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末日|The Last Of US》:一款让游戏迈向第九艺术的飞跃

电玩之家 2015年03月12日 08:57:50

      发售在ps3、ps4平台的末日生存大作《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绝对是一款神作,游戏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均影响着许多玩家对于生存游戏的感受,其中对于男女主角的细节情感描述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讲,这款游戏甚至将游戏直接提升至第九艺术。

      发售在ps3、ps4平台的末日生存大作《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绝对是一款神作,游戏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均影响着许多玩家对于生存游戏的感受,其中对于男女主角的细节情感描述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讲,这款游戏甚至将游戏直接提升至第九艺术。

      五个晚上,断断续续通关了《The Last of Us》。

      头一次陷在座椅上,默默看完了一部电子游戏的职员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消化那十余个小时的游戏体验。不,或许应该是情感体验,更恰如其分。

      这是一款能让你通关之后陷在座椅上、默默看完CAST才能慢慢消化情感体验的电子游戏

      在开始《The Last of Us》的旅程前,很难想象一款以末日丧尸如此滥俗题材的游戏可以将整个互动娱乐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长久以来,就有人将电子游戏(或互动娱乐)称为“第九艺术”。虽然,自己也是玩家,但对此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

      在如今技术条件,电子游戏可以带来各类顶级的、不亚于好莱坞大片的“声光电”刺激,例如火爆全球的《使命召唤》系列、《光环》系列;甚至也可以带来某种深层次、近乎哲学式的思考,亦如《合金装备》系列。但是,我却很难在各类优秀的游戏作品中,获得真正情感上的体验。

曾几何时,电子游戏可以和小说、诗歌等平起平坐

      通关游戏的感受,与看完一部小说、诗歌的体悟完全无法置于一处来进行比照。当然,在《The Last of Us》之前,也曾有过《ICO》、《旺达与巨象》以及《旅程》这样作品,尝试在这个方向做出过努力。不过,还缺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作来推升整个行业的品格。

      在《The Last of Us》的世界中,真菌寄生的丧尸、人类社会的破败、废弃的现代文明乃至游戏方式都是退居成为了配角,作品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游戏主角是一位丧失爱女后不择手段求存的大叔,与之结伴穿越整个美国的则是一位近乎假小子的14岁丫头。

《The Road》曾被翻拍成电影,并于2009年上映

      整个情节有点类似美国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普利策获奖小说《路》(The Road)。小说中的父子也是接班穿越美国,面对类似的恶劣环境与痛苦,甚至都有食人肉的“猎人”出没。麦卡锡用刺刀版冷峻的笔调勾画了一个末日后的美国,看似冰凉的文字间却能让读者读出父子间的真情。

      (编注:《The Road》是一部非常棒的描绘末世背景下父子亲情的电影,强烈推荐喜欢《The Last of Us》的玩家去看看!By老孙)

      游戏中的人类复杂情感、培养、冲突,都是玩家透过掌中手柄真真切切自己亲身体验到的

      但是与小说或者电影不同,在《The Last of Us》中那类人与人之间复杂情感的滋生、培养、冲突乃至迸发并不是看到或者读到的,而是玩家透过掌中手柄真真切切自己亲身体验到的。

      这理应是游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真正独特之处,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和比拟的。

两位主角的关系,在每一个转折点都显得自然而可信,又让人沉浸

      游戏制作者们对整个末世社会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无论是散落各处不同的社会组织架构、自然对人类文明的“反扑”、真实残酷的世界观,其实都在为情感的刻画作铺垫。两位主角的关系,从押运人与货物,继而变成伙伴,以至于最后成为亲人的过程,在每一个转折点都显得自然而可信,又让人沉浸在制作者所营造的这个世界之中。

不做作、不刻意、无惊雷处只留一丝涟漪,在心中挥之不去

      在旅程的最后,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决战、没有惊险刺激的场面,甚至也没有所谓BOSS,留给玩家的只是一种绝望中彼此信任、承诺与守护的触动。

      想起在某论坛上,看到某位已为人父的玩家在通关后,这样写道:

      “身为父亲的我还是比较感同身受的,可以说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责任吧,对女儿的责任,对女儿的爱。游戏过程中,'父女'俩微妙的感情变化矛盾等,真的做的很好。”

      想来这或许是对游戏制作者以及游戏本身最高的褒扬吧。

      有ps3的玩家可以下载本作的中文版尝试下这款神作:k73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