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蕴藏第三方职业教育平台大市场

中公职教 2022年08月01日 08:43:00

      近日,我司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孟桢楠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以下为专访内容:

      职业教育热度一直不减,近几个月来,资本市场上职业教育概念公司已出现多轮涨幅。5月1日施行的《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经验之一,但现实中,职业院校与产业公司的对接存在错配,表面上,产业公司存在“用工荒”,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根源在于校企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机制不畅。第三方职业教育平台应运而生,这种平台具备开展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师资、课程研发力量,双向对接产业公司和学校,让双方以最低的成本、最灵活的方式落地专业建设,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中公教育目前正在拓展第三方职业教育平台业务。近年来,中公教育最主要的公职考证培训类业务遭遇大幅波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中公教育在2021年成立职教事业部,今年2月成立子公司,独立运营职业教育相关业务,以新的团队构架进入职教市场。今年5月,上线泛职业提升平台中公优职。6月,上线企易学堂APP,加速布局企业培训赛道。

      据介绍,中公教育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地与多所本科、大专、中专学校开展了合作。合作模式包括共建数字经济、融媒体、智能制造、数字文创、人工智能和智能航空等六个方向的产业学院,以及数字化校园、学历提升、技能拓展等合作,目标是成为职业教育全产业链服务商。

      当然,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中公教育的产教融合业务经历了多年试错,目前虽然集中发力,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公教育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孟桢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介绍,开展产教融合业务,既是中公教育已有资源的整合,也是中公教育整体战略的赛道升级。

      校企合作存在痛点

      《21世纪》:中公教育与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宏观政策背景是怎样的?

      孟桢楠:长期以来,接受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中考、高考排名靠后的学生,职业教育是作为普通学历教育的兜底而存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成果没有真正让人们看到,得不到正面的肯定。这种背景下,职业技能学习得不到强调,产教融合没有落到实处,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对新技术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如今已在全社会达成了共识。所以中公教育不断扩充职业教育培训品类,提升职业教育培训水平。

(中公教育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孟桢楠 受访者供图)

      《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开展校企合作,目前有哪些模式?

      孟桢楠:校企合作的形式,按照组织程度的从易到难,大概包括实习实训、订单班、专业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办学等。比如专业共建,企业方会参与从招生、教学到实习、就业的全过程培养。产业学院更深一层,企业成为育人主体,成为资源的直接提供者,集决策、治理和管理于一体。企业要派驻专职的院领导、运营团队,这种形式更有利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衔接。联合办学则是企业与学校组成命运共同体,需要把行业企业资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结合在一起,例如一些中高职学校资源比较匮乏,有强烈的联合办学的诉求,企业方可以向学校输送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双方的运营下,可进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21世纪》:传统的校企之间“一对一”合作存在哪些痛点?

      孟桢楠: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能够实现学校与产业公司之间的互利共赢和双元协同,让人才培养更好对标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用工实际需求。但是学校和产业公司之间直接对接,也存在协同不灵活、沟通成本高等痛点。

      在企业端,介入度还远远不够,一些企业只是去学校挂个产教融合基地的牌子,就没有下文了,没有实质性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或者以批量使用低端劳动力的方式进行招聘,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培养的过程,离产教融合多元主体育人治理格局的高度还相差甚远。因为办学的专业性很强,产业公司将产业技术转换为教育产品,需要体系化的人财物和制度体系。

      在学校端,教育教学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及时、不灵活,因为背后涉及教材、人事架构、专业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和流程,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协议约定难以落实,导致重大事件决策艰难,效率不高,育人成效甚微。

      职业教育办学是一个复杂的协同机制,不能只是企业做企业的,学校做学校的。所以,有必要在职业院校和产业公司之间引入专业的职业教育平台,构筑校企教三方合作模式。这个职业教育平台,要拥有集群式专业研发体系、垂直一体化管理和快速响应体系、多品类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数字化经营理念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投入等。

      比如,职业教育平台能够解决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学校在和产业公司一对一开展校企合作时,很容易出现项目进展不力的“烂尾”现象,职业教育平台向学校提供的则是一条产业链,学校对接的是一个企业集群,足够支撑学校去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此外,有的学校与本地企业合作很顺畅,但缺少例如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就业目的地的企业资源,这个时候职业教育平台就可以解决这个痛点。

      同时服务学校企业

      《21世纪》:在校企教合作模式中,产业公司对职业教育平台的需求主要有哪些?

