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练习题

江西中公教育网 2022年07月08日 17:57:35

      在全国统一的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总共考两门,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两门笔试结果均需要达到标准才可以取得面试机会。今天我们就小学教资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单选题来练习几道题目吧!

      1.在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论的智力成分亚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元成分 B.操作成分 C.知识获得成分 D.精神需求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选项A,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等。

      选项B,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选项C,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

      选项D,干扰选项,排除。

      题干中,在智力成分亚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元成分。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2.( )的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A.卡特尔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奥尔波特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特质理论。

      选项A,卡特尔运用因素分析技术,把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其中,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一种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重要的部分,控制人格所有的惯常行为。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选项B,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理论是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选项C,干扰选项,排除。

      选项D,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上,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3.“吃过糖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属于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感觉迟度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现象)。

      选项A,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选项B,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选项C,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选项D,干扰选项,排除。

      题干中,吃完糖再吃橘子会感觉橘子是酸的,即糖和橘子先后刺激,这是继时对比,即感觉对比。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

      好了,各位同学,我们今天的练习就先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