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kuaiji.com提供.

财务报告信息

  财务报告信息是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财务报告信息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设前提下,遵守一定的会计原则,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加工后产生的。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目录

财务报告信息的作用

  财务报告信息的具体作用如下:

  1、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经营管理人员了解本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对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其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4、有利于满足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

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要求

  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和可验证的。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是否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3、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5、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6、及时性

  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应在对用户失效之前提供给用户。

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因素

  1、会计理论、会计准则本身的适应性会计理论、会计准则能否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方面存在的缺陷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

  (1)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在解决了收入与费用配比问题的同时,要对一部分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由于主观原因,估计和判断的结果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带来负面影响。

  (2)会计计量基础存在的局限性。货币计量是会计的基本假设,一方面,这一假设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扭曲,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状况;另一方面企业有许多方面的信息难以用货币计量而被排除在财务报表、财务报告之外。

  (3)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给企业留下了一定的弹性,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也会加大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可能性。

  (4)会计准则本身的不完善。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存在定义、释义不够准确;缺乏较长期的运用性和可行性;对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表外业务的技术规范很少或根本没有;对无形资产也没有恰当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社会责任等非经济信息没有要求加以反映等不完善之处,影响了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经营模式的变更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产权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部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经营行为不规范,企业领导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随意调节经营成本,调节财务指标;另外不少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会计资料提供的经营成果,并非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成本费用之比较,而是以承包目标为基数的定额收入和定额成本;还有部分企业为筹建有限公司,任意扩大子公司的资产,虚构财务报告。

  3、利益的驱动在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都与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密切相关的情况下,财务报告的利益动机是难以避免的。利益分为二种:

  (1)个人利益。从个人经济利益考虑,管理者的报酬和工作保障常与利润指标联系在一起;从个人政治利益考虑,一些企业负责人为了给自己捞取进一步升官的资本和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不惜编造虚假财务信息,给自己虚增业绩。

  (2)企业利益。从维护企业利益出发,管理者可能作出会计选择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具体表现在:协调国家税收与企业利益的矛盾方面;信贷筹资方面;引导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及竞争策略方面等。通过企业政策的选择和利用财务报告的不同部分来描述企业的策略,从而实现企业的利益。而这种选择与描述对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有重大影响

  4、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信息的影响

  (1)通货膨胀时,资产负债表难以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在物价上涨时期,资产的历史成本可能远低于编制报表时市场价格,难以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同时,利润不能如实地反映经营成果,会出现低估成本,虚增利润的情况。

  (2)通货紧缩时,企业的货币性资产将产生货币购买力上升带来的利益,而非货币性资产则由于市场价格不断降低,帐面价值按历史成本计价,以至于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被高估;另一方面,物价总水平和销售量的下降,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时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差额的加大,使收入与成本配比的结果是成本费用多计,利润虚减。

  5、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监督的弱化目前,我国关于规范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法律、法规虽然颁布了一些,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范的具体化上都远远不够。有关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太概括,缺乏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上,企业内部监督由于处在为企业目标服务的位置,难以实行认真有效的监督。国家监督部门由于受人力、物力、程序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全面、及时地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监督力度弱化。

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缺陷和不足

  1、信息披露不足。

  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揭示存货、机器设备等可以货币化的数量信息,一些目前无法确认和不能通过货币计量,但是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比如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价值等,由于缺乏合适的会计规范,价值难以确认,也就无法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予以揭示。虽然一些项目巳在表外披露,但不完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些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反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市场价值和企业未来的潜力、发展前景,非常有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据统计,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60%,如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传统财务报告中这些非货币性的信息的短缺,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公允性、有用性和适当性,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此外,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偏重于财务信息的披露,而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不足。非财务信息是政府、投资人、债权人等关系人分析了解企业管理和发展前景所必需的信息,缺少了这部分信息,也就难以达到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的目的,从而更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揭示。

  2、信息披露滞后。

  在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是否具有及时性是衡量信息是否有用的重要标准。而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财务报告是在会计期末定期编报和披露的,编制期通常在60天。等到财务会计报告披露后决策的环境已是时过境迁了,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财务报告的这种滞后性,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在英国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由此可见,信息披露不及时会加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因此,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外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当务之急。任何与未来相关的信息,若获取不及时,也会变成无用的信息。

  3、信息披露存在历史性。

  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只有未来的信息才最有用。

  而现行财务报告的会计计量都选择历史成本,主要是提供历史信息,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不能反映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报告只反映企业历史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缺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不确定性的财务信息的披露,缺少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而信息的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恰恰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的信息。资本市场的股价涨落,反映的也是企业价值的变化。而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只能用盈利和现金流量替代。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蕴含着无穷机会与风险,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改进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1、拓展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和范围,扩充财务报告的信息量。

