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特岗招聘考试练习题

中公网 2023年01月17日 16:52:27

      山西特岗考试教基占比相对来说较少,只有10分,5道单选题。但是往往也是拉开差距的部分,虽然占比少,但是我们也不能疏忽大意,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题练习一下吧!

      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加工理论的代表人物。1974年,加涅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展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程。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故本题选C。

      选项A,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选项B,巴甫洛夫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在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选项D,苛勒是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通过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因此,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2.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内在加工的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故C选项正确。

      选项A,知识巩固是指个体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等方式对已经理解了的知识进行长久的保存,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属于知识保持阶段。

      选项B,知识运用是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其实质是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去解决相关问题。不属于知识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

      选项D,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不属于知识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

      因此,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什么?( )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B.愤: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名言的理解。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思考问题苦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启:开启,开导。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即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发:开发,启发。

      综上,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4.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 )。

      A.激发学习动机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

      C.创设问题情境 D.作业难度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要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同时又力所能及,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求知欲望。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5.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知缺乏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题干中,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就是因为个人没有自觉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缺乏道德意志。故本题选C。

      今天我们练习到这里,咱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