寿的祝福。一些地方还会聘请僧人诵经,以普度孤魂,表达中国传统的仁爱和孝道思想。[15]
盂兰盆这个节日是在当初日本唐朝相互交流十分密切的时候由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学习并且引入于日本当地的。在日本的盂兰盆节中的仪式内容是比较特殊的。在这样的节日里面,每一家都必须要设置魂坛,还要进行两种魂火的仪式,分别是迎魂火和送魂火。通过点燃这两种魂火来祭奠祖先。与此同时,日本的盂兰盆节还会进行不可缺少的舞蹈仪式。在一些街道,甚至说是偏僻地区的空地上,家家户户都聚集在一起,中间点着篝火,进行一些具有盂兰盆节日特点的舞蹈仪式。而在一些城市,比如冲绳这样的地方,还会进行送纸钱,送房子这样的祭祀活动。[13]
筊杯-“掷筊”工具
中元节习俗受佛教道教的影响,加之新加坡华人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经过百多年的演变,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代表性的习俗有中元祭祖、放河灯、焚香烧纸、中元法会、中元晚宴、七月歌台、福物投标等。新加坡的中元节之所以办得这么轰轰烈烈,中元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元会指负责筹办中元节的组织,由庙宇的僧侣、社区的居民、购物中心的商家、工厂的工友、小贩中心的摊主等自发组成。中元会设有“炉主”和“头家”两位主事人员:“炉主”主持中元会事务,每年在神明面前“掷筊”决定人选;“头家”则由出钱出力的人士担任,协助“炉主”处理中元节的大小事务。[14]

习俗活动

播报
编辑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24]
中元节祭祖

祭鬼

清明与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这个“鬼节”与清明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旨在让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是七月十五这个特殊日子的关键词。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作“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民间于此日在地上供施酒食,叫“施野鬼食”,在路边焚烧纸衣,叫“施野鬼衣”,有的还焚烧纸车、纸马,意在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让他们找见归去的路,速速离开。[24]

城隍出巡

明清年间,老上海在每年的清明日、七月半、十月朝(十月初一)都会举行祭坛会,有声势浩大的城隍出巡,老上海俗称其为“三巡会”。七月半这日,跟其他两日一样,由城隍神率同新江司、长人司、高昌司、财帛司,从邑庙(城隍庙)出发,地方官在前为其清道,行至西门外邑厉坛赈济孤魂。城隍老爷出巡的仪仗舆从十分壮观,有活人装扮的皇隶到诸鬼相,还有旗锣队、花灯队、高跷队、彩船队等等,走遍城内的主要街巷。[24]
城隍出巡活动图

河灯度孤

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而来。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用木、纸、荷叶等做成荷花形状,中间点上灯盏或者蜡烛,有的还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放于水中,任其漂流,为的是给亡魂照明引路,让他们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七月半”之夜,放河灯的人多,看河灯的人更多。夜色中萤火万点,煞是好看。而人们也相信,如果一盏河灯在水中沉没,那就是一个亡魂已经投胎转世,而如果灯漂得很远或者靠岸,就代表着亡魂到了彼岸的极乐世界。[24]
中元节 放河灯

烧纸钱

中国城乡都有化烧纸钱,祭祖先的习惯。节日当天,人们带着纸钱 到坟上去祭奠祖先,其情景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城里人也大 都在中元节夜里到附近路口焚烧纸钱,以此祭奠已故亲人的亡灵。[26]

演杂剧

中国北方一些地区,在中元节到来之际,在庵观寺院,设盂兰会,搭苫高台,鬼王栅座,诵念经文,演出《目连救母》杂剧 ,做水陆道场,施放焰火,俗谓“济孤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中元节》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 ‘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26]

禁忌

播报
编辑
中元节期间,民间主要禁忌有:忌熬夜,忌说鬼,忌夜游,忌游泳,忌偷吃祭品,忌晚上拍照,忌乱踩冥纸,忌乱吹口哨,忌披头散发,忌床边挂风铃等。[3]

节日意义

播报
编辑
中元节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祭祖作为中元节的重要活动,是维系血缘宗亲的纽带,是实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孝文化的重要方式。孝文化作为中元节重要的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教育价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