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精选(九篇)

21世纪考试网 2023年08月06日 11:10:10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治疗;影响因素;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 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高血压的危害性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 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的情况。现高血压患者呈现出年轻化, 笔者多年来经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高血压88例, 原因分析如下, 兼谈诊治中的几点体会及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男53例, 女35例;年龄最大68岁, 最小36岁。

      1. 2 全部病例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

      1. 3 方法 全部患者均复查血脂、血糖以及靶器官的损害情况;并查明有无家族史及生活不良习惯。对药物疗效不理想的患者, 首先做有关检查加于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2 结果

      全部病例, 从生活中找出原因分析。

      2. 1 饮食中摄盐量过多16例, 每餐都有食用咸鸭蛋、咸菜、盐鱼等习惯, 每日盐摄入量10 g以上。

      2. 2 频繁吸烟41例, 其中1~2包者28例, 2~3包者13例。

      2. 3 过量饮酒21例, 每餐都喝白酒, 其中150~250 ml者14例, 250~350 ml者7例, 应酬会餐时超过500 ml。

      2. 4 血脂分析45例, 88例中有45例血脂偏高。总胆固醇>6.9 mmol/L 34例, 甘油三酯>2.0 mmol/L 30例, 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2.0 mmol/L 27例, 以上三项均高者36例, 二项增高者28例, 一项增高者9例。

      2. 5 血糖异常:本组有23例空腹血糖增高(>7.8~8.5 mmol/L 14例;>9.0 mmol/L 9例)。有6例空腹血糖10.0 mmol/L。

      2. 6 玩各种游戏的时间过长26例, 其中4 h以上者14例, 6 h以上者8例, 8 h以上者4例。

      2. 7 心情容易激动并伴失眠16例。

      2. 8 靶器官的损害 心脏扩大42例;尿蛋白+~++者16例, 眼底镜检查所示, 脑动脉硬化33例。.

      2. 9 治疗与疗效 ①控制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②纠正不良习惯, 减少吸烟、喝酒、打麻将、限盐饮食;③继续服用降压药, 效果良好者72例, 其中16例患者心情容易激动, 用地西泮后病情好转。

      3 讨论

      3. 1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本组有45例。曾有报道肥胖、高血脂症者比非肥胖者的血浆正肾上腺素水平高2倍, 所以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加服降脂药物, 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 减少体内脂肪含量, 可显著降低血压。

      3. 2 本组有23例空腹血糖增高, 6例餐后2 h血糖增高。糖尿病可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 胰岛素是一种很强的促细胞生长因子, 可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生肥厚, 引起血压升高 , 胰岛素使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增加, 可致水、钠潴留, 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产生高血压。高血压可激活蛋白激酶C, 增加内皮细胞合成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缩血管物。并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增加Ⅵ型胶元的合成, 纤维粘连蛋白增加, 促使血管硬化及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难治时不要忘记查血糖,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糖, 药物疗效才能发挥。

      3. 3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 g的推荐, 而钾盐摄入则严重不足, 本组有16例病例每日盐摄入量10 g以上, 因此,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 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3. 4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 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 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 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

      3. 5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 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 g;女性不应超过15 g。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 如饮酒, 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 ml、100 ml、300 ml。

      3. 6 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 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 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 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 min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 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

      3. 7 心理或精神压力引起心理应激(反应), 即人体对环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 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应采取各种措施, 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 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4 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

      4. 1 扩大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象的范围

      4. 1. 1 全人群健康教育(主要是健康人群、重点为儿童青少年、家庭妇女)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生活中易养成各种影响健康的行为。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式, 使儿童少年从小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 防患于未然, 使成年人的知、信、行向有利于全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并矫正不良习惯, 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 1. 2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加强随访和管理, 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务, 防止病程恶化, 预防并发症发生, 促进康复。

      4. 1. 3 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教育 采用健康教育促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逐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 减少和避免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4. 1. 4 加强对目标人群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健康教育 通过教育使患者家属、亲朋好友、近邻、医护人员等去影响患者, 督促其自觉养成遵医行为, 逐步改变不良习惯, 最大限度取得良好效果。

      4. 1. 5 领导者和决策者教育 向领导者和决策者提供信息, 让其了解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使高血压预防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获得决策, 组织协调、环境、舆论和经费等的支持, 也是健康教育项目能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 2 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多样化

      4. 2. 1 集中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4. 2. 2 在社区和医院成立健康教育大课堂,定期对教育对象进行集体指导, 大众传播。

      4. 2. 3 对入院患者进行个别指导, 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制订具体教育计划, 突出重点, 目标明确。

      4. 2. 4 行为训练, 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测血压方法及注意事项。

      4. 3 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全面具体

      4. 3. 1 教育对象应掌握高血压的一般知识 熟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及危害因素, 长期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及并发症, 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分期, 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4. 3. 2 平衡膳食, 控制体重 采用低盐清淡、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饮食、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起到降低血压, 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

