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culture.gmw.cn提供.
·立秋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文化中国行|AI二十四节气⑬立秋:始惊三伏尽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立秋狂想曲 ·昆明:暑期“文博热”持续升温 ·全红婵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夺金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94】探寻“木版水印”的恒久魅力 ·中华传统音乐创演的独特方式 ·“剧场+长视频剧集”正在赢回观众 ·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绚丽色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光明论坛】红色火种照亮北京文化建设新征程 ·点睛在细节,画龙也在细节 ·木铎金声:明清的徽州书院 ·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神传统 ·江西进贤:笔传千年 笔都新生 ·暑期博物馆打卡攻略丨那些适合CITYWALK的博物馆 ·《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海兴:巧手“草编”传承非遗技艺 ·北京青年交响乐团亮相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茶缘连山海 茗香飘两岸 ·宁夏银川西夏区:小镇非遗旅游旺 即时播报:
  • 立秋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立了秋,扇子丢”这句话,在北方或许是指自动丢弃,在南方大概是指意外丢失吧。”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而不冷不热的秋爽时节最适合读书,只是实在太短暂了。如今我们也会在立秋这天,延续许多习俗,比如贴秋膘、啃秋、晒秋,等等。

    08-07

    文化中国行|AI二十四节气⑬立秋:始惊三伏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描述:“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暑气未褪但渐衰,天气慢慢转凉,阳气收敛而阴气增长,是迈入秋收冬藏的过渡时分。

    08-07

    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中柬文化走廊启用

    2024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为进一步深化中柬两国文化交流,夯实“游云南 看吴哥”活动成果,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中柬文化走廊启用仪式6日在暹粒举行。

    08-07

    戏曲历史剧助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剧在表现、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在中国戏剧史上,戏曲历史剧的创作产生过许多精品乃至经典,而在今天,戏曲新编历史剧在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大有可为。

    08-07

    中华传统音乐创演的独特方式

    近年来,国内民乐演出市场持续繁荣。从“中华情怀·民乐名家”民乐系列演出到吹响首个国乐集结号的“国乐之春”音乐会,再到今夏开启第五轮驻演的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中华传统音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传统音乐散发迷人魅力,离不开表演者对原作的二度创作。

    08-07

    戏剧的独特魅力无法被AI取代

    人工智能(AI)横空出世,让戏剧演出中的角色可以完全由AI虚拟而成、立于舞台之上,AI甚至可以独立完成剧本写作。然而,在探讨AI技术发展对戏剧领域的影响时,我愈发觉得,AI带给戏剧的是新的创意,但它无法取代戏剧演员,舞台剧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是永恒的。

    08-07

    话剧《先生向北》:知识分子择北、守北、兴北的文化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新国家、创造新文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他们扎根辽阔东北大地,不计得失、不畏艰苦、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仅为东北的文艺、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播下了种子,同时也赋予了东北文化一种新的精神气质。吉林大学原创话剧《先生向北》用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展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向北、择北、守北、兴北的文化景观,讴歌了先生们不畏艰苦的“北上”精神。

    08-07

    网络悬疑剧何以成为创作风口

    近年来,国产网络悬疑剧力作不断涌现。从《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口碑斐然,到《长安十二时辰》《庭外》《他是谁》反响不俗,再到《尘封十三载》《漫长的季节》《繁城之下》引发热议,又到近期《错位》《新生》《微暗之火》等播放指数走高,这些优秀作品经网络视听平台剧场的IP化、品牌化打造,形成了引人瞩目的悬疑剧创作播出景观。

    08-07

    新时代民间文艺如何传承发展

    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活态文化的典型代表。从流传千年的民歌、戏曲到巧夺天工的剪纸、刺绣,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只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08-07

    “你点我演”:把惠民演出的“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

    前不久,一场以歌唱为主的惠民演出遇冷,演出尚未进行到一半,已有很多观众离开,留下成排的空座椅。这跟老一代文艺工作者下乡演出时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过去,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一听说剧团来了,方圆十里的老百姓都背着干粮或徒步或骑车早早地赶到演出现场,直到曲终,还久久不愿离去。当年,老百姓爱看剧团演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剧团在安排节目时,坚持“你点我演”的服务理念——老百姓爱看什么他们就演什么。

    08-07

    【光明论坛】红色火种照亮北京文化建设新征程

    推动红色资源共建共用共享,真正让红色文化融入生活、工作、学习场景,将红色文化送进寻常百姓家,播撒进人民的心田中,才能真正激发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强大活力。

    08-07

    《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常常引用中国古典诗词来传递价值、抒发感慨、启迪思考,精炼的语句承载着治国理政的思考。

    08-06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海兴:巧手“草编”传承非遗技艺

    马绊草是一种生长在盐碱地上的野生草本植物,它个头矮小却很坚韧,由马绊草制作的生活用品结实耐用,深受人们喜爱。在河北定兴,马绊草草编技艺传承人刘树力,汲取大运河文化带的灵感,在传承中创新,通过巧手和慧心,创作出了一系列实用的草编作品。

    08-06

    暑期“文博场馆热”,如何更加吸引青少年

    随着暑期来临,各地文博场馆再掀热潮,越来越多青少年将逛馆、看展列在暑期计划里。

    08-06

    培育创新人才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面对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战略选择。

    08-06

    文博场馆,搭建大学生文化生活新平台

    近年来,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加持下,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场馆凭借创新的表达方式和互动体验,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追捧。

    08-06

    山东青岛城阳区:传统文化进社区 志愿服务暖人心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东果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楼的教室,教师牛雪梅在台上热情洋溢地带着居民做课前操,台下,近60名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在认真跟学。课前操结束后,牛雪梅走上讲台,翻开书本,开始领读并讲解《了凡四训》。

    08-06

    江西抚州广昌县:莲乡做好莲文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近日,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的中国莲花景区里,传来吟诵千古名篇《爱莲说》的童声。千亩莲池花如海,许多游人沿步道流连其中,或徜徉观赏,或驻足留影。

    08-06

    宁夏银川西夏区:小镇非遗旅游旺

    夕阳西下,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的漫葡小镇开始热闹起来,“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现场游人如潮。巡演结束,意犹未尽的游客走进了街边的非遗小店。

    08-06

    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文化赋能,描绘鱼乡新貌

    夏日时节,天津市宝坻区潮白河畔草木葱茏,水清岸绿,最宜避暑。

    08-06

    满场“中国红”、特别版球衣 奥运赛场的拼搏之路从不孤单

    在高手云集的奥运赛场,总能看到一个个搭档与团队的身影。本届巴黎奥运会,中国三人男子篮球队继东京奥运会之后,第二次站上了奥运赛场。奥运赛场的拼搏之路并不孤单,一次次欢呼与拥抱成就一个个“高光时刻”,而运动员们也在一次次执手与相伴中不断成长。

    08-05

    跪地的小德、复出的薛晨、首闯决赛的黄博凯……赛场上哪一幕让你难忘?

