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21世纪考试网 2023年06月01日 04:37:07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一、制造业

      定义: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经过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零售,均视为制造。制造业包含30个产业大类。

      二、制造业的重要性

      制造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每年增加值占据国内生产总值较大,从2003年的25.1%到2009年上升到34.7%。

      2、制造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进而增加国民收入。2009年制造业提供了大约7719.53万个工作岗位。

      3、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4、可以吸引外商的不断投资,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5、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讲,制造业规模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高达1.9550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首超美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迎来了我国制造业的转折点,但是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较低端。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制造业内部结构——轻重工业得到了优化,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成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2008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分别为35.91%、27.8%和23.47%。

      虽然自2004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呈现降低状态,但是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且生产效率低。仍然具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关键技术依赖引进。

      制造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长。从2003年我国制造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量为3693570万美元到2008年增长到4989483万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方面,2003年为62404万美元,2008年增长到176603万美元。

      四、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近两年来受外需萎缩、内需不足的影响,制造业PMI指数一直徘徊在50%左右,这是PM指数的一个分界点,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收缩的状态,增速适度回调,有利于释放和缓解偏快的增速对经济运行形成的压力,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号召,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而不再是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外商对制造业的投资将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但占总投资的比重将会减少,制造业对外商的依赖程度具有相对降低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时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外企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面临取消,同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运营环境不佳。据统计2012年FDI数据呈现逐月走低的趋势,并一度出现负增长,在5月份由负转正后,在6月和7月份再现连续负增长,这意味着部分外资在退出中国市场。但是中国是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并且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配套产业链以及工业体系,特别是沿海地区,产业之间的协作和产业内部的配套都比较完善。这些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相比的。因此根据市场优胜劣汰法则,低端制造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将会减少,而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方面的投资将会增加,中国制造业将会发生升级转型的变化。

      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2012年1-2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总和超过行业增加值50%。未来这些行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而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增长将会变弱。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以及产品高科技化的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逐步实现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

      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降低,但是其地位保持不变。根据欧美国家制造业发展历史看,中国制造业目前的状况正是向工业强国、后工业时代迈进的关键时期。其工业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降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上升,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事实。

      五、结论

      虽然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从长期分析制造业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是其地位和主导作用仍然不会发生改变,制造业总量以及增量在今后的时间里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吸纳的就业人数仍然呈增长趋势。其内部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从粗放型经济、低端制造业向集约型、高端制造业迈进。区域间,中西部地区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土地价格便宜的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集约型制造业,而东部地区利用其完整的工业配套设施以及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中国必将从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转为制造业强国。

      参考文献:

      [1]丁永健.面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升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2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经营模式;全球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6-0001-02

      1 概述

      机械制造业虽是作为本国最基础的行业,然而却是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支柱,机械制造的技术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该行业发展和竞争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所以技术水平的高低同时象征着一国整体的经济水平。虽然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早,然而技术的发展确实比较缓慢。在其经历了大概200年的发展史中,它是由作坊的机器生产慢慢过渡到批量和低成本的大量生产再往着高质量的生产,所以机械制造业是不断地向上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今的机械制造的特点,和现代的高科技与先进的技术相互融合,使机械制造业能够良性地发展。

      2 当代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2.1 工艺和设计一体化

      如果生产的方式是以手工的形式来进行的话,那么工艺与其设计通常是一体的,没有分割同步进行的。然而随着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小批量的生产慢慢过渡到大规模甚至大批量的生产模式时,因为特定的需求,设计与工艺之间就再次地分开了,甚至还会出现设计引导工艺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待产品的要求追求更多的个性化,新潮品种成为了人们目光偏向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只局限于满足一般的功能需求,赶时尚也成为他们考虑的因素,随着产品更新速度不断的加快,导致小批量形式的产品占据了许多工厂生产的主导位置,这也就促使了设计和工艺又一次结合到一起。

      2.2 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工艺和设备复杂化

      现在的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多种多样,有单件生产或者小批量甚至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因为市场需求是处于一个变动的平衡,所以相应的设备以及资源也要相应地进行变化。各部件在进行制造的过程中周期的不一性以及工艺路线的不确定性等等特点,致使管理的模式多以动态多变的形式为主,所以生产和管理的工作发生复杂化,这就需要根据每一件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断分析,从而能够对每个部件进行周密的安排及投入,合理地计算出应产出数量及其他要求。

      2.3 产品的制造设计涉及到多学科领域

      在现今全球化竞争复杂的大环境下,假如依靠以往的企业进行一对一单打这种局面显然缺乏竞争力,现在很多主机厂与设备零件的制造厂之间是分离的,所以跨地区将企业进行一个动态的联盟必然会成为了机械制造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开发新产品是需要经过一个设计的过程,这其中就需要联系到许多相关的领域学科,从而进行产品的设计以及工艺的改善,通过对设计的版本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机械制造产品才具有本身的开发能力。

      2.4 全球化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机械制造产业市场模式慢慢地向着全球化模式发展,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利用现代各种类型成熟的技术及手段对市场狂轰乱炸,目的是将本国的企业产品销售出去。随着全球市场化的经济模式不断的发展,各类型产品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大,导致许多高科技和先进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中去,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如果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并能够站稳脚跟,具备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是万万不可缺少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向我们表明:发展机械工业的速度和规模以及产品的质量程度可以决定那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发展程度,支持着国民的经济。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方面的标志。

      3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3.1 自动化

      所谓的自动化,指的是机器按照已经内置好的程序与规定的指令,并能够自动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产过程,该前提是无人进行干预的情况下。现今人机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这么一个制造系统所利用到的许多类型制造单元的技术手段,类似柔性制造技术就是其中的技术手段。因为自动化本身就属于一个动态概念,它的范畴较广,具有的内涵也很宽泛,然而现在我国对机械制造的自动化这一技术的探索与研究还处在一个发展的最初阶段,所以需要业界人士对其进行活跃的研究。

      3.2 信息化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很多制造企业看到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诸多优势以及看好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这为企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制造型企业所需要的信息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对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材料与技术并且对市场的了解等都缺一不可,而且信息需要不限地域便捷地进行。同时,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带来了许多影响,它给企业带来了技术层面上互动的交流,从而使制造企业可以把握好市场动态并能够随时对最新生产的技术进行了解分析,企业所站的高度必然是处于时代的最前沿。

      3.3 精密、超精密或特种的加工技术形式

      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求着机械产品内在的品质需要达到一定的等级,而且这个等级也在不断地向更高一级发展,类似许多军工类和航空航天或者一些仪器仪表及电子类型的微型机械产品,它们制造的精度要求有的需要达到微米级或亚微米级的单位,而且纳米级的也逐渐地出现,如此高精度的规格要求是很多普通加工的方法很难做到或者是就不能完成的,所以它也就决定了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即可以往精密和超精密的加工方式发展,就比如现在鲜见的激光加工与电火花进行加工的特殊的技术必定是未来机械产业所关注的重点。激光的技术方式如果能够广泛地应用到机械的制造加工业中,对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4 结语

      国家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经济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本国的机械加工制造业所具有的规模大小与水平的高低。所以说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力,同时民族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在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在关于制造技术的诸多方面确实还是相当的薄弱,所以学习到更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对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水平相当重要,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强国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宋艳涛,李燕.经济危机的影响与应对——西方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J].商业时代,2011,(12):46-47.