      4. 3. 3 情绪稳定, 适当选择运动 保持稳定的情绪, 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适当进行散步、体操、慢跑、骑自行车,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运动。

      4. 3. 4 培训自测血压技术, 指导观察服降压药物的反应 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所出现的头昏、头痛、头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 并做好记录, 便于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参考数据, 便于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4. 3. 5 正确用药指导。高血压病通常是需要联合用药。应该让患者先了解治疗目的以及所需药物的剂量、方法和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再给患者制定明确的服药时间表。

      ①降压如果过快过低, 会引起心脑供血不足的加重, 非急症的情况下, 血压应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降低为好。

      ②按医嘱用药, 不可随意加药、停药或换药。

      ③为了维持血压平稳, 坚持按疗程服药。

      ④尽量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过度疲劳等), 以提高疗效。

      很多高血压病患者“久病成良医”, 自以为对高血压病有清楚的认识, 在治疗高血压病时, 认为单纯依靠药物, 就可以使高血压病降压与稳定。通过教育, 我们使高血压病患者清楚地知道高血压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高血压病降压与稳定是综合治疗的结果。如果注意各方面的调解, 可以减少服药量, 使血压保持稳定。让患者明白治疗高血压, 要以疗程治疗为佳, 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血压高时服药, 不高时不服, 想起来服, 忘记了不服, 因为不规则的服药, 会破坏血压的稳定, 而血压时高时低, 会对心、脑、肾等器官带来危害, 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些患者为图省事到药房买降压药自行治疗, 这是不可取的, 应按医生指导服用对症的药物, 以免影响治疗并延长病程。

      4. 3. 6 正确的运动指导 要正确教育高血压患者适宜做的事情:慢跑、打羽毛球、游泳、健身操等运动项目。

      4. 3. 7 血压监测的指导 向患者或家属讲解测血压时必须掌握的四项原则(定时间、定, 定部位、定血压计), 测量血压应在安静休息时测量, 不要在激动或活动后测量, 取坐位或仰卧位。指导高血压患者每天定时测量血压, 监测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

      4. 3. 8 健康饮食指导 教育高血压患者们, 哪些是适宜进食的食品, 哪些是不适宜进食的食品。宜进食的食品为:豆类或豆制品、冬瓜、萝卜等新鲜蔬菜、淡水鱼、牛羊肉等, 在食物选择上应选含钾和钙丰富的食物, 如燕麦片、青豆、油菜、橘子等。要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 如海带、虾皮、紫菜等。不宜进食的食品为:酒、烟、浓茶和浓咖啡、刺激性调味品、动物内脏和盐腌制品等以及要少食盐。教育高血压患者应明确知道:多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而且饮酒量越大者血压值越高;如限制饮酒量则可以降低血压。教育高血压患者限制脂肪, 用低脂奶制品、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中等量蛋白的鱼类蛋白有一定促进肾小管排钠和降压作用, 也可减少钠的摄入。适当限制钠盐摄入等, 可降低血压, 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减轻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

第2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8-2792-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为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的需求,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教育方式给予满足,我们对本院部分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6年3~12月本院行维持性血透病人64例昏迷,意识障碍、病重及不合作者除外。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3~78岁,平均(45.18±16.90)岁;透析时间2~112月,平均(68.15±35.45)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38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16例,高血压肾功能衰竭8例,痛风致肾功能衰竭2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6例,初中及以下38例。

      1.2调查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维持性血透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透析2个月后进行调查。

      1.3问卷设计:本调查问卷根据维持性血透病人的特点,结合参考文献,由作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4个组成部分:(1)疾病相关信息:即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共4项。(2)透析前的相关信息:即血透的名称、定义、原理、适应证、作用、效果、相关检查及准备等10项。(3)血透时的相关信息:穿刺部位及配合、血透析机及血透析液、常见的症状及反应、透析的时间、注意事项、监测指标、心理指导等10项。(4)透析后的相关信息:穿刺部位的护理、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饮食、活动方面注意事项、实验室检查及再透析的时间等10项。总计34项健康教育内容。其中,需求程度按分值计算,不需要1分,需要2分,非常需要3分。总分值越高,需求程度越高。本问卷经过4名专家测得内容效度(CVI)为0.96,问卷的信度系数α为0.92。

      调查问卷由病人自己填写,分别调查病人对各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的人员、时间及方式的选择情况(此情况的选择可以多选)。调查时向病人讲明各项内容及填写方法,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本组有9例因文化程度较低或其他因素无法阅读问卷,由调查者讲解,并根据病人的回答代为填写。

      1.4统计分析方法: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病人对健康教育人员、时间、方式的具体需求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要求百分比根据各项得分计算,设定每方面所含的各小项满分都是3分,将4个方面中的各小项满分相加,分别作为分母,将4个方面中的每小项实际得分相加,分别作为分子,计算出每方面需求得分的百分比。

