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北京市境内公办高校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收藏
0
0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又译作Zhengfa University[61]),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1],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38]、“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政治系、法律系和辅仁大学社会系合并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53]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2]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设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设有21个教学单位、开设27个本科专业;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1058人,在校生18442人。[53]
创办时间
1952年
学校官网
图集
学校概况
历年分数线
招生简章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政法大学
外文名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Zhengfa University[61]
简    称
法大、CUPL
所在地
北京市
创办时间
1952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政法类
学校特色
双一流[38](2017年、2022年)
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
211工程(2005年)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年)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展开
现任领导
胡明(党委书记)马怀德(校长)
本科专业
27个[53]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
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4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1个[2](法学)
院系设置
21个教学单位[53]
校    训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校    歌
情怀法大[54]
校庆日
5月16日[54]
地    址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昌平校区)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海淀校区)
院校代码
10053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 建国初期
1952年,刚刚迈入法制建设和政权建设轨道的新中国迫切需要大量新型高级政船钻定法人才,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新型高等法学教育向着体系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已有48年历史的北京大学法律系和清华大学政治系,燕京大学法律系、政治系和辅仁大学社会学系合并组建后诞生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最初的校舍则坐落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大红楼
1952年11月23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北京政法学院”校名,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令,任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钱端升为院长。11月24日,北京政法学院成立典礼在北京大学礼堂举行。以钱端升、雷洁琼芮沐王铁崖费青吴恩裕曾炳钧龚祥瑞楼邦彦、黄觉非、严景耀张锡彤、徐敦璋、汪瑄、阴法鲁、杜汝楫、朱奇武、程筱鹤、余叔通、张国华为代表的一大批学术名家大师汇集学校执掌教鞭,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铸就了北京政法学院起步期的辉煌。学校因此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953年12月,地处北京西郊的学院路41号院(即现今的北京西土城路25号)建成,师生员工陆续由沙滩红楼迁往学院路新校址。1954年,学院由成立时的受高教部和华北行政委员会的双重领导改为由司法部领导。1958年,北京政法学院下放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后,财务领导关系由司法部转移到北京市财政局,1959年划归北京市教育局[3]1960年,北京政法学院被国务院列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65年,学校改由最高人民法院领导。1970年,学校因“文化大革命”停办。
  • 改革开放
1978年8月5日,中央正式宣布复办北京政法学院。1979年秋,北京政法学院面向全国恢复招生。[4]1980年,彭真提议创办中国政法大学,并得到了胡乔木的支持,也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三次为中国政法大学选任校长,最终决定由刘复之担任。[5]
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联合向中央提交《关于迅速筹建中国政法大学、恢复公安学院和迁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的请示报告》,提出以现有的某所重点大学为基础,调进一批优秀教师,另选校址,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并将其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自此,司法部进行筹备,准备成立“中国政法大学”。
1厚欢充982年,邓小平同志提议将筹办“中国政法大学”作为重要议题讨论,在关于加强政法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要抓紧筹办中国政法大学,把它办成中国政法教全润欢育的中心”。
1983年2月,中央任命司法部长刘复之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司法部党组成员陈卓任党委书记。[5]刘复之因此成为中国政法大学第一任校长。[51-52]
198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了司法部教育部《关于同意“中国政法大学”成立的正式报告》。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三院办学格局。同年5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大会在公安部大礼堂举行。中央对中国政法大学的定位是:要成为全国政法教育的中心,总结中国法制建设经验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建立完整的中国法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忠于法律、执法如山、刚直不阿的职业道德和革命情操。
1984年12月,司法部部长邹瑜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5]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后,为适应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之需,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院路41号院已难于适应办学需要。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为学校选址建设新校区并将建设工程列入“第七个五年计划”。后校址定在北京昌平(今北京府学路27号)。
1985年,学校进修生院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由学校代管。1986年6月,新校区奠基仪式隆重举行,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了“中国政法大学”校名。
1991年夏,昌平新校区竣工。同年秋,办学主体及工作重点从学院路校区转移到昌平校区。
1997年1月,司法部党组决定: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合并,对内称中国政法大学,对外保留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的牌子。[5-6]
2000年,学校转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同年,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的原中国政法大学进修生院,又合并至中国政法大学。
2002年5月,建校50周年庆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分别为学校题词祝贺。2006年4月,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7年5月16日,建校55周年庆典在昌平校区举办,标志着中国政法大学由过去的行业性办学改变为按高等教育的主流标准办学,实现了由单科性向多科性高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由行业性向开放性的历史性转变。
2008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中国政法大学会见了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同时,二人为学校中欧法学院揭牌。[7]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6月,学校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8]2012年5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0周年大会在昌平校区大礼堂召开。[9]同年1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3年3月,学校作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2],进入国家首批“2011计划”建设序列。同年10月,学校项目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014年度建设项目立项。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11月,被全国普法办公室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壳采”。
2020年6月,发起并加入法学教育创新联盟[10]7月,学校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全国法治干部培训基地、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11]12月,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签发《教育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建中国政法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建中国政法大学。[1]