第3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点

      (一)从时序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生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

      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丹尼尔・贝尔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学家提出,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时,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社会开始步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化社会。这一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二者间不再是简单的分工关系,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现象频频发生,更多地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即出现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学术界亦开始探讨产业融合的相关问题。这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体现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一种更强的专业化分工,它们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组织结构完全不同,与在工业化初期服务业尚未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混合发展更为不同,而是一种建立在分工深化基础上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产业结构的动态化和合理化过程,促使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经过了从分工深化到优势互补,再到融合发展的历程,只有在工业化后期,或临近这一阶段发生的、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前提,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重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二)从组织结构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使得产业边界模糊,是一个互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产品的最终顾客与生产企业的距离,也使得顾客更容易地表达他们对产品的喜好与憎恶。如何更好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成为企业提升产品价值的努力方向。仔细观察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融合的过程,多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例如,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信息系统、配套软件、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如戴姆勒―克莱斯勒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IBM、惠普等公司均在20世纪90年代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近年来通用电气(GE)公司收入总额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维持在2/3左右。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同时,服务产品化的趋势也逐渐明朗。这种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的、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的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这些服务重新整合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使得融合后产生的新产业很难被立刻归为哪一类产业,如药物研发试验检验、大型装备机械租赁等,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边界,甚至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形成了挑战。

      (三)从广度上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突破了国别界限,是全球领域内的融合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是在世界制造业经历了深刻的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和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变革而产生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表明,大企业为适应其变化、突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从而将一些生产活动外置与服务外包,形成了生产业的大发展和国际产业的大转移,进而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物制造,而是将领域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提品,而是提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聚化体”。在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中,服务业在产值和利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以致使得我们很难判断它是制造企业还是服务企业。如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丰田三家公司,在汽车制造为主的基础上,还设有集团旗下的金融服务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帮助,且其利润总额占集团总利润额的70%以上。另外,一些公司有形产品的销售不断收缩,转而提升服务领域的高端经营。据OECD统计,由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合,OECD成员国制造业增加值中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25%―30%甚至50%。OECD(2003)的研究成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OECD国际制造业产品的价值中平均有22%是由生产服务业所创造的,且比重还在进一步提升。

      (四)从方向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强调产业链的紧密联系,是具有目标性、指向性的融合行为

      服务业与制造业甚至服务业内部的相关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随着后工业化时期工业经济中服务投入大量增加,制造企业依据自己经营理念和优势,或延伸发展与主营业务具有紧密联系的服务行业,或将专业服务外包趋势并衍生出独立的产业,如研发服务、物流服务、数据服务、售后服务等。同时,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服务业最终产品的提供过程中,中间投入品中制造业产品投入所占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如移动通讯、互联网、金融等服务提供过程中无不依赖于大量的制造业“硬件”的投入。这些作为中间投入的制造业或服务业产品,往往不出现在最终的服务或产品中,而是在服务或产品的生产的过程中与之结合为一体。因此,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在向另一个产业融合时往往存在一个主导产业,其为了本部门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而与其他产业部门渗透、互补进而融合。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指引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方向,制造业也在引导服务部门的技术变革和服务产品创新,制造业服务化或服务业产业化是有明确指向性的演进的过程。

      (五)从结果来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可能产生新的产业或新的产业形态

      产业融合产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造就了新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活动,建立和实现了产业、企业组织间的新联系,实现了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催生出许多新的服务行业。如诞生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等产业与信息产业结合基础上的现代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实现了效率的提高,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工业、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密切相连,旅游、工业、农业、体育既是文化开发的载体和传播的平台,又称为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这些产业中不断融入文化符号价值、理念、创意等新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的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不断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如文化旅游业等,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二、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出现及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产业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企业对效益的最大化追求

      利润最大化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企业动力。由于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易被模仿,而服务环节尤其是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不宜被模仿,能够获得较长时期的差别化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业服务化实质上成为制造企业提升和不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的驱动力。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还使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了变革,随着融合产业内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创新性与灵活性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产业融合化发展,可以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对利润及持续竞争优势的不懈追求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浪潮兴起的重要原因。

      (二)先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运用是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方面,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改变了原有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重大的技术创新使技术的通用性加强,可以运用于不同的产业,从而使技术得于融合,成为了不同产业的共同的技术基础,产业的边界趋于模糊,产业融合现象产生。如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获得文字、图像、声音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其成本。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产业的融合以及企业局域网和宽域网的发展,各企业和产业在顾客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大力普及在线信息处理系统,使顾客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产品、服务,致使产业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在给全球带来全新信息时代的同时,也影响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信息业与服务业也开始融合并形成一系列新兴的信息服务行业。

      (三)各种管制、限制的放松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得到加强

      由于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边界,进入壁垒是新企业比旧企业多承担的成本,各国政府的经济性管制是形成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管制的放松可以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逐渐出现产业融合。因此,为了让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产品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些发达国家放松管制,改革规制,取消或部分取消对被规制产业价格、进入、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鼓励创新、促进竞争、注重效率成为发达国家促进生产业发展的政策主基调。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出台了专利权保护政策,扩大专利的权利范围,提高侵权赔偿费额,从制度上保证了研发服务的权利,推动了与服务业相关的研发服务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将趋于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实施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应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导向。

      (一)放松行业管制,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无论是要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大发展,还是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都需要建立起有利于两者紧密接触和良性互动的机制和环境,实现两者之间的互融互通。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延伸产业链的角度来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在战略方面及早规划,综合运用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均衡发展,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为目标,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加强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打造平等的竞争氛围。

      (二)加强产业关联,构筑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

      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通过对制造业收入和生产业收入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特别是要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提升服务外包层次水平,在国际分工深化的基础上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引进国际著名生产企业、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等。鼓励生产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如软件产业内企业间要加强合作,从嵌入式软件向应用基础软件延伸,形成软件外包体系。加强商务交流、学术研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效互动机制,为融合发展提供渠道和平台。

      (三)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服务支撑体系

第4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一、全球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趋势

      (一)装备产业集中分布于三大地区,以发达国家优势最为突出

      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个地区。由于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工业发展中居于核心位置,欧美发达国家始终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都在40%以上。近年来,亚洲逐渐崛起为全球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加工区,这既有日本、韩国等装备制造大国的影响,更有中国、印度等国家作为新兴力量在装备制造领域的贡献。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其他国家或是技术积淀不足,或是工业基础薄弱,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处于边缘位置。