      2结果

      2.1健康教育需求的分布:根据各项得分计算百分比,结果显示,本组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都很高,其中透析后相关信息的需求程度最集中,其次为透析前、透析中、疾病的相关知识。在疾病知识方面,病人最关心的是治疗方法(78.6%)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75.9%);透析前知识方面,最关注透析的适应证及效果(81.9%)、透析前的相关检查及准备(77.5%);透析时知识方面,最需了解穿刺部位及配合(77.6%)、常见的症状及反应(75.8%)、透析的时间及注意事项(73.9%)等。

      2.2对健康教育人员的选择:见表1。

      2.3对健康教育时间的选择:在问卷的4个部分中:(1)疾病相关信息:51.2%的病人选择透析前入院时,48.8%选择透析前1~3天。(2)透析前相关信息:36.3%选择透析前,63.7%选择透析前1天。(3)透析时相关信息:78.5%选择透析时,21.5%选择透析前。(4)透析后相关信息:21.8%选择透析前,45.8%选择透析时,30.4%选择透析后,2%选择任何时候。

      2.4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见表2。

      3讨论

      3.1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需求普遍较高,体现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住院病人,更希望在住院期间通过医护人员的诊治、护理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1]。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对透析后相关信息的需求程度最高。主要原因是:(1)由于病人在透析完成前已经历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但对透析后的相关信息尚存在很多疑问。(2)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后均回家休息,很多护理工作必须在家中进行,由于即将离开医护人员的照顾,很多问题都要病人独自面对。

      3.2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对透析的适应证、效果及并发症方面的信息关注度较高。由于透析治疗的特殊性,通过透析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不适,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所以,病人需求更多关于透析方面的知识,而对相应疾病知识的需求相对较弱。其中透析后内瘘血管通路的护理知识、饮食、活动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再透的时间等信息是透析病人最关心的。除对透析病人进行常规的宣教之外,护士更应针对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此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经历了整个健康教育过程的人,在透析完后对很多相关知识仍然不了解,说明在宣教时应帮助病人树立参与意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变被动为主动,使病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重视自身参与的需求[2]。

      3.3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和依赖性大于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赖性,更多病人希望医生为他们进行宣教。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病人对医生和护士的认识,认为医生更具备疾病和透析的知识,应该由医生来指导病人,护士常常只作为协助者,有些知识不在护士需要掌握的范围内,而在透析前及透析时,随着护士参与程度的加大,病人选择护士的比率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病人认为很多知识护士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多,他们更愿意相信医生。此外,护士经常由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或其他原因,对自身不够自信,因此对于病人的问题有时常常采取回避或推卸等消极方式处理。这也是造成病人更加依赖医生的原因之一。

      3.4研究表明,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个别指导,因为这种方式最直接,不受地点及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其次部分病人希望通过书面信息帮助自己理解,尤其是透析后回家的病人,在家中可以学习这些资料。如果把几种教育手段结合起来运用,如演示血透过程,阅读有图文的宣传册,集中观看相关录像,以及浏览健康教育宣传栏等,会有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路兰,马骁,陈青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8):685.

第3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摘 要 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准则,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市技师学院现代服务系961名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校学生整体水平一般,学生健康体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进而提出建议促进我校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体质健康 调查 分析

      2002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入了与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盛衰。当代职业学生们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体质状况更是中职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工作的重要保证。了解我校学生的体质现况,研究他们体质的特点和规律,是我校教育部门和体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根据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揭示我校学生体质的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校在校学生。有效测试人数961人,其中男生598人,女生363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部分学术刊物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资料。

      2.数理统计法

      各项测试数据的整理统计,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评价指标,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数据来源和过程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数据来源于2013年10月对我校在校学生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的体质测试结果,共测量了6项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和立定跳远。数据的检验、检查验收和统计均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评价指标进行。本文对现代服务系在校男女生的体质指标测试结果,依照技校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作为研究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依据,并提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总测评得分分析

      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不及格达到36%。及格为38.29%,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都在中下水平,其中优秀学生只有1.04%身体素质好的学生非常少。本人认为应以国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切入点,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我校学生的茁壮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才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二)各项测量数据结果分析

      1.身体形态测量结果分析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根据测量结果分析,我校学生中男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率占了男生总人数的18.22%,女生14.0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我校学生平均较低体重占了26.32%,也是相当高的,除一小部分学生是家庭生活条件原因造成之外,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习惯、规律不正常,缺乏体育锻炼。学生忽视自身的体质健康,是影响我校学生身体形态匀称程度的主要因素。以上分析数据结果应当引起高度注意。

