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文化之深衣襦裙 汉服与华夏文明

万年历 2024年07月12日

      导读:服饰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自走出了以实用为唯一目的的时代以后,服饰的功能就复杂了。那么,你知道传统服饰文化之深衣襦裙吗?汉服与华夏文明关系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官员

      深衣

      深衣是古代诸侯、士大夫等官员的常服,也是庶人唯一的礼服,最早出现于周代,流行于战国时期。在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和湖北云梦出土的男女木俑服饰上,可看到当时深衣的式样。《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郑玄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可见先秦时深衣,以素色麻布为之。孔颖达疏:“凡深衣皆用诸侯大夫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皆著之在表也。

      深衣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一般前后深长,因此被称之为深衣。可以说,几千年来的中国服装都采用了深衣遗制。深衣的另一特点是“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是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衣襟的样式。《淮南子》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说明当时带钩的形式多样,并已普遍使用。

      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一般认为,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能体现天道之圆融,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古代

      襦裙

      襦(rú,音儒)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女士汉服形制,是上襦下裙式的套装,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历经两千多载。襦裙的基本款式是:襦的袖子一般较长,或窄或宽;交领右衽,直领则多配以抹胸;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固定作用,还可佩戴宫绦环节和玉佩;裙从六幅到十二幅,有各种颜色及繁多的式样。襦裙上衣短,下裙长,体现了黄金分割,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在历朝历代,襦裙的款式各有不同,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汉代襦裙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襦多用对襟,领子和袖子喜好添施彩绣,袖口或窄或宽;腰间常用围裳,外束丝带。隋唐五代时,上衣为短襦(袖子长度在长袖与背心之间),与披肩构成当时襦裙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唐以后,上襦的领口变化多样,其中袒胸大袖衫一度流行,展示了盛唐思想解放的精神风貌,而裙下垂至地,不施边缘。这一时期襦裙色彩多样,多中求异,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宋代服装一反唐朝的艳丽之色,形成淡雅恬静之风。此时的上襦多为大襟半臂,下裙时兴“千褶”、“百叠”,还出现了前后开衩的“旋裙”及相掩以带束之的“赶上裙”。明代盛行袄裙,交领中腰襦裙逐渐消逝。

      民俗小百科:汉服与华夏文明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见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比如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

      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衣冠南渡”。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传统服饰文化之深衣襦裙,汉服与华夏文明”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