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学专业知识:传统心肌酶谱

中公网 2022年03月15日 15:47:49

      传统心肌酶谱是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在这个重点内容的了解上同学们还是有所欠缺的。那也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和同学们好好聊聊。

      首先传统的心肌酶谱是指存在于心肌中,在心肌受到损伤或出现异常之后会出现血清酶活性变化的酶学指标。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而临床中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酐蛋白和肌红蛋白因为不属于酶学指标所以不属于传统心肌酶谱。

      最容易背大家遗漏的是AST,因为AST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主要是作为肝损伤的指标物而不是心肌损伤的,但是AST在各器官组织中的含量是在心肌中最多,所以在以前的检测中也就把AST算在心肌损伤中也就是传统的心肌酶谱。但是在后来的临床上因为肝损伤疾病逐渐增多AST的检测也就主要用于肝损伤的检测了,但是在做题的时候还是需要在一些题目里注意AST是属于传统心肌酶谱的。

      LD是四聚分子量积较大,它的同工酶有五种。这些LD的基本知识点也是它后续知识点的重要基础。因为分子量较大所以在它从细胞进入血液时就较为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LD进入血液的时间较长,一般在心肌梗死后48小时后会出现明显的升高,第二方面是只有涉及到心肌细胞实质损伤是LD才会进入血液,也就是只有较为严重的心肌损伤才会有LD的升高。综合这两点使得LD多用于亚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测。因为LD有五种同工酶,各个组织器官含有的同工酶含量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可以通过同工酶对多种疾病进行检测。主要是LD1主要存在于心肌中,LD3主要存在于肺和脾脏中,LD5主要存在于肝脏和骨骼肌中。在正常情况下五种同工酶在血液中的含量是LD2>LD1>LD3>LD4>LD5,当以上器官或组织出现损伤是就会出现含量的改变,例如在心肌梗死时会出现LD1>LD2。

      CK是二聚体分子量较小,有三种同工酶。首先因为分子量的关系它出现在血液中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在心肌梗死后4~5小时就会升高。三种同工酶是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这里有一个难点,两句话希望同学们仔细思考。第一句:心肌中含量最多的肌酸激酶是CK-MM。第二句:CK-MB在心肌中含量最多。因为CK-BM在身体绝大多数组织器官中含量是非常少的,但是在心肌中可以达到14%到48%,但一般在20%左右,剩下的将近80%的肌酸激酶则还是含量最多的CK-MM。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