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先进制造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行业研究网 2024年07月04日
先进制造企业当前如何做出正确的投资规划和战略选择?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免费提问专家

      2024年先进制造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吸收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工艺以及现代管理等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新型现代产业。先进制造业位于制造业价值链的最高端,具有技术先进、知识密集、附加值大、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等特征,既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先进制造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机床、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3D打印、先进材料、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物流、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这些行业通过应用高端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品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增强。

      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但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中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45个国家级集群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计划单列市,其中东部地区30个、中部地区8个、西部地区5个、东北地区2个。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集群数量较多,形成了“一带(沿海经济带)三核(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两支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总体格局。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将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与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这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先进制造业集群将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加强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在特定区域内的集聚和协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同时,政府将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分析

      第十一章 2024-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布局策略

      第一节 2024-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的发展分析

      一、2024-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的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24-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的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中国先进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强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预计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7万亿元,同比增长9.06%。

      二、2024-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围绕工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规划引领性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计算等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领域的前瞻布局,更加凸显了增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指向性。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共识,有条件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逐年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研发投入,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建设了一批制造业企业牵头的重点攻关项目。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打好三大基础:

      一是提升产业技术基础。要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作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任务,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软件等瓶颈短板,启动一批产业化工程化攻关项目。

      二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已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带动各地培育建设省级中心,有效健全了制造业创新体系,增强了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我国将加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建设力度,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升级、提质、增效,加大力度提振制造业投资,使产业链完整性、韧性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培育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将继续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同时,积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三、2024-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有利因素分析

      过去十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制造业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明了我国发展所处的战略形势,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基础。

      (一)制造业“数”的继续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形成了制造业规模继续增长的内生基础,而规模继续增长是实现质量提升的必要前提。

      制造业规模扩大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累所需的要素资源。从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进程看,早期一般以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为主,典型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食品加工业、服装业和资本密集度更高的钢铁制造和金属加工行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以普通劳动力、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这符合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关于生产函数的基本假设,即生产要素的投入是资本和劳动,而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力的体力劳动成为被资本投入最先替代的部分,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对工人操作机器的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人力资本、企业家能力、创新与研发投入等因素成为衡量制造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成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通过制造业的存量积累,我国已经能够独立自主提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要素资源;另一方面,制造业发展增强了技术研发能力、积累了技术研发经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员和企业家,塑造了相对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新工业革命中还创造海量数据资源,能够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端要素的需求。

      制造业规模扩大往往伴随着行业门类的丰富,从而形成更好的产业协同能力,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配套需求。随着制造业规模的扩大,行业内会产生产业集聚现象,当某一产业规模扩大后,这一产业先是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然后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向同一区域集中。产业集聚背后的逻辑是,企业通过集聚行为节省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更顺畅地获取产品信息和人才信息,从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相较于一般制造业而言,高端制造业的产业链往往更长且更复杂,涉及研发、材料、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行业应用各个环节,对形成产业协同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更高的要求。我国基础设施完善,工业门类齐全,有世界领先的产业链组织能力,这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度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有关制度环境的改革方案和举措,不断完善制造业制度环境。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包括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为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设定了基本原则。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制造业制度环境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一是能够高效调配生产要素和资源,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二是能够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竞争氛围;三是能够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四是能够激励企业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五是能够促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更好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近年来,适应新发展环境和需求的政策相继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例如,2019年10月发布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通知》推动了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落地和深化增值税改革;2021年11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加快了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2022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启动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22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公平竞争环境的建设。以上代表性的改革方案和举措涵盖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的各个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一系列进展,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制度环境大幅改善。

      (三)“大循环”“双循环”格局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国内大循环的发展增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多人,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市场。从供给端来看,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拥有超过1.6亿户市场主体,拥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大量人才储备,供给侧改革取得进展,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从双循环来看,我国可以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和已有的制造业发展基础,吸引全世界的技术、人才、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加强国际交流,有效弥补国内高端要素供给不足的缺陷,加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双循环格局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增强我国制造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这有助于制造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并为先进制造业产品创造更大的市场和需求空间。

      四、2024-2029年中国先进制造产业不利因素分析

      制造业发展尽管取得巨大成绩,但问题和短板不容忽视,一些高速增长积累的老问题和新环境下的新矛盾集中爆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短板、挑战和前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共同构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基本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可见,只有在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挑战基础上,才能更好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

      先进制造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要求技术人员熟悉先进制造业设备应用行业的生产线流程,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仍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我国先进制造业关键部件的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精密减速机、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关键部件长期依赖于向国际厂商外采购。核心零部件受制于国外供应商的现状对国产先进制造业设备的生产成本产生了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或订购报告,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