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产科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www.china-obgyn.net提供.

新闻热点

NEWS HOTSPOT

浏览更多
  • 25
    2024-06

    生育率一降再降!国家医保局重整规范产科服务项目,拯救产科!

    生育是人生喜事,也是关系繁荣昌盛的家国大事。近年来随着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现象和青年人婚育观念的变化,产科成为医疗服务行业中备受挑战的医疗机构科室,近年出现了多家医院关停产科、妇产医院倒闭转型的社会新闻。今年二月妇产科专家、上海妇婴保健院教授段涛主任发出“救救产科”的呼吁。 自2020年以来,全国已有不少公立和民营妇幼医院的产科业务迎来关闭或优化调整,一些业内人士声称产科的寒冬到了,救救产科的呼声引起了业界的共鸣。 6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有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整合为30项,并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形象来说,规范整合产科类价格项目,就是要把各地相对有特点的医疗服务项目“方言”变成全国统一的“普通话”。 过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由各省价格部门牵头制定,各省之间价格项目不仅数量差异较大,价格项目名称等也有较大差异。 国家医疗保障局介绍,以难产接生为例,各地根据不同情形和方式,设立了产钳助产、臀位助产、胎头旋转等多个价格项目,实际上这些项目技术难度、资源消耗比较接近。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新的助产方式被逐步引入临床,这种将具体操作与价格项目紧密绑定的立项方式,无法很好适应部分新技术的收费需求。因此,指南将资源消耗、技术难度等基本相当的项目归为一类,各地原有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被整合为30项,以更好适应临床实际。 同时,指南单独设立“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项目,支持医疗机构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鼓励各地积极开展镇痛分娩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孕产妇提供专业化的陪伴分娩、导乐分娩服务。 1、临床对产科服务价格有哪些新要求? 从一线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临床实践中对产科发展的需求,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新增新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二是希望更好体现产科医疗技术劳务价值。 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人口政策优化、生育观念进步,近年不少医疗机构陆续推出一些更加人性化的产科医疗服务,如“分娩镇痛”等。实践中,一些地方按照原来的椎管麻醉项目收费,医疗机构因无独立的价格项目减少了提供的分娩镇痛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则是因麻醉医生数量有限,无法提供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此类生育医疗服务需求。因此,医疗机构希望明确有关价格政策方向,充分发挥价格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引导医疗机构提供相关服务,更好满足无痛分娩等多元化生育服务需求。
  • 24
    2024-06