2021年9月28日,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称狱承号。[36]
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重再汗双一流”高校名单。[37]
2022年3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同成立“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研究基地”。[39]
2023年被设立为“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2月28日,学校国际法学院作为创始成员加入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空间法联盟(ASLA)[60][44]5月27日,中国政法大学数字社会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京举行[43];企体笑7月1日,中国政法大学港澳台法研究中心揭牌仪篮企懂辩式在京举行[45];12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49]
2024年2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揭牌成立。[50]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21个教学单位、开设27个本科专业。[53]
二级学院
专业
侦查学
国际政治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应用心理学
国际商务
金融工程
经济学
德语
翻译
网络与新媒体
哲学
中国政法大学科学技术教学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参考资料:[55]注:2022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1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53]
专业
类别
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法学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经济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法学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经济学
哲学
应用经济学
社会学
心理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中国史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法律
公共管理
工商管理
社会工作
翻译
金融
国际商务
新闻与传播
应用心理学
审计
汉语国际教育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法学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经济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
法学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法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社会学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
政治学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学科
证据科学
资料来源:[2][16-17]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1门。[55]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拥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质量工程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社会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社会学
思想政治教育
新闻学
行政管理
哲学
经济学
国际政治
英语
国际商务
公共事业管理
网络与新媒体
应用心理学
工商管理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英语
汉语言文学
应用心理学
工商管理
金融工程
社会工作
侦查学
德语
翻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教学团队
法制史教学团队
西方政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法学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法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资料来源:[2][46-47]
优质精品课程列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中国法制史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商法学
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宪法学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
海商法
中国法制史
民法
国家赔偿法学
商法学
经济法总论
国际法
宪法学
国际司法
刑法案例研习
中国社会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法律逻辑
法律英语与法律文化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商法学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中国法制史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法律史研讨课
法学方法论
中国法律史
知识论
周易概论
微观经济学
犯罪心理学
刑事法与刑事法律科学诊所
政治学原理
中国法律史(古代部分)
法理学
民事诉讼法
证据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学
越轨社会学
律师实务
国际政治经济学
影视艺术欣赏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口述当代中国外交
国际私法
中国法律史
犯罪心理学
民事诉讼法
当代中国社会
政治经济学(二)
国际法
国际经济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刑事诉讼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统计学
中华文明通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
经济法
法律英语视听说
宪法学
刑法学总论专题
民事证据法
参考资料:[55]数据截至2023年12月
  • 教学成果
2022—2023学年,学校获批3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其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1个;有4部教材课件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55]
教学成果
时间
奖项
2012年
《协同创新多元合作创建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法学专业“同步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4年
《创建“即时共享协同融合学训一体”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58人,其中高级职称718人,博士生导师320人、硕士生导师88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87.7%。[53]
师资力量
类别
名称
终身教授
江平
陈光中
张晋藩
李德顺
应松年
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
江平
张晋藩
陈光中
潘汉典
巫昌祯
赵旭东
马怀德
薛虹
曹明德
薛刚凌等
全国优秀教师
江平
高校青年教师奖
朱勇等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王卫国
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
田力男
赵卯生
李立
资料来源:[18-22]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
时间
排名
2020年7月
2020年瑞路中国大学百强榜第74位
2023年3月30日
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
资料来源:[23-24][41]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部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1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1个,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个,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共建高层次研究基地16个。另有比较法学研究院、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等在编研究机构9个,新型研究机构8个。[53]
科研平台
类别
名称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共建
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
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
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数据法治研究院)
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
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部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其他在编科研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质量评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中国政法大学公司法与投资保护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
新型研究机构
资本金融研究院
仲裁研究院
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
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
制度学研究院
国家监察研究院
网络法学研究院
法治经济研究院
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
国际法治研究院
其他协同创新中心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人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法治政府协同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2][40][42]