  按照充分揭示原则,首先,增加对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商誉和衍生金融工具等非实物资产的揭示,将其纳人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对这些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可采用表内与表外结合的方式。其次,增加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量。在会计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五倍,从中可以看到附注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加强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标准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

  再次增加会计报表揭示内容,鼓励披露非企业财务信息。财务报告原则要求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为此,财务会计报告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而且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因此应鼓励企业披露社会责任和企业增值的会计信息,可视情况在附注中进行披露或在财务报表中添加某些项目,也可单独编制增值表等形式,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其贡献额的分配,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

  2、扩展财务报告的披露途径和手段,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就信息使用者而言,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时时刻刻对其决策有着影响,需要企业提供“实时”信息,但现代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滞后、途径太少,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首先,缩短财务报告编制的时间间隔,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其次,编制实时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

  3、改进财务报告计量属性,加强披露财务预测信息。

  历史成本由于相对可靠,加工简单而被广泛采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巳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和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工具计量模型研究的日益深入,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逐步提高,当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反映的信息既具有可靠性又具有相关性时,公允价值可以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计量属性。当前,建议将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一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注意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采取公允价值等。

  同时,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应重视对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的披露,增加预测性财务报告。鼓励企业自愿披露一些有~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使财务报告由揭示事后信息为主向揭示事后信息与前瞻性信息并重转变。预测信息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以增加使用者决策和评价的相关性。但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目前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笔者认为,最佳的披露形式是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因此,对于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借鉴西方许多企业编制并对外公布的“预测财务报告”,它是采用与传统财务报告相同的报表形式,便于对比,有助于进行差异分析,充分发挥预测性财务信息的作用。但对于中小型企业,编制准确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难度很大,可行性差,也就不必要编制全面的预测财务报告,可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

  当前,财务报告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现有的治理方法只能从制度上来约束。而制度存在不能够从内心深处来左右人的行为的局限性。因此、应当对其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提高。

财务报告信息的失真

  财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大致能反映真实经营情况,并在一定程度的范围内有所偏差的现象。其具体行为表现是在符合与财务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则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

财务报告失真的表现形式

  (1)乱列成本费用。利润巨额冲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原始凭证失真;利用资产挂账调节利润;通过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

  (2)隐瞒销售收入,账外设账。即为了以肥私囊,乱列乱支,私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或隐瞒收入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还有的企业明明盈利,却在账上人为制造亏损,将应在本年计人的收入挂账,转到下年结收,以使税金更小化;另外还有采取虚假发票,在费用中增加资本化支出,多提折旧和坏账等,甚至开设两本账,采取设账外账、收入不入账、多列费用支出等手段,偷漏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

  (3)虚假确认收入,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不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而是根据需要提前甚至虚假制造收入。具体有提前确认收入;通过不具有产权的资产进行交易虚构收入;在不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确认收入:通过循环转账来制造收入到账的假象;确认一年中的部分费用,但确认全年的收入以提高利润。

  (4)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即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不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原因

  (1)信息生产者与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反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原因。

  (2)会计工作中的某些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会计核算工作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

  (3)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强化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根据会计法规,企业应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除了部分小企业采用代理记账外,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这样就把整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置于企业内部,由企业控制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当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完全由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控制时。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

  (4)法律环境的缺陷是虚假会计信息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要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非法性。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受会计法规可操作性的制约。受人们法律意识的制约。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受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执行情况制约。

治理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治理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应从法律制度。民间审计制度。台计准则等方面着手。法律,法规是加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坚强后盾,新的《会计法》对此已经有了明确的条款,但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贯彻中,还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法制建设。另外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使失真的审计信息没有披露的空间。

  (2)规范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强化风险意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来自单位内部,“源泉”主要是单位负责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一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相关会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其诚信意识、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以增强其遵守财经法规意识,争取其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此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发展:二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信息第一责任人,要按照《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要求,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督促其加强会计管理;三加大各单位会计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实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四要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力度,尤其是追究指使、胁迫、强令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领导者法律责任,要让造假者从各方面都受到损失,让人们感到造假得不偿失,增强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

  (3)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建设一从人员选拔源头抓起、应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二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明确职业道德标准;三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使其不断提高素质、更新知识,提高其职业判断技能,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四尝试建立和实旌企业、中介机构、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管理制度,每年进行年审、考评,将考评结果记人个人诚信档案,增强单位及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4)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按照“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不断完善“内部约束、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强化政府外部监督。加强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监察、证券监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督整体,充分发挥监督合力,依法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审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加强对执行新《会计法》的监督检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验资、审计、评估等工作,对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以此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制止和约束会计舞弊行为。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购买法   下一篇 现行成本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相关解读

资料
文章
问答
会计知道
收起
财务报告信息
财务报告信息

词条信息

ACCA学习机
ACCA学习机
词条创建者
  • 浏览次数:662 次
  • 更新时间:2023-09-06

最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