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之茶道 茶道的渊源

万年历 2024年07月12日

      导读:红绿黄白青黑花,看到这样的颜色,你会想到什么东西,其实这颜色可以是形容茶,不同种类茶叶冲泡方法不同,茶的颜色也不同。那么,传统茶文化之茶道具体是怎样的呢?茶道的渊源去哪看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茶道

      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

      茶道的渊源

      茶道在唐人陆羽的《茶经》中有明显体现。《茶经》不但记载了详细的备茶品饮之道,而且对于茶道的思想内涵作了概括:“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说,通过饮茶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与陆羽为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中两次提到了茶道一词。此后,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一节又写道:“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饮茶十德》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宋代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述了宋代茶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宋徽宗赵佶非常喜爱饮茶,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他在《大观茶论》中对点茶技法做了精辟而详尽的描述,还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深刻的茶道专著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构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

      民俗小百科:日本茶道精神

      日本人把茶道视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这是茶道的四谛、四则、四规。此四谛始创于村田珠光,四百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并做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传统茶文化之茶道,茶道的渊源”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