    奥运赛场内外,拼搏与汗水,收获与欢笑,运动员们永不言弃,用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向全世界的观众诠释了奥林匹克的美和力量。中国沙滩排球队队员 薛晨:之前我已经退役过一次了,东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复出,东京打完因为年纪到了,就退了。

    08-05

    推进“网红”变“长红”的榕江探索

    有数据为证:2023年,因“村超”火爆“出圈”,该县共接待游客760.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98亿元,同比增长73.94%,人均花费1103.76元。

    08-05

    巴黎奥运会|打最硬的仗,摘最亮的星——中国男子混接打破美国队垄断纪实

    这是一场助威声分贝值极高的较量,是中国泳军连日来最燃的一场比赛。这也是中国游泳队首次在这个项目中拿到奥运金牌。

    08-05

    巴黎奥运会 | 老将风采不减 新人壮志凌云——巴黎奥运会赛事半程综述

    巴黎杜乐丽花园上空的主火炬台光影流动;埃菲尔铁塔灯光映射下的赛场激战正酣;塞纳河畔浪漫的法国人沉浸在周末的松弛中……转眼间,巴黎奥运会赛程过半,运动员们在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08-05

    多元体验让“中国游”更具魅力

    中国入境游市场在今夏迎来显著复苏。携程暑期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倍,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等14国游客入境游订单整体同比增长1.5倍。

    08-05

    数字化赋能 “乡村文采会”连供需

    7月30日,2024河南省“乡村文采会”现场交流活动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举行,活动包括“乡村文采会”优秀文化产品展演、非遗市集、济源地方特色乡创产品展区以及“咱村有戏”(少儿专场)擂台。

    08-05

    夏夜不打烊 公共图书馆“宠读者”

    四川成都尝试通过创新举措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7月开始,成都图书馆开启“宠读者”模式。

    08-05

    走进元上都遗址 感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的夏季绿草茵茵,风中摇曳盛开的金莲花点缀在元上都遗址,令天南地北的游客陶醉其间。

    08-05

    暑期文博大餐、文旅消费热力涌动 中华文化展现强大吸引力

    此次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的改造,主要包括第二地点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工程、博物馆综合馆维修改造工程等多项升级改造任务。牛河梁遗址龙、凤、人等文物的出土,体现了在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分工、阶级产生、王权出现,证明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在西辽河流域正式迈入古国阶段。

    08-05

    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举行

    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4日晚在四川成都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出席颁奖典礼,并为最佳影片奖获奖代表颁奖。

    08-05

    【文化中国行】中轴线有了“世界身份”,家门口的文化遗产如何守护?

    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一大批重点文物、历史建筑得到修缮,文物周边环境得到整治,更美、视野更开阔的中轴线成为首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8-05

    源起牛河梁

    走出博物馆,置身于偌大的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气势恢宏的女神庙遗址,神秘的祭坛、积石冢等仿若带游人穿越到5000多年前,见证红山先民正举办宏大庄严的祭祀活动。

    08-05

    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揭晓 张艺谋获最佳导演奖

    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8月4日晚在四川成都举行,各个奖项一一揭晓。张艺谋获最佳导演奖(电影《第二十条》导演),朱一龙(电影《人生大事》中饰演莫三妹)、马丽(电影《第二十条》中饰李茂娟)分别获最佳男、女主角奖。

    08-04

    观展佛、看藏戏 拉萨雪顿节别样热闹

    法号声雄浑庄严,巨幅释迦牟尼唐卡在展佛台徐徐展开。8月4日是藏历六月三十日,哲蚌寺举行展佛活动,这是拉萨雪顿节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08-04

    当“中国白”遇见巴黎奥运会:千年陶瓷文化走向世界

    福建德化陶瓷以“白”见长,因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润如玉而享誉世界,被赞誉为“中国白”。

    08-04

    奥运大片来袭!你的眼睛准备好了吗?

    奥运会作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事,不仅带来了紧张刺激的比赛,而且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一场运动与视觉的双重盛宴,比赛有限,精彩无限。

    08-04

    “郑”在花都绽放!回顾郑钦文超燃夺冠之路

    红土上新的女王执拍而立 中国网球选手郑钦文 在这里写下了中国体育新的历史 No.630→No.7→奥运冠军 回顾一路逆袭 看中国花朵怒放巴黎 

    08-04

    文化中国行 | 泥河湾:聆听东方人类远古回声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7月28日,我们走入冀西北,走进张家口市阳原县大田洼乡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那片历经岁月沧桑的沟壑纵横之地——泥河湾遗址群,去探寻东方人类的足迹。

    08-04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做司马迁的知音——张大可与《史记》

    张大可,1940年生于四川省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教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研究所。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

    07-29

    从《精镌古今丽赋》看公安派的辞赋观

    晚明公安派论文时所持的“性灵说”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翻检公安派领袖袁宏道等人的文集和相关文献却极少见其赋作和赋论,是故公安派的辞赋观对晚明文坛产生的影响往往被忽略。

    07-29

    黄承吉赋论的价值与意义

    在清代赋学史上,有一部令人称奇的赋学著作,这就是洋洋62万言的黄承吉《梦陔堂文说》。黄承吉(1771-1842年),字谦牧,号春谷,清代扬州著名学者、诗人,嘉庆十年进士,历官广西兴安、岑溪等,后因事罢归。道光二十二年,英军入长江口,黄承吉因筹办捐输防御局事,感染风寒而离世。著有《梦陔堂诗集》《梦陔堂文集》《梦陔堂文说》《字诂义府合按》《经说》《周官析疑》《读毛诗记》等,其中《梦陔堂文说》在赋学研究史上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

    07-29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清代赋学教育

    清代极为重视赋学教育,这是由于考赋制度所致。虽然清代进士科考试不试律赋,但博学鸿词科试、翰林院馆选庶吉士的朝考、庶吉士散馆、翰詹大考、学政观风及经古场试等,均试以赋。清代科试中,进士并非科考的终点,由于沿承明代“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清人以进入翰林院为应试的终极目标,因此词垣一系的考试备受关注。与考试八股文的进士科不同,翰苑以诗赋为考试科目,二者中赋又占更重要的地位。职是之故,欲进入词垣这个“职亲地近”的机构,就需要在赋尤其是律赋创作上具有高超的才能。

    07-29

    陆游为什么写《入蜀记》

    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欣万状,合散如烟……寿夭穷通,是非荣辱,此事由来都在天。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番总结和反思,希望看破荣辱是非,逍遥人生。

    07-22

    姜夔淑世词的雅正冷艳之美

    他在游走旅食过程中不断地寻求生存空间,在传统仕隐之外开辟出文人的第三种生存方式——职业词人。这并不是姜夔发于内心的自愿选择,是他欲求用世而不得的无奈之举。

    07-22

    周敦颐《爱莲说》的经典化

    其背后更是隐藏着道统观念下,传统学界对“文以载道”观的基本认同与对儒家主流文化的自觉维护等深层文化动因。

    07-22

    文史研究要谨防落入“同姓名陷阱”

    文史研究,离不开人和事,“知人论世”一直是文史研究的优良传统。

    07-15

    重新为文学史著“豫章社”正名和定位

    “豫章”乃江西行政区划的最早名称,古称“豫章郡”。自古以来,此地文风极盛,明陈建《皇明资治通纪》言之曰,“国初文运惟江西独盛”,“及其季也,罗陈章艾树帜豫章,震动海内”(俞长城《题叶永溪稿》)。

    07-15

    石刻生态诗歌的三大向度

    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观照是中国文学领域一个重要主题,作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石刻诗歌对此主题反映尤多,值得当代研究。综合观之,中国历代石刻诗歌在关涉自然生态方面,主要存在如下三大向度。

    07-08

    东汉墓碑文引《秦风·黄鸟》探赜

    汉代厚葬风气日炽,“起冢茔,立碑颂”(《后汉书·崔骃列传》)以彰孝道的思想和行为,推动着墓碑刻文的发展和繁荣。因着墓碑刻文以颂德为主,故《诗经》中一些颂诗便成为模拟的对象。

    07-08

    游移于神圣与隐秘之间的唐代墓志改刻

    规模化、多样性的改刻出现于唐志,具有一体两面特征:一方面承载丰富的礼制、民俗乃至政治斗争等历史信息,另一方面也蕴藏诸如盗墓与作伪等隐秘社会风尚。

    07-08

    传统美德之“美”释义

    “美德”一词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一般是指人们美好善良的品德。作为伦理概念,美德不仅仅只是善的文化,还可以从美学范畴上加以认识。

    07-01

    “铁门”诗课及铁雅派的诗学承传

    铁雅派(杨维桢,字铁崖,而在其自我叙述中称其诗派为“铁雅派)成员大部分是由“铁门”弟子组成,故而认识铁雅派的诗学特点,需要把握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回到杨维桢的诗课现场,考察其诗学传授的具体内容;二是追溯杨维桢理想的诗学观念与诗学承传的实际效果。