      在全球机械设备出口中,欧美国家和东亚国家占有绝对优势。2012年,全球机械设备出口总额达到9308亿欧元,其中,德国占比为16.1%,继续保持世界机械设备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其次为美国,占比为12.1%;中国以11.2%的占比超过日本(11.0%)成为第三大出口国;其余为意大利、韩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从世界机械企业500强来看,美国和日本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分别达到123家和119家,占比达到24.60%和23.80%,德国拥有27家,占比为5.4%。其中的著名企业如美国的卡特彼勒、特雷克斯等,德国的西门子、利勃海尔等,日本的小松、日立、住友等。

      (二)装备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再工业化可能引致回归

      国际经验表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一般经历欧美发展时期、向日韩转移时期、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时期几个阶段。目前,国际产业转移已经进入日用消费品和电子消费品之后的第三个阶段,即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阶段。从2002年开始,装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国际资本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投资不断攀高。截止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1163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2.05%,在行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装备制造业大规模向外转移,导致欧美国家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经济体重新认识到机械等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相继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伴随着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发达国家进一步推进装备制造业的高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鼓励包括智能自动化、3D打印机在内的新技术在装备领域应用与推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在数控机床、测控仪表和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如果政策措施得当,这些产业发展的优势非常突出。

      (三)装备产业全球分工趋势明显,高端产品被发达国家掌控

      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环节较多、分工细密的特点,其生产、销售、服务和研发呈现出全球分工日益加深的趋势。目前,跨国装备制造企业都把全球化生产作为抢占市场的重要策略,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的优化配置。与之相随,越来越多的跨国装备制造企业将常规业务外包出去,主要是产业链中的中低技术环节。

      虽然全球分工趋势不断蔓延和加深,但是高端装备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仍为发达国家所掌控。例如美国装备制造企业在电气设备、工程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奠定了其在汽车、航空、建筑和医疗设备等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其出口产品结构中,工业发动机、测量、检测和控制设备、材料处理设备、钻井及油田设备等占有很大比重。在有数据统计的32个细分装备领域中,德国生产商在16个领域居于世界第一,在其出口产品结构中,驱动技术机械和设备、传输技术设备、印刷机械及造纸技术设备、机床、民用航空技术设备等占比较高。

      (四)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提高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分工深化,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价值增值发生了转移,附加价值向研究开发、工程成套、维修服务、再制造服务等环节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注意力从实物制造转移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上来,装备制造企业不只考虑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而是整合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到产品的报废、解体和回收的全过程。其中,具有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成套生产、配套服务等“一揽子”功能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这些企业占领着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和关键环节,成为具有总承包能力的交钥匙公司,控制着总体设计和关键设备的制造,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企业。

      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产业和服务业日趋融合,围绕有形产品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对产品功能进行全面的开发,并指导用户正确地使用产品,为用户提供全面、稳定的保障和服务,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实现产业增值和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另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制造过程相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向全面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智能化技术给装备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五)行业上大型企业具有主导作用,地域上集群发展优势明显

      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较为突出,在行业发展中优势明显。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以此带动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这些大型跨国企业资产规模庞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能力强,甚至具有为用户提品租赁和销售信贷服务的功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这些企业超强的竞争优势同样体现在其营业收入规模上,日立、鸿海精密、西门子等装备制造企业的收入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收入规模。

      装备制造产业在地域上往往形成以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这主要是由于装备制造产业链较长,产品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配套关联企业。因此,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集聚在一起,协作进行生产,可以获得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如英国北部的汽车、金属加工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集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产业集群,德国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集群、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产业集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产业集群等。日本装备制造产业的地域集聚也非常明显。我国国内有很多类似的装备制造集聚地,例如温州柳市镇形成了一个低压电器制造集群,围绕正泰、德力西两个整机厂,有1000多家零部件厂为其提供配套服务。

      二、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格局

      (一)随着市场扩张和进口替代加深,装备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已经走过以轻纺工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进入重工业化时期,逐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装备制造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对装备制造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为105382.8亿元,2011年达到276598.9亿元,增长1.63倍。年际间来看,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8.25%、23.53%和27.85%。即使面对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外部形势,机械装备工业2011年的增速仍高于全国工业水平,85%以上的产品实现产量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反映在出口结构上,自2000年以来,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占比快速增长,并且大幅超越传统的纺织服装制品,到2011年底,已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7%。与此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一些重要装备制造领域,产品产量、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一批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供应商的制造装备实现突破,如精密、高速加工中心、重型数控镗铣床、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大型土压平衡盾构机、百万吨级乙烯离心压缩机等。

      (二)装备产业发展的行业间差异较大,未来发展升级趋向明显

      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由于产业基础、行业政策和竞争环境存在差异,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进口替代进程各不相同。目前,港口机械、集装箱、船舶、普通机床等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这些行业的技术标准成熟,国产化程度高,占有较高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份额,甚至呈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状态,利润空间较小;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等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这些产业的市场空间较大,利润水平较高,而且这些产业的进口替代进程已经或即将完成,具备向外拓展的能力;海洋工程、智能装备、中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行业尚处在产业发展的导入期,进入壁垒较高,研发投入强度较大,短时期内难以实现较大的技术突破,未来的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技术升级的潜力较大,市场增长空间充足,而且固定资产投资、重大工程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对行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是近期内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占领国内市场、扩大国际份额的重要领域。另外,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升技术水平、夯实工业基础的一项重点工作,是长期内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点和方向。一般说来,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处于产业链的核心部位和价值链的高端,能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等。

      (三)高端装备产品进口依赖严重,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但是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高端装备对外依赖严重。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90%的高档数控机床、70%的仪器仪表以及先进集约化的农业装备仍依赖进口。由于我国一些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限制对我国出口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产品。美国参议院通过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法案,把数控机床列为对中国出口的20类敏感物资。日本通产省也采取措施禁止一些高档数控机床向中国出口。

      另外,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薄弱,为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大量进口。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近年来,工程机械零部件进口增幅明显大于整机进口。2011年零部件进口额达到38.1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例达到42.15%,增速比整机进口高18个百分点。关键基础件配套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装备制造企业的成本空间受到挤压,在自主品牌薄弱的情况下难以形成价格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核心基础零部件受制于外部供给,企业在技术研发、扩大生产、产品升级等方面受到诸多制约,发展的自主性丧失。

      (四)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涌现,低端领域过度竞争存在隐忧

      随着行业整合与兼并重组步伐的加快,我国装备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纷纷崛起。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产品和品牌竞争力较强,成为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目前,三大发电设备集团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66.6%,五大轿车企业产量占行业的71%,重型机械前6家骨干企业产值占行业的61%,工程机械前10家骨干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的57.8%,机床工具前10家骨干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的48.6%。就企业来看,沈阳机床、大连机床两个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进入世界机床产业前10 强。此外还拥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潍柴集团、上海电气、徐州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瓦轴集团、沈鼓集团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及聚光科技、天瑞仪器、威尔泰等各具特色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