科研成果

  • 项目经费
2006年,学校承担中国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研究》课题。同年,学校《法治背景下的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2]
2016年,学校共计承担科研项目394项,全年累计科研经费13977.55万元。
  • 论文著作
2015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286篇,出版学术著作167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2016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116篇,出版学术著作242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10项,其中,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得第六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 国家立法方面
从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再到《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的论证、研讨,直至最终通过。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2]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本校图书馆拥有的纸质文献资源约271.34万册,电子图书 241 万册、电子期刊125万册;可供师生检索与利用的电子资源有几十种。
常用的中外文电子资源主要有:
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JSTOR电子书等。
全文期刊:中国知网CNKI系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超星期刊;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人社版);JSTOR西文过刊库; EBSCO数据库等。
多媒体类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天脉(TVMVDB)电视新闻资讯教研数据库。
法学类数据库:Westlaw Classic数据库、Hein Online数据库、Lexis Advance法律资料库、Beck-Online法律数据库、Kluwer Arbitration仲裁库、日本法律数据库TKC-law library、元照月旦法学知识库、北大法宝(中国法律检索系统)、德古意特德语法学电子书等。[13]
  • 学术期刊
政法论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比较法研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9月创刊,为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14]
行政法学研究》:1993年1月创刊,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法律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5]

合作交流

播报
编辑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先后与58个国家和地区的297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加入全球法学院联盟、欧亚太平洋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洲法律学会等国际团体,发起成立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学校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法专业双硕士学位项目;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共建3所海外孔子学院。[53]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形象标识

  • 校名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北京政法学院”校名由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题写。后学校更名,邓小平为学校题写了“中国政法大学”校名。[25]
  • 校徽
中国政法大学校徽的整体图形为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橄榄枝托起的正义剑和天平,中文为邓小平题写的“中国政法大学”。[26]
中国政法大学校徽
整体色调为紫禁红,与白色背景交错相间。紫禁红代表着热情、向上以及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同时也是中国法官袍的前襟配色。
外圆圈内上方是邓小平同志亲笔为该校题写的汉字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
标志的主体部分由天平组成,天平的支撑部分被替换为尖顶圈底的剑形图案,既似捍卫公平、正义、法治的宝剑,又似开启知识大门、通往法学最高殿堂的钥匙。
宝剑剑柄上的数字“1952”代表了学校的成立时间,天平四周围绕的橄榄枝则寓意和平、友爱。
  • 校旗
中国政法大学校旗为紫禁红旗面,旗面正中为白色中英文校名及校徽,中文为邓小平题写的“中国政法大学”。标准规格为192厘米长、128厘米宽。[27]
  • 标识色
学校标识色为确定色值的紫禁红,辅助色为白色和橙色。[26]

精神文化

  • 校训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八字校训。“厚德”强调为人, “明法”强调为事的规矩、法度,“格物”强调为学,而“致公”强调做人、为事。
“厚德”源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培养师生优良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人文精神的凸显。
“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意求师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以法治天下、建设法治中国为己任。这是法治精神的体现。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促师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有科学的思维和理性。这是科学精神的写照。
“致公”取法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处“致”从“至”,“致公”也为“至公”,出自《管子·形势解》的“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意为师生要坚持和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有仁爱亲民,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是公共精神的张扬。
  • 法大精神
即“法治天下,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
  • 校花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花是玉兰花,取其圣洁纯净,庄严清澈,凌寒馨香的特质,象征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的严肃和人文等学科的温馨,各种学科相辅相成。[28]
  • 校歌
情怀法大[48]