      2.身体机能测量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我校男生此项测试结果比女生的好,不及格比例男生为16.9%,女生则达到28.9%,究其原因:(1)近来我校大力推行“健康生活无处不在”活动,在校道旁、教学楼底层、宿舍公共区安装了一批乒乓球台和健身器材,男生会经常参加锻炼,而女生没有;(2)我校男生多数喜欢打篮球踢足球,运动量比较大,相反,女生只要以羽毛球运动为主运动量较小。但是总体优秀和良好人数也只有11.1%和25.1%远低于国家平均标准。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首次测试,在测试前没有针对性地对促进肺活量提高方面的锻炼,学生也不知道从何练起,也没有意识到肺活量测试的目的与意义,在肺活量测试时,方法与技巧性较强,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所以这也是我校学生优秀和良好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经常参加有氧代谢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其表现为在完成台阶试验定量负荷工作时脉搏搏动次数下降,在试验结束后脉搏的搏动次数恢复到安静状态所用的时间缩短,台阶试验指数增高。台阶试验是对人体有氧耐力的测量,可以作为衡量学生有氧代谢能力、呼吸、循环、肌肉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测得的数据分析结果看,我校学生参加台阶试验的总优秀率仅为29.7%,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我校女生大部分在及格上,只有4.1%不及格,总不及格率也只有12.4%,这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耐力性素质较好,但身体协调性相对要差些。相对国家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更要重视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3.身体素质测量结果分析(握力与立定跳远指数测量结果分析)

      学生体质状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好坏,而锻炼意识强的学生身体素质一般较好。进行立定跳远、握力测量是对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发育水平的和谐度的评价。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是主要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反映人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同时也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而且还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我校学生此项素质较差,总优秀只有0.6%,及格占到48.6%,不及格占到45.6%。说明我校学生平时对握力很少有针对性的练习。

      立定跳远指数是反映人体肌肉相对力量的一个指标,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测试结果得知,我校学生优秀人数只有48人,占总人数的5.0%,远低于全国的平均优秀率20.68%,大部分学生处于及格状况,占总人数的42.8%。这说明我校学生下肢爆发力较差,腰腹肌力量不足,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测试情况看,很多学生连基本动作都不能掌握,蹬地、提臂、收腹、伸腿等动作做的不好,练习起来又枯燥,学生平时练习较少,所以成绩较差。这一点我校主管部门和体育教研室应重视,是否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计划上作合理的调整。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标准》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目的在于鼓励广大青少年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标准》的实施不仅会促进学生积极锻炼,纠正和改变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人格。综上所述,我校学生整体状况处于及格状况,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我校学生肺活量、心血管系统比较好,但他们的立定跳远测量和握力成绩很不理想,下肢力量明显薄弱;身体形态表现的均匀程度较差,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将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而女生的较低体重学生比率也将有进一步增加,这将成为影响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后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

      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和引导,指导学生强化体育参与意识,让学生了解国家实施《标准》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意识到健康对人一生进步发展的重要性,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础;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合理膳食结构和科学安排体育锻炼

      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科学的安排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已取得成绩的保持至关重要。学生经常不吃早餐,午饭集中用餐,是导致部分学生营养不良或肥胖现象的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的膳食结构能有效的控制人体能量的摄入,从而控制学生的身体形态,调节体内能量的需求。

      3.把握教学目标的导向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身心健康目标和思想目标去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突出体育教学的全体性,把学生间的显著差异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层次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最终达到各自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4.加强教材建设,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尽量使学生掌握一些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健身知识与技能,为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全面的基础。

      5.学校应把学生健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健康”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健康第一”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就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并把健康教育内容溶入到学校各项日常教育的工作中去。通过对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希望学校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公布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Z]..

      [2]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质测量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4):156-157.

第4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 南京特教学院 学生体质 健康状况

      1.引言

      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该标准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和总体原则,从发展身体运动素质向发展身体健康素质转化,同时简化了指标体系,对身体形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柔韧性等方面设计了更加科学、简便易行的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件要求,南京特教学院从2004年开始实施《标准》,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新的体育制度的贯彻实施,必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我院体育教学与群众体育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南京特教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新的体质健康标准评价体系下进行探究,为落实《标准》奠定基础,为学院的体育教学与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南京特教学院1、2、3年级全体学生(即2009级男生268人,女生1674人;2008级男生212人,女生1430人;2007级男生177人,女生849人),平均年龄20±1.5岁。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质调研的论文和报告十余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测试法。测试的内容按照《标准》中的测试项目,即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80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6项指标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2009年9月―11月。测试仪器为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指定的中体同方公司生产的体质健康测试仪器。

      2.2.3对比分析法。南京特教学院各年级指标之间,以及与往年数据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