      部分装备制造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严重、低端竞争过度的问题,缺乏专、特、精、细的小巨人企业。产能过剩的现象不仅在中小型普通机床、船舶、集装箱、普通阀门轴承等传统行业较为突出,在风力发电设备、大型盾构机、大型压力机等新兴产业也存在过度竞争加剧的风险。这主要是在国家加紧宏观调控、限制“两高一资”行业投资增长的形势下,装备制造业成为地方投资的重点,在一些新兴装备领域大上项目、快上项目,出现产能过剩隐忧。产能过剩与低端竞争导致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技术进步滞缓,影响自主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目前,我国机械工业能耗水平相比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每吨铸件平均能耗比日本、德国高出一倍多,每吨锻件平均能耗比日本高出40%以上,每吨工件热处理平均能耗远高于美国、日本和欧盟水平。

      (五)装备制造业在地域上高度集中,以东部地区规模为最大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格局在“一五”计划时期的156个重大项目和“三线”建设中初现端倪。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四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2011年,东部地区机械工业总产值113194.4亿元,占67.75%,中部地区总产值36817.56亿元,占22.04%,西部地区总产值17055.7亿元,占10.21%。在我国10大机械工业产值大省中,前五位均来自东部地区,分别是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和上海,中部地区占有三席,分别是河南、湖北和湖南,东北地区占有两席,分别是辽宁和吉林,其次是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份。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一)结构调整:低端提升、中端优化、高端升级

      由于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水平、战略定位、增长效应各不相同,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也有所差别。其中,低端装备制造产业,如船舶、集装箱、通用阀门、普通机床等,这些领域生产规模大、技术成熟、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促进要素、市场向规模效应明显、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集中,从粗放式的规模增长向集约式的效益提升转变;中端装备制造产业,如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农业机械等,这些领域技术进步空间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自主品牌快速成长,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如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装备等,这些领域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看重的产业增长点,我国企业研发水平较低、技术积淀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密切跟进国际技术前沿,加快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步伐,力争在一些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二)技术进步:自我为主、积极跟进、有序突破

      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母机”行业,提供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是确立我国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自主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技术进步上要立足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以自我为主的技术进步格局。但是以自我为主的技术进步路径并不是关闭国门、固步自封,也不是一刀切之、等量齐观。而是要在积极跟进全球技术演进的前提下,整合利用全球的信息、研发、市场资源,通过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或是实施反向工程,或是进行海外并购,获取国外优质要素资源,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另外,不同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要有顺序、有层次,尤其是要率先在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领域实现突破,从而加快进口替代进程。其他领域则在保持技术跟进的同时,适时地、有选择地在一些重要或必要领域实施重点攻关,占领技术进步的制高点。这是由我国自身研发实力有限,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在高端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进行全面的技术竞争所决定的。

      (三)市场开拓:立足本土、拓展海外、优化结构

      日本、韩国等成功实现追赶的后起国家表明,国内市场是本土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进而走向全球竞争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在跨国公司拥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形势下,国内企业只有立足于本土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的产品开发,实现对国内市场的占领,才能顺利地实现从本土企业向跨国公司的蜕变。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来讲,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之后,对于装备产品的内生需求持续增长,实现进口替代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这正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成长的有利契机。在获得本土竞争优势之后,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可以进一步走向海外市场,获取更大的资源和市场空间。但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走向国际竞争的初期,可能会在技术、品牌、服务等环节面临一定的劣势,因此可以将新兴发展中国家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这样,我国产品相比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就可以体现出来,从边际优势产业跃升为比较优势产业,从而获得有利的市场空间。

第5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3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根本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跨国公司,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德国格第巴赫机械制造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为大型玻璃制造厂生产玻璃处理系统的公司,目前该公司的软件控制装置、电子机械装置占据了其产值的1/3。

      (2)机械制造业服务性思维。在从电梯到工厂设备等的各个领域,生产厂家的利润增加已不再是因为按固定规格生产产品,而是要求制造厂家能按用户的要求生产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特殊的需求。

      (3)机械制造业全球产品开发。企业的产品开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如美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对由2000名工程师组成的全球产品开发小组进行改组,以集思广益开发新产品,缩短某些产品的开发时间。

      (4)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振兴我国机械制造业,把我国的机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国际市场,并牢固地占有国际市场,有必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认清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特点以及我国机械制造工程师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主要方向。

      4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

第6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工业4.0”;制造业;管理;趋势

      1“工业4.0”的内在含义

      “工业4.0”乃德国政府就制造业改革发展问题提出的设想,此项目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目的是推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民族的战略竞争能力。

      德国政府基于新的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新形势,提出了“工业4.0”战略,并且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这项战略,这是为了在新一轮的工业技术革命中抢先占据制高点,继续保持德国在世界工业技术领域的有利地位。该战略得到了德国以大学和广大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研界和以传统公司巨头为代表的工业界的广泛认同和接受。例如,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研究中引入工业4.0概念,西门子公司也在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之中引入了该概念。

      “工业4.0”要求我国紧跟时代的步伐,看到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向德国、美国等国家借鉴,设计一条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计划。与以往的经济技术计划不同,该计划以支持和帮扶中小企业为主,力图通过国家计划扶持,将中小企业打造成为高新技术的开发者和受益者,成为新形势下技术革命中智能化生产的主力军。

      工业化时代纺织机等机械的出现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劳动分工成为了社会共识和通行做法,以此为基础,20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实现了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活动。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并持续到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这一时期利用机器来取代人的生产。德国充分利用其作为世界领先的制造设备供应商的地位,利用四通八达的物联网向全世界扩散这一技术,在第四阶段的工业化过程中抢先一步占得战略高地。

      2“工业4.0”下我国制造业科研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在“工业4.0”这一大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制造业科研目管理改革,呈现出了以下发展趋势:

      2.1必将搭建成熟的信息化社会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早已在多个领域形成初步完整的产业体系,比如新型传感器、3D打印、数控机床、机器人等。由总体来看可以明显得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途径一直没有脱离以扩大再生产为主的发展通道,所以,依据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的方式来逐步提高传统制造业已迫在眉睫。创建起一个资源、人、机器三者能够互通互联的网络化社会,这是“工业4.0”战略的重点,与此同时,终端设备与应用软件间的一系列操作,比如维护、数据信息识别与交换等都需要以标准化体系为根据。基于此,我国制造业制定并颁布“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该蓝图无疑推动了“C9型客机总装下线”项目的成功,飞机制造行业通过搭建网络化社会,实时共享科研成果,及时得知科研瓶颈,让该行业各个部门实现了快速交流,缩短了项目研究时间,节省了成本。