校区情况

播报
编辑
中国政法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海淀区学院路校区和昌平区府学路校区[2]

海淀校区

海淀区学院路校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邮编100088,电话:58908033,占地面积154亩平方米,无本科专业,是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所在[56]
海淀校区有法治天下碑、扬帆雕塑、钱端升纪念馆、湖心亭、老1、2、3号楼等建筑或景观[57]
海淀校区

昌平校区

昌平区府学路校区地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邮编102249,电话:58909039,占地面积450亩平方米,是中国政法大学本部所在,有2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学生统一在该校区、中欧法学院与法律硕士一年级所在地[58]
昌平校区的主干道为“宪法大道”,有一处小广场为“法治广场”;昌平校区法学类图书馆名为法渊阁,1990年12月建成,原名“图书馆”,2007年教学评估时改名为“法渊阁”;昌平校区中有法镜、法鼎、拓荒牛、钱端升铜像、谢觉哉铜像、彭真铜像等雕塑[59]
昌平校区昌平校区
昌平校区

学校领导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校长
党委副书记
马怀德、刚文哲王立艳黄瑞宇
纪委书记
刚文哲
参考资料:[29]

历任领导

  • 历任书记
历任领导一览表
姓名
职务
任期
戴铮
临时党组书记
(1952.8-1953.1)
武振声
党组书记
(1953.1-1954.11)
刘镜西
党组书记
(1954.11-1957.1)
刘镜西
党委书记
(1957.3-1966.5)
党委书记
(1979.6-1982.12)
党委书记
(1982.12-1983.2)
党委书记
(1983.2-1988.6)
党委书记
(1988.6-2001.9)
党委书记
(2001.9-2017.7)
参考资料
  • 历任校长
历任校长一览表
姓名
职务
任期
院长
(1952.8-1958)
院长
(1979.3-1982.12)
校长
(1983.2-1984.12)
校长
(1984.12-1988.6)
校长
(1988.6-1990.2)
校长
(1992.5-1994.3)
校长
(1994.3-2001.9)
校长
(2001.9-2009.2)
校长
(2009.2-2019.5)
参考资料[5][30]

校园环境

播报
编辑
站在昌平校区主楼前的法镜于2007年5月竣工,由83名本科生校友捐赠。法律之镜,其名称来源于“明镜高悬”,象征着古代清官志向,现在象征着法律的公平。方与圆的结合,取自《孟子·离娄上》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之意,体现了法律的尊严[57]
法镜
法治广场于2007年10月建成,位于昌平校区法渊阁东侧。有两个主题墙,其中一个以“苏格拉底之死”为主题,表达苏格拉底服刑前与弟子们告别的场景。另一堵墙以1948年12月10日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全文为主题[57]
法治广场
校训宝鼎位于昌平校区礼堂南侧,于2007年8月落成,由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捐赠。高3.2米,由锡青铜制成。它的基本形状是鼎,上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纹、环纹等图案。正面铭文是法国大学的校训,于2002年5月在50周年庆典上正式发表[57]
校训宝鼎

知名校友

播报
编辑
自建校以来,学校为全国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纪检监察司法行政以及其他党政国家机关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2002年3月中央授予的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检察官职衔的获得者中,该校分别有7人和6人获此荣誉。[31]
历届领导介绍表
界别
校友简介
其他领域
夏华王广发彭雪峰、李伟斌、楚方、慕容雪村、屠化、钟平、傅尧、张金龙盘继彪沈鹏、王贝贝
首批大法官校友
(2002年3月授予)
沈德咏吴家友李玉成李玉臻、陈旭、韩云萍、黑俊英
首批大检察官校友
(2002年3月授予)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暖气
四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住宿费1200元/年
门禁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1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