    07-01

    “《陌上桑》一曰《艳歌罗敷行》”释疑

    《乐府诗集》将《日出东南隅》篇列为相和曲《陌上桑》古辞,郭茂倩云“一曰《艳歌罗敷行》”,郑樵《通志·乐略》题解《陌上桑》云“亦曰《艳歌罗敷行》”;《宋书·乐志》却将该篇列为大曲《艳歌罗敷行》古辞,名曰《罗敷》。

    07-01

    元好问名家地位的论定

    为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确立一个位置,是从元好问去世之后就开始的一项历时长久的“文化工程”。

    07-01

    明代江西宗族祠祭祖先的扩展

    常建华在《明代江西宗族祠祭祖先的扩展》(《安徽史学》202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明代宗族祠祭祖先盛于江西,且有一个扩展过程。明前期祠祭祖先的事例集中于吉安府,家祠、宗祠均有。家祠也见于南昌府丰城县、饶州府浮梁县,宗祠则有抚州府的事例。

    06-24

    太湖地区史前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文明形态

    考古学文化意义上的太湖地区,一般指《禹贡·九州》中谈到夏商时期的“扬州”:“淮海惟扬州,彭蠡既[①],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②]定”,也就是“沿于江海,达于淮泗”的太湖周边水网平原。这一地区史前时代自马家浜文化开始、经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孕育了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文明社会。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地区的史前社会始终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的关键一环。

    06-24

    明初杂泛差役的派征机制

    丁亮在《配户当差与里甲制:明初杂泛差役派征机制探析》(《中山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明初杂役包括官厅差役和驿递夫役在内,普遍采用“配户当差”的佥派办法。人户一旦佥点应当某种杂役便成为杂役户,固定地在一个地点长期服役,直至消乏佥替。

    06-24

    中国传统航海计程方法的演进

    随着人类航海活动范围的拓展,航程计算也成为必要的工作。在近现代船舶计程仪广泛应用之前,中国海域已经流传着一套主要以“日”“月”“潮”“更”“里”为单位的传统航海计程方法,为旧时中国航海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06-24

    朱彝尊“老去填词”的尊体意义

    词为艳科,在产生之初多为宥觞之作,或以书写私人性的艳情内容为主,尤其以“思春”“伤春”主题较为典型,具有青春文学的倾向。早期词人绝少将词作为自己的“立言”方式,词成后亦不愿署名,更有甚者在其名声稍著、仕途亨通之时,便要“洁身自好”,自毁词作。

    06-24

    《西河诗话》“以民俗说诗”论

    清初学人毛奇龄,字大可,世称“西河先生”。毛奇龄著述宏富,以选书严苛闻名的《四库全书》,录其著述达数十种之多,足见其在清代学术地位之重要。《西河诗话》共八卷,是体系庞大的毛氏著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集中体现了毛奇龄在诗的解释方式、说诗与考据的关系、论诗评诗策略等方面的观念。

    06-24

    “江右三大家”辨

    文人群体并称是推动作家经典化的特殊文学现象,并称的要义在于群体人员组成相对固定,人员之间存在某种地域、时代、风格、师承、志趣、声望等共性,时人或后人以此种共性为之命名,使之凝练概括,便于记忆接受。

    06-24

    《千字文》:传习千年的识字书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读音的关系比较疏远,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识字是件难事。

    06-21

    宋代建筑记文的主旨嬗变

    建筑记文是中国古代实用性文体,多作于建筑活动之后,记录建筑目的、过程、地点、时间、建者、规模等信息,亦抒发作者情志。其发端于后汉,先唐存文不足30篇,唐代600余篇,宋代约5000篇。

    06-17

    从别集编纂看唐宋文学观念差异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比如“唐之诗,宋之词”。历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每个时代的文学观念及作家气质也都呈现出不同风貌。

    06-17

    苏轼的“仁统”与韩愈的“道统”

    “仁统”与“道统”。韩愈的“道统”之“道”,内涵是儒学的仁义,即其《原道》说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他随之将这与佛、老之“道”严格地区分开来:

    06-17

    文史并重 考论兼善——郁贤皓先生的学术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着一套郁贤皓先生捐赠的《李太白全集校注》,捐赠时间是2021年5月。这部2016年出版的著作,是郁先生毕生研究李白的结晶。翻开赠书,他批阅、修改的笔迹触目皆是。可以想见,从此书出版到捐赠的5年间,当时已年过八旬的郁先生,仍然在孜孜不倦地修订着自己的著作。

    05-13

    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论语·述而》篇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学界对“游于艺”的解读历来争论最多,但整体而言均不离对“艺”之对象或具体内容的把握,如有以“六艺”之“礼、乐、射、驭(御)、书、数”代指“艺”者;有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代指“六艺”者;更有甚者认为,《论语》本属于语录体,“游于艺”很可能是孔门弟子在记录时,由于“游于义”的音同而字异所造成的错讹记录,以此,整句便成为“道、德、仁、义”的顺解,等等。这些解释当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若我们转变一下思路,把重点放在“游”所蕴含的生活样态方式上来品察,则会有更多鲜活有趣的价值发现。

    05-13

    中国文论与乐论关系“五段论”

    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是不争的事实,文论中包含论乐的成分,同时乐论中也包含大量论诗、论文的因子。文论与乐论在起源、功能、表现方式、言说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密切的亲缘关系。

    05-13

    地方志资源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务实解剖和深入研究,从修志传统和志书内部实证化地观察分析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具象场景、机制和路径,可以借此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形态,从思想、理论和方法等角度,提炼有益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资源。

    05-11

    包容与正直的中国智慧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05-11

    地域文化中的历史记忆

    学者们分析古代人物的思想,一般都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时代,二、家族、家庭,三、师从,四、个人阅历。联系时代来分析,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同一时代中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主张。家族、家庭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大体相同的家族、家庭的人也会产生不同思想、不同政治主张。

    05-11

    发现与认知:明代青阳腔滚调的曲学价值

    明代“四大声腔”之后,嘉靖、万历年间在江南徽州和池州地区兴起一种新声腔,时人称之为“徽池雅调”,并有晚明曲选《徽池雅调》等传世。这种声腔包括徽州调、池州调、青阳腔、太平腔、石台腔、四平腔等腔调,20世纪的研究者统称此类声腔为青阳腔。青阳腔与元杂剧、南戏和明传奇明显不同的是,在表演中除了唱和白之外,新增了滚调的表演因素。这种滚调一经传播,很快轰动大江南北,受到民间的热捧。

    04-15

    后人对李白诗歌的删改

    作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直受到后代读者的喜爱。对李白诗歌的注释、评点、和韵、拟作等数量很多,形成丰富的接受史。但也有一些读者发现李白诗歌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因此对其进行批评,甚至删改。

    04-15

    《登幽州台歌》的著作权与经典化

    在当代的唐诗接受语境中,《登幽州台歌》家喻户晓,具有经典地位。关于其著作权,自然需要严格考论,以求其真。而笔者同样关心的是,随着对此诗真伪的讨论,其实另有一些重要问题浮出水面:为什么《登幽州台歌》会成为经典?从其传播、接受过程中,可以看出文学现象的哪些复杂特征?以下,即就上述问题具陈管见。

    04-15

    《楚辞大典·第一编》发扬“诗骚传统”

    从“香草美人”的美政理想、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到影响广泛的端午文化,再到登上火星的“天问一号”……

    04-15

    清代“翻译科举”的取士、初仕与仕途

    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常规化。

    04-08

    明代文学家张邦奇与湖广乡试

    张邦奇,字常甫,别号甬川,卒于嘉靖甲辰(1544),谥曰“文定”。《张文定公文选》,题为张邦奇撰,但实际上是张时彻编。文集前有两篇序可证,一篇写于嘉靖己酉(1549):“东沙子以诸父评骘其宦业学行以传。