    郎景和院士谈“缓和医疗”:最好的医疗就是人文关怀

    人们对缓和医疗的概念可能并不生疏,但对其认识尚且不够,对其理解抑或存在较大偏颇。无论是医生还是公众,都需要加深对缓和医疗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更深入地践行这一理念。 人文理念是缓和医疗的本源 所谓缓和医疗,是指对慢性疾病、不可自愈/难以治愈之症、疾病晚期患者或年迈体弱者,医疗不力或救治无方,为尊重病患及其家人的意愿,为减轻其痛苦和症状,改善生命或生活质量的一种医疗对策[1]。 事实上,疾病晚期患者临近死亡(或称濒死),是正常的生命过程。缓和医疗也是医疗过程,包含心理调适、营养支持、症状缓解、康复保健、改善预后、慰藉家人等,与延长生命并不矛盾。这些对策和措施,正是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亦是医学及缓和医疗的本源[2]。正如特鲁多的墓志铭所阐述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而总是慰籍”。 “和缓是悉”,由来久矣。早在我国南朝,谢灵运的《山居赋》中即写道:“雷桐是别,和缓是悉”。雷、桐是古代的两位药学先祖,和、缓是古代两位名医,药神辨识草药之别,医圣明确病患之悉。尽管如此,面对诸多疾病,往往神药亦无力,圣医亦无方。此时,或者“古方治今病,和缓技亦穷”,或者人们还在留恋是否“如彼久病者,不敢忘和缓”还是“疏淪(音同药)费虽多,尺寸皆有功”呢? 于是,我们必须承认,此时最好的医疗是人文关怀,即“和缓是悉”。这就是医圣和、缓留给我们的无价财富与医疗真谛! 缓和医疗是终极关怀的实施 缓和医疗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临终关怀(terminal care or hospice care)和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3]。二者是不同的,临终关怀更侧重于具体的医疗措施,“临终”二字又显得狭隘、刺耳和难耐。而终极关怀则是对于生命的终极认识,比如生老病死、苦难痛殇。终极关怀其实是个哲学问题,亦是我们现今惯常的所谓“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里侧重于对生命、身体、生活、健康、疾病与死亡的认识、理解和态度。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且必然要经历和选择的。 诞生或者死亡,发育或者缺陷,健康或者罹病,是科学的、生物学的、哲学的,也是自然的、宗教的、神秘的。医学当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但也有可能打破生死的自然轨迹,从而误导人类抗拒必然的生命过程。问题是作为医者,我们需要真正理解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以及什么是死亡的意义。现实中,我们确实在寻找消除病痛、延长生命的药物和方法,但也应该避免无意义的,甚至善意的扰乱。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长生不老、无疾而终、健康长寿、万寿无疆,只不过是敬语和神话。 有了对于终极关怀的认识和理解,有了对于临终关怀的具体办法,我们对于缓和医疗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领会,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缓和医疗工作。可以认为,终极关怀是临终关怀或缓和医疗的目标和升华,临终关怀或缓和医疗是终极关怀的体现和实施。 科学的认识论与医学的发展观 医学是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结合。其关乎国家、民族、社会、家庭、个人健康及幸福。所谓“天地神圣,生命至上”。为此,我们要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所谓全生命周期,就是从生到死的人生各个阶段。现阶段,缓和医疗可能更多实施于年长者,但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健康问题,缓和医疗理念在这些阶段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医学的认识和实践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局限性,二是风险性。所谓局限性,就是认知的局限,由于人体的复杂性以及人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交叉性,形成了诸多影响和变数。因此,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和处理可能是局限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二是风险性,因为医疗的对象是活的人体,诊断、治疗、药物、手术等都会有风险,是“危险的丛林”。先哲们告诫我们,临床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戒慎恐惧”。 近二三十年,医学在其他各个学科,特别是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机械工艺学等技术的推动下,于颠簸中快速发展。诚然,技术的进步给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推动力,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过度诊断、过度治疗,过分相信和依赖机器检查及化验报告,脱离临床、脱离实际等的倾向日趋严重。数字化冲淡了医学的人文观念, 隔离了医生与患者,这给临床医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却也进一步凸显了缓和医疗的重要性。 小结 缓和医疗方兴未艾,可以说其是个幸运者,同时又是个逆行者。未来,缓和医疗必须紧密联系临床,既要走到患者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具体工作,更要进行多学科协作,共同管理患者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诊所,缓和医疗都同样重要,都要践行和发展这一理念。北京协和医院是全国疑难重症诊疗中心,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与转化基地,应该在推动缓和医疗发展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任重而道远。 缓和医疗不是一枝奇葩的花朵,而是一片关爱的森林。
  • 21
    2024-06

    BMJ最新研究!艾司氯胺酮有效降低3/4产后抑郁风险,为新妈妈保驾护航

    北京时间4月10日,麻醉镇痛药物艾司氯胺酮用于产后抑郁预防的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全球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的《英国医学杂志》(BMJ,2023年影响因子105.7)[1]。该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王东信教授发起,合作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Outcomes Research Consortium等。 艾司氯胺酮是常用的围手术期麻醉镇痛的药物,于2017年11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2019年11月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本项研究表明,对于有产前抑郁症状的产妇,在分娩后即刻静脉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 mg/kg)可以减少约3/4的产后42天抑郁发生风险,并减少约1/4的持续性疼痛发生风险;不良反应症状短暂且呈自限性、不需药物干预。 这是首次在有产前抑郁症状的产妇群体中尝试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预防产后抑郁,且获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此研究或可改变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模式,通过预防性治疗减少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从而改善产后抑郁可能导致的情绪低落、亲子关系受损、工作和社交功能障碍,降低自杀或杀害婴儿的发生率。
  • 19
    2024-06

