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3期答案

云南中公教育网 2023年01月10日 15:03:13

      科目一(1-2)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每组前一个图形中的阴影向下方移动得到后一个图形。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题干图形依次顺时针旋转45°得到下一个图形。

      科目二(3-10)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区分。学习困难综合症是指某些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因神经系统的某种或某些功能性失调,使其在听、读、写、算方面能力降低或发展缓慢以致陷入学习困难,具体表现有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和交往困难等表现,题干描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即为学习困难综合症的表现,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学习倦怠不是一种心理障碍,只是一种暂时的厌倦状态,不是心理问题。

      C选项,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症。

      D选项,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BCD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心理障碍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儿童的强迫行为明显多于强迫观念,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多见。故本题选C。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迈克尔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成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具体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选项A,做笔记属于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方法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

      选项B,列提纲属于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便于理解和记忆。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等。

      选项C,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学习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等。

      选项D,统筹学习时间属于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具体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工具利用策略和人力资源利用策略。

      综上所述,本题选C。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形象联想法就是把需要识记的材料与某些具体的事物、字母、数字、汉字,包括一些图形等联系起来,借助形象思维记忆和想象。谐音联想法是指学习一段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关键词法是指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语义指通过联想,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赋予新知识更多的意义。题干中,将太阳和月亮放一起比较明亮是将学生原来学习的日和月与新学习的“明”联系起来,将新旧知识建立起了联系。因此本题选择A。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等人把动机分为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地增强,附属的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在附属对象上也从家长和教师转移到同伴身上。故D选项正确。

      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综上所述,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D选项。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为倒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当动机强度超过一定水平之后不会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总体上呈倒U型曲线关系。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不同难度的任务的最佳动机水平各不相同:当学习任务较简单时,只有较高的动机水平才能够达到最佳学习效率水平,否则可能会因为动机不足导致轻视任务,从而使效率降低。故该选项说法有误。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原型操作就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实践方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形式的过程。原型内化阶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题干中教师精细地演算例题使学生明白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属于原型定向阶段,故此题选A。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高原现象。

      (1)这样的情况的出现,是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2)高原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进步暂时停顿的时期,这就是高原期。高原现象的出现,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高度的水平线上而不上升,有时还有下降的趋势。

      (3)高原现象一般出现在练习的中期。这个时期练习的成绩不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出现停滞。材料中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是第一个高原期;当达到6500-7500的时候,是第二个高原期;当达到9500-10500的时候,是第三个高原期。之所以出现高原现象是由于学习方法的固定、学习动机的减弱、学习意志薄弱、生理及心理的疲劳等。

      (4)如何度过高原期,需要我们采取如下的策略:强化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纠正学习中的弱点,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好时间;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心理素质。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