    04-08

    《诗经》研究的当下责任

    古之学者,多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任,于今之学者而言,承前启后的学术使命,亦是应有之义。《诗经》传统的悠久沉重,自不待言,当下研究的历史责任中,既包含着两千余年的经学传统,

    04-08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最好的应援是喝彩而不是拉踩

    8月3日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在南巴黎竞技场结束,陈梦4比2战胜孙颖莎 ,获得金牌。

    08-04

    现代高科技为戏剧舞台插上新羽翼

    技术是想象力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它将天马行空的戏剧创意“转码”为可触可感的舞台面貌,为观众带来视听新体验,为舞台提供广阔的创意空间,为演出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正是因为戏剧艺术坚持守正创新,广泛拥抱科技,才能绵延传续又焕发生机。

    07-26

    舞台上的科技不能喧宾夺主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尽可能。在戏曲舞台创作领域,科技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艺术创作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同时也为戏曲艺术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07-26

    警惕戏剧舞台“高科技滥用”倾向

    毋庸置疑,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戏剧舞台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然而,不得不警惕的是,忽略戏剧自身的艺术特色,为追求“新”和“炫”而强调高科技的运用,会给戏剧艺术戴上“绚丽繁重的枷锁”,束缚甚至遏制戏剧原本的艺术亮点。

    07-26

    【光明论坛】延续历史文脉,赋能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既要精雕物质“面子”,也要夯实生活“里子”,更要厚植文化“底子”,传承好文化根脉,让文化遗存绽放时代新韵,让城市容貌焕发时代光彩。

    07-25

    【文化评析】文博大展一票难求,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日前,“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20万张“早鸟票”销售一空,展期也被全部约满。无独有偶,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也燃爆京城,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

    07-25

    科技引领视听创作深刻变革

    对于视听作品而言,我们常常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故事、角色、视效等方面,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技术支撑。事实上,科技是视听作品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而非锦上添花的“佐料”或“装饰”。

    07-24

    【文化评析】让高雅艺术接地气冒热气

    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全城交响”再次奏响。在这座没有屋顶的城市音乐厅,音乐家们陆续走进上海的热门商圈、文化空间、街角花园等,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与艺术邂逅的机会,于城市各个角落奏响美妙的乐章。据悉,上海交响乐团策划的“全城交响”活动,自2019年首次发起,至今已经举办多期。

    07-24

    热播剧激发“同款效应”,潜在红利被一键激活

    从影视拍摄到在地文旅,形成闭环的不断升级和反哺的完整产业链,光影梦幻让文旅供给和城市更新不断匹配、不断平衡,又实现了不断升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和消费市场。

    07-23

    【文化评析】以“声”取胜 用情动人

    《尼山暖阳》在不靠明星阵容、恢宏布景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以“声”取胜,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体现了“真实”二字,集中反映了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情感真实。

    07-22

    【文化评析】重视做好方言保护传承工作

    近年来,各地方言轮番出圈屡见不鲜,“一个字代表你的家乡方言”“用方言唱歌有多挠人”“方言表情包谁用谁知道”等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各地也巧妙地运用方言热词来盘活地域文化、带火地方文旅,方言成了夺人眼球的流量密码。

    07-19

    【光明论坛】繁荣乡村文化 点亮多彩生活

    乡村振兴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铸魂则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07-19

    【新闻随笔】暑期档何以如此热力十足

    时下暑气正盛,暑期档电影市场也展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2024年暑期档(6月至8月)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5亿元。

    07-19

    北京大视听|《玫瑰的故事》:荧屏上的北京画卷,视听盛宴与城市魅力的交响

    会议聚焦高质量视听内容创作,探索影视与文旅融合新路径,旨在发挥北京科技、文化优势,构建健康创作生态,推动首都视听艺术繁荣,树立中国影视创新发展典范。

    07-17

    北京大视听|《向前一步》:从金牌栏目到荧屏佳作,温情化解百姓生活之困

    《向前一步》已圆满收官,播出期间因其“接地气”“冒喜气”的特点收获众多好评。该剧讲述了社区工作者如何以智慧与耐心,解决百姓生活中的一桩桩“急难愁盼”的故事。

    07-17

    文旅类综艺有“远方”也要有“诗”

    近年来,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大众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文旅题材成为影视创作新热门。然而,作为文旅类影视创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文旅类综艺,在探索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方面做得还不太到位,部分作品存在只有“远方”没有“诗”的现象,产生的问题值得关注。

    07-17

    话剧《钢铁战士》:英雄人物再塑造的新视角

    舞台上英模人物时常可见,话剧《钢铁战士》却突破了同类题材常规表达范式,不仅讲述了海战英雄麦贤得的辉煌壮举,更呈现了他成为英雄之后不断跌倒、爬起的漫长岁月,着重表现了在他背后的坚定支撑与厚实的社会力量,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价值。

    07-17

    【文化评析】注重文化传承 打造特色街区

    暑期已至,各地文旅市场持续呈现火热态势。休闲街区、特色博物馆、热门景点人潮涌动,不少地方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更是备受游客青睐。无锡的清名桥、徐州的户部山、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等,都迎来了大量游客。

    07-17

    古画里的中国丨看画赏景 寻觅一份夏日清凉

    古画里的中国丨看画赏景 寻觅一份夏日清凉

    07-15

    加强传统文化资源旅游品牌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通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文化资源的旅游品牌建设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

    07-10

    北京大视听丨《玫瑰的故事》:圆满收官,绽放京华的她力量

    2024年“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已圆满收官。该剧播出期间在国内掀起观剧热潮,收视率节节攀升,腾讯视频站内的热度纪录不断刷新,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的话题讨论热度高涨。在国内引发共鸣的同时,该剧更以多语言版本走向世界,收获海外观众的热烈反响。

    07-09

    为曲牌研究的体系化建设探索更多可能

    “曲牌是历代艺人所创造的艺术,正因此,它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在历史形成过程中,一切传统音乐无不存在曲牌式的表达。”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傅利民在《传统声乐曲牌之表达》一文中写道。

    07-04

    【光明论坛】发挥音乐教育启智润心独特作用

    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在情操培育、心灵教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浸润作用。

    07-02

    军旅剧《海天雄鹰》热播 “老戏骨”宗平硬核演绎罗总工

    其中由演员宗平饰演的舰载机总体研制单位总工程师梁华,可谓是本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07-01

    白玉兰奖揭晓 彰显电视艺术行业多元发展趋势

    第29届上海电视节于日前圆满落幕,白玉兰奖各大奖项揭晓。本次电视节期间,除了白玉兰奖的激烈角逐,一系列行业论坛和研讨会也同步举行,为电视艺术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07-01

    【文化评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微短剧大有可为

    屈原故里闯入“不速之客”,主人公身世成谜,从楚辞赏析到叩问历史,一段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就此展开……今年端午节,光明网联手湖北宜昌推出的微短剧《子归子归》在网上引发观剧热潮。“微短剧+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次生动探索。

    06-27

    北京大视听丨《玫瑰的故事》:新时代背景下的“她力量”诠释

    《玫瑰的故事》不仅是一次从文本到影像的华丽转身,更是对“她力量”时代变迁的艺术注解。这朵名为“玫瑰”的故事,正以它独有的芬芳,激励着每一位观者,无论性别,都能勇敢地追求自我,拥抱变化,在不断蜕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06-24

    北京大视听丨《长城长》:探索不朽长城,著一首壮丽史诗

    《长城长》耗时三年精心打造,是全景式展示长城题材中第一部北京出品的纪录片,由知名导演王淳华执导,该片不仅是一次对古老遗迹的深情触摸,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06-24

    【光明论坛】汲取文化力量讲好“大思政课”