    中国声音丨 复旦大学吴小华团队:塞纳帕利有望成为晚期卵巢癌全人群一线维持治疗新选择

    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作为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可改善晚期卵巢癌妇女的无进展生存期。Senaparib(塞纳帕利)是一种PARP抑制剂,在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实体瘤患者的1期研究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 2024年5月15日,复旦大学吴小华团队在Nature Medicine 在线发表题为“Senaparib as first-line maintenance therapy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进行了一项随机3期试验,也表明Senaparib作为晚期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多中心,双盲,3期试验FLAMES随机(2:1) 404名晚期卵巢癌女性(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II-IV期),对一线铂类化疗的反应为Senaparib100 mg (n = 271)或安慰剂(n = 133),每天口服一次,持续2年。主要终点是通过盲法独立中心评价的无进展生存期。 在预先指定的中期分析中,Senaparib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未达到,安慰剂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6个月(风险比0.43,95%可信区间0.32-0.58;p< 0.0001)。在BRCA1和BRCA2突变或同源重组状态定义的亚组中,Senaparib优于安慰剂的益处是一致的。治疗后出现≥3级不良事件的患者分别为179例(66%)和27例(20%)。无论BRCA1和BRCA2突变状态如何,在接受一线铂类化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Senaparib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提高了无进展生存期,在同源重组亚组中观察到一致的益处,并且耐受性良好。这些结果支持Senaparib作为一线化疗反应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 卵巢癌仍然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在2020年,约占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的5%(超过20万)。约55%的患者在诊断时表现为远处病变。新诊断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是手术细胞减少和铂类化疗。尽管一线化疗后缓解率很高,但大多数患者在3年内复发。成功的维持治疗可以延长缓解期和延缓复发,而不会恶化生活质量。 Senaparib (IMP4297)是一种PARP-1和PARP-2抑制剂,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有助于良好的选择性,降低脱靶电位,提高代谢稳定性。Senaparib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临床前研究表明,Senaparib是一种有效的PARP-1和PARP-2抑制剂(体内约为olaparib的20倍),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低脱靶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在I期临床试验中,Senaparib耐受性良好,安全性提高,治疗窗口宽,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特别是卵巢癌患者(与非卵巢肿瘤相比)和BRCA突变(BRCAmut)疾病亚组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 在中期分析中,FLAMES试验达到了其主要终点,表明与安慰剂相比,Senaparib显著延长了对一线铂类化疗有反应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在BRCAmut和BRCAwt亚组以及由同源重组状态定义的亚组中,观察到Senaparib比安慰剂明显的无进展生存获益。Senaparib的临床益处还包括延长无化疗间隔时间和第一次后续抗癌治疗或死亡的时间。此外,Senaparib耐受性良好,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事件;急性髓系白血病少见(n = 1(<1%))。 在大约22个月的随访后,ITT人群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Senaparib组为NR,安慰剂组为13.6个月;无论是BICR还是研究者分析,与安慰剂相比,Senaparib与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7%相关。在2年时,Senaparib组63%的患者保持无进展和存活;安慰剂组的相应比例为31%。Senaparib的益处在分析的亚组中是一致的,包括BRCAmut和BRCAwt疾病患者,无论对一线化疗的反应深度(即完全或部分)。因此,对Senaparib的反应似乎并不仅仅由BRCA1和BRCA2突变的存在驱动。在研究设计和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沟通时(2019年上半年),没有PARP抑制剂被批准作为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反应后的维持治疗,无论BRCA突变状态如何。研究结果表明,Senaparib可能为BRCAmut和BRCAwt亚群提供临床益处。同源重组状态的探索性分析也显示HRD患者和HRP患者均受益于Senaparib。 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PARP抑制剂相比,senaparib的高效、良好耐受性和宽治疗窗口允许肿瘤暴露于更高剂量,这可能导致卵巢癌患者(包括BRCAwt疾病患者)观察到的改善结果。该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在广泛的FIGO III-IV期卵巢癌患者群体中,在对一线铂类化疗有反应后,无论反应的深度和BRCA1和BRCA2突变如何,Senaparib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并且在同源重组状态定义的亚组中是一致的。此外,无进展生存期的改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Senaparib表现出可容忍的安全性,没有明显的安全问题。结果支持Senaparib作为一线化疗反应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003-9

手术 · 会议

VIDEO

浏览更多

品牌专栏

BRAND COLUMN

浏览更多
指南共识
医生手记
医学哥德巴赫猜想
学术专题
专家观点
学术前沿
医声医视
妇瘤聚焦
例例可鉴

会议直通车

CONFERENCE THROUGH TRAIN

地址: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城院区)7号楼6楼学术报告厅时间:2024-05-24
|

专家风采

NTERVIEW WITH AN EXPERT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