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书闹笑话,教研员“不必纠结逻辑”的逻辑是怎么来的?

评论频道 2019年06月14日

      近日,福州一名8岁男孩针对语文课本中一处文字产生了疑惑,他提了个问题,家长、老师都答不上来,甚至原出版社都没给出明确答案。这个问题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那么,羿是怎么蹚的?

      此事引起网上热议。有人肯定孩子的较真和质疑精神,也有人认为对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挑刺是“抬扛”。对此,福州教育研究院一名教研员回应,说“他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是为了凸显他的神力。这是一处显而易见的矛盾,在阅读时,家长应引导孩子,着重去感受神话的奇迹,特别是创世纪神话中带有一种远古先民的智慧,重点关注这种神奇的智慧、描述上古时代生活的智慧,不要过于纠结文章前后的逻辑问题。对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

      在给神话故事挑错的孩子面前,要神话还是要逻辑?从专家的解释来看,似乎是孩子过于较真儿了,但是专家似乎混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质疑的不是神话故事的真实性,而是逻辑性。神话故事当然是虚拟的,但是故事的逻辑性却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是给孩子讲故事也是要符合逻辑自洽的,上一句是“河水干了”,下一句却是“蹚过九十九条大河”,这难道不是前后自相矛盾?从这一点来说,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神话,更是符合逻辑规律的神话:河水既然干了,就不能“蹚”过。

      在闹了笑话的神话面前,听孩子的还是听专家的?作为教育从业者,既要培养和引导孩子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更要尊重和支持孩子求真务实的科学思辨能力。其实科学与神话从来并不相违。高尔基认为,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这说明,神话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并不是出于人类头脑的空想。我们的教材体系中,本来就是既有科普知识也有神话故事的,但是,在明显的逻辑错误面前,在明显自相矛盾的内容面前,既不能挥舞着科学严谨的大棒将神话一棒打死,更不能用神话的想象力之说来混水摸鱼。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应客观如实地告诉孩子:这不是什么纠结逻辑的问题,错了就是错了。

      那么,面对有问题的神话故事,教材应该怎么改?其实,教材应该怎么改并不是重点,教育部门的重点在于正视问题,既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神话传说中具有浪漫想象力的夸张笔法,也应该正视神话故事在改编中存在的明显错误,及时做出回应和解释,该撤出的撤出,该修订的修订,如此,才能端正学术之风,避免误人子弟

      据最新消息,14日下午,这本教材的出版社给出了回应,承认联系上下文来看,“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我们不禁要为此点赞,这正是:做学问要求实,做人亦要求真。无论是从做事还是做人的角度来讲,教育工作者们容不得半点疏忽,理应给孩子们做出表率。(央视网评论员 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