    让思政课文化基因“显出来”。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06-24

    【新闻随笔】小小音乐班点亮大梦想

    近日,东北一位老师带学生唱歌的视频在网络走红,网友纷纷表示“被温暖的歌声治愈了”。视频中的孩子们来自黑龙江安达任民镇中心小学,这是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附近村庄的孩子们都在这里读书,视频中的合唱作品正是来自这所小学“村里的孩儿”音乐班。

    06-24

    【文化评析】“中国旅行”爆火背后的国际传播密码

    最近,“Chinatravel”(中国旅行)一词异常火爆,在某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travel”词条的观看量高达7亿。点开这些短视频,可以看到外国游客行走中国各地,观看量、评论量、点赞量都非常可观。追随视频中的“Chinatravel”攻略,更多外国人涌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员出入境人次高达1307.4万,同比上升305.2%。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06-24

    【央广时评】奏响文化传承的“运河谣”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十年前的今天(6月22日),蜿蜒流淌3200多公里、跨越2500多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老运河迎来了又一个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如今,站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眺望生机勃勃、惠泽八方、绽放新韵的大运河,我们心中激荡起的有喜悦,更有豪情和自信。

    06-22

    网红拍摄壁画引争议 保护文物应从小事做起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董宇辉在山西运城直播拍摄永乐宫殿内壁画,引发争议。确因讲学、采访、直播等活动需要,可以向该院申报,经审核批准后,在文物保护人员监督下予以拍照摄像”。

    06-21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青海篇章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中采取战略性举措,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06-21

    【文化评析】“文化村长”种下文化也种下信心

    前不久,关于内蒙古乌兰浩特“文化村长”在乡村“种”文化的故事引发不小的关注。

    06-21

    【文化评析】审美个性化 要鼓励也要引导

    近来,年轻人群体中刮起了一阵“丑萌风”。从博物馆文创到搞怪玩偶,从宠物无边抱枕到黏土滤镜,古灵精怪的“丑东西”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06-19

    【光明时评】多方协力共享更多“视听”美好

    广东省博物馆线下举办手语专场导赏,线上开展手语讲解,介绍馆藏精品文物,推出公众参与学手语等活动

    06-19

    江流曲似九回肠——读罗日新《钢的城》》

    当历史的痕印慢慢远去,即便是曾石破天惊的壮举,也易变为宏大的叙事,那些细节场景末梢,残存于茶余饭后,脱落为模糊碎片。而宏大叙事,多半也往往简书为乘风破浪的豪迈。更何况,Z时代并不清楚那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掀起了怎样的惊天骇浪。

    06-18

    北京大视听丨《玫瑰的故事》:深探女性成长与自我追寻

    《玫瑰的故事》根据亦舒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主人公黄亦玫(刘亦菲 饰)二十余载的时光为轴,铺陈开一幅幅情感与理智交锋、梦想与现实碰撞的斑斓画卷,深刻展现了当代女性在追求精神独立、情感自主与人生圆满道路上的坚韧与柔情。

    06-17

    “好评中国”,一言一画皆时代——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系列评之一

    “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和专家学者、媒体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共议推进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之所以追随者众,就在于其无门槛、多元化、包容性的创作模式。

    06-15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重庆铜梁:非遗研学热古城

    “把细篾条弯成圈,固定接口处,搭建成一个球形……”重庆市铜梁区安居古城文庙的屋外阵阵夏日蝉鸣,屋内一群少年围着扎龙师傅,聚精会神地看着篾条在他手中慢慢变成一个龙珠。

    07-29

    从艺40载精品百余件 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亮相国博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铜雕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百余件造型多样、题材广泛的制铜精品。田雨昊摄  彩铜作品《千里江山》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以彩铜的绚丽与立体,将宋朝的壮丽江山重现眼前。

    07-23

    全国30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宜兴

    7月20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省宜兴市开幕。

    07-22

    平遥古城里的千年漆艺传承

    “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在平遥这座千年古城中,人们口口相传的三宝之首的平遥推光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

    07-22

    中国民歌展演在鸡西举行 全国40多位歌手在乌苏里江畔唱响民歌

    盛世欢歌,推动民间文艺传承……7月14日晚,“东方序曲红歌嘹亮——中国民歌展演走进鸡西”展演活动在鸡西市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0多位民歌表演者齐聚乌苏里江畔,唱起各地民歌,3万余名观众到现场聆听民歌。

    07-16

    国潮走秀、非遗技艺展示、采莲舞快闪……解锁江西广昌中国莲花景区文旅“新姿势”

    符雨濡、记者万礼妍报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进莲文化馆的农耕文化展厅,有真人演员身着莲农服饰,向游客们展示采莲、制莲的八大工序。

    07-15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青海大通:老爷山花儿会传承人类“非遗”

    10日,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儿)”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十五届老爷山花儿会开幕。让魏陈梁记忆犹新的是,自己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演唱过花儿,“在南京,观众很喜欢西北花儿这种艺术形式的旋律。

    07-11

    第二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将在江苏宜兴举行 创新推出“非遗大集”

    以“守正创新,赓续薪火”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于7月20日至22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举办。本届年会由文旅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07-11

    我国成功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2024年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10届会议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我国成功当选2024-2028年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

    06-13

    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将在广东汕头举办

    5月26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2024潮汕非遗嘉年华活动新闻发布会暨2025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05-27

    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

    “跳八恺”的主要角色有“八恺”“孙悟空”“二郎神”“散财童子”等,表演形式粗犷、豪放,传承了古代傩舞的基因,体现了高淳古老的文明和历史。”马永春说,“跳八恺”的再度兴起,拉近了邻里距离,融洽了相互感情,成为村民们的集体乡愁记忆。

    05-27

    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启幕 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9日在福建福州启幕,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吸引了50多个地方特色展团集中展示,12万余件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参展,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05-10

    甘肃庆阳香包民俗遇上“遗产日” 展示非遗带来美好生活

    5月7日,“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举行。届时,庆阳的香包、剪纸、皮影、布贴画等多种非遗项目和世界以及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产品将集中亮相节会。

    05-08

    国家级非遗道情戏《大河清清》山西方山上演

    5月6日晚,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西吕梁临县道情戏《大河清清》,在方山县影剧院上演,该剧本曾获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国征文的“优秀剧本奖”。肖继旺 摄  临县道情是吕梁临县土生土长的传统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05-08

    “五一”非遗展馆热度趋高 “老手艺”与“新舞台”共融

    置身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观赏工艺美术家的敦煌图案手稿;到刚刚开馆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近距离感受绚丽多彩的唐卡、美观实用的织造技艺;来源:人民图片网  “五一”期间,各地非议展馆创新沉浸式体验方式,通过一系列互动性强的活动,增加非遗文化的艺术呈现形式,提升游客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体验。

    05-03

    无青春不非遗“非遗+旅游”青年交流体验活动在京举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于4月28日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无青春不非遗”——“非遗+旅游”青年交流体验活动,邀请北京非遗青年传承人代表、旅行社和导游员代表齐聚一堂,共话非遗。

    04-30

    莆仙戏:非遗剧种在当代的“唱念做打”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起源于唐代的木偶戏,在宋代形成、成熟,盛行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我国现存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

    04-28

    浙江“非遗茶空间”代表聚杭州 探非遗茶文化传承发展

    4月23日,浙江省“非遗茶空间”建设座谈会在浙江杭州上城区召开,吸引了62位来自该省26个“非遗茶空间”建设单位的代表参加,共同探讨非遗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4-25

    非遗润心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小学开设以“影韵动校园 非遗润心田”为主题的皮影社团,通过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戏,鉴赏皮影艺术等形式,让孩子们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

    04-23

    巧手妙做树皮画

    由陈瑞明传承的陈氏树皮画制作技艺是河北省承德市非遗项目,该技艺以树皮为主要材料,辅以苔藓、干花、树叶等,通过刻、雕、烫等技法制成立体山水画。由陈瑞明传承的陈氏树皮画制作技艺是河北省承德市非遗项目,该技艺以树皮为主要材料,辅以苔藓、干花、树叶等,通过刻、雕、烫等技法制成立体山水画。

