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论 第四讲 《论语》1Word

查字典文档网 2017年06月07日

      国学导论 第四讲 《论语》1Word

      第四讲

      《论语》选读(一)

      孔 子孔 子 ( 前 551 年 —— 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后人尊为圣人。 孔子祖上是宋国贵族 ,移 民到鲁国。孔子出生于鲁国, 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 曾任中都宰、司空和司寇,短 期代理鲁国国相。

      孔子一生三件大事 周游列国:传经布道,谋求施政,但始终未

      能施展抱负。 整理古籍:暮年返鲁,整理《诗》《书》 《礼》《易》,根据鲁史修订《春秋》。 聚众讲学:首开私学之风,冲击世袭制度, 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论语》其书《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 的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大约成书于春 秋战国之际,东汉时列为儒家七经之一, 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是一部儒家经典。 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 论语》三种。《古论语》和《齐论语》均 失传,今本《论语》20篇,东汉郑玄以 《鲁论语》融合诸本而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 (1)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 说小33岁,后说更为可信。 (2)朱熹: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3)程子: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 常之事。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 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 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注释: (1)子贡: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公元前520— 456年),政治家,外交家,中华儒商之祖,官至鲁、 卫两国之相。 (2) 譬,比喻。能近取譬,能推己及人。方,方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 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1)颜渊,即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公元前 521—前482年),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在孔门诸弟 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 (2)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已复礼。”这句话是 林彪为老婆叶群写的条幅。“克已复礼”是孔子的话。 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 天

      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 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注释: (1)子张:即颛孙师,字子张。出身微贱,且犯过 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未尝从政,以教授 终。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列儒家八派之首。

      (2)谦恭、宽厚、诚信、敏捷、慈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 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yao),不 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 (1)樊迟:名须,字子迟。他求知心切、兴趣广泛, 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 修慝、辨惑” 、“学稼”、“学为圃”等。 (2)子夏:即卜商,字子夏。性格勇武,以“文学” 著称。李俚、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也尊以为师。 相传《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传授下来。 (3)原意为:把直的东西放到弯曲的东西上面,弯曲 的东西就自然变直了。可翻译为:把贤明的人选拔出来, 不贤明的人就会远离,甚至改邪归正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注释:

      (1)朱熹: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 “得其公正”是也。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 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 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 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1)原文的“兵”本义为兵器,可以译为军

      备。 (2)“民信之”,直解人民信任政府,拥护 政府即得民心。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 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 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 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注释: (1)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2)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 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 小。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

      (1)朱熹: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 人情之所欲。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 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

      也。”

      注释: (1)徙是一点点迁移的意思,也就是让人一点点靠 近,不是要求你马上做到。 (2)“百分之一进步法”,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 下来将是巨大的成功。据说乔丹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队 的教练就要求所有的队员,每天进步百分之一,第二 天比第一天要好百分一,比前一天多投进一个球,比 前一天配合更默契一点,就这样,连续拿下六届NBA 总冠军。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疏食,粗粮。 (2)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 膊。枕:枕着。枕着弯曲的胳膊睡。 (3)孔子曾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 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释: (1)参,曾子之名。 (2)朱熹:唯者,应之速而无疑者也。 尽己之谓忠, 推己之谓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注释:

      (1)朱熹:推己之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 (1)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46岁, 《大学》作者,子思老师。 (2)朱熹: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 师。习,谓熟之于己。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