      2.2.4数理分析法。对测试数据运用中体同方配套的仪器数据采集系统、SPSS16.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2009―2010学年南京特教学院1―3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从表1可知,南京特教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7.83%,达到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97%的水平。其中1年级的不合格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疲于应付高考,在思想上又忽视体育“三基”的学习,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体育锻炼;2年级的不合格率最低,这与近两年来我校进行体育课分层教学、自主兴趣选课的改革有关,体育课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和积极性;3年级的不合格率略高于2年级,这说明没有体育课这样常规性的活动,学生缺乏锻炼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另外,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女生,不合格率均高于男生,说明相比较之下女生参加体育锻炼不足,这也是我院体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3.2 2009―2010学年南京特教学院1―3年级学生体质测定结果。

      从表2可知,3年级男女生和2年级男女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3.3 2009―2010学年南京特教学院1―3年级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3项指标比较。

      从表3可知,南京特教学院1―3年级男学生身高平均值为171.3±7.8cm、女学生身高平均值为160.3±6.81cm;男学生体重平均值为60.15±12.11kg、女学生体重平均值为51.70±6.26kg;男学生肺活量平均值为3813±740mL、女学生体重平均值为2653±529mL,均高于2007―2008学年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

      表4显示,南京特教学院3年级男女学生营养不良比率存在上升趋势,女学生较低体重比率存在上升趋势,男女学生正常体重比率存在下降趋势,男学生超重、肥胖比率存在上升趋势,这更说明在3年级的体育课取消后,相当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缺乏必要、适时的体育锻炼。

      4.结论与建议

      4.1南京特教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7.83%,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97%的水平。这是南京特教学院近两年来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深化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的结果。

      4.2南京特教学院1―3年级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2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最好,3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尤其是不正常体重比例提高。建议学院延长体育健康课程时间,增加高年级体育选修课的年限,以提高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4.3南京特教学院因学院办学理念的特性,患疾患残等特殊体质学生较多,建议学院体质健康主管部门在强调常规体育健身之外,还应加强体育保健、传染疾病的防治和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4.4学院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切实改善和丰富体育设施,譬如“体育长廊”之类的集健身与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设施,让学生在课余有更多的锻炼身体的途径,并且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其中。

      4.5多渠道大力宣传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方法、意义,把健康体质测试成绩和学生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全面促进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发案)》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发案)》实施办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2,(5):1-4.

      [2]邵洪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发案)剖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赵忠伟,郑宏,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程干预手段研究[J],2008,(2).

      [5]都菊英.“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5).

      [6]王文,蔡韵.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研究综述[J].实用预防医学,2010,(1).

      [7]谭思洁,孔令琴.聋哑大学生体质综合测定及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3).

      [8]刘忆湘.学生体质与健康新旧测试标准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10,(5).

      [9]叶鸣.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思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

第5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摘 要 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新疆高原地区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高原地区中小学塔吉克族男、女教师的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生理健康状况一般;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较弱。提出了提高塔吉克族教师健康的措施与建议,旨在为提高高原地区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健康水平做一些努力。

      关键词 新疆 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 健康状况 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中小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整个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基础教育),是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主力军,党和国家对教师的生活、身心健康及工作条件、待遇越来越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但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却一直不容乐观。因此,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理应受到高度的重视,改善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缓。自中央召开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内地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全面展开,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使新疆进入了大建设、大跨越、大发展时期。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新疆尤其是高原地区较为落后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不断优化,高原四驱县、乡中小学校教学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改善,而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如何?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及全面关注新疆高原地区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本课题组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调查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其不同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探明南疆高原地区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健康现状并提出对策研究,为新疆教育管理部门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高原地区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健康水平做一些实际工作。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全面了解新疆高原地区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获得客观、真实的调查结果,采取整群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高原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地域特征确定各样本数量,使样本数涵盖整个高原地区,力求最大限度地分析高原地区中小学塔吉克族教师健康的真实情况。课题组对南疆喀什、和田二地的塔什库尔干、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县、乡19所中小学(其中县中学5所、小学5所,乡中学5所、小学4所)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现场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221份,收率为81.4%。其中男教师395人,女教师826人,中学教师1029名,小学教师192名;对部分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做了个别访谈。

      (二)研究方法

      1.数理统计法。通过对问卷的回收、整理,剔除不合要求问卷,对收集上来的问卷数据用Microsoft Excel录入,借助计算机,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访谈法。通过对8位中小学校长和26位教师的走访、谈话、交流和实际观察,获取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健身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等相关信息和指导意见。

      二、结果与分析

      (一)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自测健康的总体分析

      1.生理健康包括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和身体活动功能。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主要测量身体状态与生理器官的问题对健康的影响;日常生活功能,反映了被测试人家务的能力,它是维持社会活动的基础;身体活动功能,则是测量一般活动的受限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生理健康一般,健康的最高值为170,而他们的为115。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少;食欲一般,身体常常感到很累;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男教师普遍存在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浓厚的世俗观念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则是影响女教师生理健康的直接因素[4]。