    04-11

    在北京体验雪域高原文化魅力 壤塘非遗精品亮相北海公园

    “文化原乡·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活动31日在北海公园阐福寺景区开幕。田雨昊摄  首旅旅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震表示,希望通过创新“旅游+”系列产品与服务,为旅游行业提供更多的创新元素。

    04-01

    2024年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梓潼举行

    3月12日,2024年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暨甲辰年文昌祭祀大典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举行

    03-13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举办开学主题活动传承非遗文化

    近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举行“龙行龘龘启征程,逐梦朤朤向未来”主题系列活动,新学期欢迎学子返校。

    03-10

    伍映方代表:更好延续非遗艺术薪火

    自1994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伍映方始终坚持在保护与传承靖窑的路上。复活蛋壳黑陶古法柴烧技艺,建设非遗展馆、黑色陶瓷体验室供爱好者免费参观学习,此外,他还走进校园、走到田间地头,组织开展30多场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讲。

    03-08

    南京高淳砖墙镇:弘扬非遗文化 建设和美乡村

    近年来,砖墙镇结合“唱响古戏台”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动“老非遗”走出乡村,登上演出的舞台,不断焕发出时代新活力。

    02-27

    非遗博物馆的特性

    近二十年,一种崭新的博物馆倏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有燎原之势。它的内容、形态、方式,给人的感受与认知,都与传统的博物馆迥然有别,因而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欢迎,这便是非遗博物馆——本世纪才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博物馆。

    02-18

    【春运进行时】高铁站里的非遗集市

    “先为头发系上红绳,盘在脑后,插上一支骨髻,再挑选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在福建泉州南高铁站,非遗传承人黄晨身穿布纽扣的斜襟大裾衫,娴熟地展示着蟳埔女簪花围的编织方法。短短几分钟,便为旅客装扮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小花园”发型。

    01-31

    非遗美育,爱上传统文化

    2008年,我成为育才怡康小学的校长。我发现,中小学教育中对荆楚文化的传承存在很多不足。就拿江汉平原皮影戏来说,如此兼具趣味性与观赏性的艺术形式被人们逐渐遗忘,学生们对汉剧、武汉杖头木偶更是知之甚少。“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成为我和同事们努力的方向。

    01-17

    凝聚青年力量 呵护悠远文脉

    每一位非遗技艺手艺人都是时间的守望者,他们的双手不仅接续了传承,更开启着未来。他们保持着对非遗技艺的热爱与追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他们的努力让苏州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焕发着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新光彩。

    01-08

    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10万项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过10万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

    01-04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启动

    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业务指导的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于1月3日正式启动。

    01-03

    【文化评析】数字化正在改变非遗的传播方式

    2023年“非遗广州红”网络宣传活动以“非遗粤传承 漫步广州红”为主题

    12-25

    非遗看中国|徽·韵

    流光溢彩的徽州漆器、巧夺天工的徽州竹刻、风味独特的徽菜烹饪……从徽派建筑到文房四宝,从徽墨到徽菜,走进安徽,遇见非遗之美。

    11-23

    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将在江西举办 首次加入传统器乐类非遗项目展示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9日在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将于11月16日至20日在江西省上饶市、赣州市、鹰潭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说,此次入围的展演节目,充分体现了传统音乐项目蓬勃发展、传承创新的鲜明特点。

    11-10

    今日立冬|万物冬藏 岁月留香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此时节,天转寒凉,秋意却未散尽,橙黄橘绿,霜叶缤纷,各种色彩“碰撞”交织,晕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是一种纯粹而浪漫的欢喜。

    11-08

    传昆曲星星之火,引大众看传统文化“春色如许”

    随着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对于昆曲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和扶持与日俱增,人民大众对昆曲的认知和喜爱逐渐增长。

    09-03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总决赛在京举行

      当日,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2022-2023学年总决赛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  当日,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2022-2023学年总决赛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

    08-18

    拉萨雪顿节:藏戏京剧再相遇

    在2023拉萨雪顿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上,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再次上演(8月16日摄)。2005年全国艺术创作座谈会上,国家京剧院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正式达成协定,与藏剧团共同创作京剧藏戏版《文成公主》。

    08-18

    走近南博会上的多彩非遗

    8月16日,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开幕。在南博会的云南非遗伴手礼展区,皮影、银器、陶器、木雕、竹编等特色非遗文化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关注。在南博会的云南非遗伴手礼展区,皮影、银器、陶器、木雕、竹编等特色非遗文化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关注。

    08-18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吴轲阳:让中国油画走向世界

    位于意大利米兰中心城区的Garibaldi Gallery空间,是意大利艺术与时尚的中心,也是欧洲时尚名流与商业精英汇集之地。2024年6月,这里迎来了华人油画家吴轲阳的第二场国际巡展。

    08-03

    艺术教育点亮浪漫夏日 原创奇幻儿童剧《色彩王国》成功首演

    7月27日-28日,原创沉浸式奇幻儿童剧《色彩王国》在中国儿童中心剧院成功首演。三场演出座无虚席,1300余名现场观众沉浸在由孩子们带来的视听盛宴中。

    08-01

    中日500余件书法作品亮相浙江绍兴兰亭

    连日来,为期一个月的2024中日兰亭书会暨第24回兰亭书法交流展在浙江绍兴兰亭展出。展览开幕式上,中国兰亭书会与日本兰亭会互赠墨宝,中国兰亭书会赠予对方“登高望远”书法作品,日本兰亭会则回赠“和安而好敬”书法作品。

    07-29

    云南文化艺术代表团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专场演出

    7月27日,中国云南文化艺术代表团的演员在约旦首都安曼表演滇剧。云南文化艺术代表团27日晚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专场演出。

    07-29

    北方昆曲剧院赴港参加2024“中国戏曲节”

    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中国戏曲节”于6月在香港开幕,北方昆曲剧院受邀参演。7月19至21日,北方昆曲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凤一带队,在港举办“燕赵风华——北方昆曲剧院名剧展演”。

    07-26

    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首个文化传承办公室在雄安新区揭牌成立

    7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首个文化传承办公室启动仪式。

    07-26

    北方昆曲剧院在天桥艺术中心唱响经典传统戏《狮吼记》

    7月16日,结束巡演回归北京舞台的演员们又来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小剧场上演《狮吼记》。

    07-24

    福建:寿山石雕2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世珍品展开幕

    “匠心古韵 艺海流芳——寿山石雕2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世珍品展”在福州开幕。

    07-22

    蒋兆和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即将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7月22日上午9时30分,蒋兆和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即将在中国国家画院国风堂(明德楼一层)举办,正式拉开“现代中国书画大师系列展”的序幕。

    07-21

    话剧《寻味》再登国家话剧院 获广泛好评

    7月18日晚,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两岸题材话剧《寻味》在国家话剧院落幕。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毛夫国认为,《寻味》戏剧节奏舒缓节制,带有一股让观众沉浸其中的力量。

    07-22

    话剧《钢铁战士》:英雄人物再塑造的新视角

    舞台上英模人物时常可见,话剧《钢铁战士》却突破了同类题材常规表达范式,不仅讲述了海战英雄麦贤得的辉煌壮举,更呈现了他成为英雄之后不断跌倒、爬起的漫长岁月,着重表现了在他背后的坚定支撑与厚实的社会力量,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价值。

    07-17

    原创舞剧《妈祖》预计2025年公演

    舞剧《妈祖》签约启动仪式14日在位于福州的福建大剧院举行,该剧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入创排阶段,2025年公演。签约启动仪式上,北京舞蹈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省歌舞剧院三方代表签订联合创演协议,主创团队介绍了原创舞剧《妈祖》的创作背景及创排计划。

