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三伏天

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3][5]
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亦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4][10]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两种情况。[6-7]
  • TA说
今年的三伏天,纵使不是史上最热的一年,也一定是体感上最难受的一年。所以,今年三伏天,做好三件事:驱寒、排湿和扶阳,吉祥安宁度今夏!...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
三伏天
外文名
Canicular days
别    名
伏天
所    指
一年夏天当中最闷热 潮湿的一段时间
饮    食
“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持续时间
30或40天

简要介绍

播报
编辑
三伏分为初伏、榜断应中危和弃骗伏和末伏。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亦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三伏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殃颂狱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3][10]
三甩请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海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北方大部地区的气候特点。[15]北方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3]
祖组拔“三伏”与“三暑”(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放嚷,时间轴和温度乐凳愚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碑旬埋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9]
“三伏”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也是对“三伏天”起居养生的阐释,“伏”是潜伏、藏伏,应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规避暑湿之气。[18]

伏天日期

播报
编辑

日期计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公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21世纪新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10(GR庚日、D偶数年31单数年3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31 - [6/4]) MOD 10 =30 MOD 10=0 ,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2019年GR=(36-[19/4]) MOD 10=32 MOD 10=2,初伏7月12。

入伏时间

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一年二十四节气详解》“小暑六月节”条的说法是:“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通俗说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天”。对应现代阳历,三伏天一般从七月中旬开始,到八月下旬结束。[9]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7]
从2015年至2024年,中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19]
入伏时间
年份
初伏(天)
初伏开始日期
中伏(天)
中伏开始日期
末伏(天)
末伏开始日期
2011年
10
2011年7月14日~2011年7月23日
20
2011年7月24日~2011年8月12日
10
2011年8月13日~2011年8月22日
2012年
10
2012年7月18日~2012年7月27日
10
2012年7月28日~2012年8月6日
10
2012年8月7日~2012年8月16日
2013年
10
2013年7月13日~2013年7月22日
20
2013年7月23日~2013年8月11日
10
2013年8月12日~2013年8月21日
2014年
10
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
10
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6日
10
2014年8月7日~2014年8月16日
2015年
10
2015年7月13日~2015年7月22日
20
2015年7月23日~2015年8月11日
10
2015年8月12日~2015年8月21日
2016年
10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
20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
10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
2017年
10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20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10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2018年
10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20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10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1]
2019年
10
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20
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10
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1]
2020年
10
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20
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10
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2]
2021年
10
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20
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
10
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2022年
10
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
20
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
10
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8]
2023年
10
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14]
20
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10
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14]
2024年
10
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24日
20
2024年7月25日~2024年8月13日
10
2024年8月14日~2024年8月23日[16]

其它相关

播报
编辑

最热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饮食调理

三伏天饮食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5]中医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而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长夏养生重防“湿”。[13]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11-12]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补水汤茶饮料是个不错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不过,这些汤茶热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为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

防暑常识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防暑小知识: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十二、炎热天气要做好冷热环境的过渡,温度骤降可能刺激人体血管收缩,诱发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应避免大汗淋漓时进入空调房[17]
十三、衣服选棉麻材质,晚睡早起,预防“中暑情绪”[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