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纳言

[nà yán]
古官名
纳言,古官名。《尚书·尧典》记舜在联盟议事会中设九官,其一为纳言,由担任。掌传达命令,接待宾客。[1]主出纳王命;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中文名
纳言
类    别
官名

词语释义

播报
编辑
  1. 1.
    古官名。主出纳王命。
  2. 2.
    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
从字组凳洪面看,“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去体举之义。"纳言"是古代贵族帽子上的配饰,纳言之饰,始于汉代,唐宋因之。《后汉书·服》载:“巾,合后施收,尚书巾帻催她狼弃,收方纹捉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又《宋史·舆服志》载:所谓施收者,即纳言;其定制为“其分三寸”。纳言,原是职官之名章精桨杠祝,始见于《书·尧典》,职责是宣达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杨忠谦名之讳,凡中字皆不用杠海戒,故用此名以代帝犁遥渗侍中;唐初尚沿用,后仍改侍中。

详细解释

播报
编辑
  1. 1.
    古官名。主出纳王命。《尚书·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孔 传:“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史记·五帝本纪》:“舜曰:“,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按,秦汉不置,王莽依古制,改大司农为纳言,有纳言将军严尤。北周初有御伯中大夫,掌出入侍从。保定四年改御伯为纳言。宣帝末又置侍中。隋避文帝父杨忠诔,改侍中为纳言,炀帝大业十二年又改纳言为侍内。唐初为纳言,唐武德四年改为侍中。参阅《通典·职官三》。
  2. 2.
    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后汉书·舆服志下》:“尚书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

古代冠饰纳言

播报
编辑
纳言之饰,[2]始于汉代,唐宋因之。《后汉书·服》载:“巾,合后施收,尚书巾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又《宋史·舆服志》载:所谓施收者,即纳言;其定制为“其分三寸”。纳言,原是职官之名,始见于《书·尧典》,职责是宣达帝命。隋代避隋文帝之父杨忠谦名之讳,凡中字皆不用,故用此名以代帝侍中;唐初尚沿用,后仍改侍中。从字面看,“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之义。
冠饰"纳言"的材质
冠饰
从出土的纳言比如金代的纳言都是白玉材质的,还有金、银、犀骨、绢等材质的。古代冠饰"纳言"的造型
冠饰"纳言"的造型也有多种,都赋予美好的寓意,冠饰"纳言"的造型分为练鹊、天鹅、云鹤、海东青鸟类纹饰数种。关于练鹊,可能是古人对白色喜鹊的一种称谓。练,素白色的绢。鹊,鸟纲,鸦种,是在我国分布很广的鸟类,以其作为纳言的造型,可能是寓有平和、祥瑞之征。绶带鸟、鹤等寓意长寿、仁爱的鸟类题材纳言,其鸟往往成对出现或二只鸟相连于一体,一般用于皇后王妃的花珠冠后;天鹅、荷花、鹿、龟等寓意人的品质高洁、德、禄、寿兼具的题材的纳言一般用于王公贵族的冠冕之后,用以表示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的真实作用,女真族是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白山黑水养育了他们淳朴的性格,他们喜好渔猎,喜欢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动物、植物,同时他们在入主中原后对传统的汉文化接受的狠自然,成双成对的鸟、鱼、兽寓意夫妻相伴永不分离,女真人把这些思想融入他们喜爱的动植物中,体现于玉佩饰之上,佩戴于身体的重要位置,反映著深刻的从谏纳言思想,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动啊!我们常说的民族融合,在800多年前的宋金对峙时期,在这小小的纳言上就悄悄地进行著!

其他信息

播报
编辑
亦称“文定”、“通书”。俗称“送定”、“过定”、“定聘”、“小聘”、“小定”等。古代婚姻“六礼”之三。是男家问名后将占卜得吉的消息通知女家的礼仪。也是定婚阶段的主要礼仪。男家如卜得吉兆,决定缔结婚姻,便以雁等为礼物,使媒人告知女家,然后双方交换婚书,分别开明男女正式所庚、生辰八字、两家三代及主婚人姓名、荣衔、里居等。其“门当户对”的意义十分明显。《唐律》等所称“报婚书”,即纳吉而女家男家答应定婚的书契。宋代民间称“过细帖”,“定亲”等,都是订定婚约之意,均属“纳吉”的内容。宋朱熹《家礼》将纳吉并入纳徵,此后两礼常一并进行。纳吉早期以雁为礼,后世随婚姻的买卖性质的发展,逐渐以首饰、彩绸、食品等为礼物。通常,男家长辈亲属与媒人一起至女家,相看家庭与人品,长辈并须给女子一定的钱,作为见面礼,称为“相亲”。《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于是定。”贾公彦疏:“未卜时,恐有不吉,婚姻不定,故纳吉乃定也。”庙,祖庙;纳吉,指女家得到男家占卜得吉的喜讯。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男家以草帖问卜,或祷忏,得吉无克,方回草帖,亦卜吉媒氏通音。然后过细帖,又谓‘定帖’。帖中叙男家三代官品职位名讳,议亲第几位男,及官职年甲月日吉时生,父母或在堂,或不在堂,或书主婚何位尊长,......女家回定帖,亦如前开写,及议亲第几位娘子,年甲月日吉时生,具列房奁、首饰、金银、珠翠、宝器、动用帐幔等物,及随嫁田土、财产、宅舍、房廊、山园等。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各以色彩衬盘、安定帖送过,方为定论。然后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则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磅彩缎两匹,谓之压惊,则婚事不谐矣。既已插钗,则伐柯人通好,议定礼,往女家报定。若丰富之家,以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及段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以金瓶酒四樽或八樽,装以大花银方胜,红绿销金酒衣簇盖酒上......送往。女家接定礼合,于宅堂中备香烛酒果,告盟三界,然后请女亲家夫妇双全者开合,其女氏即于当日备回定礼物,以紫罗及颜色段匹,珠翠须掠,皂罗巾段,金玉帕环,七宝巾环,箧帕鞋袜女工答之。更以元(原)送茶饼果物,以四方回送,羊酒亦以一半回之一......自送定之后,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