      2.心理健康包括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分别通过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了解,从而反映健康的状况;认知是人格中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心理功能状态。认知功能测量的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最高值为150,而他们的为87,有42%的教师达不到60。其原因主要是:首先是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的工作时间长,教师要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课外活动。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还要应付上级管理部门和学校内部的业务检查、考试、各项评比等。这都使得教师常常感到身体倦怠、头脑迟钝、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下降、缺乏激情和活力、自我评价降低、孤独感和无助感增强。其次,教师职业因素,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通常是严肃认真、刻苦耐劳、克制私欲、淡薄名利、善尽职守,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然而这些角色期待并不是每一个正常人都能达到的。由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使教师产生种种心理冲突,感到无所适从而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会使教师觉得生活枯燥、沉闷,对生活的兴趣减退,对教育缺乏足够的热情,在工作中缺少应有的活力,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三,生活压力,现代生活快节奏给人造成持续压力,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职称的压力、学历更新的压力、知识更新的压力、科研的压力、教师聘任的压力、尾数淘汰的压力、按绩取酬的压力等等,都成为中小学教师无形的精神压力。

      3.社会健康包括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社会接触、社会支持。教师是一个比较孤立、比较封闭的群体,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少。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和学生一起度过的,其人际交往多限制在校园内。从表1可以看出,塔吉克教师社会健康能力一般,个体在生活中的社会资源的状况与人际关系好于对社会各方面变化的适应程度,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能力较差。

      (二)塔吉克族中小学男、女教师自测健康的对比分析

      对塔吉克族中小学男、女教师自测健康对比分析,从表2得知:塔吉克族男教师和女教师在生理健康方面无差异;但是塔吉克族男教师和女教师在社会健康方面存在的差异非常显著(P

      三、结论

      (一)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的生理健康一般,主要表现在: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少;食欲一般,身体常常感到很累;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男教师普遍存在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二)塔吉克族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是:教师工作负担重,常常感到身体倦怠、头脑迟钝、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下降、缺乏激情和活力、自我评价降低、孤独感和无助感增强,现代生活快节奏给人造成持续压力,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塔吉克族教师社会健康能力较弱,表现在社会适应、社会资源、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等方面。

      四、建议

      针对新疆高原地区塔吉克族教师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各方面做起,重视教师健康问题,提高教师健康水平。

      (一)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培育良好外部环境,全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尊重、支持教师,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更新观念,减轻教师的生理、心理负荷。促使教师能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使他们在教育中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还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资格认定方面的制度,促使教师群体专业化。

      (二)促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学校方面要切实重视和维护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必须从优化教师的具体环境入手,为教师营造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学校管理者应及时了解和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尽量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如缩短教师的工作时间,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务和会议。学校领导要尊敬教师,不能把他们当作工作机器。要给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尽可能给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学校要构建客观、公平、合理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在管理制度和业绩评价方面给教师提供一个合理的竞争环境。

      (三)每年校方应拿出一定经费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给教师做一次身体疾病健康体检,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生理健康状况,做好自我健康保健;同时,多开展丰富的校园教职工体育文化活动,增进健康,活跃身心,加强凝聚力,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高效的工作效率投入到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去。

      (四)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意识,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合理营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教师还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必须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改正。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崔静,高顺生,吴晓鸣.新疆6个民族青年的体型及体质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3(1):95.

      [2] 许军,王斌会,陈和年,等.Delphi法在筛选自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1999.5(2):215-220.

      [3] 许军,王斌会,胡敏燕,等.自测健康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1999.5(10):1316-1319.

      [4] 马合木提・吐尔逊.中国塔吉克族人口发展初探[J].干旱区地理.1995(3):72-75.

第6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护理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 。尿毒症患者需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巨额的医疗费用和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使患者和家人从经济、身体和心理几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多、情绪不稳定[2],医患之间容易产生纠纷,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满意度低,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依从性差。针对这种现象,我院血液透析室从2011 年10月开始,实行小组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l.1 一般资料 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210例,临床诊断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从刚入血透室就开始,透析频率为2~3次/周,4 h/次。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20~80岁。其中肾小球肾炎占50%,高血压肾病占25%,糖尿病肾病占20%,多囊肾5%。

      1.2.健康教育方法

      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共同制定由患者新到血透室透析到规律透析各个阶段的宣教内容。我科21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房间分为7 组,每个房间10台机器,4名护理人员分管一组,其中组长一名,每人有分管固定的病人,以老带新,长期固定,按照科室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平时每名分管护士再根据患者出现的个别问题随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可通过口头指导、书面指导,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对象包括患者及家属。根据患者的掌握情况重复指导。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每个小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心理支持:针对不同的患者产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帮助患者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1.3.2 饮食宣教:选用高生物效价优质蛋白质饮食,如鱼、蛋、奶、精肉等动物蛋白质。少吃含钾高的食物,如桔子、香蕉、蘑菇等。限磷补钙:指导患者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骨头汤、虾皮等,适量补充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还要注意水分的控制,总的原则:量出为入,保持平衡。每次透析水分保持在干体重的百分之五以内,限制钠的摄入如咸肉、咸菜、泡菜