      孟桢楠:产业公司不仅自己有很大的用人需求,例如腾讯、京东这样的大型企业,甚至会开办商学院为上下游企业的人力资源提供服务。职业教育平台可以帮助产业公司,将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前置到合作院校,帮产业集群培养人才。产业公司和职业教育平台可以合作研发,科研成果又转化为教育资源。比如中公教育与腾讯进行战略合作,中公教育引进腾讯的产品体系做二次研发,把产业产品转化为教育用品。帮助产业公司精准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幅度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同时响应速度也实现了大幅度提高。

      《21世纪》:在校企教合作模式中,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平台的需求又有哪些?

      孟桢楠: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职业院校目前各自所处的阶段有所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平台的资源,提升职业院校的专业办学实力和差异化的办学特色,利用平台的课程体系、管理体系、产业集群体系、就业体系等方面的资源,帮助院校建设兼具教学、生产、研究、创新创业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场所,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就业共但”的协同育人机制。

      共同经营做增量市场

      《21世纪》:中公教育在用户印象中是以公务员考试等To C的培训业务为主,为何要做To B的产教融合业务?

      孟桢楠:中公教育实际上是一家多品类职业教育品牌,主营业务包括招录考试类、学历提升类和职业技能类等三大板块。中公教育早在2017年就开展了To B的产教融合业务,起初是设立在IT事业部进行业务开展,近些年由于众多合作院校产教融合需求的升级,产业集群结构升级等诸多因素,中公教育产教融合业务在IT及泛IT领域深度沉淀后,形成了一套集教学、产业资源、数字化管理、就业监控一体化的“1+1+N”产教融合模式,大幅度提高合作院校产教融合的深度,同时对于现有业务的开展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21世纪》:成立产教融合业务的职业教育事业部,对整合中公教育集团带来了哪些变化?

      孟桢楠:成立职业教育事业部与其说给集团带来变化,倒不如说是集团阶段性升级的成果。中公教育各事业部自发地都在做赛道升级,不论是数字化工具,还是管理模式、产品体系,我们希望把对职业教育的思考换一种形式提供给学生。

      《21世纪》:各个事业部都来开拓职业院校的业务吗?

      孟桢楠:公司会统一一个出口,以前To C的事业部也会设计To B的产品体系,现在每一个事业部都在进行赛道升级,它的产品里面就同时包含To C、To B甚至To G的产品。比如建工业务线以前主要面向C端学员做资格证考试培训,赛道升级后会向职业院校提供完整的职业资格类、学历提升类、数字化升级等综合性解决方案。

      产教融合业务给传统To C业务开拓了低成本获客渠道,To C业务也丰富了产教融合业务,比如很多院校提出,希望把非学历项目,例如学历提升、公职考试等培训引入学校,做成定向班,为学生提供有品质有保障的学习科目。

      《21世纪》:中公教育与各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怎样搭建商业模式?

      孟桢楠:我们的原则是和合作伙伴共同经营,做增量市场。将企业的生产资源、学校的教研资源、行业的信息资源融为一体,建立“一园多院”的商业模式,将专业办到产业园区,集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有业内人士将这种商业模式定义为“共享企业大学”模式。从企业发展角度,此模式有利于为企业培养极高匹配度的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从人才培养角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设置在企业的教学资源,获得高效便捷的课堂实践,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更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真正实践。

      比如,成都高新区落地了网易成都数字产业基地,这个基地占地95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聚集了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文化传媒等企业,这些企业有很强的用工需求,中公教育参与其中,双向对接校企,让专业对口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阶段性地参与企业实践。

      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向职业教育平台采购产业师资、培养体系、实训设施设备和专业课程资源;对于企业来说,需求向职业教育平台采购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内的生产实训场景,将产能释放到教育场景中,为企业直接搭建生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