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怎么办?

丁香医生 2020年03月17日

1. 轻微受冻

      (1)请马上回到温暖的室内

      (2)小心脱掉淋湿的衣物

      避免淋湿的衣服、袜子等吸收更多的热量。

      (3)温水浸泡

      把受冻的部位浸泡在 38 ℃ 的温水中,时间掌握在 20~30 分钟,直到受冻部位恢复知觉。

      冻伤后的肢体知觉可能短暂丧失,千万不要自己调节水温,请家人帮忙调节或通过温度计估算,避免水温过高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4)去医院

      如果温水浸泡后,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       无法恢复知觉;

  •       受冻部位发紫、肿胀、疼痛等。

2. 严重冻伤

      (1)拨打 120 或带孩子及时去医院

      (2)把孩子转移到温暖的环境

      (3)预先处理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进行必要的处理:

      1)「解冻」

      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 38℃ 的温水浸泡,如果没有温水可以利用自己的体温。「解冻」后,冻伤部位可能出现烧灼感感、肿胀,皮肤可能出现水泡或变色(红、紫、蓝)。

      2)避免冻伤部位皮肤破损

      可用干净的衣物、毛巾把脚趾或手指隔开,避免因摩擦或搬动擦破皮肤,导致感染。

      3)避免「解冻」部位再次冻结

      「解冻」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使用干净的衣物包裹冻伤部位,避免再次冻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常见误区

      1. 轻度冻伤后烤火或者泡热水(38℃ 以上)

      冷热急变是诱发冻疮的原因之一。当身体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末梢血管都在收缩,突然接触过热的热水或者烤火会使毛细血管突然放松扩张,局部血液循环立刻瘀滞,很快就会形成冻疮。

      2. 严重冻伤,在寒冷环境进行「解冻」

      严重冻伤后,如果在寒冷环境「解冻」可能导致「解冻」后的肢体再次冻结,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因此,严重冻伤后因在室内等温暖环境下「解冻」。

如何预防?

      1. 注意保暖

      尽量保持室温不低于 10℃,外出时,应注意薄弱部位的保暖。对于手足多汗的朋友,一旦发现手套、鞋袜已经被汗浸湿,应立即更换。

      2. 松紧适宜的裤袜

      紧身裤袜会影响下肢循环,更容易发生冻伤。挑选孩子的衣物时,要避免裤袜太紧身。

      参考资料:

      [1]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frostbite/basics/definition/CON-20034608?p = 1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