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代经济”只是看上去很美

评论频道 2019年11月01日

      目前,在不少大型线上交易平台,代吃代喝、代健身、代叫醒、代扔垃圾、代订服务、代写、代扫墓等各类花式“代”服务项目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代经济”一词又火了一把,也催生了跑腿产业,带动了大批就业,很多人轻松实现月入过万。而“即买送”、“UU跑腿”等提供快消品销售、代买和配送服务的平台也纷纷获得上千万到上亿的融资。社会各界对“代”服务的褒贬不一,分析视角更是五花八门。

      “代”服务是随着居民收入提高产生的新的服务需求。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建国初期实际增长59.2倍。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愉悦。在网络上,“代”服务收费从小到“代吃一碗面”的几块钱,到“代扫墓”几百元不等,虽然这笔支出并不巨大,但以前的家庭或者个人消费中没有这方面的预算,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收入提高的表现。而购买或者提供“代”服务的商家或个人大多是18-40岁之间的年轻化人群,他们生活节奏快,往往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相关工作领域。通过“代”服务可以极大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解决无法事必躬亲的烦恼,也让他们的时间更有弹性,带来了更多的闲暇。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当闲暇带来的满足感超过了工作收入带来的好处时,劳动者往往选择前者。

      网络平台的出现使“代”服务更加便利。“代”服务是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多出现于各类网络客户端交易平台。有些“代”服务远隔千里,以往都是通过熟人多次沟通才能完成。但网络平台和相关APP集成了“代”服务从下单、承办、展示和评价的全流程及细节,不仅大大降低了“代”服务供需两端的搜寻成本,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供需双方的互动和信任。而同城的代办、代跑腿和配送等服务,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点对点的即时响应,使人们繁忙的工作实现了完美衔接,成为人们家庭工作两不误的好帮手。在分秒必争的时代,让每个人的一天都实现了24小时+,极大提高了人们生活工作的获得感。

      “代”服务的产生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当下面对“代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些人提出,“代”服务会催生人们偷懒的意识,甚至会批量制造懒人。其实,对于这种问题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因为当社会分工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化之后,人们在各自领域的工作将更加专业,这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提高劳动者的报酬。购买“代”服务的消费者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节省出不少时间,来进行其他事务的安排,例如学习、出游、交友、陪伴家人等,可以获取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收益。而“代”服务的提供者,往往也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者熟练劳动者,从事“代”服务比从事其他工作能带来更高的收入。这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最终每个人的收益都会提高,整个社会发展的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最后,面对“代”服务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做的是制度规范和相关保障。从近些年中国家庭消费总体趋势和结构变化看,人们在收入增加后会更多的消费娱乐、交通、教育、医疗保健等服务。“代经济”作为新生事物,是一种消费需求的升级。但其发展还刚刚起步,很多服务项目和内容会经过市场的检验而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规则,规范行业行为,完善网络交易平台设施,重点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审核商家资质、信用和消费者要求的合理性,保证交易合法合规,让“代经济”以健康的形态发展,有效发挥这块市场新蓝海的最大价值。(作者袁丽静系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