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在黎明 他们曾离幸福那么近

      清明,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到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今年的清明特别节目《牺牲在黎明》回首凝望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故事,意在怀念与铭记、传承与弘扬……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CCTV-7)如约推出10集清明特别节目《牺牲在黎明》,这是总台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四年推出军事题材的清明特别节目。

      2024年的清明特别节目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大主题进行构思,通过讲述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各大战场、各条战线上烈士的故事,展现英雄烈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记录国家、社会和英烈家人寻找英雄烈士的曲折经历和不懈努力。


      聚焦黎明前的故事


      1949年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一年,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获得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但这一年,也是流血牺牲的一年,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未能见到新中国的曙光,他们倒在了黎明前夜,把光明和幸福留给了下一代人……他们的故事感人肺腑、震撼人心,如何向观众讲好这些英雄先烈的故事,一直是主创团队在思考的问题。

      主创团队聚焦“牺牲在黎明”这一主题,着重讲述他们在胜利触手可及的黎明前英勇牺牲的故事。如第一集《永不倒下的红旗》中的王玉龙烈士,他把第一面红旗插上了天津城头,却壮烈牺牲了,此时距离天津解放仅有1天;又如《太阳的微笑》一集中的烈士李卡,他从一名书生转变为一名战士,在游击作战中不幸被捕,牺牲时距离新中国成立仅27天。这些烈士没有看到太阳的微笑,但是他们用生命托起了新中国的日出。

      王玉龙烈士

      李卡烈士


      为了强化观众对“牺牲在黎明”的记忆,每集节目结尾均以统一的字幕版将烈士的牺牲时间,以及距当地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清晰地展示出来。数字越小,他们离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就越近,他们牺牲的故事就越令人叹息。这一组字幕版,打造了节目鲜明的视觉符号和强烈的记忆点,具有强烈视觉震撼力和情感冲击力,让观众唏嘘不已。

全景展现全中国解放恢弘画卷


      《牺牲在黎明》选取了十多个烈士的故事进行拍摄,但是节目要致敬的是千千万万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烈士。如何处理好“点与面”“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如何以个体烈士的故事来反映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

      在选题规划上,主创团队选取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太原战役、兰州战役、衡宝战役等重大战役战斗当中感人的烈士故事,记录了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平津战役历史资料

      平津战役历史资料


      在人物选择上,这些战役中,除了解放军指战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有许多支前民工、隐蔽战线工作者也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勇于牺牲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节目也讲述了这些烈士群体的故事。比如,《江波忆英魂》一集中,节目组拍摄了渡江战役中,为了帮助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船工李恒高家中三个人牺牲在渡江作战中的故事,“一门三英烈”成为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生动篇章。

      三位牺牲船工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立体塑造英雄人物形象


      英雄烈士的伟大,在于超越个人和小家的个体情感;而一档节目打动人心,在于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牺牲在黎明》将烈士个人的事迹和精神置于焦点,用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情的人物形象、一段段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经历、一份份真挚而滚烫的情感,去激发今天的人们对英烈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


      《牺牲在黎明》节目中的烈士出身不一、性格爱好各异,人生经历也有很大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拼尽自己的全部力量驱散旧中国的黑暗,迎来新中国的黎明,哪怕为此牺牲生命。

      骑兵胜利后的合影


      《我的英雄团长父亲》一集中的烈士胡文杰,是解放上海作战中我军牺牲的职级最高的指战员。他在前线给家中即将分娩的妻子写信:“分开后已快两星期了,您身体近来好否……我有一条旧油布,现带给您,恐怕您生小孩子要用。您接信后,身体如何?望写信告我,甚念……”与此同时,他也在心中表达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为革命流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尽忠是光荣的。”

      胡文杰烈士照片

      胡文杰写给妻子的信


      《歌乐山上望曙光》一集中,烈士钟奇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给妻子写下了绝笔信:“不要哭,眼泪洗不尽你的不幸,好好教养我们的孩子,使他比我更有用,记住,记住!我最后仍是爱你的。还有一宗,你一定要再结婚。祝福,我至爱的贤妻。”

      钟奇烈士的绝笔信


      革命者的革命意志比钢铁还坚硬,但他们对挚爱的祖国、同胞、爱人、儿女,又充满无限的柔情。节目通过展示英雄烈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化的一面,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真正让英雄人物可知可感、可亲可近。


      创新叙事手法呈现精品力作


      《牺牲在黎明》采用短小精悍、信息密集、情绪饱满的融媒体纪录片体裁,在故事结构、画面拍摄、音乐使用等方面,均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电影级的声画品质,实现大小屏融合传播,以期达到破圈传播的效果。

      第三集《碧血洒金城》兰州战役纪念馆副馆长李永强实地讲解


      《永不倒下的红旗》以寻找“天津城头第一旗”的插旗位置为线索,带领观众不断在历史资料、英雄后人讲述中来回穿梭,最终在诸多线索中抽丝剥茧,找到确切的答案,还原历史真相,进而讲述烈士牺牲的故事。节目拍摄的过程,也是历史调查的过程。主创团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烈士的敬仰,完成了故事的讲述。

      第一集《永不倒下的红旗》“王玉龙排”战士在天津图书馆中找到1949年一月的《天津日报》

      第一集《永不倒下的红旗》平津战役纪念馆中收藏的战斗部署图揭示烈士插旗牺牲的地点


      《山河待黎明》巧用现实与历史交替的蒙太奇叙事手法,在10分钟内构建起“固原市弘文中学学生徒步往返54公里去祭奠烈士”“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寻访烈士故事及其家人”“历史上燕飞烈士的牺牲”三个叙述空间,三组故事相互激荡、彼此交织。

      学生徒步54公里祭奠英烈

      寻访燕飞烈士的故事


      节目拍摄中呈现的“西部美学”电影风格,与精心设计的“飞燕”“小白花”“寒雨”等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意象符号,让节目具备电影级的视听品质,引人入胜、动人心弦。

      “飞燕”意象符号

      西部美学

      比如,《歌乐山上望曙光》以一首二胡曲《红梅赞》首尾呼应,完成了钟奇烈士后人钟晓岚对先辈事迹的寻访的叙述,同时也象征着烈士的铮铮傲骨。结尾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烈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刑场,与祭拜英烈下山的钟晓岚“相遇”,完成了超越时空的对话和致敬。

      此外,这一季的清明特别节目《牺牲在黎明》也专门创作推出了同名主题曲。清澈的童声加上催人泪下的画面,直击人心、催人泪下,推动每一集节目达到情感高潮。


      正如《牺牲在黎明》主题曲所唱的那样:“他们牺牲在黎明,曾离幸福那么近,把光明和希望,留给今天留给你。”75年过去,他们的故事从未被忘记,也还将被继续反复讲述下去……


      总监制 ▏何新宇 杨   华 肖   璞 窦小文

      监   制 ▏徐朝清 魏   毅 张亚东 鲁子奇

      主   编 ▏杨茜茜 徐   克 胡姝姝

      撰   稿 ▏胡   渝 曾   晖

      编   辑 ▏崔雅华 陈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