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纪录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纪录片网 2023年12月08日 15:02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悠悠珠江,奔腾不息;滔滔南海,碧波万顷。秉承千年底蕴、绽放时代光彩的广州,是见证世界纪录片发展的一扇窗口,更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壮丽篇章的一扇窗口。非常荣幸,今天和大家相聚在纪录片高地广州,共同探讨纪录片对我们今天生活所蕴含的意义。

陈宏发言现场

      自1895年电影发明之后,动态影像成为人类文明最生动的载体与读本。百年来,作为历史与文明记录的影音文献已经为人类提供了难以计数的视听材料,构建出前所未有的“影像世纪”。

电影《火车进站》

      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技术发展让纪实影像的创作与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启了普通大众创作和传播纪录片的新时代,泛纪实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在这个浪潮的推动下,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专业制作、精英创作的纪录片—在这里我们暂且称为“长纪录片”—长纪录片越来越走向高精尖;而普通大众拍摄的纪实短视频、微纪录—在这里我们暂且称为“短纪录片”—短纪录片却像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一个记录人人、人人记录的全民纪录时代正在呼啸而来,并深刻影响了纪录片生态乃至我们的生活。

      不一样的纪录不一样的命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两个案例。大家对深州视协主席李亚威都非常熟悉。李亚威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拍摄了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记录了云南楚雄彝族村落暑立里因为篮球比赛活动而发生的变化。该片曾荣获国内外10多项大奖,被翻译成九种语言推向海外,堪称艺术经典之作。然而,这部纪录片在纪录片圈外却鲜为人知。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12年后,同样是西南地区的贵州榕江县,因为乡村篮球比赛活动的纪实短视频而火遍全国,引发“村超”热潮。短短数月,“村超”全网综合浏览量超过480亿次,在线观看人数超6亿人次。

长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

短纪录片“村BA”又名“村超”

      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纪录,却带来不一样的命运。我们不是说作为精英创作的长纪录片不重要了,长纪录依然具有它不可替代的厚重与宏阔;但是就短纪录片当下的数量与影响力来看,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

      无数的数据源自一样的纪录

      我们再来分享几组数据。

陈宏发言现场

      第一组数据:B站在2023年度四川国际电视节的发布数据显示,B站纪录片用户18-28岁是主力,过去一年里,约1.6亿用户自B站看纪录片,其中重度用户人均季度观看25-27部集纪录片。特别重要的是,纪录片已成为B站的第二大专业内容品类。

      这组数据说明纪录片受众的年轻化、大众化趋势。

      第二组数据:来自四川电视节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4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8%。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5.2%。同时,短视频正在向大屏上迁移,大屏上中短视频迅速增长,像云视听小电视、华数新时光等日活量也达到千万级别,人日均收视时长达170分钟。

      这组数据说明短视频的生产与消费正在成为网民主体和主业。

      第三组数据:《2021抖音数据报告》,抖音纪实视频在2021年,见证了1517万次出生、2.53 亿次长大、1819 万次毕业、3347万次结婚、715 万次退休,记录了 1783 万次离别、 2854万次团圆。

      这组数据说明,普通民众生存状态成为短纪录片的主要内容。

      当然,还有科普类短纪录,竞技类短纪录,奇观类短纪录,社会市井类短纪录,生活突发短纪录等等,它们有的传播知识,有的传递友爱,有的反映真善美,有的鞭鞳假恶丑。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通过短视频获得了记录生活的新形式,普通人有了记录个人生活、表达个人思想与情感的渠道。以抖音和快手为例,两者的口号分别为“记录美好生活”和“拥抱每一种生活”,强调对大众生活记录、分享的态度。