    07-15

    精彩纷呈 北昆为戏迷带来“荣庆学堂”项目折子戏汇报演出

    6月17日至18日,北方昆曲剧院在门头沟影剧院给热爱昆曲的戏迷们带来了三场精彩纷呈的“荣庆学堂”项目折子戏汇报演出。

    07-02

    《炫·墨》之“东北抗联篇”长春首演 展现英烈斗争精神

    1日,《炫·墨》之“东北抗联篇”——大型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演出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首演,年轻演员们以歌舞、音乐朗诵剧、情景表演、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生动诠释了东北抗联英雄的故事。伪满皇宫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它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07-02

    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由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主办的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建设启动仪式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07-02

    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在浙江嘉兴开幕

    笔触流畅,蕴含千年韵律;刀法精湛,展现匠心智慧……6月29日,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开幕式在浙江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秀洲农民画艺术馆举行。

    07-01

    非遗器乐剧《中轴之光》在北京老舍剧场上演

    琴瑟和鸣,一弦一柱演绎古今和美的音韵;凤首箜篌,一拨一捻诉说千年的动人故事……6月26日,非遗器乐剧《中轴之光》在北京老舍剧场上演,献礼北京中轴线非遗保护工作,以期唤起全民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06-28

    第三届“王羲之杯”大展杭州开幕 集结海内外书法篆刻作品

    6月26日,流觞曲水——第三届“王羲之杯”书法艺术大展展览在浙江展览馆开展,近百位书法大家、书法爱好者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浙江兰亭王羲之艺术研究院顾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会原主任钱建民宣布展览开幕。

    06-27

    非洲电影:艺术改变现实

    从本质上来说,“第三电影”是第三世界电影工作者所拍摄制作的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反种族歧视和反剥削压迫等主题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性特征。

    06-27

    《青春是片海》电视剧剧本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6月5日,由福建省文联支持,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剧《青春是片海》剧本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此次剧本研讨会暨启动仪式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电视剧《青春是片海》项目正式进入筹备拍摄阶段。

    06-27

    《幻境》摘“金” 中国杂技团收获第十个“金菊奖”

    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参赛魔术作品《幻境》摘得本届“金菊奖”魔术节目奖,这是中国杂技团金牌榜上的第73枚金和第10个“金菊奖”,魔术师胡玲珑、安娜成为两摘“金菊奖”的魔术师。

    06-24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艺术作品是最好的文化交流载体

    “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20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八个成员国130多名代表出席,嘉宾围绕“搭建上合国家文明对话合作之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06-24

    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坚定文化自信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坚定文化自信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06-20

    65场演出11个夏令营15场公益活动 2024“打开艺术之门”将启

    2024年“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将迎来第31年,从7月5日到8月31日的58天,艺术节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65场演出、11个艺术夏令营、15场主题互动公益活动。

    06-20

    段勇:祝贺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段勇:“热烈祝贺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06-19

    张宇:传统工艺是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天津市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总经理、泥人张美术馆馆长张宇:“传统工艺是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06-19

    郑春辉:预祝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郑春辉:“预祝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06-19

    吴元新:期待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吴元新:“祝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圆满成功,期待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06-19

    刘兰芳:让我们共同为文化传承发展共同努力   

    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刘兰芳:“让我们共同为文化传承发展共同努力。”

    06-19

    田青:每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传承人都将大有可为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每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传承人都将大有可为。”

    06-19

    刘魁立:祝愿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祝愿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圆满成功。”

    06-19

    潘鲁生: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的举办意义重大

    潘鲁生表示,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的举办意义重大。

    06-19

    北京市文联开展“心系库区·情暖汉江”首都文艺家库区行文化交流活动

    6月11日至14日,北京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湖北十堰,开展“心系库区·情暖汉江”首都文艺家库区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艺采风创作和志愿服务深化两地对口协作关系。

    06-19

    北方昆曲剧院第五期“荣庆学堂”第三次剧目彩排录像完成

    6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北方昆曲剧院第五期“荣庆学堂”学员班第三次剧目彩排录像工作在北昆戏仓结束。

    06-19

    55位在沪海归艺术家为时代画像

    浦江流芳系列“归心绘华彩——2024上海海归艺术家美术展”12日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欧美同学会指导,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联合主办。

    06-13

    北京人艺历史大戏 《张居正》精心打磨再上演

    北京人艺原创历史大戏《张居正》日前迎来第二轮演出。《张居正》由作家熊召政编剧,冯远征、闫锐执导,冯远征、张培、刘智扬、李劲峰、何靖等主演,于去年年底跨年进行了首轮演出。

    06-13

    科幻舞台剧《独角兽》亮相北京

    “生物传感博士艾垦,神经计算博士顾濛,仿真材料专家何智,他们每个人都与神秘失踪的大提琴手林韵有关。音乐剧《独角兽》表层的剧情是一种悬疑叙事,但充实的人文含量、显著的文学质感,赋予了该剧鲜活的灵魂。

    06-12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 暑期博物馆打卡攻略丨那些适合CITYWALK的博物馆

    炎炎夏日,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里却藏着一处处清凉的文化绿洲,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知识的宝库与艺术的殿堂。

    08-06

    暑期博物馆打卡攻略丨【奥运特辑】那些关于体育的博物馆

    停止入馆 周日闭馆)炎炎夏日,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里却藏着一处处清凉的文化绿洲,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知识的宝库与艺术的殿堂。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份“暑期博物馆打卡攻略”,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暑期,一同走入这些关于体育的博物馆,开启一场难忘的发现之旅!

    08-05

    外国人看长城丨岔道之“道”——

    走进八达岭镇岔道村,村委会委员李森为苏小小进行了介绍,“道”在这里首先指的是道路,尤其是作为交通节点的意义。时光流转,如今,岔道村依然保持着重要的交通地位,特别是随着长城旅游经济的兴起,这里成为了游客探访长城的必经之地。

    08-05

    暑期博物馆打卡攻略丨【申遗成功特辑】穿行中轴线上的博物馆

    炎炎夏日,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里却藏着一处处清凉的文化绿洲,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知识的宝库与艺术的殿堂。

    08-03

    暑期博物馆打卡攻略丨【八一建军节特辑】红色文化主题的博物馆

    炎炎夏日,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里却藏着一处处清凉的文化绿洲,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知识的宝库与艺术的殿堂。

    08-03

    “数字中轴·小宇宙”展现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日,作为全球首次运用游戏科技参与申遗的重要创新成果——“数字中轴·小宇宙”沉浸互动产品正式上线。

    07-29

    专家学者社区群众同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7月27日下午,由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群众庆祝活动在中轴线基金会秘书处和中华世纪坛举办。

    07-29

    2024暑期档票房破65亿

    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7月25日18时15分,2024年暑期档(6月-8月)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5亿!《抓娃娃》《默杀》《云边有个小卖部》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

    07-26

    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在上海开馆

    世界上第一款家用游戏机、游戏主机“御三家”的经典之作……备受关注的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25日在上海正式开馆。博物馆通过“电子游戏的起源”“主机游戏的兴起”“电脑游戏的繁荣”“中国游戏的发展”四大常设展区,将电子游戏的历史娓娓道来,引导观众深入探寻游戏背后的技术与文化内涵。

    07-26

    张謇专题特展亮相鲁博展出百余件展品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江苏省江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张謇‘实业报国 教育兴邦’特展”,于近日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幕。展览采用实物展出与图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透过百余件展品以及大量的图像文献资料,向观众展示我国近代爱国民族企业家张謇璀璨的人生历程。

    07-23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电影创作的源头活水,滋养着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07-23

    暑期博物馆打卡攻略丨那些适合亲子漫游的博物馆

    炎炎夏日,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里却藏着一处处清凉的文化绿洲,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知识的宝库与艺术的殿堂。作为目前全国独一无二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中华民族博物院深刻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和谐。