      2.2定然会加快转型步伐,优化产品

      我国素有世界做大工厂之称,毫无疑问,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伴随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瓶颈,若无法与时俱进,加快转型步伐,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战略,那么必然只能被时代淘汰。由此可见,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走出难关的必然选择。而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则是我国制造业科研项目管理战略的核心目标。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着重开展科研项目活动,而“关键基础件及通用部件优化项目”是我国十一五推出的课堂之一。在该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国摒弃传统管理方案,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试验资源等,搭建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范围管理、风险管理等体系,完善了沟通机制,试图让国产零部件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促使国产零部件行业不断冲破瓶颈,成功搭建和完善了高效率、低投入的生产机制,该举措无疑为我国零部件行业实现转型,打造优良口碑推波助澜。

      2.3朝自我调适、自我预测方向发展

      在“工业4.0”时代,我国唯有打造和完善自我调适、自我预测、自我保养的工业乌托邦,才可在这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让中国制造业稳步发展。换言而之,我国必须要制定完备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并形成监控机制、管理机制、修复机制,逐渐搭建一个智能工厂的模型,让中国制造业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汽车制造行业,我国为了提高竞争力,大力开展科研项目,其中在“运用横向稳定杆棒料生产汽车自动化系统”的项目研究中,我国汽车行业率先打造了一套完备的调适、预测方案,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汽车制造业不仅可通过监测明确项目存在的问题,智能调适;还可实时预测风险大小,这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的成功几率。

      2.4项目管理软件朝系统化、多元化趋势发展

      在数字社会,网络科技及软件工程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促使科研项目管理朝系统化、多元化趋势发展。而项目管理软件(PMS)的开发与运用加强了我国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在未来,我国因“工业4.0”的深入定然会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软件,在推进科研项目的同时,会合理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项目运行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完善。

      3总结

      我国必须要把握“工业4.0”带来的机遇,并且以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学习榜样,探究符合中国制造业特点的科研项目管理方案。近几年,我国制造业纷纷转战革新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果,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较好的,若能够打破现阶段的瓶颈,放大优势,定然能够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

      参考文献:

      [1]罗文.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J].工业经济论坛杂志,2014(7):180.

      [2]齐志平.德国工业4.0制造业的未来[J].决策,2013(9):121.

      [3]缪其浩.工业4.0对我们的启示[J].世界科学,2014(7):49.

第7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这种盲目支持产生的恶果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企业将重心放在了制造环节上,造成我国在低端产品上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新能源装备制造:欠缺的不止是技术

      再过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车队将在广东上路运营。

      这支车队所驾驶的氢燃料电池客车,由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等共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本月,该客车首次在广东亮相。

      在此前的一项路面测试中,该客车实现150公里全程无故障、无差错运行,创造了世界氢能汽车行业的一项新纪录。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取得的突破,却并不代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整体技术至少落后国外五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的氢燃料电池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制造流程或者工艺改进,至于电池核心设计,如燃料组成等关键技术涉及甚少,这与国外的趋势恰好相反。有高水平企业和先进技术,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却依然偏低。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尴尬普遍存在于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中。

      问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用一句话形容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窘境,就是“炒得了好菜,造不出好锅”。

      所谓“好菜”,是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庞大产能。以风电为例,中国风能协会的《2015年1-6月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70座风电场项目开工吊装,新增装机共5474台,装机容量为1010万千瓦,同比增长40.8%。再比如光伏产业,早在2007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国。

      但庞大产能的背后,却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积弱。

      来自我国某大型光伏组件厂的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国内主流厂商的电池生产设备几乎都进口自德国、荷兰等国。一些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例如组件生产环节中的装框机器人等,也都依赖进口。在铸锭环节,尽管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国产铸锭炉,但在切片厚度、碎片率等指标上,国产设备依然无法与国外设备相比。

      风电行业亦是如此。华仪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展表示,目前,兆瓦级以下的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并且可以批量供应,但兆瓦级以上风机的核心配件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本土厂商生产的部件质量上还不够可靠。

      而被视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佼佼者的核电装备技术,也有着巨大的国产化空间。在今年9月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首席秘书郑滨透露,虽然我国现有核电技术中设备国产化率最高达到85%,但那是按照集成后的设备来计算,事实上,很多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都是从国外引进,核电装备国产化需要继续向深度推进。

      “高端的新能源装备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告诉记者,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还比较少。

      应对:不只需要技术攻关

      “我国一直在大力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这种支持一直不得其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罗来军告诉记者,目前政府的大量补贴和优惠措施所支持的实际上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中的传统工业制造环节,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环节。

      这种盲目支持产生的恶果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企业将重心放在了制造环节上,造成我国在低端产品上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罗来军认为,相比传统化石能源,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更为复杂,相应地对新能源装备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政府和企业必须尊重其中的技术属性,集中有限财力,体现产业导向,集中资源攻关核心技术。

      “技术创新是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但光靠技术创新还远远不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余东华认为,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要从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发展。

      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为“再造宏”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说明,生产、加工、组装环节一直是利润率最低的环节,而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服务环节则位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从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目的是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余东华解释道。

      所谓全产业链,包括前期咨询、规划统筹、研发技术、设计方案、生产制造、检验检测、调试运行、监测监控、维修服务、保养更新,直到产品报废、解体或回收等。

      余东华认为,唯有如此,企业才可能实现由单一设备制造生产商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全面转型,产业形态才可能从生产型制造业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业转变,才可能提升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发展:挑战“智能制造”

      在全面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智能制造。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赵奉杰认为,新能源装备都是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产品,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等特点,占据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从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提升。

      “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装备应当实现微观上的智能,也就是不仅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还要在组件内部实现优化。也就是不仅要告诉用户数据哪里有问题,还要自动解决问题。”上海正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吴协祥说,这意味着一个光伏电站的“智能制造”需要集成太阳能技术、半导体技术、通讯技术、储能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

      而所有这些技术的集成,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模板库,如零件库、模型库、产品库并形成知识库的基础之上。赵奉杰坦言,当前我国这方面的基础还十分薄弱。

      “从实体加工看,以机床为例,我国660万台机床需要数字化改造,以每台改造需要2万元计算,这笔投资就高达1000多亿元,这还仅仅是最基础的投资。从基础科学数据看,近20年来,我们的情报研究体系和科技共享平台受市场冲击严重,基础信息平台的缺失造成很多工业产品的标准化、研发数据管理等一片空白。”赵奉杰告诉记者。

      罗来军建议,在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基础设施时,要特别注意把经费用到中小企业上、用到公共技术平台上,让大部分企业都能享受生产数据汇集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和机器联通所带来的网络效应。

      产业创新不能限于局部

      有一个笑话:当年,诺基亚不看好iPhone的原因是后者价格太高和不抗摔。但诺基亚忽略了一点――当一个手机特别贵的时候,人们就不舍得摔它了。

      虽然并不太准确,但这则笑话的确反映了外国人的一个商业逻辑,即用户愿意因产品性能足够好而付出更高的价格。

      与之相对的则是国人的另一套逻辑――以在几十万双袜子中找利润的精神去抠成本。

      事实上,我国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强国之间的差距,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大规模制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差距。