      纪录,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两种纪录长短相济

      现在,我们来看看长、短纪录片之间的长与短。短纪录片的长处,是它以平民化的视角、碎片化的生活、直接简易的方式呈现和个体主观化的情感记录,为历史的书写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短纪录片表达的节奏非常快捷,传播的逻辑是最核心要素和信息点,颠覆传统纪录片“全面、系统、深入”的表达方式。换句老百姓的话说,叫“只点穴不按摩”,揉来揉去浪费时间,还不如一针见血,一剑封喉!这也是短纪录片具有更接地气、更有生活质感、更加原生态、更有观众缘的原因。然而,短纪录片的短处也非常明显:短纪录片以碎片化记录片段化生活,不能较为完整地呈现事物全貌,难以建构对真实、真像和真理刨根问底的逻辑追寻;也存在制作粗糙、视听效果不够精致的情况,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庸俗现象。而专业长纪录片,大投入、重装备、高品质,具有注重政治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强调视听效果、具有组织和机构保障。但长纪录往往缺乏短纪录的烟火气和原生态,特别是长纪录片为追求奇观效应而大量采用特殊拍摄,为追求高画质而刻意处理光影,为追求视听效果而在后期制作中过度包装,使纪录片的创作本质走向了反面。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应当把钱花在对真实的寻找,对真相的寻求,对真理的探索上。对纪录片影像的过度处理,对现代技术的过度运用,对创作本身地位的过度突出,这样的创作离真实越来越远。这是对纪录片本质的异化,应当引起警惕和反思。超越异化返璞归真的一个基本路径,就是向短纪录片学习。

      因此,长短纪录片如何优势互补,让长纪录片更接地气、短纪录片更接天气?这里重点说说短纪录片即民众纪录如何克服其短。

      一是科技赋能。技术革命带来纪录革命。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上各种傻瓜式拍摄、剪辑App帮助普通民众进入纪录片生产领域,特别是AI的运用奠定了民众纪录后期制作的专业基础,从配音、剪辑、调色、合成、混音等全由AI来完成。人工智能的介入提高了民众纪录的专业化程度,纪录片内容生产队伍从原来的专业精英(PGC)扩充到个人(UGC)、机构(OGC)、甚至人工智能(MGC),共同谱写了多元丰富的短视频纪录作品。

      二是教育奠基。教育的力量往往被忽视。从娃娃抓起的影视素养教育,为现在和未来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的短纪录片制作者。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基本建立配套资源丰富、实践形式多样、开展规范常态的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工作格局。目前,上海市和北京市的中小学基本上都开设了影视类拓展课程,大多数中小学都配备了兼职影视教师;全国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也已将影视教育课程纳入校园教学体系。另外,从大学来看,据教育部的相关数据,全国办有影视制作院系的大学有数百所,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上千所。这类专业毕业生目前就业较为困难,但却提高了他们的影视创作文化素养,当然也造就了纪实短视频创作的优秀队伍。

      三是人才引领。目前纪录片业界涌现的“同题共答”的创作模式,就是以领军人物组成的长纪录片队伍带动短纪录片进行优势互补的创作范例。早在2008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与美国亚洲探索频道合作《看中国》系列纪录片,从489部社会提案中精选出5部,组织群众导演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培训,分别指导,分别拍摄;2016年央视推出的“内容众筹”纪录片《辉煌中国》,向全国民众开展纪实短视频征集活动,创作团队从近万条众筹视频中选择200多个最值得骄傲、感动的瞬间进行精编;2021年以来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运用“同题共答”创作模式,成功完成了抗疫题材等纪录片《今日龙抬头》《加油新时代》《青春之我》创作。上述运作都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

      同样,长纪录片即精英纪录如何克服其短?一是创新叙事形式,借鉴短纪录片的优点:年轻态、生活化、快节奏。二是拓宽传播途径,提高自身的交互性,多屏互动、信息联动、小屏反哺大屏。三是长纪录片依然要不忘纪录初心,秉持纪录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人民大众,坚守文化自信,用光影记录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爱与哀愁。

      以长带短,长短相济,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纪实美学得到更多向度的拓展,共同推动中国从纪录片大国迈向纪录片强国。

      朋友们,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独特篇章,具有划时代意义,涉及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全民纪录正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具体体现,记录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从记录人民到人民记录,发挥人民群众文化主体性,用高质量纪实影像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用纪实美学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让纪录片成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文本。

      纪录让生活更美好,纪录让世界更美好!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