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发布 | 江苏法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秀司法建议

      目 录

      1. 弥补网络管理漏洞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

      ——关于强化互联网平台管理的司法建议

      2. 排除校园安全隐患  防范校园伤害风险

      ——关于加强校园危险文具监管使用的司法建议

      3. 完善摄影行业监管  守护儿童合法权益

      ——关于加强摄影工作者管理的司法建议

      4. 规范儿童诊疗服务  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关于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未成年人诊疗服务行为的司法建议

      5. 加强小区公共设施管理  营造儿童安全环境

      ——关于强化小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司法建议


      建议1


      弥补网络保护漏洞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

      ——关于强化互联网平台管理的司法建议

      一、背景

      被告人张某某强奸案中,被告人通过某网络公司社交软件结识未成年被害人,其在与被害人聊天中充满色情内容,又以色情聊天内容和照片相要挟,强奸未成年被害人。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发现犯罪分子多系通过某网络公司的社交软件与未成年被害女性进行交友聊天。承办法官发现,该软件在注册时虽有未成年人不得注册的提示,但提示流于形式,对实际注册人的年龄并未进行实质审查,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年龄完成注册,未成年人使用该软件缺乏有效监管,网络保护存在漏洞。据此,人民法院向该网络公司发送关于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规避交友风险的司法建议。

      二、内容

      (一)规范注册流程、推广实名认证,避免未成年人不当使用。建议完善注册审核技术,实现对注册人年龄的实质审查,防范未成年人的不实填报。

      (二)加大审核力度,筛选推送内容,净化网络交友环境。建议加强对平台聊天内容的审核,加大筛选屏蔽力度,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安全屏障。

      三、成效

      该网络公司落实司法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用户注册环节管理。对新用户一律采取实名认证方式注册,开展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认证接入服务,防范未成年人注册和使用的风险。对存量用户强化筛查和管理,平台通过回扫发现具有未成年人信息注册特点的账号共计7733个,进一步分析发现仍活跃使用的账号68个,该网络公司对上述账号进行强制冻结后全部推入青少年模式,以进行账号限制和二次实名认证,用户基于身份信息实名认证后确认为成年人,才能退出青少年模式。

      二是加强平台内容生态治理。专门组建了涉未成年人审核工作团队,并进行了系统培训。该团队专门负责对用户上传的自拍类型图片和视频动态内容进行用户年龄分析预测,对疑似未成年人发布的内容进一步核实管控,如筛查发现涉未成年人的色情暴力等内容的,第一时间上报平台对不良信息进行封堵。

      三是完善涉未成年人保护举措。对软件涉及的青少年相关内容全部更新为人工审核方式,原则要求以自主策划的正能量内容为主,从传播传统文化、展示民间艺术、共享教育资源等方面,向青少年提供精选健康内容。设立快速反应通道,新增未成年人客服专线,专门受理未成年保护政策问询、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投诉和举报等。同时,在软件首页增设了“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的举报选项,发布了“守护未成年人专用邮箱”,畅通举报渠道,所有用户一旦发现有不良信息可以及时举报,平台依法处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愈发明显,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也出现了线上线下交织的新形态。人民法院始终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同时注重延伸审判职能,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助力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该司法建议促使网络公司通过完善用户注册环节管理、加强平台内容生态治理、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等多项举措及时弥补了网络保护漏洞,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护航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建议2


      排除校园安全隐患 防范校园伤害风险

      ——关于加强校园危险文具监管使用的

      司法建议

      一、背景

      王某某诉刘某某侵权纠纷案中,原被告是同学,课间二人因琐事发生争吵,争吵中被告刘小某随手拿起课桌上的“刻刀笔”将王小某肩背部划伤。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发现,案涉“刻刀笔”系学生美术课所用,其外观、尺寸、规格都与普通圆珠笔无异,但按压弹出的却是锋利刀尖,且外包装上未标注警示说明。承办法官走访城区多所中小学进一步了解发现,除案涉“刻刀笔”外,校园内外所涉危险文具还包括削笔机、磁性笔等。据此,人民法院向案涉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关于加强校园危险文具监管使用的司法建议。

      二、内容

      (一)开展危险文具排查整治,合力整治威胁学生健康安全的危险文具。

      (二)加强安全宣传引导,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三)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应对处置校园伤害事故。

      三、成效

      相关职能部门和案涉学校落实司法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迅速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活动。组织全市学校对学生使用的手动削笔机、磁性笔、刻刀笔等开展排查。案涉学校在此次排查中又查出数件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并予以妥善处理。

      二是建立重点文具保管专区。组织各校在班级图书角或其他特定场所建立保管专区,对危险系数较高的文具集中保管,做到既保障正常学习所需,又严防文具伤人。

      三是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学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动查处、协同治理机制,对校园周边文具经营商铺开展常态化排查整治。开通专门热线受理家长举报、投诉,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家长购买健康、安全、符合青少年使用标识规范的文具用品。

      四是建立学校应急应对机制。推动全市学校对可能出现的校园伤害事故,建立第一时间送医救治、通知家长、报警报案、协调解纷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维护校园安全。


      近年来,因使用危险文具造成学生受伤的案件时有发生。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小切口”参与社会治理“大文章”的功能作用,从个案排查堵塞类案隐患,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严防具有安全隐患的文具流入市场、进入校园。相关职能部门及学校根据该项司法建议采取多项整改措施,提升了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地落实,排除安全隐患,防范校园伤害风险,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建议3


