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基础练习题

中公网 2023年06月15日 16:40:16

      一、单项选择题

      1.祖国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新疆和平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举行开国大典

      2.“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5.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最早建立的省级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8.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

      A.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不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D.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9.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10.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D.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1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1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3.1956年,全国96.39%的农户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该材料表明我国( )。

      A.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4.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二、判断题

      15.《共同纲领》规定中国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 )

      16.1953年-1958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

      17.1949-1956年中国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

      18.1952年底,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 )

      1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三、简答题

      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改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等,此次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故C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至22日在北京召开,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项。

      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符合题意。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综上,故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本题应选B项。

      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故D项正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故A项不符合题意。“学习雷锋好榜样”属于探索时期,故排除B项。C项“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C项。故本题应选D项。

      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西方侵略者”“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中国在近代被西方国家任意欺凌的时代一去不返。D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共有5个省级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其中最早成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选A项。

      7.【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实行赎买政策,这不仅缓和了民族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抵制和反抗,而且调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因素,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故A项正确;成立生产合作社对应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项错误;建立人民公社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农业领域,与工商业无关,C项错误;“一国两制”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D项错误。故本题选A项。

      8.【答案】C。解析: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相对来说比较高,故A项错误。1949-1957年,虽然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但农业依然占比最大,未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B项错误。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取得较大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故C项正确。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材料中体现的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不断发展,未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这直接推动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故B项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万隆会议是亚非国际会议,不涉及欧洲,故排除C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故排除D项。故本题应选B项。

      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及‘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的解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这次国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中苏、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B两项。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不同的斗争,与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C项。故本题应选D项。

      1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A项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祖国统一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改革开放中重要的一环,故B项不符合题意。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是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彻底摧毁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A项。

      12.【答案】A。解析:抓住关键词“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4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改造的方式是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故选A项。

      1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领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土地改革,故排除。C项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一次失误,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应选B项。

      14.【答案】B。解析:“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来的。“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说明中共主张在废除国民党与西方国家已经签订条约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平等条约,这符合建国初期“另起炉灶”外交方针的特征,故本题选B项。

      二、判断题

      15.【答案】×。解析:《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16.【答案】×。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故题干表述错误。

      17.【答案】×。解析: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于1956年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19.【答案】√。

      三、简答题

      20.【参考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这些原则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被认为是处理社会制度不同或相同的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