      我国依靠庞大产能坐上了世界新能源大国的宝座,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但其实存在很多隐患,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国外市场――包括销售市场、原材料进口和关键设备进口的过度依赖。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不仅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而且只要国外市场稍有波动,国内的相关产业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我国光伏业刚刚挺过去的那场“寒冬”便是最惨痛的教训。

      眼下,在反思和赶超的道路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是全产业链上的技术创新。仍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原材料到电池片,再到电站、电网,只有整条产业链上的技术都足够先进,我国才真正称得上是光伏装备制造的强国。

第8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中间投入;制造业;融合

      一、引言

      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业是近年来国家要求大力发展的产业。发展服务业,一是出于优化产业结构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然而,一些服务也高度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警醒。比如美国以底特律汽车城的衰亡为代表的产业空心化问题:美国将增加值较低的环节或整个生产过程转移到海外,从而导致产业空心化。[1]有研究认为,第三产业占总体比重超过60%,即构成产业空心化。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鲍莫尔就预见到了服务业“成本病”问题,认为服务业是一种“技术停滞部门”,最终将导致整体经济增长率不断降低。[8]

      而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已经显露出“成本病”问题的特征,因此,现在我国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必须就要把服务更多地投入到生产环节中,即让服务业服务于制造业,进行产业融合。[2]这种融合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也能加速贸易环节流转和资本流通。[3]生产者将部分环节外包给专业化的服务者,只注重于产品的生产,往往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例如青岛啤酒将自己的运输外包给物流公司,不仅运送成本下降,而且运往外地的速度也大大提高。[4]

      诸如此类的投入到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生产环节中满足其中间需求的服务,就叫做生产[5]。我们考察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并试图提出建议,主要就是考察中国生产业参与生产的程度,即制造业服务化水平。

      二、方法与数据

      (一)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方法,本文就使用投入产出法指标分析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主要利用其中两个重要指标:1.直接消耗系数;2.完全消耗系数。

      另外,本文的经验分析中还包含以下指标:1.制造业中服务投入率,指制造业生产中服务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反映制造业服务化程度。2.服务的制造业生产资料比率:某个服务部门作为生产资料中间投入到制造业中的服务量占该服务部门总产出的比率,反映该服务部门(专对制造业)生产资料化的程度。这两种指标曾在程大中2008年对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研究中被使用过[6],能很好地分析生产在我国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

      (二)数据

      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投入产出学会提供的1990~2010年度投入产出表,以及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结合文献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生产主要有:物流类,如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商务类,如内部管理、咨询等;信息服务类,如通讯、商业信息获取等;科研类,如产品研发等;金融类,如银行等。

      而实际上,根据投入产出表,那些没有被划分为生产的服务部门,如教育业等,对制造业生产并非全无贡献,因此我们将所有服务部门一同纳入分析。

      三、三次产业对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对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处理后我们分别得出1990~2010年间三次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从直接投入来看,在1990~2010年间,对制造业直接投入最大的是第二产业,数值总体有小幅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投入都比较小,且波动不稳定。其中第一产业在1990~2000年度,投入量连年下降;第三产业对制造业投入量不仅增减不定,而且数值变化范围也较大。

      根据两种消耗系数的分析我们发现:首先,不可忽视的是第二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都是最大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资料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对制造业的投入一直量小但总体比较稳定。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比较稳定(如乳制品等)。第三,我们发现第三产业对制造业的投入有非常大的且不规律的波动,可以观察到制造业对生产的直接消耗分别在1992年、2002年达到峰值;而完全消耗则与之对应。

      图1第三产业对制造业的直耗系数与完耗系数

      中国在2001年11月加入WTO,因此我们认为2002年的峰值可能与此相关,因为WTO不仅让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产业链,也让分工意识走进国门。而1992年的峰值,回顾历史政治经济事件,可能是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及中共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确立带来的经济影响。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从中国GDP增长率看,在1990~1995年度,中国GDP增长率确实在1992年达到峰值,为14.2,是1990年(仅有3.8)的三倍多。

      与第二产业相比,中国的第三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投入水平较低。为此,接下来我们对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四、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分析

      (一)服务业投入率对比研究

      中国制造业中服务业投入率是否偏低?我们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年度制造业中服务投入率,如下表所示:

      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年度对服务业的行业划分差异较大,此处并未按前文生产业定义计算,而是计算总的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率。

      而对比国外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对服务业投入的需求度小,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低。美、日、英等国早在70年代,制造业中的服务业投入水平就远高于中国90年代的水平,并且它们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从70年代到90年代不断增值;而中国从90年代到2010年,服务业投入率增长不明显。

      (二)制造业部门的个别研究

      制造业部门之间也有差距。总体服务投入率较低的制造业部门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而服务投入率都较高的部门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说明制造部门本身的特性将能部分决定对服务投入的需求量。

      (三)服务的制造业生产资料比率

      哪些服务部门更适合作为中间投入品投入制造业?通过计算各部门投入制造业的服务的生产资料比率,我们可以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总体来说,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商业、研发业、批发和零售业这些服务产业的产出主要就是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这些部门的生产资料比率高。1992年金融保险业高达633%,1990和1995年商业对制造业的投入也超过自身产出的50%。1997年行业划分发生了变化,不过运输、商业和金融保险仍然是前三名。2007与201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在之前的年度里属于科学研究事业)都占得首位,这说明这两年度制造业中科技投入增加。

      不过如饮食业、教育业、公共事业、政府服务等,都是一些主要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服务部门很难直接作为投入品参与制造业生产。所以说一个服务部门能否投入制造业,也取决于它自身的特性。

      (四)服务业对制造业各部门投入情况总结

      图2服务业投入品在制造业各部门中的分配

      我国服务业对制造业投入的部门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如图2是2002~2010年度服务业投入品在制造业各部门中的分配比率。

      通过形态比较,发现这四个年度数据虽然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分布形状相互之间已经非常吻合,说明从2002年到2010年服务投入分配格局基本上是稳定的,它能表现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对中间服务投入的吸引力特征。

      现在服务投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是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而服务投入分布较少的行业是工艺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

      五、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的研究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显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国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的总体投入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中国服务投入率的落后。对这一现象我们的解释是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较晚,本身国内的服务业体系还不成熟,这样一个年轻的服务行业还不能及时调节自身使符合制造业的需要。

      其次,对比2010年与1990年,发现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并没有太大提升。而前文分析到1992和2002年两个特殊时点,发现可能经济政治事件对我国产业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第三,从服务的生产资料比率来看,诸如运输仓储、金融保险等在制造业产品产销中不可或缺环节的服务已经大量投入制造业生产。这些服务部门的产出中很大比例是作为中间投入品投入生产。而值得关注的是另外一些服务部门,它们自身的特性使它们难以投入到制造业中,例如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等。那么,改造这些服务的形式,使它们易于和制造业结合可能是提升制造业服务投入的一个思路。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加强国内制造企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意识,宣传和鼓励服务性环节外包。

      第二,灵活运用行政手段。中国企业对经济政策嗅觉灵敏,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优惠、发文宣传等方式,加快加深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接触和融合。

      第三,服务业本身也应该变更观念,主动从服务于单个消费者转向服务于企业,要让服务提供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符合制造业生产的需要。以金融为例,金融业是很早就参与到制造业生产的服务行业,它针对企业会设计适用于企业的金融产品(贷款等),这就是服务业主动适应生产要求的实例。(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峥.底特律是怎样走向衰败的[J].t望,2013,(13):8-8.