      1.3.3内瘘宣健 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尽量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造瘘肢体适当做握拳运动,促使内瘘早日成熟,内瘘使用后,保护血管,防止感染,血栓等。平时做好自我检查,造瘘侧肢体严禁输液、提重物、量血压。

      1.3.4 用药宣健 正规服用降压药,血压不稳时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贫血患者定期注射促红细胞生长素和铁剂。随时关注血色素的状况,钙剂的使用也要注意常规化。同时注意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1.3.5 并发症认识 随着透析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然而,由于血液透析并不能完全的替代肾脏代谢,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骨骼系统:甲状旁腺亢进,肾性骨病等,皮肤方面有色素沉着,瘙痒等。所以在平时的治疗中,要注意透析充分,饮食搭配合理,注意自身锻炼。

      2 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掌握的知识比较,见表1

      3 讨论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质量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已从原来的延长生命转变为提高生存质量并回归社会[3]。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在透析这一终身治疗中摆脱困境,消除心理负担,掌握透析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提高血透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减少血透相关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鼓励患者重返社会。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透析过程中干体重的控制、社会行为的改变有积极的意义,对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很大帮助[5]。

      由表1中可见,健康教育前后210例患者对内瘘保护、合理饮食、控制血压、并发症认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掌握,这说明,健康教育是透析患者获得透析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我科各护理人员,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集思广益,制定了全面的,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从而使全科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并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弥补了传统健康教育形式(不连续性,没有针对性等)的不足。

      4 护理体会

      ①通过小组式的健康教育,首先加强了护士同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团队协作氛围。②通过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知识及透析知识,自觉进行饮食、饮水量控制,调整好情绪,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透析顺利完成。③对家庭支持系统的健康指导也是血液透析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④通过心理健康指导,满足了患者被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这样减轻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及透析。⑤患者与护理人员结对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健康教育意识,加强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⑥饮食指导很重要,合理的饮食能减轻肾脏负担,合理的水分控制,减少了血透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⑦科室内系统的,有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制订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

      [2] 何志刚。袁静,邵爱仙.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虑及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7):18―19.

      [3] Van Manen JG,Korevaar JC,Dekker FW,et a1.Adjustment for CO―morbidity in studies on health status in ESRD patients:which CO―morbidityindex to use[J].J Am Soc Nephrol,2003,14(2)

第7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包括我国青少年体质监测开展情况、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等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健康 现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明显提高,但身体生理功能和素质发育相对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关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目前中国国民体质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一)我国青少年体质监测开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青少年体质监测工作逐步展开。我国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每五年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是2002年由教育部印发,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由每五年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每两年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组成。我国目前实施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测试与评价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现状分析

      高刚在《新时期优化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研究一以新疆地区为例》这篇文章指出我国青少年学生在身体形态指标持续提高的同时,有氧耐力、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青少年肥胖上升的趋势继续蔓延,并且趋向于低龄化,整体上处于儿童肥胖的流行早期[1] 。

      杨志雄在《藏族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提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决定,“推进学校体育的综合改革,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使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突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2]。可见,青少年体质健康已成为国家战略。

      (三)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

      陈玮君在《从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透析学校体育现状》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社会方面,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和不合理,使青少年因为这种客观原因而不能参与体育锻炼。(2)家庭方面:许多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力发展、营养膳食,轻视孩子的体力发展,体育锻炼。(3)学生方面: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外因是学校、家庭、社会,内因是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从而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4)生活方式方面,学习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2]。

      邢文华在《中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及加强青少年体育的紧迫性》指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1)在中国教育中体育的地位被严重忽略,学校,社会,家长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2)专业师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质量。(3)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需求。(4)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理论误导,众所周知,体育课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5)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力,主要出现在政策实施的中间环节,例如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落实不力[3]。

      三、结论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处于下滑状态,国家对出行的检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是效果不明显,这说明了青少年没有提高自己体质健康的意识,家庭、社会、学校没有对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起到太大的影响作用;现在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压力大,不愿意花时间去锻炼身体,所以,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四、建议

      青少年的时间大部分在学校度过,所以想要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必须从学校抓起,规范体育课及多形式的开展课外活动,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并且保持一定的运动负荷;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及学校领导的关注度,专业的体育老师才能让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才能准确的进行体质监测,所以学校领导应高度关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好的设施才是加强体育锻炼的基础,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103-108.

