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细菌性痢疾

中公网 2024年06月19日 16:41:22

      细菌性痢疾是事业单位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细菌性痢疾的病理特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多局限于结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是革兰阴性短杆菌。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可分四群,即福氏、宋内、鲍氏和志贺菌。四群均能产生内毒素,志贺菌尚可产生强烈外毒素。

      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可直接或间接(苍蝇为媒介)经口传染给健康人。食物和饮水的污染有时可引起菌痢的暴发流行。菌痢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好发于儿童,其次是青壮年。经口入胃的痢疾杆菌大部分被胃酸杀死,仅少部分进入肠道。细菌在结肠内繁殖,从上皮细胞直接侵入肠黏膜,并在黏膜固有层内增殖,随之释放具有破坏细胞作用的内毒素,使肠黏膜产生溃疡。菌体内毒素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毒血症。志贺杆菌释放的外毒素,是导致水样腹泻的主要因素。

      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菌痢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于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病变严重者可波及整个结肠甚至回肠下段。根据肠道病变特征、全身变化及临床经过的不同,菌痢分为以下三种。

      1.急性细菌性痢疾

      其典型病变过程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随后的特征性假膜性炎和溃疡形成,最后愈合。早期黏液分泌亢进,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可见点状出血。病变进一步发展黏膜浅表坏死,在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素,后者与坏死组织、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及细菌一起形成特征性的假膜。假膜首先出现于黏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状,随着病变的扩大可融合成片。假膜一般呈灰白色,如出血明显则呈暗红色,如受胆色素浸染则呈灰绿色。大约1周假膜开始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溃疡,溃疡多较表浅。经适当治疗或病变趋向愈合时,肠黏膜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排出,经周围健康组织再生,缺损得以修复。

      临床上由于病变肠管蠕动亢进并有痉挛,引起阵发性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炎症刺激直肠壁内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导致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与肠道的病变相对应,最初为稀便混有黏液,待肠内容物排尽后转为黏液脓血便,偶尔排出片状假膜。急性菌痢的病程一般1〜2周,经适当治疗大多痊愈。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病例可转为慢性。

      2.慢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菌痢。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以福氏菌感染者居多,有的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肠道病变常此起彼伏,原有溃疡尚未愈合,新的溃疡又形成,因此新旧病灶同时存在。慢性溃疡边缘常不规则,黏膜常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肠壁各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乃至瘢痕形成,使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严重者可致肠腔狭窄。

      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胀、腹泻等肠道症状。由于炎症的加剧,出现急性菌痢的症状称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少数慢性菌痢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大便培养持续阳性,成为慢性带菌者及传染源。

      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该型的特征是起病急骤、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肠道病变一般为卡他性炎,有时肠壁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而呈滤泡性肠炎改变。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病原菌常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痢疾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