      [2]邱小欢.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增长特征分析:对鲍莫尔"成本病"的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10,(6):52-57.

      [3]童洁,张旭梅,但斌.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24(2):75-78.

      [4]张艳.企业物流自营与外包的比较分析――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110-111.

      [5]刘楠.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生产业与农业关联分析[J].商业时代,2014,(36).

      [6]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76-88.

第9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经营绩效;制造企业;无锡;财务分析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国重要的、典型的实体经济,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全球产业竞争模式的转变,我国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无锡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民族制造业的发祥地,当前已经进入了以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技术阶层崛起、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为特点的后工业时代,也对无锡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已有的研究从制造业发展态势、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角度对我国区域制造业进行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上述研究多从单一层面对我国区域制造业进行研究,对纵向和横向双层面的研究较少。无锡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我们挑选小天鹅以及和晶科技这两家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两家公司分别以洗衣机以及冰箱智能控制器方面为主。我们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这两家企业的经营模式、产品、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从财务的视角去分析小天鹅和和晶科技这两家上市公司,利用两家公司公开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小天鹅及和晶科技的经营业绩相关指标以期获得关于无锡制造业发展状况的一些启发,以更加全面的财务视角探索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及发展现状。

      二、无锡及所选制造企业发展现状

      1.无锡制造企业整体发展现状

      从表2-1统计数据可以得到,在2012至2015年中,无锡总体经济发展呈先逐步增长的趋势,并且产业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整体结构基本稳定,即以第二产业牵头,不断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数据可见,第二产业基本稳定于4000亿元左右,且始终占据无锡50%的全市生产总值,可见制造业依旧作为无锡地区的龙头产业,其中包含纺织业、电子业、家电业等轻工业,也包含特色冶金等重工业。由此可见从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率可以反映出无锡地区的经济增长趋势已逐步放缓,这也体现由于竞争加剧及环境污染等压力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如何提供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使其实现企业的最优经济效益就极为重要。

      本文根据色诺芬数据库的资料进行筛选,对4年内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直观结果如图2-1,制造业经营效益采用收益率分析法。

      由上图可相对客观准确地得出,无锡制造企业经营效益呈现上升趋势,但趋势并非十分明显。统观而言,无锡制造业现状处于瓶颈状态,需要进一步寻求发展经营效益的途径。

      2.所选制造企业发展现状

      鉴于无锡地区以轻工业见长,本文则将重点关注放于家电、电子、纺织等制造业。旨在让数据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于各上市公司。通过前期对数据的搜集,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和趋势分析,发现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异同点。根据此次研究的目的,最终决定选择完全相反的两家制造企业,旨在财务分析中找出原因,提出建议。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易受行业的影响,同时受上市公司的数量限制,最终本文决定选择无锡地区家电及电子行业的领头者――小天鹅与和晶科技,因为两者均靠技术创新及人力投入等方式进行生产,具有一定的共性。

      通过色诺芬数据库中已有的上市公司数据,对小天鹅与和晶科技4年内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资产收益率进行统计和计算,最终得到图2-2与2-3的趋势变化图如下:

      由图2-2及2-3说明,4年内两家制造企业在收益率分析下呈现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两家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呈现较大的不同。根据此项前提与基础,本文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财务报告分析,旨在为两者存在的差提供较为客观的原因,并对无锡制造企业提供发展建议。

      三、财务报表对比分析

      1.净利润

      如图3-1所示,小天鹅四年内净利润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增长率始终大于25%。与其相比,和晶科技在2013年利润呈现4%左右的下降,可见在该年投入生产的机顶盒工厂对利润具有一定影响。统筹而言,两家企业四年内净利润均呈正,即均为盈利状态。

      2.内部结构对比分析

      (1)资产内部结构分析

      如以上表所示,4年内两家企业资产内部结构有较大差距。

      就货币资金而言,小天鹅基本处于20%上下,保持左右浮动,其中2014年存在相对大的上升,但次年再次稳定于20%上下的资金量。和晶科技在2012年相较于小天鹅拥有较为充足的货币资金,但四年内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和晶科技进行工厂的投产以及各项投资收购项目,导致资金链存在相对不稳定性。

      据存货所占比例可见,小天鹅近年来存货比例逐年下降,这也正向提倡的“零库存”有所贴近,目前已降至5%左右,而和晶科技的库存量始终居高,虽2014年曾下降将近10%,但次年依旧有所上升。存货占比体现的库存的流动性,因此可见同为制造业,和晶科技缺乏对库存的管控,在完善生产链的同时缺乏营销和推广。

      根据流动资产占比可见两家企业呈现完全相反的发展趋势,小天鹅四年内资产的流动性逐渐走高,而和晶科技则呈现不断下跌的趋势。

      由以上综合分析可得,小天鹅企业以流动资产为主,并且随着残留库存量的不断削减,流动资产比率依旧上升,可见动产等其他流动资产不断扩增。而和晶科技企业流动资产占比不断下降可见其主要依靠厂房等不动产进行日常运营,并且由于货币资金及存货的不断下降,其资产的流动性也不断下滑。

      (2)负债内部结构分析

      由以上表所示,可见小天鹅企业四年内始终保证“0短贷”的负债效益,并且保证流动负债始终占据总负债99%以上,确保除短期借款外的负债具有极大灵活性,但同时也容易带来高风险性。相反地,和晶科技始终都存在短期借款的现象,并且近年来借款率逐年上升,根据流动负债占性负债的比例不难发现其以负债形式获取资金缺乏流动性。

      在应付账款及票据占比上,两家企业的比例具有一定相似性,即均呈现70%上下浮动的现象,并且于2015年产生下降。

      综合分析,小天鹅企业和和晶科技的负债均以流动负债为主。并且由于小天鹅短期借款几乎为零,可见主要以应付账款及票据等其他流动负债存在。而和晶科技的负债中,短期结块的比例逐年上升,逐渐成为流动负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3.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根据对两企业内部负债结构的分析,可见两者均以流动负债为主,和晶科技后期非流动负债比例有所上升,因此将同时对其进行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由表3-3两企业趋势分析,小天鹅流动资产偿债能力基本比较稳定,处于1.6上下浮动。和晶科技在前期流动资产占用过多,极有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后期比例大幅下跌,可见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不足,资金运转存在问题。整体而言,小天鹅的偿债压力和财务风险要小于和晶科技。

