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能源车3年后,才明白电车该怎么买:可惜已经不能重来了!

易车 2024年07月11日 23:02

      “三年前,我对新能源汽车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买了第一辆电车;三年后,我深谙其道,唯独遗憾,再无机会重来。”

      毕竟,车这个玩意,本质上还是耐耗品,不可能短时间里卖了再来。

      但没关系,关于如何购买新能源车,如何避免其中的“暗礁”和难以发现的风险,我觉得可以分享给大家。

      如此一来,也算弥补我自己的遗憾!

      那么,购买新能源车,到底需要重视哪些点呢?

      首先,就是多关注续航达成率

      因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真的太虚了——明明宣传的500公里的续航,结果400公里都跑不到。

      进入冬天,那就更糟糕了,相对宣传的续航里程而言,打6折甚至打五折,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所以,永远别听车企怎么说的,一定要自己用心去看。

      看偏爱的车型,电池到底有多少度,平均能耗是多少。然后自己去算,具体能跑多少公里!

      不仅如此,如果生活在北方地区,还要关注冬季的续航情况。

      因为很多车型,也许在夏天很给力,进入冬天就不行了。

      原因在于,车型的“热管理水平”有高有低,空调的“制冷方式”也会存在差异——这些种种差异,都会影响最终呈现的结果。

      如果不花时间去做功课,往往会买回来一个“电动爹”:充电慢,跑不远!

      其次,别把增程/混动汽车想的过于美好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车型就是完美的,既解决了“纯电汽车”的续航问题,又能享受纯电汽车的经济性。

      但现实,并没这么简单!

      因为电气化架构和成本原因,这类车型的设计,都没考虑到快速充电。所以,在公共充电桩上,效率会很低。

      因此,没有家用充电桩的情况下,这类车型仍旧是一个坑。

      这不是危言耸听,直接问问那些增程/混动车主,每周充几次电,充电时长需要多久,你就清楚了。

      简单点说就是,如果没有加充,混动/增程虽然解决了“长途焦虑”,但随之而来是“更大的短途焦虑”。

      再次,像重视机械素质一样重视软件

      因为在新能源汽车的时代里,造车的逻辑变了:以前是“机械定义汽车”,现在是“软件定义汽车”。

      不是说机械素质不重要了,而是“软件的重要性”变得极其高了。

      它就相当于新能源汽车的大脑,控制着刹车系统、动力系统、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等等。

      也就是说软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如果你不想出现黑屏、卡顿、车辆无法解锁…的情况,就必须重视软件素质。

      同时,它的好坏也直觉决定了,你的车型未来是否有更多的功能,有更良好的体验。

      最后,则是二手电车比新车划算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因为电池会衰减,考虑到这个因素:买二手电车,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这里不是要大家买那种很旧的车,而是买那种准新车,开了不到一年的准新车。

      相对于全新的车型而言,这类“二手车”,真的非常划算。

      原因在于,相对新车而言,很多二手电车只跑了1-2万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但价格能便宜几万到数十万不等。

      就这个降幅,还要啥自行车呢?

      而且,永远别忘了,相对于油车来说,电车无法更改里程数,所有的维保维修,都是在4s店进行的,不会有太大的猫腻。

      基于这样的情况,透明度也非常高,不用担忧那些乱七八糟的情况。

      就拿以小鹏G6来说,这是去年底发布的一款新车,超长续航版的新车需要20多万元;而选择二手车,17万左右的价格,就能购入一辆了。

      总而言之,这三年的探索,给了我不少教训和启示。

      虽然我不能重新选择,但我希望这些分享,能助大家,帮助你们在新能源汽车的选择上少走弯路。