      完善摄影行业监管 守护儿童合法权益

      ——关于加强摄影工作者管理的司法建议

      一、背景

      被告人马某某、陈某猥亵儿童案中,被告人利用给男童拍摄艺术照的便利,采取欺骗手段,拍摄多名未满14周岁男童裸露隐私部位的照片数千张、视频数段。并进行传播、销售,造成部分照片、视频在网络传播,给被害男童造成严重身心伤害。人民法院审理时发现,儿童摄影、儿童模特等涉未成年人的新兴行业中,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为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向行业管理部门发送了关于加强摄影协会行业自律及完善入会制度的司法建议。

      二、内容

      (一)加强行业自律。建议提高摄影工作者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坚决抵制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二)完善准入制度。建议会员申请加入摄影协会时加强审核把关,核实其是否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记录。

      (三)开展联动保护。建议定期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了解会员是否存在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存在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及时采取终止其会员资格等措施。

      三、成效

      行业管理部门落实司法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专门成立摄影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摄影家协会行风建设委员会,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协会管理,相关摄协制定了行业自律管理办法。举办职业道德公约签署行动和新会员职业道德教育报告会,提升会员职业道德水平。

      二是完善个人会员入会细则和会员管理制度,加强对会员入会信息的审核和公示,严把会员发展关,入会时要求申请人所在单位必须提供无犯罪记录等情况证明。

      三是掌握会员遵纪守法情况,对失德失信、违法犯罪的会员采取约谈、除名等方式施以惩戒。该司法建议发送后至今,行业管理部门已对数名违法犯罪和失德失信会员予以除名惩戒。


      该司法建议有力推动在摄影工作行业特别是儿童摄影行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建立行业、行政、司法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多元联动保护机制,形成了一套“典型案例通报—完善行业准入—涉少违法信息强制填报—失德失信会员惩戒—多方联动保护”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实效。



      建议4


      规范儿童诊疗服务 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关于规范医疗卫生机构

      未成年人诊疗服务行为的司法建议

      一、背景

      被告人赵某某猥亵儿童案中,被告人利用其作为医生的职业便利,对未成年女童隐私部位检查时阻止其成年亲属在场陪同,在检查过程中对女童实施猥亵行为。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时,经查阅相关诊疗执业规范和走访了解,发现该医院对相关项目检查的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制度形同虚设,给被告人利用职业便利性侵未成年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据此,人民法院向案涉医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关于医疗卫生机构规范未成年人诊疗服务行为的司法建议。

      二、内容

      (一)规范检查流程。建议对未成年人进行相关项目检查时,需有亲属或其他工作人员在场,建立健全两名医师检查和隐私检查告知制度。

      (二)落实规章制度。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设立相关评价反馈机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督促提醒。

      (三)加强教育引导。建议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

      三、成效

      相关职能部门和案涉医院落实司法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全面修订规章制度,加强宣传保护提醒。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关于印发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任务分工的通知》,督促各责任单位严格落实,并定期进行检查。案涉医院修订了《保护患者隐私制度》《文明服务管理办法》《医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文件,完善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机制。同时,加强隐私保护宣传,在全院各医疗区域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温馨提示“未成年患者及人体隐私部位检查的患者,需监护人或者家属陪同检查”,在叫号屏幕和检查导引单上新增相关保护提醒。

      二是全面开展专项督查,贯彻落实行为规范。医院组织开展了患者隐私保护专项行动,进行联合巡查。启动“患者安全月”专项活动,发现问题后现场会办整改。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党员先锋督查组,以12345投诉等事件为抓手,对于保护患者隐私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医生进行惩戒。

      三是全面深化培训教育,推动依法依规执业。相关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案涉医院开展专项教育培训,制作《依法执业诚信行医暨保护患者权利及隐私承诺书》,要求全院全员签署。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学习典型案例,提升全院医生的法治意识。


      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医生应遵守职业道德,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护航人。该司法建议推动当地卫生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改,强化了未成年患者权利保护,特别是加大了对儿童隐私权的保护力度,助力良好医德医风建设,促进规范儿童诊疗行为,更好地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建议5


      加强小区公共设施管理营造儿童安全环境
      ——关于强化小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

      司法建议

      
一、背景

      原告小秦及法定代理人诉某物业公司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中,五岁男童小秦在小区楼梯间下楼时误触暴露在外的电线箱,被电击灼伤,遂诉请物业公司承担侵权责任。人民法院审理该案时发现,物业公司疏于对公共区域部分维护管理,未及时维修更换外盖已损坏的安全出口应急灯,放任该危险源长期暴露在小区公共区域,导致原告受伤。承办法官通过实地走访发现,辖区内老旧小区的公共设施大多存在电线裸露、运动器材松动等安全隐患,由于未成年人活泼好动,极易酿成安全事故。据此,人民法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关于加强公共设施管理的司法建议。

      二、内容

      (一)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小区的公共设施进行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和整改,做到查漏补缺,防范未成年人再受伤害。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对物业公司的考评机制,开展常态化检查和周期性抽查,提高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         

      (三)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维护居住环境,齐心共建美好家园。

      三、成效

      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司法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开展小区安全隐患专项排查行动。成立排查小组,联合属地街道对该市主城区75个居民住宅小区开展专项排查,发现问题144个,即时整改问题132个,限期整改12个,均已整改到位。

      二是建立安全隐患发现和排障机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常态化安检、维修工作,形成工作日志,每周向小区业主公示。同时,使用推广“智慧物业”APP,号召业主积极通过该平台在线反馈问题、申请排障,自平台使用以来,物业服务企业线上接收小区住户反馈问题63个,交办解决60个,反馈到上级单位3个。

      三是开展平安小区主题宣传。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内采取张贴海报、入户宣讲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用电用气安全、消防安全等主题宣传,着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生活环境安全事关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平安。人民法院在处理涉未成年人侵权纠纷案件时,主动延伸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有效解决未成年人安全隐患问题,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该司法建议推动居民小区及时有效排除了安全隐患,提升全社区居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