      由表3-4所示,小天鹅四年内保持速动比率处于1.5上下,而和晶科技依旧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之前对存货占比的分析,和晶科技依旧堆积大量存货,因此可得其前期货币资金充分,后期货币性资产供给不足。整体而言,据趋势而言,小天鹅企业的偿债能力更具有保证。

      由表3-5及图3-2所示,前三年两家企业趋势相近。第四年小天鹅该项比率更是大幅增长,可见小天鹅经营活动对于短期负债的偿还有较好的保障作用,偿债能力较好。相反地,和晶科技则大幅下跌,更是降至-2.89%,说明经营活动对负债不再具有保障作用,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必须依靠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如果投资活动不产生效益、筹资出现困难,那么极有可能不能到期偿还债务的情况。

      如表3-6所示,两家企业四年内负债压力均呈上升状态,其中小天鹅的资产负债率总体大于和晶科技,但近两年和晶科技偿债压力也大幅上涨,2015年几乎与小天鹅持平。

      4.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的管理和运用效率。

      如表3-7所示,小天鹅该项指标呈迅速上升趋势,而和晶科技则基本保持3左右,较为稳定。由此可得,小天鹅的存货管理能力具有一定优势,较有效率,销售形势也较好。

      如图3-3所示,小天鹅总体上数值较高,且呈增长趋势,说明企业收账速度较快,资金收回效率较高。而和晶科技虽应收账款周转率基本保持稳定,但由下降的趋势,说明企业平均收账期长,资金滞留在应收账款上的数量较多,资金使用缺乏效率。

      如图3-4所示,两家企业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并且和晶科技的增减幅度较大。由此说明,两家企业对于资产的使用及管理能力均有下降的趋势,企业单位资产所创造的销售额有所下降。总体而言,和晶科技更缺乏对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

      5.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即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揭示企业的经营盈利状况。本节通过选取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进行分析。

      由表3-8可得,杉移笠迪售净利率的发展趋势呈反向,即和晶科技的盈利能力处于萎缩状态,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近两年进行收购项目,导致和晶科技缺乏对企业营运的管理和成本的控制。相反地,小天鹅则在4年内净利率增长将近3%,说明财务状况较为良好。

      4年内小天鹅净资产收益率不断上升,说明企业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不断增强,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增长。和晶科技四年内该项指标始终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企业获利能力有所下降。

      从基本每股收益的走向可以看出,小天鹅4年内股东收益不断提高,由此可得其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经营效益较好,最高达到每股收益1.45。和晶科技基本每股收益则基本稳定于0.18上下,有轻微浮动,可得其获利能力较为平稳。

      6.杜邦对比分析

      基于小天鹅与和晶科技近4年的盈利能力指标应用杜邦模型的对比分析情况,如下表3-9:

      就销售净利率而言,从表3-9中可以看出,小天鹅公司销售净利率逐年增长并在2014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而和晶科技在2013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影响销售净利率的很多原因在于成本费用的影响,成本的变化直接导致了销售净利率的变化,小天鹅与和晶科技的变化呈相反的趋势,和晶科技的下降趋势很大程度受销售净利率下降的影响。就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而言,小天鹅公司均呈上涨趋势,略有波动。而和晶科技总资产周转率变化较大,2012-2013呈上升趋势而2014―2015下滑;权益乘数则与小天鹅差别不大,表明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逐渐增大,相应的财务风险也增大。比较之下,小天鹅的各个指标呈上涨趋势;而和晶科技的ROE略有下降,虽然总资产周转率在前两年的增加推动ROE的提高,但作用有限,总资产周转率在后两年下滑,且其销售净利率下滑较为严重,成本费用的影响比较大,总体仍呈下滑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无锡地区制造业近四年来企业经营管理发展趋势的分析,并且结合小天鹅与和晶科技两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对比分析,得出财务特征的异同点,论述在制造业成本普遍上升的当下,企业为谋求经营绩效,提高经营效益所需要具备的财务条件。

      1.小天鹅与和晶科技在2012―2015年间的劳动力成本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伴随着净利润的增长。相对而言,小天鹅净利润的增长趋势更具有发展潜能,增长速率较快。

      2.和晶科技与小天鹅相比较为严重的不足就在于其资产及负债均缺乏流动性。从资产及负债的内部结构分析,小天鹅在削减存货的同时,依旧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比重,并且在几乎“0短贷”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近乎100%流动负债比重。相对地,和晶科技则缺少流动性资产,伴随短期借款的增长,资金链存在不稳定性。

      3.小天鹅的财务能力整体而言优于和晶科技,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获利能力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小天鹅的偿债压力虽然处于增长,但其偿债能力具有较好的保障。同时,小天鹅对于资金及其他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对较高。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均较好,相比而下和晶科技更趋稳定,小天鹅更趋增长。

      鉴于两家企业以上所述的差异性,结合两者经营绩效发展的趋势分析,说明在制造企业成本比重处于增长并基本稳定的外部环境下,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功寻求自身进一步发展,相反地,极有可能会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带去负面影响。通过对小天鹅及和晶科技的财务报表对比分析,说明企业在流动资产及负债比率较高,即企业内部资产负债流动性较高,并且偿债能力较为优越,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效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外部环境的改变极有可能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一种激励因素,作橐恢智痹诘钠趸,例如进行产品转型升级、创新生产链等。因此,对于无锡制造企业,应当正确看待企业经营形势,根据实际经营进行修正,尽量加强内部资产负债的流动性,以便及时对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经营风险,使得企业经营绩效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谢获宝.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及其解决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4),120-121.

      [2]季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新探[J].中国流通经济,2012(06),118-123.

      [3]姜国华,王汉生.财务报表分析与上市公司ST预测的研究[J].审计研究,2004(06),60-63.

      [4]李廉永,杨浩昌,刘军. 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14(02),121-129.

      [5]罗胤晨,谷人旭.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趋势[J].经济地理,2014(07),82-89.

      [6]周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50-52.

      [7]袁丰,魏也华,陈雯,郭奎.无锡城市制造业企业区位调整与苏南模式重组[J].地理科学,2012(04),401-407.

      [8]谢守红,聂庆明.苏锡常制造业竞争力评析[J].城市问题,2011(09),52-55.

      [9]Leopold A.Bemstein , John J. Wild .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J] Prebtice Hall Press ,2011 .

      [10]Katrusak , Milan . Czech & Slovak Republic manufacturing growing to reclaim industry position [J]. Control Engineering, 2009, Vol.56(10), pp.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