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公网 2022年11月10日 13:07:10

      综合素质的考查中,文化素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考查通识性知识的把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朝变法,来一窥历史风云中的变法常识!

      一、春秋时期

      1.齐国的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

      2.鲁国的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二、战国时期

      1.李悝变法

      (1)政治上: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2)法律上: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

      (3)经济上:提出“尽地力之教”的农业政策,号召大家铲除井田的疆界,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推行“平籴法”。

      2.吴起军事改革:创建“武卒”。

      3.邹忌变法:邹忌于齐威王时期主持齐国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齐国由此益加富强。

      4.商鞅变法

      (1)军功爵制

      (2)废分封,行郡县

      (3)连坐制

      (4)统一度量衡(方升)

      三、宋朝: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1)理财措施: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2)强兵措施:设军器监、精减军队、“省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方田军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惟才用人、整顿太学。

      四、明朝:张居正变法

      (1)加强中央集权。他提出“崇诏令”“振纪纲”,并向穆宗建议,按照法家精神办事,掌好君权。

      (2)整顿吏治。他提出“严考课之法,名审实之归”。对官吏的考课分三等:称职、平常、不称职。提升或罢免都要“以功实为准”。

      (3)重视武备,巩固边防。把李成梁、戚继光等将领派到东北、西北镇守重要边防。

      (4)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一个州县为单位,将应纳的赋税、徭役统统计算在一起,按地亩摊派上缴政府;遇有需要出工,政府出钱召募;其余应交杂税贡物一律免除,征收物为白银。其结果不仅简化了税收项目,且反映了农民依附身份的相对放松,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商品货币关系,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其他还有治河、治淮等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改革措施。

      五、清朝:戊戌变法

      (1)维新活动的开展:报刊的创办;团体组织的成立。

      (2)高潮:百日维新

      ①施政纲领:1898年《应诏统筹全局折》(康有为)

      ②组织机构:1898年保国会;发起人:康有为;宗旨:保国、保种、保教;地点:北京、上海等地。

      (3)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政治上:力行新政;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官员;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文教上: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军事上: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