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获专家学者较高评价

纪实台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传达革命理想与追求

      中央文献研究室卢洁认为,《大鲁艺》看后令人震撼,也让人激情澎湃。它是历史文献与当事人口述的统一,具有很强权威性,填补了历史文献记录的缺憾和空白。

      宣传片集锦

      创作团队

      总导演:闫东,自198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至今一直从事纪录片和重大题材特别节目的创作。曾担任建党9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总导演。

  • 制片人:孙杰
  •       执行总编导:曹海滨 王密林 王春晓
  •       总撰稿:张军锋 邓建勇 张建勇 张阿利
  •       总摄像 :王移风
  •       编导组:刘冰 赵学智
  •       视觉导演:周珏 王凯 赵衍雷
  •       人像摄影:魏德运

      分集点播

      名家观点

      口述体文献纪录片的再探索与思考

      口述历史不是从电视里产生的,它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比较有影响的如历史学家唐德刚等。同时,电视片采用口述体的方式也不是我首创,凤凰台和国外电视媒体早就有类似的节目。

      一个时代的传神之笔

      延安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在贫困的山沟里创办的鲁迅艺术学院也是一个传奇。听百余位曾经的鲁艺人讲述难以忘怀的经历,通过一连串珍贵的历史镜头,我们也得以重返历史现场,进入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承传民族崛起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那么,在《大鲁艺》这部大型的相册里记载的是一段我们中国革命的文化精神史——它是从1935年到1953年近80年间、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斗争中鲁迅艺术文学院诞生、发展、流变的辉煌历史。

      为《大鲁艺》喝彩

      2011年的10月,在央视附近专家公寓的一间极普通的会议室里,我参加了一次《大鲁艺》的策划会。出席这个会的有央视的闫东,有陕西台的孙杰,有河北台的张军锋,还有十多名认识但又叫不出名字的纪录片人。

      新中国的文艺从延安走来

      74年前,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诞生。70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划时代的重要讲话。从此,中国革命文艺在这里奠基,在这里发展,从这里走向全国的各个战场,从这里走向新中国。

      “小 鲁 艺”与“大 鲁 艺”

      鲁艺先后聚集了许多文艺家、培养了众多的文艺人才,仅音乐方面就有冼星海、吕骥、贺绿汀、向隅、唐荣枚、张贞黻、周巍峙、麦新、孟波、何士德、李元庆、安波、郑律成、李焕之、李凌、马可、时乐濛、卢肃、王莘、任虹、王昆等人。

      历时十个月,从寒冬到初夏;行程两万多公里,横跨中国十多个省市的长途采访拍摄,80多位耄耋老人的艰难寻找……数易其稿,艰辛创作,是他们成就了《大鲁艺》这部经典之作。

      我来说两句

       登录 |  注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