    07-22

    第十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青海西宁开幕

    20日,第十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青海西宁开幕。当晚,影展在西宁举行开幕礼,众多嘉宾影人、青年创作者与热情影迷又一次在高原聚首。图为青海“非遗”鲁沙尔高跷亮相第十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开幕礼。

    07-22

    重庆彭水:民族风情助推暑期旅游

    暑期,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结合本地特色民俗文化推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游览体验。图为7月20日,在彭水县蚩尤九黎城景区,新人举办传统苗族婚礼。

    07-22

    赛事带动文旅出圈 江西南昌西湖区“八一精英汇”系列活动人气鼎沸

    赣江里,2000名游泳爱好者共同横渡;赣江边,万名观众欢呼与呐喊齐鸣,午后的赣江边散发着100℃的热情。

    07-22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

    为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助力北京老城保护,7月19日,“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开幕式暨《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集》《大众篆刻十八讲》首发式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行。

    07-19

    西辽河文化节开幕 母亲河畔漫游科尔沁胜境

    通辽第二届西辽河文化节18日晚开幕,众多文体活动在位于西辽河文明核心区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亮相,游客在母亲河畔漫游科尔沁胜境。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刘国祥表示,相信通过举办西辽河文化节,能让国内外更多专家、学者聚焦西辽河文化研究,让更多人感受西辽河的魅力。

    07-19

    白俄罗斯姑娘爱上石峡,“YANQING”火了!

    近日,白俄罗斯视频博主苏小小来到延庆区八达岭镇的石峡村,探索这个依托长城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小村庄。让我们跟随苏小小的脚步,一起看看长城文化是如何改变村民生活,赋能乡村振兴的吧~

    07-17

    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系列活动第二场启动

    放暑假了,不知道去哪玩?今天给你提供一个游玩好去处。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与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主办的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系列活动第二场将于7月17日在首都博物馆火热开启,活动将持续至7月21日。

    07-17

    江西遂川:生态+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依山而造的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朴素而别致的农家小院,三三两两点缀在山间,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错觉。7月15日,2024网络媒体采风江西行采访团走进吉安市遂川县,感受全球十大最美梯田—桃源梯田的魅力。

    07-17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的跨时代对话”全息影像仪式在京举行

    7月12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盛宴在北京上演。由孟子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的跨时代对话——探索美德、仁爱与幸福”全息影像仪式举行,活动以科技融合传统,跨越千年时空界限,探索东西方哲学智慧的共鸣。

    07-16

    与新就业群体“同舟”,凝聚新就业群体力量

    “717骑士节”是美团一年一度最盛大的骑手专属节日,对本年度作出积极贡献的骑手进行荣誉激励,提升骑手们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袋鼠宝贝合唱团、全总文工团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登台表演了歌曲《如愿》《满城烟花》。

    07-22

    让长征故事焕发时代活力 揭秘广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全媒体记者杨文超、实习生陈汉麟报道:广昌,中国白莲之乡,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宾客。7月15日,2024网络媒体采风江西行采访团来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见证广昌利用红色资源,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07-16

    集结中外导演 12部原创动画短片呈演国漫新姿

    随着紧张、悬疑气氛中定格动画《救我》和《灯笼刀》故事的展开,一个集结了12部作品的国产原创动画短片集于14日在此间正式开播。事实上,以“定格季系列”为照映,对于“艺术性”和“原创性”的追求正是此次原创动画短片集各大主题一以贯之的重要内核。

    07-15

    深化食旅融合 广昌县举办“莲年有余 百福长桌宴”烹饪大赛

    随着广昌县委书记吴自胜宣布比赛开始,志愿者们在百福长桌宴周围舞起“龙阵”,将大赛的氛围推向高潮。百福长桌宴上,游客们推杯换盏,品尝着这些富有广昌特色的美馔佳肴。

    07-15

    2024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论坛在京举办

    7月11日至12日,以“共同体的思想传统与未来实践”为主题的2024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论坛在京举办,来自中、美、英、希腊等17个国家的101位中外学者参会,其中海外参会学者66人。

    07-14

    莲韵悠扬 广昌县第十九届莲花旅游文化节开幕

    全媒体记者陈雪红报道:夏日广昌,莲韵飘香。广昌县委书记吴自胜表示,莲花旅游文化节作为广昌每年固定的节庆品牌,已经连续举办十九届,成为展示莲乡形象、推介广昌文旅的重要平台。

    07-14

    “中国官式彩画图案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培训”在故宫博物院开班

    该项目由故宫博物院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协办,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杨红担任项目负责人。

    07-12

    浙江横店回应“竖店热”:将设立基金支持微短剧产业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微短剧导演、编剧、演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专业培训、设立创作基金等方式,为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能力。董易鑫 摄  近年来,凭借着跌宕情节、高频反转、密集爽点,微短剧开辟了网络视听产业的新赛道。

    07-11

    “味蕾游”走红,“烟火小店”受青睐

    江苏盐城,一家20年的老店米肠汤饭,用一碗每日现熬12小时的猪骨浓汤,勾住了食客的味蕾。“过去一年,用户更多用‘地道风味’‘锅气十足’称赞餐厅口味,也会用‘价格不过百’‘食材新鲜’来评价就餐体验。

    07-11

    “梁鹿金浦 诗海之心”第十二届漳浦诗人节举办

    由福建省作协、漳浦县委宣传部、漳浦县文联、旧镇镇政府、天读民居书院等联合主办的“梁鹿金浦 诗海之心”第十二届漳浦诗人节日前在福建省漳浦县举行。

    07-08

    长城穿越时空的守护者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40周年献礼

    07-06

    国际青年以茶会友,茶事雅集中体验生活美学

    近日,在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京味茶韵”国际青年茶会上,来自法国、英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28个国家的50多位中外青年代表、专家学者及茶文化爱好者齐聚北京湖广会馆,以茶会友,缘结北京。

    07-07

    特别报道 | 630工作目标,达成!

    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国党政机关会议定点酒店、三星级及以上酒店、试点省市试点酒店的治理工作。时间节点已到,记者从国家广电总局了解到,630工作目标达成。

    07-06

    瞭望智库发布《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报告》 呈现文旅多样之美

    在近日举行的2024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上,瞭望智库发布《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推介威海、忻州、自贡、崇左、宜昌、红河州、秦皇岛、延边州、梅州、江门、西宁、齐齐哈尔12个城市,向社会呈现中国城市文旅的多样之美。

    07-06

    FILA支持“巴黎2024奥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团服发布 引领专业运动时尚

    6月25日,FILA支持“巴黎2024奥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团服发布会在香港盛大举行。FILA在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中国香港代表团出征团服,以及为中国香港乒乓总会研发的比赛服。

    07-04

    “故宫以东 ‘艺’种生活”文旅促消费活动在北京开启

    6月30日晚,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4年“故宫以东 ‘艺’种生活”文旅促消费活动在隆福文化中心重磅启动。

    07-02

    北京延庆“妫河夜画”夜游体验活动开启试运营

    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近日,八达岭文旅集团推出的“妫河夜画”夜游体验活动开启试运营。游客可乘船游览历史悠久的妫河畔,度过多彩与浪漫的妫川夏夜。

    06-29

    “复兴之路·新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系列图书将推出中文修订版和英文版   

    6月20日,“复兴之路·新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系列图书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经济科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达成版权合作协议,将推出丛书的中文修订版和英文版。

    06-26

    2024“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发布 “文”“友”等9个汉字入选

    6月25日,2024“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揭晓了2024“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经过前期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推荐,惠、联、畅、坚、文、稳、开、友、成9个汉字脱颖而出。

    06-26

    更多资讯更多资讯

中华传统音乐创演的独特方式

近年来,国内民乐演出市场持续繁荣。从“中华情怀·民乐名家”民乐系列演出到吹响首个国乐集结号的“国乐之春”音乐会,再到今夏开启第五轮驻演的国风音乐现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