第8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几年来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与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作为全新的护理模式逐渐用于医疗卫生领域[2-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明确诊断为AMI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A组、B组、C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具有正常智力水平;能进行口头交流;愿意参与本调查;经心电图、酶学检查及病史确诊,发病≤7 d;②均符合AMI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103例,女性47例,A组年龄41~79岁,平均61.5岁,B组年龄45~72岁,平均56.2岁,C组年龄51~80岁,平均6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采用QCC健康教育方法,B组采用CNP健康教育方法,C组自患者入院即由品管圈成员结合CNP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 QCC成员10名,圈长1名,记录员1名。圈长负责组织圈员学习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2.2 CNP由全科医护人员共同讨论修改,以时间为纵轴,以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实施时间、施教者、效果评价、圈长质控为横轴,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1.2.3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以往健康教育效果差,患者满意度不高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原因表现在:①面对危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部分低年资护士因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经常造成低效的宣教。②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③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导致患者不能适应环境改变,不能绝对卧床休息,不能坚持心梗两周康复治疗等治疗。④因护理工作繁忙,使部分护士缺乏耐心,从而导致健康效果不佳。

      1.2.4制定方案与实施 QCC小组成员根据上述原因,共同讨论,一起制定与设计方案。具体方案:①加强圈内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培训,统一提高AMI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具体措施:高年资带教、晨会提问、定期理论考核、每周组织讨论与业务学习等方式,让护士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让圈外护理人员也能深入了解“QCC”结合CNP应用于临床护理的意义,应该如何协助圈内护理人员去完成圈内各项工作。②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相关的医学知识。具体措施:在患者入院后由QCC护理人员认真按健康教育路径表指导患者,讲解健康教育路径表的作用及意思,并将健康教育路径表悬挂于患者床头,让其知道接下来其将接受的宣教程序及相关知识。对于执行过的项目用红笔在项目前面的里打√标记,执行完每个宣教时段的最后一项者要在表格的施教时间和施教者中做好相应的记录。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当班圈员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并分析原因和相应处理。

      1.2.5检查阶段 每天由圈长和辅导员负责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情况进行质控检查,检查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每次质检完一个宣教时段的项目时,必须在表格中效果评价和圈长质控中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在下一阶段进行处理。

      1.2.6处理阶段 对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宣教掌握程度的措施,立即转化成标准制度、流程,在下一个循环中执行。对存在的问题,圈会讨论分析,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对患者进行宣教,直到患者掌握宣教内容。对尚未处理的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从而不断提高我科宣教质量。

      2 结果

      三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C组健康教育掌握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均优于A组、B组(P

      3 讨论

第9篇: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症候,通常人体的消化道是从食管一直到的所有的管道和消化器官,并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而在防治消化道出血疾病方面通常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并且注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遵循规律性的生活节奏[1]。健康教育是一种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而出现的对患者身体、心理、饮食、认知等方面的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法及防治方法,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尽快恢复身体健康[2]。为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200例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结果表明实施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男109例,女91例,年龄17~68岁,平均40.34岁。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消化性出血6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61例、恶性肿瘤出血33例、胃炎引发的出血26例、胃及十二子肠溃疡2例,其他原因引发的消化道出血10例。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包括患者的药物护理、卫生护理、病房环境清洁和消毒杀菌等以及出院后的医嘱等。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疾病介绍:首先是病因宣讲,对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讲解,如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子肠溃疡等诱因的具体作用,对理解能力有限和知识水平较低的患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其次是对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症状做出明确解释,如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黑便表现,部分伴有呕血,有呕血必然会有黑便,反之则不然。另外患者还会有周围循环衰竭,如口渴、乏力、恶心、心悸、头晕和意识模糊等症状;排便时或排便后会有晕倒、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症状;有发热症状通常会持续3~5d,但不会超过38.5℃,患者偶有贫血;②治疗措施介绍:止血药物有甲肾上腺素、西咪替丁等;患者突况的急救方法有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补充血容量;严重情况下需要给患者输血或吸氧;③健康饮食及适当活动教育:出血期间禁食,经治疗停止出血24h后进食少量流质食物,症状逐渐缓解后可进食半流质或无渣饮食,如稀饭或面条等;待症状基本恢复后则可进食正常的食物,但不要进食刺激性和生冷的食物;指导患者正确卧姿以及如何在床上大小便;④出院指导:对食物禁忌、康复锻炼和家属护理进行指导和医嘱[3]。

      1.3疗效判定 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了解程度、认知态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的再出血率、再住院率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消化道是指从食管一直到的消化管道,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位。而消化道出血也会由于精神刺激、劳损、饮食不规律不合理而出现,所以在对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要让患者首先对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所了解,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在康复后注重对自身消化系统的关注和平衡膳食,注意肠胃健康[4]。

      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在病因介绍、治疗方法介绍、饮食和活动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和介绍,本次对100例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患者的再出血率为7%,显著低于未进行健康教育组的24%;再住院率为11%明显低于未进行健康教育组的29%,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重大。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该加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张亚清.健康教育在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临床护理,2013,11(14):754.

      [2]戴红敏.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